网络环境下新兴汉语拼音缩写词分析

2021-05-05 19:01:51魏曼
今古文创 2021年5期
关键词:网络语言

【摘要】 近年来,汉语拼音字母缩写词日渐流行,本文以近五年的缩写词为研究对象,根据构成方式、音节数量与使用范围分类,从语言、认知与心理三个层面分析其流行的原因,最终对汉语拼音缩写词的使用加以规范,包括读音、书写方式与使用领域,引导其朝积极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网络语言;字母词;汉语拼音缩写词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5-0120-02

近年来,在包容万象的网络环境下,“xswl”“nsdd”等新兴的汉语拼音缩写词竞相涌现。但并未有专门研究新兴的汉语拼音拼音缩写词的语言学文献。因此,分析在网络环境下近几年出现的拼音缩写词可以紧跟时代,了解现今关于拼音缩写词的使用情况,发掘其产生并流行的动因,由此引发出相关的语言学思考与相应的建议,为网络新词与汉语字母词的语言学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一、新兴汉语拼音缩写词的分类

在网络的催化作用下,拼音缩写词种类繁多,具有非单一的构成方式,音节数量丰富多样,本文根据98个拼音缩写词进行分类:

(一)根据构成方式分类

1.单纯汉语拼音缩写词:dy队友,xjj小姐姐,blx玻璃心,dbq对不起,drl打扰了,pyq朋友圈,xtm小透明,tql太强了/太穷了,nsdd你说得对/你是弟弟,sk生快,zqsg真情实感,ssfd瑟瑟发抖,dd顶贴,xswl笑死我了,plmm漂亮妹妹,bhys不好意思,awsl啊我死了,wlsw外来生物,hyq好友圈,zgbr猪狗不如,bhs不嗨森。

这些词语除了极少数是取词语前一部分拼音首字母缩写而成,如rs(人身攻击)由“renshen”中的“r”与“s”,其余都是单纯直接选取每个词语拼音的首字母形成,如“xtm小透明”由“xiao”中的“x”、“tou”中的“t”与“ming”中的“m”三个拼音字母形成,因此这类词语数量较多,占比90%以上。

2.汉语拼音缩写字母+英语字母缩写字母:bbl——求求了,cpf——couple粉,rxl——really(真)心累与单纯由汉语拼音字母缩写而成的词語比,这类词语的数量就较少,占比不到10%。这类词语需要具备英文基础并且熟悉相应的粉丝群体文化,因此不如单纯拼音缩写词流行、数量多。像bbl是由英文“ball”“球”直接音译得来:ball ball了——球球了即求求了,其由英文转译为汉语,再由汉语谐音为最终使用的词语。

(二)根据音节数量分类

根据搜集到的最近几年的98个汉语拼音缩写词可见,这些词均为两个音节(一个英语单词计为一个音节)以上的语词缩写而成,主要集中在双音节、三音节或四音节:

1.双音节:tc天朝,gs公司,dd顶贴,cpf——couple粉等19个,占比约20%。

双音节缩写词相对而言占比较少,一方面因为未缩写的双语词本身使用起来就比较便捷,运用自如;另外双语词的缩写想象空间大,造成歧义的几率更高。

2.三音节、四音节。三音节:gzs工作室,wsl我死了,xjm小姐妹,dbq对不起,bbl求求了等47个,占比约50%。

四音节:nsdd你说得对/你是弟弟,xswl笑死我了,rs人身攻击等26个,占比约30%。

与两音节缩写词相比,三、四音节的缩写词数量显然居多,与汉语中的双音节词占多数有所不同,由此引发出“汉语拼音缩写词是否属于汉字词汇呢?”的疑问。这类“词语的读音是汉语语音系统中的音,其意义又能为我们理解时” [1],同时还可以在交际中起到同样的执行作用。可见,汉语拼音缩写词是汉语词汇,但属于比较特殊的一类。

(三)根据使用范围分类

1.单纯用于饭圈:wlsw外来生物,dy队友,rs人身攻击,gs公司,gzs工作室,hyh后援会,plmm漂亮妹妹等。

这些新兴的汉语缩写词多产生于粉丝群体内,因此与粉丝、偶像等群体较为密切的专有语言使用范围很单一,像wlsw不仅转换为汉语“外来生物”已经很难,还用了其比喻义,让圈外难以流行。

2.兼顾多个领域:xjm小姐妹,xjj小姐姐,bp白嫖,pyq朋友圈,awsl啊我死了,tql太强了/太穷了,nsdd你说得对/你是弟弟等。

网络环境十分开放,随着粉丝群体在社交、娱乐等平台的互动,那些较为积极、更能表达丰富情感的缩写词就更容易被网民接受并使用,像“xjj小姐姐”表达更为亲昵的感情,与交流者拉近距离。

二、新兴汉语拼音缩写词的流行动因

近几年兴起的汉语拼音缩写词在网络交际中日渐流行,既与语言的修辞特点有关,也与使用者的认知与心理紧密联系,这三方面共同促使它的产生与流行。

(一)语言修辞方面的流行动因

1.快捷随意的语体方式。粉丝圈气氛活跃,因追求快捷而深感编辑汉字速度稍慢,便探寻出更加快捷且随意的语体方式。像“对不起”可以用于书面语和口语中,听起来更加严肃一些,但用“dbq”可以更加轻松、随性地表达歉意,甚至还能想象到对方可人怜爱的情态。中国人偏委婉,一般不选择直接贬低对方的词语,像“nsdd”以“你是弟弟”的意思传达了一种诙谐、又带有鼓励的情感来告知对方有所不足。

2.一词多义的使用功能。随着一些汉语拼音缩写词辗转多个交际领域,在不同的场合相同的词语却能够传达不同的意义,像“nsdd”本来用于肯定对方,但在一些游戏玩家群体中使用后表达“你是弟弟”的含义(指某一领域内,技艺不够精湛);tql(太强/穷了)、dd(滴滴/顶贴)也可以表达多个含义。

(二)认知角度的流行动因

认知是语言的基础,因此“研究语言和语言现象不能脱离人类认知这一重要决定因素的影响。”[2]出于认知的角度,网民寻求更加高效以及能够凸显语义的的交际语言,促进了汉语拼音缩写词的流行。

1.高效沟通的经济原则。在保证同等交际效果的前提下,人们“有意无意地对言语活动中力量的消耗合乎经济规律的安排。”[3]汉语拼音缩写词操作快,字母少,熟悉之后易于辨认,其所表达的含义不仅没有减少,还能够附加潜在义和丰富的情感,有效节省了语言功能的消耗。

2.凸显整体的转喻手段。认知中的转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也是创造新词的关键途径。粉丝群体在交际过程中,利用整体与部分的替代关系,选取整个语词的部分,即由该语词缩写出的拼音字母来代表整体,又通过与汉字词不同的拼音字母缩写的部分形式来凸显整个语词的含义与功能,创造出了许多新颖的网络词语。

(三)心理层面的流行动因

1.标新立异的群体诉求。粉丝群体为了彰显其圈子的独特性,创造出仅属于本群体的使用语言并传播给同圈人,因此众多粉丝发现这种如同暗语的语言方式。他们不断传播并加以创新,来传达自己标新立异的风格。另外,网民喜欢追求新事物,迎合新潮流,也喜爱用拼音字母缩写词来满足个人追求新颖的语言方式的心理。

2.不断模仿的从众心理。当现代汉语拼音缩写词出现后,这些碎片化的词语进入人们的视野,网民在接触后为了迎合新潮流便模仿再创造,在各种社交平台不断地使用。道金斯将这些通过复制模仿方式进行信息传递的复制因子命名为“迷因”(meme),“它们在社会文化中都是以复制、模仿的方式而继续传承下去,是社会文化的迷因集合。”[4]在从众心理的促使下,网民便通过模仿复制的方式,将这些汉语拼音缩写词赋予了“迷因”的概念,进行传播。

三、由新兴汉语拼音缩写词提出的建议

汉语拼音字母缩写词虽然使人们的交际更加便捷,传达更多丰富的情感,但同时也带来许多语言问题,如这些词语的读音、书写方式是什么?有些词语一词多义,还有许多群体的人无法理解词义,这都造成了沟通不便。因此,这类语言现象还需要规范,引导其向有利的方向发展。

(一)读音规范

汉语拼音缩写词兴起并流行于网络,如“nsdd”仅在网络中以文字形式出现,现实生活中却很少有人会用这类词进行交流,因此不必苛求其读音的统一。刘涌泉等人认为“汉语字母词的外来字母应该用外音”[5],那汉语拼音字母词就该读汉语拼音了,但是如今论字母的流行程度,还是英文字母最为流行,因此硬性规定这类词读汉语拼音字母的音还是存在问题的,但读作英文字母又使这个词语的部分中国文化特点缺失。因此,可以直接讀缩写词所代表的词语整体,如“nsdd”读作“你是对的”,还避免了歧义的问题。

(二)书写方式

汉语拼音缩写词主要是汉语的字母,汉语字母以小写方式流通,非要书写规范,更应首先考虑小写字母的书写方式。由汉语和英文字母共同构成的词,为了明显区分两者可以将英文大写,如“真心累”写作“Rxl”,使其在交际环境中更易被理解。另外,有人为了省时、过分寻求新奇,将长句子缩写成字母词,这种方式应该加以制止。

(三)使用领域

汉语拼音缩写词虽然是丰富了汉语词汇,但有局限性,仍有部分甚至很多群体不熟悉这类字母词。因此要选择偏休闲、娱乐等非正式的语境进行使用,一方面保证交流者尽可能了解缩写词的含义,实现沟通的便捷高效,同时还要避免在权威性平台或严肃场合使用汉语拼音缩写词。

四、结语

汉语拼音字母缩写词在网络兴起,不断蔓延到现实生活等许多领域,使用的群体众多,种类丰富。通过分类并在语言、认知与心理的角度分析,发现其流行的原因复杂,与轻松便捷的语体与一词多义的使用方式的语言特点、追求经济性与凸显话语的转喻的认知方式以及标新立异与无意识的从众心理息息相关。虽然这类词语具有许多优点,但也要对其读音、书写方式和使用领域加以规约,引导其朝积极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学林.字母词语也是汉语词语[J].语文建设,2000(07):11-12.

[2]蒋向勇.现代汉语缩略语的认知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3]徐志民.马丁内及其语言理论[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03):62-66.

[4]何自然,何雪林.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现代外语,2003(02):200-209.

[5]刘涌泉.谈谈字母词[J].语文建设,1994(10):7-9.

作者简介:

魏曼,女,辽宁盘锦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在读。

猜你喜欢
网络语言
浅析网络语言变体的特点
网络语言的新定位
网络语言现象的文化思考
科技视界(2016年26期)2016-12-17 20:04:41
网络语言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
从模因看网络语言的流行和传播
我看“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朝生暮死现象探析
模因论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汉英翻译
模因论视角下的英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
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 07: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