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非遗”的活态传承策略

2021-05-05 05:07胡子羽梅欣怡
今古文创 2021年7期
关键词:非遗新媒体环境

胡子羽 梅欣怡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人类历史的“活化石”,是一个民族对于优秀文化的凝练。满族祭祀文化是作为一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东北地区已有上千年历史,既保留了满族人特殊的文化内涵,也反映出满族历史的发展轨迹。文章探讨了满族祭祀文化的时代价值与挑战,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数字化传播为其发展带来的新契机,并提出了传播策略,从而使“非遗”文化的传播和保护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数字化传播;“非遗”;满族祭祀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7-0075-03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2020年黑龙江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省级重点):新媒体环境下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策略研究——以黑龙江省满族祭祀文化为例(202010212018)阶段性研究成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和“民族记忆的背影”,蕴含了中华民族古老而深刻的文化基因[1]。经过一代代的传承,祖先们曾经创造的灿烂文化,成为了当今中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基础保障。

满族作为我国第二大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时代变迁的过程中,满族创造的大量宝贵文化中,产生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祭祀文化就是其一。满族祭祀文化在传播过程中,经历了口耳相傳到传统媒体时代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的传播,再到当今新媒体时代,传播语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正确认识、思考新语境下古老文化的当代价值,以及在新媒体冲击下所面临的危机与契机,是摆在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满族祭祀文化当代价值及所遇到的挑战

(一)满族祭祀文化的当代价值

祭祀活动在满族发展变迁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证,满族祭祀活动可追溯至远古肃慎人,历经三千年,至清朝成为社会主流的宗教信仰活动。辛亥革命之后则被现代文明不断渗透,淡出人们生活,有些已经消失、抑或绝迹[2]。

必须指出,祭祀文化在中国社会中是以人为核心、共时性和历时性交织的传承,并形成了独特的社会功能——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都扮演着社会黏合剂的角色,也是人们的精神文化食粮,表达着人们朴素的精神信仰,对特定文化群体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观的形成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满族祭祀活动是源自远古社会时期的人们生活习惯,他们把自然力人格化、神秘化,逐渐形成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祭祀文化内涵。

这一朴素的生态环保意识影响着满族世代人的生活习惯的方方面面。

如在每年的“春秋大祭”活动中,特别突出人与自然共生的理念,通过“祭天”“家神祭”“野神祭”等祭拜仪式,感恩自然。

这与当前社会发展所倡导的生态发展观不谋而合。而祭祀活动中的“续谱祭”“许愿祭”等家祭拜仪式,在庄严、肃穆、和谐的氛围中,缅怀先辈,祈福未来,这成为凝聚家族,乃至社会各界团结的精神支柱。

不仅如此,祭祀活动自其诞生之日,就融汇了歌、舞、乐的表演,记载了满族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艺术密码,为今人研究满族文化历史、民俗、艺术、人类学提供了丰富的学术研究资料。

不难看出,古老的祭祀文化承载了黑土地深厚的文化积淀,这也是其能成为黑龙江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原因。

(二)传承传播的困境

在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的精髓不是静态展示传播,而是以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交互平台等新媒体数字化活态传播为主。

受众是单方面被动接受,更是兼有受众和传播者的角色。他们在对信息选择、生产、传播和接收的过程中进行信息的自主化选择,有效而主动地建立起个性化的信息传播环境。

但是,目前满族祭祀文化的传播仍然以传统的静态传播为主——口传身授、自我展示、报刊图书电视或展览馆博物馆展出等形式。

哈尔滨阿城区是满族祭祀活动开展较为频繁的地区。他们的祭祀活动经常以“聚会+表演”的形式,传播和传承祭祀文化。

在活动中,他们继承了先民们的歌舞祭神传统,借助于民族特色的服装、法器载歌载舞、吟唱萨满神调神词,表达崇敬、赞美、祈求之情。

一些民间传承人也秉承着责任感、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投身于祭祀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比如金萨满第三十五代传承人——关晏龙,根据师父的口传身授,整理并编撰了《金源萨满传承脉络》《金源萨满大型石阵祭坛挖掘》《萨满神词》等著作。

近年来,他放弃原有的优越工作,培养了大批萨满祭祀表演艺人,并多次参与主持满族祭祀活动[3]。

除了这些民间的祭祀传播活动,官方政府机构也在努力传播。2010年10月16日,“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验区——民俗文化和艺术展示馆”在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落成并对外开放。

应该说,这些传播行为最大限度地向外界展示了满族祭祀文化,但静态传播的方式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展示只是一次性的,深入了解的人很少,观众欣赏之后很少能继续传播。

同时,口耳相传的传播形式不稳定性较高,一旦传承人流失,该非遗资源的传承将受到严重影响。尤其还要看到,在以新媒体为主流的传播环境下,传统传播难以突破“圈层”,被习惯使用新兴媒介的年轻人所接受。这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秉持的让民族文化、民族情感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宏伟意愿。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活态性传承

(一)数字化传播在满族祭祀文化传承中的优势

新媒体背景下,数字化传播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开辟出新道路。

虽然新媒体的兴起所带来的泛娱乐化压缩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

但同时,新媒体的优势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1.传播范围广泛性和及时性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设备的发展,信息的覆盖范围更加广泛,“地球村”已成为现实。

满族祭祀活动主要是在满族聚居区,如哈尔滨的阿城区有满族同胞10万人,均为京旗移民,是女真时期迁到北京与中原地区后又迁回金源内地的,祭祀活动千百年来代代相传,使得传播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特征。

而借助新媒体背景下的数字化传播技术,可以让祭祀文化活动传播及时迅速、跨越空间地域的限制传播到更多的区域。

2.展示效果生动形象性

在静态传播活动中,传播过程中一般都是通过文字、图片等方式展示信息,展示内容比较呆板。

而在新媒体传播中,一般都是采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来进行信息采集、处理,在诸如电脑、手机等平台上展示和传播。

这种传播不仅可以用文字、图片,还可以用视频、虚拟图书馆、展览馆等更多的活态传播的形式,形象、逼真、生动地展示传播的内容。

3.传播信息的长久保存性

静态传播的信息存在一些缺陷,比如报纸不能长时间的保存,广播和电视播出之后就无法回看,传承人的流失带来文化遗产消失的危险等。

传播数字化技术是把所有的信息转化为数字,存储在网络中,或在数字化设备上展示。不仅能长久保存文化信息,还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下载观看。

4.传播中的交互性

在数字化传播中,人人都可以随时分享发布信息,而且实时与信息发布者互动。近年来,在满族祭祀文化传承人关晏龙的推动下,阿城区举办过多次“满族萨满祈福文化节”、文化研讨会、文化传习班,最大限度地向人民群众展现了满族的祭祀文化。

但是受制于线下活动的单向性传播特点,活动难以在更大多数群体中产生共鸣与切磋,特别是难以吸引年轻人的关注。

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者不仅仅是推广介绍,更要通过互动活态式的传播增加受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从而使更多的人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满族祭祀文化的数字化传播策略

新媒体时代,多元的数字化传播途径和手段为古老的非遗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切实有力的保障。基于传统静态传播,结合数字化传播,是非遗文化传承走向未来的根本途径。

1.建立满族祭祀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记录和保护非遗的方法和途径不断推陈出新。在诸多数字化传播手段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存储,构建网络数字博物馆,以活态文化的方式展示内容和精髓,成为当前非遗传承途径的首选。

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的建立,可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永续化传承,避免由于传承人的流失而造成的失传,同时,受众也拥有了便捷的渠道,可以随时随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6 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开通,该平台利用数字化的技术,传播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知识,展示我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既有图片和文字静态展示,更有視频以及论坛等在线互动交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效果大大提高。

“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印象网”是由一家黑龙江地方文化公司成立。

该网站以图文形式,辅以少量的视频资料简单介绍黑龙江非遗文化。这可以作为资料进行查找和参考,但不能吸引受众去全面而深度了解,更妄论进行互动,而且涉及祭祀文化的内容甚少。因此,要系统完整地向大众介绍,直观而生动地呈现和展示祭祀文化,增强公众的好奇心与认同感,建立专业的满族祭祀数字博物馆势在必行。

2.建设和运营满族祭祀文化的多元新媒体平台

数字化的传播技术的发展衍生出公众号、微博、APP、小程序、移动设备端网页、短视频等多元自媒体平台。在这样的传播语境下,“平台+文化”的组合模式因其便捷、即时、广泛、交互、融合的优点,使得传播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扩大,也因此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重要渠道。

在诸多新媒体平台中,微信公众号因其具有用户基数庞大、人性化、精准化、低成本、低技术、发布主体多元、内容丰富多样的特点而被诸多非遗文化的传播所使用。2013年1月26日,依托吉祥满族网站而建立的“吉祥满族”公众号就是一家成熟的满族文化传播的公众号。

目前平台已拥有近万人关注,截止 2018 年9月30日,公众号共发布了 7800 多篇文章,原创文章达 259 篇。“吉祥满族”微信公众号的话题类型涉及满族八旗制度、满语、满族礼仪、饮食、宗教等多方面内容,从推送内容的反馈效果来看,用户对于满族有关的习俗文化抱有高度的关注和兴趣,其中最高阅读量的文章超过 4000 人次[4]。

受此启发,古老而神秘的满族祭祀文化传播也可以依托微信公众号,以“图文+视频”的组合、有趣的标题、良好的视觉编辑效果,引起外界更广泛的关注。

3.满族祭祀文化传播中的新旧传播融合

毋庸置疑,新媒体在非遗文化传播中的影响力是越来越强的。但是,传统传播方式的影响力依然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受众群体非常广泛,涉及多个层次、多种群体、不同地区。

针对不同类型的受众,就要构建不同的传播渠道。例如老年群体因对新媒体的接触较少,而更多愿意选择参与感、体验感更强的现场交流,从哈尔滨阿城区祭祀文化的传播现场反馈来看,也印证了这一点。

专业杂志,特别是论文集,在搜集、整理、研究祭祀文化的学术性方面和保存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能经过数字化处理,上传到专门的网站中,随时随地供人学习下载,这将极大拓展传统传播的广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的瑰宝,承载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体现着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基于此,近年来各级政府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满族祭祀文化是扎根于东北地区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满族人民特殊的文化情结,并从区域的角度反映出满族历史发展轨迹。

然而,受现代文明和汉化的影响,其在现代社会中逐渐被边缘化,传承的压力非常大。而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为满族祭祀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带了挑战与机遇,这就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机构和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与时俱进,利用好强大的数字化传播,讲好本民族自己的故事,让文化本身在传播受众心中“活”起来,让文化内核在传承过程中“活”起来,这是满族祭祀文化需要思考的问题,更是中国民族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需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何华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4):1.

[2]张杰,张丹卉.清代东北边疆的满族[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5:455.

[3]王永年.哈尔滨市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7:146-149.

[4]张晓菲.新媒体环境下满族文化传播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基于对“吉祥满族”公众号的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9,(5):21.

作者简介:

胡子羽,女,本科在读,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梅欣怡,女,本科在读,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猜你喜欢
非遗新媒体环境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困境与对策
非遗视角下探析豫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策略
新媒体与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致力非遗保护,实现文化传承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试析央视六一晚会的视觉传播及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