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女性文学因其历史价值,因其承载了女性解放的历史任务,而具有了独特的文化价值。这种“文化价值”,甚至可以用“形而上”之“道”来命之。可从多个方面探討中国女性文学的“道”的意蕴。
【关键词】 女性文学;道;五四运动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8-0029-02
在中国的女性文学中,理想化的女性形象,承载着女性作家对于女性出路的思考,寄托着女性作家自身的追求。在具体的作品层面,理想化的女性形象表达了在革命与时代浪潮中的实现女性自我价值的取向。因此,理想化的女性形象,成了中国女性文学中一种特殊的文化存在。进而,中国女性文学具有了某种“形而上”的“道”的价值。
一、女性文学中的女性自我表达
谈到女性文学,不得不注意到它是从女性意识的觉醒中发出的呼声。从十八世纪启蒙时代的萌芽,到十九世纪有组织性的女性社会运动,女性主义不断地思考着女性的生存境地,关注着其背后的社会关系之间的化学反应。女性主义借助文学的载体,在特定的语境中和叙事中表达女性自我。由于社会文化、阶级、民族等因素的差异,女性主义和女性文学又有不同的形态。这里要探讨的女性文学中的女性主义,应该与女权主义中片面的两性对立论区别开来,避免片面关注女性生存与男性之间的对立冲突关系。
文学关注的是人的问题。人的复杂性,首先在于人内在情感的复杂;其次,人不可避免地存在于外界众多牵扯关系之中。以至于必须持冷静客观的态度,去关注女性文学中不同的话语,去关注女性文学中不同的叙事所代表的文学心理及表达效果。而关于女性文学的探讨,女性对自身命运与价值的呼唤,也具有了“形而上”的理论因素,它最终可以成为女性在各种社会关系、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的意识形态,也可以成为女性解放的一种姿态。
二、中国女性文学的历史担当与价值
在分析中国女性文学时,可发现其与中国五四运动之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国妇女解放在五四运动孕育的政治文化土壤之中生成,背负起中国革命的重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得五四后的女性主义文学一定程度上向宏大的社会责任、民族解放、社会革命看齐。鸦片战争的炮响震散了旧制度、旧思想的凝云。于是,中国文人志士们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剑,指向中国上下几千年的封建礼教——父权制的铠甲。而与之对立的妇女问题便自然重现在五四先驱们面前。他们思考着妇女被摧残的种种现象,如李大钊所言:“社会上的种种解放的运动,是打破父权专制的运动,是打破夫权专制的运动,也就是推翻孔子的孝夫主义、顺夫主义、贱女主义的运动。”[1]他们思考着妇女经济独立的问题,如陈独秀所言:“妇女问题虽多,总而言之,不过是经济不独立,遂生出人格的不独立,因而生出无数痛苦的事情。”[2]
当时的男性革命之士与当时的妇女解放之间的关联,只因为共同的敌人——封建主义的压迫。这种共鸣,并不是女性主义和女性文学在寻找自我觉醒的道路上,所发现与依赖的本体。“也就是说,即使在这场解放自己的运动中,中国妇女仍处于第二性的位置上,扮演的仍然是被唤醒的睡美人的角色。”[3]所谓的“第二性”,来源于法国作家波伏娃的作品《第二性》。在书中,她指出女性的存在、处境、特点和气质,是在男性审美的影响下形成的。在反帝、反封建、反官僚主义的浪潮中,势必不是纯粹的女性自我的觉醒。
三、中国女性文学的形而上之“道”
在近现代历史变迁与文化发展的历史洪流中,中国女性文学因其独特的担当与功能具有了独特的文化与意识形态价值,堪称一种“形而上”之“道”。其“道”的具体内涵包括多个层面:
(一)中国女性文学“文以载道”的使命
从曹丕的“盖文章之盛事,经国之大业”,再到韩愈的“愈之所以志于古者,不唯其辞之好,好其道焉耳”等诸多“文以载道”的说法,这种注重“文道关系”的文学创作意识延续至五四时期,仍然是文人创作与批评的标准。上文所提的中国女性文学的“他者”气质和特点,正是一种夹杂着厚重的宏大叙事和集体话语的“道”。而乔治 · 卢卡契关于“文学创造中人的主观性”理论指出:“我们进行具体论述的任务就是要说明,人对现实的科学反映是力图由一切人类学的、感官的和精神判断中解放出来,对各种对象及其关系的描述尽量按照其本来面目而不依意识为转移。”[4]因此,当女性书写被赋予“道”的追求之后,它就不再是女性自我纯粹的抒发了,女作家们的革命意识支配着她们笔下人物的价值追求,而女作家们的意识又存在于革命与理想划定的边界线内。在这种背景下,女性书写被赋予特殊的使命了。
(二)理想化女性形象的出路
在“道”的指挥棒下,女性文学在塑造人物时,带着向往和敬佩,在革命之中歌颂着理想化的女性形象。这种标准之下,个人的体验、自我探寻的迷惘、烦恼、痛苦是上不了台面的。“在知识女性刚刚萌发自我意识,并由于自我意识的撞击而陷于痛苦迷惘之时,血与火的时代大潮已在响彻云霄的轰鸣声中席卷而下。摆在这些娜拉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转向或者沉默。庐隐们沉寂了,冯铿从戎了,丁玲们转向了,五四以来伴随着妇女解放运动开始的对女性自我的寻找与思考犹如闹市里的歌声,在种种嘈杂声浪的伴随下,渐远渐隐终于细不可闻。”[5]女性作家从纯粹自我抒发中换轨时,女性自我被以另外一种方式表达出来——理想化女性形象。
女性文学创作中的女性意识在觉醒之初,伴随着与封建文化的冲突所产生的女性生存困境。女性作家大胆宣泄内心的苦闷,在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中彷徨地寻找自我,如《莎菲女士的日记》中坚强叛逆的莎菲,《海滨故人》中露莎们的感伤等,然而其存在是短暂而狭促的。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之后的文坛中,更加剧烈的社会政治矛盾使得革命的炮火再一次打开了“为艺术而艺术”的创作主张的缺口。文学为革命实践开路,为革命斗争扬帆,这成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坛之中更加心照不宣的审美潜意识。从女性自身出发去探寻女性的生存困境的书写,在时代的审视下,在与意识形态紧密相关的文学批评的叩问下,大声喊出了自己的立场转向。
理想化的女性形象,它对于承载着历史重任的女性文学来说,有着重要的功能与价值。时代告诉大家,女性个体价值和个体解放必须在爱国救亡、民主启蒙之中实现。但理想化的女性形象与现实却存在着错位,它并非是现实的真实反映。而对于理想化形象的塑造,往往带着作者在一定标准下的幻想,是作者的审美理想,并且作者有意识地割裂其与世俗的关系。理想化的女性形象标准,发挥着意识形态功能,指挥中国女性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塑造。
(三)英雄式的女性形象在革命中寻找出路
“花木兰”式的人物可以说是对女性形象的英雄式追求,在冯铿《红的日记》和谢冰莹《一个女兵的日记》这类刻画女战士生活的作品中,女性形象被赋予了热爱革命、革命光荣、坚毅等审美特征。大家并不能否认美好女性品质中的人性之光,可当女性作家的这种解放建立在女性本身的消融之上时,她们便承认了性别的束缚是自己追求幸福和未来的阻碍。“把自己是女人这件事忘掉罢。”显然的,去女性化,一定程度上成了不平等的解放。追求革命的女英雄形象,充满着激情与斗志,自己的骄傲来源于他人对自己女战士形象的关注,将价值解放的赌注完全押在社会政治革命之中,但她们却没有意识地陷入一种追寻自我的矛盾里。一种以个体消逝的姿态而换来的与时代进程联系的机会,在这类英雄式女性形象身上,无疑是一种悲哀的体现。它寄托着女性作家一种美好的理想,但在这种革命化绝对的英雄讴歌中,是女性出路的极度缺乏所造成的一种片面的短视,她们似乎对每一种秩序下永恒存在的女性矛盾视而不见了。女性形象在宏大叙事中被歌颂,在群体想象中被定义,必然会导致这种缺乏纯粹女性自我意识的女性写作难以深层次透视女性的精神世界。
(四)在家庭之中构建女性价值
真正的解放,是女性立足于生存和个体发展的需要,追求自己作为人和女性所需的一切,而非局限于某一领域的价值获得。冰心作为幸福女性的代表,作为跨越种族与国家的共性理想,其对女性真善美的追求是值得肯定的,但当其过于强调女性以贤妻良母的形象争取家庭地位时,把这种解放置于不同的女性生存状态之中,显然不具有共同的可实施性。在冰心的《两个家庭》中,一个是由于陈太太疏于对家庭的责任而造成的激烈矛盾的家庭,一个是在亚西的贤良能干中宜室宜家的家庭。冰心将家庭生活的美满与否,集中在女性一人职责上,未免带有片面性。将理想化的女性形象置于道德的高地,充满光辉但显得单薄。它在中国现实社会中女性自身尚具依附性的情况下,在女性超出家庭之外的价值地位也需被关注的必然趋势下,忽视了女性生存状态是不同想象之中的更為恶劣的境地。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理想化的女性形象作为中国女性文学里的价值取向而存在时,由于关注角度的片面性,由于将女性解放与女性本身割裂开,虽然其以崇高、昂扬、美好的姿态树立起女性价值标杆,但它已然不再是纯粹的女性自我觉醒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女性自我的追求,在女性文学中,用深刻揭露女性解放的需要与现实的矛盾关系的方式,也许能唤起更深层次、更具有普遍性的觉醒。
注释:
[1]李大钊.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M].北京:三联书店,1981:153.
[2]陈独秀.妇女问题与社会主义[Z].1921.
[3]寿静心.中国当代女性主义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26.
[4]乔治.卢卡契.审美特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12-13.
[5]寿静心.中国当代女性主义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45.
作者简介:
陈识臻,女,汉族,广东汕尾人,韩山师范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