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中的分层施策

2021-05-04 09:44沈治仁
关键词:小组合作

沈治仁

摘要:小组合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广泛运用。但学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即便细分了小组,缩小了交流的场域,仍需从关注“每一组”转向关注“每一个”。因此,小组合作中除了组织分组交流,还应落实分层施策:目标分层,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开口的机会;行为分层,让所有学生明确学习路径;评价分层,让所有学生获得积极的学习感受。

关键词:小组合作;目标分层;行为分层;评价分层

小组合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广泛运用。但学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即便细分了小组,缩小了交流的场域,仍需从关注“每一组”转向关注“每一个”。因此,小组合作中除了组织分组交流,更应落实分层施策。

一、案例:《探寻新航路》教学中的一次小组合作

上学期,我在教学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6课《探寻新航路》时,借助了小组合作的方式。教学中,我重点关注了其中一个小组以及该组的一位成员——文涛(化名)—— 一位听力稍有缺陷、语言表达不太清楚的学生。他们的小组合作能否顺利展开?文涛在组内能够承担哪些任务?我们不妨回到教学现场去寻找答案。

“同学们,新航路开辟有什么影响?分组讨论这个问题。”我的话还没说完,一些反应快的学生便开始召集4人小组讨论。

“同学们,先等一等,我还没说明具体要求呢!”我出示了下页图1所示的学习任务(含7个问题)。

“这个任务限时15分钟完成,是否明白?”我特意对着文涛一字一句地念了一遍学习要求,文涛显然明白了我的意思,用力点点头。

小组长立刻眉飞色舞地“指挥”:“我来‘弄前面4个问题;你先把表格画一下,把格子留着;你去把第5个题目做出来……”他把任务分给了包括自己在内的3个人,唯独跳过了文涛。

“等等!”我打断小组长,“重新分工!文涛负责前4个问题,其他两个同学的任务不变!”

“老师,那我呢?”小组长一脸不可思议。

(1)列举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主要人物(4人),将他们远航的年份换算成世纪。

(2)结合地图,归纳航海家的成就。

(3)结合地图及课文,分析新航路开辟对于人们认识世界有何影响,举例证明你的观点。

(4)根据地图,指出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哪一地区发展最迅速。

(5)结合问题(3)、问题(4),概括这些变化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6)结合三角贸易示意图及文字材料,概括资本原始积累的消极影响。

(7)列表归纳上述内容,包括时间、人物、成就、影响。

“你就负责帮助文涛,把他‘指出的答案归纳起来。”

15分钟后,小组长很兴奋地站起来,拿着“学习成果”,准备上台展示。

“不不不,文涛上来!”我摆手示意。

此时,班级里的空气几乎凝固了。小组长惊讶地张大嘴巴,一脸疑惑地把“学习成果”递给了文涛。

“文涛!根据图例,列举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著名航海家——指给大家看!”我对着文涛的耳朵,一字一句地说道。文涛不负众望,指出了四个航海家的名字。

“很好!”我伸出大拇指,“把他们远航的年份换算成世纪——把表格展示给大家看!”我切换到实物投影仪。文涛指出了表格上的四个年份以及换算的结果——全对!

我把目光投向文涛的同伴:“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进行换算的?”

几个学生开始介绍方法:“年份的‘千位、百位提取出来,加上‘1得到的数字就是‘世纪”。

紧接着,文涛又展示了“航海家的成就”的表格。我重新出示地图:“结合刚才的表格,把四位航海家的航线指出来。”虽然我有意提升了要求,但是文涛也一一做到了。

“你是怎么分辨这些航线的?谈谈方法。”这个问题很难“说”清楚。

文涛盯着我的嘴巴,思考了2秒钟后,说:“颜——褐——!”

我愣了一下:“什么意思?”

“老師,他说‘颜色!”小组长急切地“翻译”道。

“你的意思是,图上航线颜色不一样,对吧?”我指着“图例”向文涛求证,他点点头。

“结合课文,新航路开辟对于人们认识世界有何影响?在图上用一个航海家的航线,证明一下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在实物投影上直接指出来。”

文涛在书上指出“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然后翻到地图,用力地画了一下哥伦布的航线。

我追问文涛的同伴:“为什么要画出哥伦布的航线”?

同伴答道:“他发现了美洲,将欧洲和美洲联系起来了”。

“其他同学还能不能再举例子说明‘各地区联系加强?” 我继续追问。

其他小组的学生纷纷补充,“达·伽马的航线让欧洲和亚洲联系加强”“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地区是圆的”……我对这些答案一一肯定,并请各小组长将“表格”收上来,课后继续批改。

“结合地图,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哪一地区发展最迅速?欧洲经济重心发生了什么变化?”我继续向文涛提问。文涛指了指图中的欧洲大西洋沿岸地区,然后笑着对我说:“第5题不获(不会)了!”

“很好了!很好了!”我对他竖起大拇指,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我转向文涛的同伴:“组内的小伙伴能否补充一下?”小组长答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繁荣,各地区的直接联系加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我一边点头表示赞同,一边向全班问道:“大家能否用文涛小组的读图方法,分工合作复述‘三角贸易的史实及影响?”

各个小组又一次“行动”起来……

二、思考:小组合作中如何分层施策

(一)目标分层:基于合作的课堂生成

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在于对学习目标有效分层,让所有学生在合作的氛围中得到提升。

例如,本案例中,问题(1)的目标是学生理解历史叙述中不同的时间表达方式,为文涛设置的目标是“说出结论”,为其他学生设置的目标则是“讲出方法”;问题(2)的目标是学生学会利用图表叙述史实,文涛的目标是在图中指出答案,在同伴的帮助下,他最终还掌握了“识读图例”的方法;问题(3)、问题(4)、问题(5)是解释新航路开辟意义的关键,文涛要能说出基本的史实和简单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而他的同伴则需进一步概括问题的答案。

显然,文涛所在的小组合作突破了本课的重点目标:文涛积极大胆地用自己的方法做了历史叙述;同伴则补充了他的不足,并在他的基础上做出了“新航路开辟意义”的历史解释。这样的分层保证了所有的学生都有开口的机会,都能达成相应的目标。

(二)行为分层:基于认知的问题引导

如果小组合作的任务设计能兼顾多种“学习行为”,就可以让所有学生参与到课堂中。行为分层的关键在于明确“问题”的行为条件,即“让学生明白要对什么内容进行怎样的认知操作”。

例如,本案例中,我提出的几个问题包含了多个“行为动词”,并指向了多种认知策略:“结合课文”指向文本閱读;“结合地图”指向图形认知;“归纳表格”指向逻辑归纳;“分析变化”指向推理演绎;等等。

对于文涛,我有意淡化了“言语表达”这一领域的认知倾向:引导他“根据图片,指出来”“用手画出来”“在课文中指出来”,提醒他关注图片、材料、教科书中的信息;对文涛的同伴,我则强调让他们补足文涛的“短板”——用语言补充、说明、归纳、概括、解释问题;对于其他学生,则让他们选择自己擅长的表述方式。这样的分层可以让所有学生明确学习路径,从而有效地开展学习活动。

(三)评价分层:基于表现的正向鼓励

小组合作中的评价分层能够及时提供相关信息,满足学生持续的反馈需求,有助于活动有效开展。评价分层的关键在于,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学习任务并相较于以前有所进步。

例如,本案例中,我要求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完成学习任务,并且通过分工,帮助文涛明确在小组中的定位,甚至有意让文涛在小组中承担主要学习任务。在这种相互交流的氛围中,更容易观察文涛的表现,学生也更容易产生学习的成果。在文涛展示学习成果时,我也始终引导和鼓励文涛,允许他采用多种表述方式降低难度。如换算年份时,允许他“在表格上指出来”;归纳航海家成就时,允许他“在地图上指出来”;在无法理解文涛的话语的时候,借助同学的“翻译”,向他求证答案的确定性。对于其他学生,则提供补充说明的表现机会。把所有小组的表格收上来,课后继续批改,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补充。这样的分层评价能够及时提供相关的指导,帮助学生获得积极的学习感受。

参考文献:

[1] 李宝敏,宫玲玲.合作学习对学生学习成效的影响研究——基于国内外54项实验研究和准实验研究的元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9(24).

[2] 李惠军,张其中,施洪昌. 博识而畅行广征而顺达(三)——求问唯物史观与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之间的关系[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6(21).

[3] 张瑞娟,吴玉峰.用评价给学生画一张知识建构线路图[J].人民教育,2015(20).

[4]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 伊恩·史密斯.学习性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J].人民教育,2016(22).

[6] 崔允漷.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一种增值的尝试[J].人民教育,2012(11).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
“从目标入手”,设计高效课堂任务单
浅谈小组合作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小议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