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中华文化,提升德育品质

2021-05-04 18:15丛玮玮
江西教育C 2021年4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中华法治

丛玮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质。注重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有效渗透,能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树立道德观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帮助学生形成道德意识和法治意识,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中华传统文化在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的意义

(一)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科学开展德育工作

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丰富,继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任务。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对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有积极作用,在教育学生方面起着推动作用。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行,教师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有效渗透。因此,教师要将中华传统文化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相结合,让学生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和魅力,促使学生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从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实际来看,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教育理念不健全、德育工作内容不科学、教育方式缺乏创新等问题,而将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有利于科学开展小学德育工作,提升学生德育水平,培养高素质、全方位人才。

(二)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质

(1)树立正确三观。小学阶段处于学生发展的基础阶段,小学生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在形成期。因此,注重小学阶段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对于学生树立正确三观有着积极推动作用。尽管小学生对世界有了初步认知,但对人生和社会仍缺乏全面、科学的认识,而小学德育工作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形成踏实认真、勤奋刻苦、团结友爱、诚实信用等中华优良传统美德,树立正确三观,为学生正确认识世界与人生奠定基础。

(2)培养文化素养。将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德育工作中,不僅有利于传承和发扬中华优良传统文化,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从学生发展实际情况来看,现阶段小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接触较少,一些优良传统和美德逐渐丢失。而小学生作为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对他们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十分有必要,这不但能够提升学生文化底蕴,树立学生文化自信,而且能够促使学生传承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文化素养。

二、中华传统文化在道德与法治课渗透的有效策略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制定教学目标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在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学习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制定教学目标,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发展。小学生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年龄、心智都存在一定差异,因此针对不同年龄段和心智发展水平的学生,教师要制定与学生自身情况相适应的教学目标,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德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可通过开展与学生年龄、心智相匹配的文体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日常教学相结合,让学生能够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提升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进而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水平。

(二)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开展小学德育教学工作时,教师应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理念,运用先进教学模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完成德育的学习。为实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教师应注重新媒体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通过新媒体教学技术,烘托教学氛围,为学生营造传统文化意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过程中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切身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在兴致高涨的学习状态下,不断提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水平。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掘港小学)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中华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