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粥样硬化型疾病经超声诊断的作用及价值探讨

2021-05-01 02:42刘艳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5期
关键词:易损颈动脉硬化

刘艳明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 山西 太原 030032)

颈动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织,其作用在于连接心脏和大脑,一旦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就会造成患者出现各种类型的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脑梗死等,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非常严重的威胁[1]。有学者研究发现,高血压、脑梗死的发生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有着非常重要的关联,属于危险因素之一[2]。所以临床上非常重视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只有及早进行诊断才能为后续治疗提供更多的时间,防止疾病的发展和恶化[3]。因此,对颈动脉粥样硬化进行早期诊断能够有效改善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当前临床上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方法主要是超声,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因此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为了探究其具体效果,特选取我院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之间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00 例展开下列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之间收治的20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型疾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另外100例为我院同期接受的健康体检人员,设为对照组。对照组100 例患者中包括男性52 例,女性48 例,年龄49 ~78 岁,平均年龄(65.4±5.3)岁;观察组100 例患者中男性51 例,女性49 例,年龄48 ~79 岁,平均年龄(66.9±5.4)岁。两组一般资料可比(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检查,观察组患者同时进行CTA检查。采用日本进口的超声诊断仪实施诊断,探头频率为10 ~12 Mhz。患者取仰卧位接受检查,头部偏向一侧,实施对颈动脉的检查,患者需将颈部充分暴露,以颈动脉走向为检查的方向,从患者锁骨乳头肌外侧开始实时扫描,逐渐向上,对颈动脉的情况进行仔细地观察并对斑块的大小、形态、位置和回声进行观察。采用飞利浦64 排CT 进行CTA 检查,扫描患者颈总动脉,层厚和层间距分别设置为4 mm 和2 mm。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斑块大小、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回声强度等,对不同检查方式对颈动脉狭窄程度、斑块和易损斑块的检出率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处理软件采用SPSS 24.0,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当P<0.05 时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超声诊断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斑块大小、MIMT 和回声强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超声诊断情况对比

2.2 超声与CTA 颈动脉狭窄程度检出情况比较

超声与CTA 对颈动脉狭窄程度的检出情况相比较,在轻度狭窄、中度狭窄和重度狭窄方面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超声与CTA 颈动脉狭窄程度检出情况比较(%)

2.3 超声与CTA 诊断动脉粥样硬化型疾病患者斑块检出率比较

超声和CTA检查对动脉粥样硬化型疾病患者的硬斑、软斑、溃疡板块和扁平斑块的检出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3。

表3 超声与CTA 诊断动脉粥样硬化型疾病患者斑块检出率比较(%)

2.4 超声与CTA 诊断动脉粥样硬化型疾病患者易损斑块检出率比较

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型疾病患者易损斑块的检出率为4%(4/100),CTA 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型疾病患者易损板块的检出率为19%(19/1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超声与CTA 诊断动脉粥样硬化型疾病患者易损斑块检出率比较(%)

3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在患病后的表现为血液中出现杂质或碳水化合物,有可能造成内膜纤维或增生,导致胶原纤维的数量大大增加,从而增加了坏死和钙化的风险。早期诊断对确定斑块的性质和受损程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再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来控制病情,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在过去,临床上对于动脉粥样硬化型疾病主要采用血管造影的方式进行诊断,但是由于血管造影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其次不能够对内膜的具体增厚情况进行直观的反应,所以在临床上的应用具有较高的局限性。因此,临床上必须采取一种更加有效、无创的方式来实施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型疾病患者进行早期诊断。超声在临床上应用普遍,其操作便捷、无创、安全性较高,受到临床的广泛认可,在各种类型的疾病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斑块大小、MIMT 和回声强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超声与CTA 对颈动脉狭窄程度的检出情况相比较,在轻度狭窄、中度狭窄和重度狭窄方面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超声和CTA 检查对动脉粥样硬化型疾病患者的硬斑、软斑、溃疡板块和扁平斑块的检出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型疾病患者易损斑块的检出率为4%(4/100),CTA 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型疾病患者易损板块的检出率为19%(19/1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学者研究发现,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额诊断中采用超声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能够为临床诊断和后续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这是由于超声诊断空间分辨率高,医生能够对颈动脉的情况进行直观地查看,从而对患者的斑块情况进行有效地掌握[4]。然而,临床上采用超声评估斑块的情况,对斑块的硬化程度进行准确地掌握,对斑块性质和分布情况进行明确。颈动脉在人体表层,受周围组织的影响小,所以超声能够获得的图像质量较高,能够对颈动脉狭窄程度进行有效地掌握[5]。其次,CTA 和超声诊断动脉粥样硬化无明显差异,这是由于斑块作为沉积物其性质比较稳定,回声明显,软斑则回声较差,比较不稳定,扁平斑中有沉积物和纤维组织,所以斑块回声较明显,呈现比较不均匀的状态。溃疡斑块由于内部存在容易脱落下来的细胞和脂质,所以回升表现出不均匀的特点。结果显示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出率低于CTA,可见CTA 对易损斑块的诊断价值高于超声。这是由于易损斑块在软斑块和硬斑块的分界上会出现比较强烈的反射,所以降低了超声的检出率。同时CYA 能够利用多个方面来检查患者,能够对血流信号进行抑制,增强管壁和管腔之间的对比,便于TE 调节,有效的分析患者斑块中的组成成分。并且CTA 采集时间比较短,经过三维数据有助于促进空间分辨率的提升,更好的显示患者的斑块情况,促进临床诊断准确率的提升。然而,CTA 诊断的费用比较高,对专业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很难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对于颈动脉粥样硬化型疾病,采用超声进行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对易损斑块的检出率较低,但超声诊断因费用较低,操作便捷,因此可作为临床初步筛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有效方法。

猜你喜欢
易损颈动脉硬化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姜黄素诱协同阿托伐他汀稳定易损斑块的作用与机制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更正声明
超声造影联合常规超声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疗效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更正声明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