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伟
“十三五”以来,山东坚持陆海统筹,科学推进海洋资源开发,加快构建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海洋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其中,作为重要支柱产业的海洋交通运输业,产值规模超过了1200亿元。
山东港口众多,超过4亿吨的大港就有三个,发展海洋交通运输产业条件优越。为打造世界一流港口,山东整合沿海港口资源,于2019年8月成立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实现了港口规划“一盘棋”、管理服务“一张网”、资源开发“一张图”,开启了山东港口一体化发展的新时代,产生了融合发展的丰厚红利和强劲动能。
据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高立平介绍,近五年来,山东沿海港口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形成了以青岛、烟台、日照三大港为主要港口,威海、潍坊、东营、滨州等地区性重要港口为补充的沿海港口群发展格局,与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港口实现通航,综合实力居沿海省份前列。
码头装卸效率是衡量港口竞争能力的重要指标。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自2017年一期投产运营以来,就连续刷新桥吊单机效率世界纪录。如今,这一纪录已提高到47.6自然箱/小时。此外,青岛港还首创了“氢动力+5G技术”等6项科技成果,在全国同行业率先应用氢能源集卡车,自主研发全球首创氢动力自动化轨道吊,实现完全零排放。
通过不断扩大陆海双向开放,山东已基本形成国际多式联运物流大通道。2020年1-10月,山东完成海铁联运箱量175万标箱,同比增长19%,位居全国沿海港口首位,已开通集装箱航线300余条,其中外贸航线超过200条,航线数量和密度均稳居中国北方港口第一位。一系列成就,彰显了如今山东海洋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态势。
“更深、更远、更绿色”,这是对“十三五”时期山东海洋渔业发展成就的新概括,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众多海洋牧场的“拔海而起”。
海洋牧场,即在一定海域内,基于生态学原理营造多营养层级的海洋生态环境,充分利用自然生产力,开展生物资源养护和海水增养殖生产的渔场,是将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构建起的科学、生态、高效的渔业发展新模式。山东是国家海洋牧场建设唯一综合试点省份。
据山东省海洋局局长张建东介绍,山东通过海洋牧场建设,将以往在沿海-5米以下范圍的传统养殖,推到-15米以下范围的近远海区域,此为“更深”;日照市在黄海冷水团海域养殖三文鱼,将海洋生态牧场拓展至离岸130海里,此为“更远”;海洋牧场利用海洋的自然营养进行生产,绿色又环保,此为“更绿色”。同时,海洋牧场也是海洋渔业发展新六产的综合载体。
2020年7月,烟台市投入运营的“耕海1号”,是全国首个智能化大型生态海洋牧场综合体平台,采用一、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运营思路,可实现渔业养殖、智慧渔业、休闲渔业、科技研发、科普教育等功能,年可接待游客5万人次以上,综合效益可观。
在日照市岚山区,当地大力发展向海体育经济,深耕文化旅游产业,通过开办海钓赛事,以品牌建设导向布局“海钓+”发展体系,走出了一条海洋牧场发展的多元、特色之路,并为海洋生态保护注入鲜活生命力,赋予海洋牧场新的内涵。
目前,山东省省级以上海洋牧场示范区(项目)达到105处,其中国家级44处,占全国的40%,稳居全国首位。
海洋蕴含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基因资源等,孕育了结构多样、生物活性多样且成药性强的海洋化合物,是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堪称巨大的“蓝色药库”。山东是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大省,产业增加值几乎占据全国的半壁江山。
2019年11月,一款名为“九期一”(代号GV-971)的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投入市场,填补了17年来抗阿尔茨海默病领域无新药上市的空白。GV-971由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联合研发,是全球第14个、中国第2个海洋药物。其成功研发,展现了山东在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领域的雄厚实力。
整个“十三五”期间,山东加大海洋创新药物研发攻关力度,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中国蓝色药库开发基金,创建山东省海洋药物制造业创新中心。“蓝色药库”建成现代海洋药物、现代海洋中药等6个产品研发平台。
“山东聚集了全国80%以上的海洋药物研究资源和力量,形成了一批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创新平台和人才团队,构建了全球首个海洋糖库,荣获中国海洋领域唯一的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储备了一批有广阔药用前景的海洋天然产物和海洋生物基因资源,一批海洋候选药物处于系统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阶段。”张建东说道。目前,山东省生产海洋药物或使用海洋中药材的药品涉及31个品种,优势品种有藻酸双酯钠片、多烯酸乙酯软胶囊、鱼肝油等。
作為山东海洋新兴产业的一个“新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如何长成“大树”?《山东省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三年推进计划》为其指明了方向。未来,山东将通过提质增效、培优扶强、研产融合、强基固本、人才兴业五大计划,全面提高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水平,培育壮大海洋生物医药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
郭晓娟
Shandong: Pursuing Dreams in “Dark Blue”
For Shandong, a strong economic p r o v i n c e i n C h i n a , i t s b i g g e s t potential, biggest space and biggest growth driver all lie in the ocean. Keeping the General Secretarys instructions in mind, Shandong has accelerated the development of its marine economy. Now, it ranks first nationwide in terms of the scale of five industries, namely marine fishery, marine biomedicine, sea salt, marine electric power, and marine transportation, and pooled its “Blue Strength”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modernized strong province.
Since the “13th Five-Year Plan”, Shandong has been insisting on c o o r d i n a t e d l a n d a n d m a r i t i m e development, scientifically propelling the development of marine resources, speeding up the building of a complete modern marine industrial system, and significantly enhancing the comprehensive strength of its marine economy. As an important pillar industry, marine transportation has realized the output value of more than RMB 120 billion.
At present, there are 105 marine r a n c h i n g d e m o n s t r a t i o n z o n e s(projects) above the provincial level in Shandong, including 44 national demonstration zones which account for 40% of those in the whole country. In this aspect, Shandong ranks first in China.
In the future, Shandong will f u l l y i m p r o v e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level of marine biological resources t h r o u g h f i v e p l a n s c o n c e r n i n g quality and efficiency improvement, cultivation and support of excellent and strong enterprises, integration of research and industry, foundation consolidation and talent development, while cultivating and expanding the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marine bio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