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
扶贫须“造血”,产业是关键。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山东各地乡村因地制宜,立足自身资源,走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振兴路。
临沂市兰陵县压油沟村曾是个贫困落后的小山村。2017年7月,压油沟风景区开放运营,为当地村民带来了脱贫新机遇。通过在景区经营各色小吃、手工艺制品及土特产,压油沟村里的贫困户告别了穷日子,走上了致富路。
村民夏永春开了一家老咸菜坊,每到假期,总是忙个不停,“现在的人吃惯了各种美味,反倒格外想念老咸菜的味道,所以一到假期,生意就特别好。”此前,夏永春一家四口住在一个老旧的小平房里,夫妻二人勉强维持一家人的温饱。“以前媳妇赶集卖咸菜,我打零工,一个月收入也就2000块钱,现在开了这个店,年景好的时候一年能挣6万。”夏永春笑着说。如今,一家人住上了宽敞的楼房,买了台50寸的大彩电,还添置了一辆小汽车。
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压油沟村不仅彻底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而且走出了一条龙头企业带动、乡村旅游扶贫、文农旅融合发展的致富路。2020年,压油沟村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
无独有偶,菏泽市-城县葵堌堆村也是靠发展旅游产业从贫困村变身美丽乡村的典范。葵堌堆村地处-城县西北部,毗邻黄河大堤,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曾经的葵堌堆村,是个无经营性收入、无集体资产、无集体土地的“空壳村”,被列为省定贫困村。
村委班子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立足资源,外引内联,建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促进了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今的葵堌堆村,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村风村貌有了较大改观,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1.1万余元,被评为山东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山东省森林村居,探索出了极具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模式。
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而在乡村振兴的五个方面中,人才振兴是关键。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人才是始终不变的动力之源。
振兴乡村,离不开善经营的“农创客”、懂技术的“田秀才”。临沂市费县通过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培养了一批懂農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技术人才。他们扎根乡村,为农民“传道授业解惑”,带领农民脱贫致富,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蓄积起持久的动力。
果树专家徐明举,就是一位深受当地百姓欢迎的科技特派员。“徐老师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我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给他打电话他就过来,从来不嫌麻烦,我们跟他学到了很多关于果树种植的技术。”润宝农业园技术员王欣说道。像徐明举这样的“土专家”“田秀才”,常年活跃在田间地头,不但为农民送去了致富技术,也为乡村培养了更多人才。
在脱贫攻坚战中,山东还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党员和扶贫干部,他们用个人的劳苦换来贫困群众的幸福生活,书写了动人的篇章。陈明利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30多年来,陈明利始终扎根基层,起早贪黑,从无怨言。从种植大棚蔬菜到成立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他带领广大村民勇闯市场、发展特色农业。“我一个人富裕不算什么,能让老少爷们儿都富起来才是真本事。”这是陈明利生前常说的一句话。2016年10月17日,恰逢“全国扶贫日”,这个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领路人,带着对合作社的不舍离开了。2017年,陈明利被追授为“齐鲁时代楷模”。
脱贫攻坚的路上不仅有优秀党员的身影,更有集体的力量。2019年7月,中共山东省委在2018年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和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的基础上,又增派9557名干部,组建1067支服务队,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投身脱贫攻坚第一线和最前沿,就是要发挥人才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推动乡村建设提质增效。
以文化人,用文化的力量浸润人心,无论是在脱贫攻坚的战场,还是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实践中,都显得尤为重要。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提升百姓的道德涵养,有助于激活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在孔子故里、儒家文化发祥地曲阜,当地创新实施了“育德+扶志+解困”精神扶贫模式,让文化“软实力”成为脱贫“硬支撑”,走出了一条以优秀传统文化助力脱贫攻坚的路子。
抓住全国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建设机遇,曲阜依托47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搭建“一堂一台”,每村建设1所孔子学堂、1个儒韵乡村大舞台,从此,鲜活化、互动式的宣讲在曲阜生动上演。不只是在孔子学堂这个固定场所,在田间地头、居民院落,都可以进行宣讲,实现了“群众在哪里,传授到哪里”。2018年以来,孔子学堂共举办各类讲座1300多场次,受益贫困群众3万多人次,儒韵乡村大舞台累计开展惠民演出2600多场次,真正做到了守正创新、以文化人,用“优秀传统文化滋养脱贫心志”。2020年10月,曲阜市凭借“精神扶贫”领域的创新做法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