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康林 李西灿 邱健壮 刘 晓
([1]山东农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泰安 271018;[2]山东农业大学测绘实验教学中心 山东·泰安 271018)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证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为顺应国际发展趋势和国内企业需求,我国于1992年仅在全国4所学校的6个专业开始探索性认证试点工作,2006年正式启动了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认证标准强调国际实质等效性。2012年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成立了测绘地理信息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组,自此我国的测绘工程专业开始纳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学生中心”、“目标导向”和“持续改进”是专业认证的三大理念,强调围绕学生开展教学活动,重视学生毕业时是否达到培养目标所设定的标准,要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国际认证工程师,建立科学、合理、渐进创新并与课堂教学交叉配合的新型实践教学新体系是关键。山东农业大学测绘工程专业于2018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效期6年),是目前全国农业类高校中唯一通过认证的测绘工程专业,在专业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传统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多以教师为中心,主要考虑的是如何将各课程的构成要素进行排列组合,多以机械的方式执行教学任务,对实践教学的保障和管理意识不强,学生被动地执行实践任务,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不足,难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测绘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由于经费不足、过于考虑安全等因素,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轻工程的现象,教学内容老化,工程实践教学力度不足。(2)高校教师普遍重视科研工作,欠缺工程经验,工程实践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3)学生普遍缺乏工程实训的锻炼机会,专业技能与生产实际相脱节。(4)实践保障体系和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对实践教学的要求普遍低于理论教学,实践质量难以有效保障。(5)教育与产业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实践技术落后于生产一线。
很显然,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训练内容已不能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迫切需要深入挖掘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内涵,结合国际和社会需求,剖析传统实践课程结构的问题,理清测绘类专业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和架构,依据专业认证理念,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建设,构建新型实践教学体系。
测绘工程专业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契机,贯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进行实践教学体系重构。新型实践课程体系拓展了单一的实践课程架构,形成了以实践课程体系为主体,以实践保障体系和实践管理体系为辅助的“一体两翼”的广义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
图1:实践教学体系架构图
根据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具体情况,构建了四个层次,共八种类型的实践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
图2:实践课程体系结构图
3.1.1 基础实践
基础实践是指通识类基础课程的所有实践环节,包括:军事训练、物理实验、劳动实践、计算机基础实践、程序设计实验等。
3.1.2 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是指在校的专业课程类实践环节,包括随堂课程实验和课程集中实习。随堂课程实验是指在课堂上通过简单的实验项目达到学生巩固所学专业基本理论为目标的实践教学环节。集中课程实习是在课程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数周综合性的集中教学实习达到系统掌握所学专业知识和综合技能为目标的实践教学环节。
3.1.3 生产实践
生产实践是专业培养不可缺少的实践环节,分为以观摩学习为主的专业认识实习和以参与生产为主的生产顶岗实习两种形式,训练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高生产实践能力,促进学校教育与生产实践的衔接。
3.1.4 创新实践
创新实践是指通过开放性的实践活动,以提升专业知识和增强创新意识为目标的课外实践环节。创新实践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各类学科竞赛和学术论文等,这些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3.2.1 实践基地保障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致力于培养善于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应用型人才,产学研结合是有效途径,校外实践基地是基础保障。根据测绘类专业的特点,结合就业市场需求,选拔了一批技术实力强、项目类型多、人员素质好的企事业单位共建实践育人基地。目前,山东农业大学测绘工程专业已建立十余个校外实践育人基地。
3.2.2 网络平台保障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发挥校内教学信息网络化优势,建设完善了测绘实验教学中心网站、各专业课程网站的实践版块和“山农测绘系”微信公众号三个网络平台,如图3所示。
图3:实践网络平台架构图
(1)测绘实验教学中心网站承载了实验实习的保障服务工作,便于学生自主了解实验中心情况、规章制度、仪器使用规则以及整体的实验教学内容。
(2)专业课程网站的实践版块是各具体实践课程的信息化载体,为学生提供具体实践环节的详细信息。
(3)“山农测绘系”微信公众号是由测绘系指导、学生社团具体实施的移动信息共享互动平台,提供学科各类通知和专业知识,开拓学生视野。
3.2.3 实践教材保障
调研社会需求,综合考虑办学条件,结合多年的办学经验,山东农业大学测绘系教师自主编写了《测绘实训》教材,内容涵盖了测绘类专业的所有实践活动,既保留了经典测绘实训内容,又扩充了测绘学科新技术,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突出实训过程,加强操作环节指导。
3.2.4 仪器装备保障
测绘仪器装备的正常运行是实践教学的基本保障,测绘仪器装备的水平决定着学生所能掌握的实践技能。一方面仪器装备能够满足实践教学的常规需求,另一方面要保障学生能够接触和掌握生产前沿的专业技术。仪器装备由实验员专职管理和维护,保障可用率;引进新型先进仪器装备,满足现代化教学与生产的保障需求。
3.2.5 师资力量保障
探索建立了工程教育中“教师—工程师”有机结合的新机制,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实践教师队伍建设。
(1)引进。引进具备多年企业开发经验的教师,负责程序设计和地理信息系统开发方面的实践课程指导。
(2)培养。有计划地派遣本专业教师进入企业行业一线单位交流培训,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和经验。
(3)合作。与实践育人基地的科研和技术人员合作,作为基地导师负责在基地生产实践学生的培训和指导。
(4)聘用。聘用企业工程师参与校内教学实习,培训、指导新装备、新软件的应用。聘请企业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授,补齐专职教师工程经验不足的短板。
为保障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促进实践教学目标的高质量达成,贯彻持续改进理念,构建了课程体系相适应的实践管理体系。
3.3.1 实践教学档案管理
建立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两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档案管理体系。野外实践和生产实践以纸质档案形式保存,计算机类实践以电子档案形式保存。实践档案由学院统一保管,各实践指导教师留存档案备份。
3.3.2 实践过程监督管理
建立了系监督小组、指导教师和实践组长三级过程监督管理体系。组长负责实践期间本小组的实践任务、纪律、安全等工作;指导教师负责本课程所有小组的实践指导和监督;系监督小组监督指导教师的指导情况和学生的实践情况。
3.3.3 实践质量评价机制
突出“重过程、重平时、重创新”的指导思想,指导教师对实践达成情况负责,实验员对仪器装备保障负责,指导教师对学生实践进行过程评价和考核。实践考核对象从实习小组细化到每位学生,全面考核学生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定性考查和定量考核两种方式,以实践成绩和实践达成度两类指标,综合评价学生的实践质量。
自2018年起,测绘工程专业实施新的实践教学体系,三年的运行效果显示,实践教学体系运行稳定,实践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在实践课程“重过程、重平时、重创新”的指导思想下,通过实践管理体系的实施,使得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实践课程更加规范。校外实训环节以“企业为主、学校参与、共建双赢”的管理运行机制,构建校外实训基地长期运行的互动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约束机制,实现校企双方的深度融合。
采用自主编写的《测绘实训》教材进行实训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突出实训过程。自教材启用后,学生的实验课程、课程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都有章可循,提升了专业实践效果,提高了自主学习效率,增强了学生创新能力。
通过测绘实验教学中心网站和各课程网站的实践版块,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实验中心情况、规则制度、操作规范、仪器设备和实习计划等,使得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
采用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以校企联合模式,教师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所指导的学生在创新创业大赛中的成绩得到明显提升。
建立的校外实践育人基地,实现了学生与工程项目的“零距离”接触。学生切身参与到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专业技能大幅提升,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工程意识和工程素养得到有效培养。部分毕业生能够直接从事相关生产工作,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工程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专业应当转变观念,建立适应国际工程教育的新型实践教学体系。测绘工程专业作为工程类专业中的典型代表,贯彻“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专业认证理念,构建了“四层八类”的实践课程体系,拓展了传统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形成了“一体两翼”的广义实践教学体系,为同类专业认证的工程类专业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