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维忠
摘 要: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小麦的优质、高产,应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引导农民科学地种植小麦。山东省一些示范区围绕农民增收的目标,不断促进小麦产业的发展,优化小麦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分析了小麦种植技术的优化和管理,并对小麦病虫害的防治管理及应用进行了探索,为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小麦种植;技术优化;病虫害防治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04-0039-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435.12;S512.11 文献标志码: B
小麦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有种类繁多、种植范围广、产量高等优势,小麦的优质、高产对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有直接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和国家财政的支持,农业种植技术相比传统的种植方式更加完善,促进了我国各类农作物增产,满足了人们对粮食的需求。但小麦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问题也影响着小麦种植的品质和产量。为了实现小麦优质、高产的目标,引导种植户科学、合理地进行小麦种植,了解了在防治过程中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及后续处理工作,对小麦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为小麦种植的高产技术及防治措施提供支持。
1 小麦种植技术优化要点
1.1 选择优质小麦品种,落实区域化种植
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小麦品种繁多,种植者为了获得高产量和高收益,就需要及时关注小麦品种的生产和开发。随着小麦品种的不断增加,小麦种子质量参差不齐,对农作物生长和小麦产量有直接的影响。
在传统小麦种植技术中,以小型机械化作业的方式种植小麦,生产效率跟不上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加上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导致小麦生产率偏低,所以山东省示范区在对小麦进行选种时,通常都会选择优质、高产的小麦种子,因其具有抗倒伏、抗病性等特点。早在前两年,山东省示范区小麦种植面积已达到7 000 hm2,单产313.9 kg/667 m2。这是因为找到了适合种植小麦的土地,不断改善土壤结构,保持土壤储水保湿能力。一般适宜种植小麦的土地具有地势平坦、土质疏松的特点,能够为小麦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做到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小麦的优质特性。
1.2 优化耕作方式
在合理选择适宜的种植土地和小麦种子之后,就需要进行深耕细作,在播种前翻耕土壤,深度控制在25 cm以内,可以增强土壤储水保湿效果。不同土地的翻耕深度均不同,旱地翻耕深度控制在20~25 cm,为保证土地处于良好的种植状态,需要旋耕土地2~3遍,为后续的播种工作做好准备,而倒茬地则控制在20 cm以内[1]。小麦种植深度要适中,避免因深度过深而导致小麦出苗晚、品质差。同时,温度也不能过低,否则会导致小麦生长不良,甚至死苗。
目前,我国小麦种植技术的研究取得了成功,随着农业科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小麦在选育和培育过程中需要做到精细化控制,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湿度及播种深度、距离等实现精量播种,这对小麦发芽率和播种速度都有着直接影响。在小麦生长的过程中要进行科学灌溉,实现小麦的优质、高产,小麦种植者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了解小麦的生长规律,在耕种时必须做好土壤处理,保证土壤能够满足小麦健康生长的需求,为小麦的优质、高产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1.3 合理施肥,适度使用
通常在小麦苗期和抽穗期这两个阶段,需要科学、合理地施肥,保证土壤肥力,充足灌溉和有效施肥关系着小麦的产量和品质。经过研究发现,在小麦种植时需要做好底肥处理工作,保障小麦生长所需要的养分,科学、合理地施肥能够提高小麦在严冬季节的抵抗力和抗病性,降低其死亡率,提高小麦生长的成穗率。还要定期检测小麦种植土壤的肥力,利用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相结合的配料方式,综合使用磷酸二铵、尿素、硫酸钾等肥料,保证种植小麦的土壤处于微肥的状态。例如:山东省某地区每667 m2小麦田使用县农技中心研发的“耕田富”牌小麦专用肥N∶P2O5∶K2O(22∶10∶4)50~70 kg或威利达牌小麦專用肥N∶P2O5∶K2O(25∶10∶5)50 kg,配合播种前整地,每667 m2需施用农家有机肥3 000~4 000 kg,平衡科学施肥,实现小麦优质高产。
1.4 加强田间灌溉,做好田间管理
在寒冬季节,种植小麦完成长根、发芽等过程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及管理工作。采用科学的方式,在保证小麦发芽率达到一定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管理,提高小麦生长率,促使小麦在生长后期可以更好地完成生根、发芽等过程。同时,在小麦出苗后,需要及时检查是否出现缺苗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补苗。小麦从灌浆到成熟阶段,为提高小麦根系的养分含量,促进小麦快速生长,要结合生长条件控制肥力,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适当配合磷酸二氢钾等化学药剂,满足小麦生长的需求。同时,在遇到干旱情况时,需要进行合理灌溉,将干热风害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稳固小麦根系水分,保持小麦稳定生长,还要合理间苗,保证均匀度良好。在小麦生长后期,种植户要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加速小麦成熟。在小麦收获时节观察小麦的状态,需要根据茎秆的颜色进行判断,若茎秆颜色变黄,则具有良好的弹性,籽粒有较高的含水量。也需要科学去杂,保证小麦种植的品质,实现小麦高产的目标,保障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2 小麦病虫害种类
2.1 小麦纹枯病
小麦纹枯病主要出现在小麦生长的幼苗时期,颜色呈褐色,对作物光合作用有直接影响,如果纹枯病较严重,麦苗就会出现枯死的现象。同时,在秋后小麦的成苗阶段也容易感染纹枯病,与幼苗时期的发病不同,叶鞘颜色呈灰色,而叶片整体呈暗绿色,在这期间小麦会因为水分不足而枯死。研究表明,小麦之所以感染纹枯病,其根本原因在于小麦播种时间早、密度大,生存环境无法满足生长需要。
2.2 小麦白粉病
白粉病一般发生在苗期及成株期,在叶背面出现白色霉斑,发病时在发病位置表面附着白粉状霉层,随着发病程度的加大,白粉状霉层会随之慢慢扩大并融合,甚至會以2 mm的厚度覆盖整个叶片。在孕穗抽穗阶段,发病率可达到10%,为了有效抑制白粉病的蔓延,一般常采用喷洒药剂的方式进行治理。
3 小麦病虫害防治措施
3.1 加强病虫害预测
小麦病虫害可以通过物理措施进行预防。以划锄除草、人工割草的方式展开,通过增加土壤温、湿度的方式能够让其良好通风,为小麦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保持土壤中小麦生长所需的养分,从而使病虫害防治达到预期效果。此外,还需要定期清理沟边自生麦苗,防止其影响其他高品质小麦的正常生长。
除了物理预防之外,还可以通过生物技术绿色防控病虫害的发生,生物技术具有成本低、效果显著等特点,这种方法广泛且有效应用于病虫害防治。一般冬季小麦易遭受的病虫害主要是蚜虫,会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可以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培育蚜虫天敌瓢虫,避免降低小麦种植的规模,控制蚜虫的侵害范围。最关键的一点是,在培育蚜虫天敌的时候,要注意小麦生态系统的平衡性,以免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
3.2 加强农药质量管理
除了物理防治和生物技术防治之外,还可以通过喷洒农药的化学方式减少病虫害发生。选择农药时,应采用低残留和低毒农药,使用正确的计量方法,严格控制农药剂量,且小麦种植户需要把握好化学药剂使用的时机。在使用农药时需结合实际情况,通常使用化学防治时要结合杀虫剂和复配杀菌剂,必要时也需要使用高氯甲维盐、多菌灵类等药剂进行喷洒防治,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削弱病虫害扩大的风险,通过合理的选择,避免农药超标而导致小麦品质降低。此外,还需要了解小麦发病的原因,对症下药,掌握小麦发病规律,及时发现并治理,避免因错误使用农药而无法保证预期效果[2]。
3.3 病虫害综合治理
小麦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可以有针对性和专业性地在小麦种植选种、生长监控、仓储管理等各阶段做好细节防控,精准掌握小麦生长及病虫害的抵抗情况,在小麦播种前和生长期间做好防御工作。
播种前,要充分考虑地理环境因素,根据区域的土壤环境和小麦品种的适配问题仔细分析,了解该区域的气候特点及土壤温、湿度环境,掌握已发生病虫害的类型有哪些,排查小麦生长中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提前做好充足准备。在小麦易感染纹枯病和白粉病的生长期,借助以往的种植经验,分析其发展规律,全面防治病虫害[3]。例如:在出现金针虫害时,需要采用50%的辛硫磷、48%的乐思本及48%的地蛆灵和小麦种子进行充分搅拌,有效增强小麦抵抗力,以及阻隔虫卵残留的二次侵害。必要时,可以利用科学、合理的手段规避风险,根据不同程度的病虫害,采取适当的药剂配比,并选择合适的治理手段。病虫害严重时,也需要结合必要的化学方法,防止为害的扩大,提升小麦成活率,提高小麦质量。
4 结语
在小麦的种植过程中会经历不同的生长阶段,为了保证小麦的优质高产,就需要不断地优化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只有采用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结合多种防治手段,才能实现小麦的健康生长,保证小麦的优质高产。
参考文献:
[ 1 ] 王海霞.小麦的高产丰产优质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农家参谋,2020(18):76.
[ 2 ] 刘香华.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要点浅析[J].种子科技,2020,38(20):42-43.
[ 3 ] 姜淑芳,明淑莲.浅谈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9):167-168.
(编辑: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