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超
摘 要: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注重教学创新模式的应用,遵循创新性的基本原则,满足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育工作根本需求。为此,可以通过分析新高考的情况、研究目前在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问题,针对性地提出问题驱动法、创新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教学创新模式的建议,旨在为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创新改革提供帮助。
关键词:新高考背景;高中物理教学;创新模式
一、 引言
高中物理教学创新模式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应该在新高考的背景下遵循科学化的原则,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氛围,创新教学模式和机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建较为真实的教学情景,促使高中物理教学工作高效化开展,提升整体的教育工作有效性。
二、 新高考分析
对于新高考而言,传统的应试教育只重视学生考试分数,导致教师与家长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单纯要求学生提高考试分数,虽然教师和家长之间有着共同的良好的出发点,但是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学习压力,导致学生的未来发展受到不良影响。且在考试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增加学习和心理的负担,尤其是一些学生有严重的偏科问题,片面追求考试分数,这样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缺乏合理性,对各方面教育工作的高效化开展会造成不利影响。近年来在时代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质量管理、教学评价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与时俱进的发展原则,教育界推行和实施新高考的过程中,会带来很多的格局变化,招生录取机制也开始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生改变,也就是采用自主性与综合性的招生形势,其中自主招生就是结合统一高考的形式,设置招生名额的比例,在高校考试的过程中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能的毕业生,设置一些降分录取的优惠政策。在综合招生的过程中,录取依据是利用60%的高考成绩与30%的综合素养评价和10%的学习成绩组合在一起。总体来讲,综合素质评价成绩属于高校结合自主综合测试成绩、按照学生综合素养评价信息等所设置,和原本的高考模式不同,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较为重视。
三、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问题
目前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存在很多教学问题,不能确保整体物理教学质量和效果,难以满足新高考对教学工作的要求。首先,目前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一味结合自身的思路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所采用的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性,难以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会造成不利影响。长期下来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不能确保高中物理教学效果。其次,教学工作中如果不能采用有效措施、科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思维与创造性素养,缺乏实践操作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工作机制,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将会导致学生在物理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失去学习兴趣,难以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良好发展,对学生知识点的理解、创新素养的发展会造成不利影响,不能与新高考的要求相互符合。最后,目前在高中物理教学工作中,尚未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需求、综合素养的发展特点制定完善的教学模式,教学工作缺乏创新性,不利于各方面的物理教育指导工作高效化开展,对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难以满足新高考下的人才培养根本要求。
四、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创新模式
新高考的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师应该积极创设教学创新模式,遵循创新性的教学原则,确保物理教学的高效化开展。
(一)创建情景创新模式
新高考的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工作中应该积极创建情景创新模式,重点调动学生在物理知识方面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合理设置物理实验活动,利用生动性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情景中引入物理知识和内容,提升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在物理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学生能够全面、集中、专注学习物理知识,在实验的过程中提升实践操作能力、思维能力,促使综合素养良好发展。
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1第三章《磁场》课程之前,可以为学生设置较为简单的实验“指南针在有磁铁和没有磁铁情况下的反应”“磁性材料的应用”,在这些实验中引导学生分析和探索“磁场”的特点,了解不同情况下磁场的具体特点与规律,学生在实验操作期间教师应该给予一定的鼓励和激励,要求学生自主研究相关的“磁场”,在常见情景模式的情况下,要求学生自主选择其他的材料进行“磁场”的实验,自主研究不同“磁场”对通电导线的影响,培养学生物理知识记忆能力、思考能力与分析能力,促使学生综合能力良好发展,满足新高考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系统化开展相关的情景教学工作,使得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深入理解课程知识、增强创新素养和创造能力,使得学生成为新高考背景下优秀人才,确保在新高考的背景下全面创新高中物理的教学模式。
(二)利用创新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价值动力
从学生的学习发展的情况来看,举动、说话等都是由情感支配,尤其在心理学角度出发,学生情感迁移,有着惰性,在此情况下,高中物理教师在创新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全面讲解物理学家的知识、物理学史的知识、物理思想的知识等,全面进行思政品德教育,探索有效的措施调动学生在物理知识方面的学习价值动力,使得学生在价值动力的作用下可以提升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满足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
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四章《牛顿第二定律》知识时,可以为学生介绍物理学家牛顿的事迹,引导学生对牛顿所研究的物理定律形成准确的理解,使得学生对牛顿的刻苦研究和辛勤实验的良好精神形成深入的理解,了解到物理学家的荣誉还有成就都是辛勤付出的回报,产生情感的共鳴,将这些价值动力迁移到学习物理知识方面,提升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打造较为良好的学习品质。在此期间还需注意,在高中物理的教学中,应该重点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品质,在提升物理学习积极性的情况下,可以增强教学质量,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满足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育发展的根本需求,借助创新性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价值动力,确保教育工作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