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微生态制剂对老年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病人残余肾功能、微炎症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2021-04-28 05:21刘翠兰金玉杰韩小丽刘圣君郭宝珠刘俊芬
实用老年医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腹膜炎终末期肾衰竭

刘翠兰 金玉杰 韩小丽 刘圣君 郭宝珠 刘俊芬

慢性肾衰竭病人的肾实质严重受损,可引发全身系统受累,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1]。诸多研究指出,慢性肾衰竭终末期病人经腹膜透析治疗后发生腹膜炎的风险较高,预后差[2-3]。慢性肾脏疾病病人肠道菌群紊乱与肠源性尿毒素的产生密切相关[4]。而肠源性尿毒素水平不仅与机体肾脏功能受损程度呈正相关,同时可增加病人腹膜炎发生风险[5]。目前,肠道微生态制剂已在临床各类疾病中得到广泛应用。邓桃枝等[6]指出,肠道微生态制剂可稳定慢性肝衰竭病人肠道内微生态平衡,有助于减轻病人全身炎症程度,提高免疫功能,临床应用价值高。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慢性肾衰竭终末期腹膜透析病人肠道微生态制剂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腹膜透析的100例老年慢性肾衰竭终末期病人。纳入标准:(1)所有老年慢性肾衰竭终末期病人均符合《慢性肾衰竭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7]内疾病相关诊断;(2)年龄≥60岁;(3)腹膜透析方案稳定3个月以上;(4)生命体征稳定且意识清楚;(5)病人及其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内容,且签署知情同意书;(6)入组前均未接受其他治疗。排除标准:(1)既往有药物过敏史的病人;(2)近1个月内服用激素类药物治疗的病人;(3)合并重要脏器相关疾病的病人;(4)合并感染性疾病的病人;(5)合并恶性肿瘤的病人;(6)合并精神障碍影响治疗依从性的病人。采用数字奇偶法将入选者分为观察组(奇数)与对照组(偶数),每组各50例。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62~73岁,平均(68.79±3.41)岁;体质量61.4~72.7 kg,平均(66.84±2.13)kg。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61~75岁,平均(69.03±3.38)岁;体质量60.8~73.1 kg,平均(66.14±2.06)kg。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内容经我院伦理委员会知情并批准实施(伦审[2018(23)]号)。

1.2 治疗方法 所有病人均接受腹膜透析联合常规治疗:腹腔内置入Tenckhoff管,使用葡萄糖腹膜透析液(美国Baxter公司)对病人进行腹膜透析,4次/d,每次入液量约为2000 mL,于腹腔内保留4~6 h,第4次透析在夜间进行,依据病人的病情发展相应调整透析方案,同时予以降压、降血糖等治疗措施,纠正贫血,给予铁剂、叶酸等相关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病人联合应用肠道微生态制剂治疗:给予病人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内蒙古双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9980004,规格0.5 g/片)治疗,3片/次,3次/d。2组均持续治疗2个月,观察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早晨空腹抽取病人外周静脉血5 mL,经全自动离心机(盐城市凯特实验仪器有限公司,TG12M型),以300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后取血清,置于-20 ℃的环境中待检。

1.3.1 残余肾功能:采用24 h尿量评价病人的残余肾功能,其中残余肾功能=肾尿素氮清除率/肾肌酐清除率。

1.3.2 微炎症指标:采用ELISA法检测,试剂盒由上海晶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检测指标包括:CRP、hs-CRP、IL-6及TNF-α。

1.3.3 氧化应激指标:(1)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试剂盒由上海岚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2)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试剂盒由上海晶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3)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采用二硫代二硝酸苯甲酸显色法检测,试剂盒由武汉默沙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3.4 腹膜炎发生情况:记录治疗期间2组腹膜炎发生情况(将反复发生同一人视作1例),腹膜炎发生率=(发生腹膜炎人数/总人数)×100%。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诊断标准[8]:(1)腹膜透析病人出现透析液混浊、腹痛、发热、恶心、呕吐;(2)透析液培养发现病原体;(3)透析液常规检查WBC>100×106/L,并且中性粒细胞比例占50%以上。以上3条中符合2条即可确诊。

2 结果

2.1 2组残余肾功能比较 治疗2个月后,2组残余肾功能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残余肾功能比较

2.2 2组微炎症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2个月后,2组CRP、hs-CRP、IL-6及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微炎症指标水平比较

2.3 2组氧化应激水平比较 治疗2个月后,2组MDA、SOD及GSH-Px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氧化应激水平比较

2.4 2组腹膜炎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观察组有2例发生腹膜炎,发生率为4.00%;对照组有8例病人发生腹膜炎,发生率为16.00%。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P=0.046)。

3 讨论

研究表明,腹膜透析病人并发腹膜炎时可导致血压下降,如不及时治疗可发生感染性休克,增加病死风险[9]。因此,如何采取准确、有效的治疗方式降低腹膜透析病人并发腹膜炎风险是当前临床医学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慢性肾衰竭病人由于肾功能衰退,致使代谢产物无法充分排出,血液内废物浓度显著升高并经肠壁血管进入肠腔,使肠腔内高代谢废物水平较高,进而改变肠道内菌群种类、数量及分布,引起肠道微生态失衡,增加腹膜炎风险[10]。有研究显示,恢复肝硬化病人肠道内菌群平衡,可重塑病人肠道正常屏障,进而降低腹膜炎发生率[11]。研究表明,肠道微生态制剂可调整肠道内环境,使其趋于稳定状态[12]。CRP及hs-CRP是主要的促炎因子,能够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及发展;IL-6是炎症细胞主要调节因子,可促进炎症反应迅速发展,是肾脏疾病终末期发生多种并发症的风险因素。本研究中,观察组CRP、hs-CRP、IL-6及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表明肠道微生态制剂能够降低慢性肾衰竭终末期腹膜透析病人体内炎症因子水平,减轻病人全身炎症反应程度。究其原因,肠道微生态制剂内的益生菌可与致病菌竞争上皮细胞结合位点,产生抗炎作用;同时,益生菌可诱导Th1细胞因子表达,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少黏液素的分泌,保护肠黏膜屏障[13]。

MDA可有效反映机体脂质发生过氧化程度;SOD是抗活性氧的第一道防线;GSH-Px可清除自由基毒性,阻断脂质发生过氧化。本研究中,观察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SOD及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结合各指标的具体意义,不难发现肠道微生态制剂能够减轻慢性肾衰竭终末期腹膜透析病人的氧化应激反应程度。益生菌可阻止病原菌黏附定植,降低肠上皮细胞受损风险[14]。此外,益生菌还能够结合肠黏膜上皮细胞,形成菌膜屏障,提高肠道功能防御能力,减轻应激反应程度[15]。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2个月后,2组残余肾功能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提示胃肠道生态制剂可通过减少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发生,提高慢性肾衰竭终末期腹膜透析病人的残余肾功能。最后,本研究还分析了治疗后腹膜炎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腹膜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肠道微生态制剂可有效降低腹膜炎发生风险。需要注意的是,本研究所使用的肠道微生态制剂为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其过量使用时亦可能会导致病人胃肠道菌群紊乱,但本研究并未对药物使用剂量情况进行说明与验证,希望未来能够展开大样本、长时间的研究加以分析。

综上所述,老年慢性肾衰竭终末期腹膜透析病人经肠道微生态制剂治疗效果确切,可改善病人残余肾功能、减轻全身微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程度,降低腹膜炎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高。

猜你喜欢
腹膜炎终末期肾衰竭
透析及非透析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血管钙化情况和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慢性肾衰竭处方规律
胸水型猫传染性腹膜炎的诊疗体会
营养护理干预对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
探讨心理干预在终末期肿瘤患者康复中的临床作用
腹膜透析拔管与重置管同时进行成功治疗复发性合并难治性腹膜炎1例报道
腹膜透析在有腹部手术史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应用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Cys C、β2-MG、MCP-1及ANG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腹膜炎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膳食营养护理与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