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中柴胡的应用与配伍规律探析

2021-04-26 00:55孙美漩郭栋
环球中医药 2021年4期
关键词:姜汤经方小柴胡

孙美漩 郭栋

柴胡入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于上品,“味苦平。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经方,狭义概念专指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收载的277首方剂[1]。其中使用柴胡者有10首,包括一首《外台秘要》附方,涉及条文共有30条。本文从《伤寒论》《金匮要略》原文出发,探讨柴胡的配伍应用规律。

1 经方中柴胡的用量用法

经方中柴胡分别应用了斤、两、铢、分四种不同用量单位。班固《汉书·律历志》曰“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秤物平施,知轻重也……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汉一斤等于250 g,一两等于15.625 g,一铢等于0.65 g[2]。据董艳等[3]对经方中“分”的不同含义研究结果可知,若以“分”直接列于药物之后者,无论是“分、两”同用,还是只以“分”列于具体药物之后,皆应以“四分为一两”算。据此本文将经方中柴胡用量单位换算为现代医家常用的计量单位,其用量统计如下。见表1。

由表1可见,柴胡在经方中的用量用法规律:(1)用量最大为“半斤”“八两”,即125 g,也是最常用用量,见于小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大柴胡汤。用量最少为“五分”,即19.5 g,见于薯蓣丸;(2)柴胡在汤剂中用量较大,从二两十六铢到半斤,即41.6~125 g不等;(3)柴胡用于丸散剂时用量较小,且用量单位均为“分”,用量在五分到十分之间,即19.5~39 g不等;(4)在煎法中多强调煮后“去滓再煎”,意在使寒热并行、攻补兼施,更好地起到和解作用[4]。

表1 经方中柴胡用量情况表

2 经方中柴胡的主治症候

经方中使用柴胡的9首方剂,共涉及《伤寒论》6个篇章24条原文,《金匮要略》6个篇章6条原文。其主治症候各有不同。现将9首方剂的主治症候整理如下。见表2。

由表2可见,配伍柴胡的经方其主治症候规律:(1)提示病位在胸胁、胁下、心下的共有16段条文,涉及6首经方,包括小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桂枝汤、大柴胡汤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症状多为胸胁“满/痛/痞/硬”,常配伍半夏、生姜、芍药、枳实、桂枝等辛散之品以助柴胡疏通郁结。(2)症见“往来寒热”“身热”“发热”“潮热”的共有16段条文,涉及6首经方,包括小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桂枝汤、大柴胡汤和鳖甲煎丸;均配伍黄芩,二药合用以退少阳半表半里之热。(3)症见“不欲饮食”“不能食”“口不欲食”的共有5段条文,均应用小柴胡汤治疗;因少阳胆腑气郁,影响了脾胃的受纳和运化功能,方中配伍黄芩以清少阳胆腑郁火。(4)症见“嘿嘿”“郁郁微烦”“烦惊”“心烦”的共有5段条文,涉及4首方剂,包括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和柴胡桂枝干姜汤;其病机均为胆腑或为气郁、或为火郁,疏泄不利,多配伍黄芩、龙骨、牡蛎、铅丹以解热除烦、重镇安神。(5)症见“呕”“哕”的共有15段条文,涉及5首经方,包括小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柴胡桂枝汤、大柴胡汤和柴胡桂枝干姜汤。其中《伤寒论》147条症见“不呕”,提示病在三焦、未及胃脘,方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余14段条文提示喜呕、干呕、时时哕均是少阳胆火内郁、横逆犯胃、胃气上逆的表现,常配伍黄芩、半夏、生姜以和胃降逆止呕。

表2 配伍柴胡经方主治症候情况表

由上可知,配伍柴胡的经方,主治症候主要为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与现代柴胡解肌退热、和解少阳、疏肝解郁的主要功效相符。

3 经方中柴胡的配伍药物

经方中与柴胡配伍应用的药物共有44味,现将其出现频数整理如下。见表3。

表3 经方中与柴胡配伍药物

由表3可见,与柴胡配伍次数较多的有黄芩、人参、半夏、甘草、大枣、生姜、桂枝、芍药。现对与柴胡配伍的常见组合进行分析。

3.1 柴胡配黄芩之用量比为8∶3

经方中柴胡配伍黄芩的方剂共有7首,分别为小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桂枝汤、大柴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和鳖甲煎丸。经方中柴胡与黄芩的用量比例值得关注。见表4。

表4 经方中柴胡配伍黄芩用量情况表

由表4可见,在柴胡剂中,柴胡与黄芩用量比均为8∶3。黄芩,苦寒,若用量偏重则会使寒凝气机,不利于热邪的外透和气机的通畅,故黄芩用量较少。鳖甲煎丸中柴胡与黄芩用量比例为2∶1,是求和解少阳[5]。柴胡,味苦平,气质清轻,透泄少阳之邪,又可疏解少阳气郁,使少阳半表之邪得以疏泄;黄芩,味苦寒,清泄少阳半里之热。柴胡之升散,得黄芩之降泄,二药并用,疏清并行,条畅枢机,是和解少阳的基本结构,现临床用以治疗多系统疾病[6],如心绞痛、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7],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便秘、酒精性肝炎[8]、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9]等消化系统疾病,支气管扩张症、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10]、感冒、急性扁桃体炎[11]等呼吸系统疾病,癔病、忧郁症、精神病[12]、失眠、癫痫、神经官能症[13]等精神神经系统疾病以及产后高热[14]、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高热[15]、肿瘤[16]等其他疾病。

3.2 柴胡配人参以达扶正祛邪

经方中柴胡配伍人参的方剂共有六首,分别为小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柴胡桂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鳖甲煎丸以及薯蓣丸。人参为补虚扶正之上品,与祛邪之柴胡同用,组成扶正祛邪的经典药对。柴胡若无人参扶助正气,则邪气易于内陷,不易驱邪外出,使正气更虚。后世医家也常用此二者配伍治疗气虚外感。

3.3 柴胡配甘草,疗寒热往来

经方中柴胡配伍甘草的方剂共有六首,分别为小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桂枝汤、四逆散以及薯蓣丸。柯韵伯谓“本方(小柴胡汤)七味中,半夏、黄芩俱在可去之例,惟不去柴胡甘草,当知寒热往来,全赖柴胡解外,甘草和中”。柴胡,疏泄少阳表邪,《伤寒论注》谓其“治往来寒热第一品药”;甘草,味甘平,扶正气、和营卫,使正盛邪却。二者配伍是治疗往来寒热的经典组合。

3.4 柴胡配芍药,以疏泄表邪、疏肝解郁

经方中柴胡配伍芍药的方剂,共有五首,分别为柴胡桂枝汤、大柴胡汤、四逆散、鳖甲煎丸和薯蓣丸。体现了两种配伍意义:一为疏泄表邪,以大柴胡汤为代表。大柴胡汤证是邪入里化热,实热结滞,气血壅遏,易伤阴液。芍药养阴和营,可助柴胡祛邪而不伤阴。且大柴胡汤证有心下急的表现,芍药亦可缓急止痛。二为疏肝解郁,以四逆散为代表。四逆散证为少阳阳郁,需畅气机、透郁阳。柴胡,气质清轻,为疏肝解郁之佳品;芍药,味酸,养血柔肝。二者合用,一散一收,柴胡得芍药可制其辛散,芍药得柴胡可约其酸敛。且肝脏有体阴用阳的生理特点,柴胡疏肝气,芍药养肝血,体用兼得[17]。

3.5 柴胡配大黄,内外双解

经方中柴胡配伍大黄的方剂共有三首,分别为大柴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和鳖甲煎丸。以大柴胡汤为代表,此证是太阳病传入少阳和阳明,出现少阳不和兼有阳明里实。柴胡主入少阳、大黄主入阳明,二药合用,内外双解。且《神农本草经》谓大黄“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柴胡在《神农本草经》中亦有“推陈致新”的论述,二者合用,亦使去旧生新之效得以加强。

3.6 柴胡配枳实,解气机郁结

经方中,柴胡配伍枳实的方剂共有二首,分别为大柴胡汤和四逆散。柴枳二药在这两首经方中的配伍意义有所不同。大柴胡汤证为少阳不和兼阳明腑实,因此用柴胡疏少阳、枳实泻阳明、消痞散结,二者合用,疏肝和胃、通下热结。四逆散证为少阳阳郁之证,需得柴胡疏肝解郁、透达郁邪,枳实行气破滞、散结消痞,二者一升一降,气机得以畅达。后世医家也多用此药对来治疗多种原因所致气机郁结之证。

4 结语

本文从《伤寒论》《金匮要略》原文出发,通过对经方中柴胡的用量用法、主治症候以及配伍药物三方面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经方中柴胡用量在“五分”到“半斤”之间,即19.5 g至125 g不等,其中最常见的用量为125 g;在煎法中多强调煮后“去滓再煎”,意在使寒热并行、攻补兼施,更好地起到和解作用[4]。(2)配伍柴胡的经方,其主治症候主要为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与现代柴胡解肌退热、和解少阳、疏肝解郁的主要功效相符;条文中提示病位多在胸胁、胁下、心下。(3)经方中柴胡与黄芩配伍次数最多,共有7次,柴胡之升散,得黄芩之降泄,二药并用,疏清并行,条畅枢机,是和解少阳的基本结构;与人参配伍组成扶正祛邪的经典药对;与甘草配伍,是治疗往来寒热的经典组合;配伍芍药一可疏泄表邪,芍药可助柴胡祛邪而不伤阴,二可疏肝解郁,二者合用,一散一收,柴胡得芍药可制其辛散,芍药得柴胡可约其酸敛;伍以主入阳明之大黄可使内外双解且加强去旧生新之效;配伍枳实既可疏肝和胃、通下热结,又可一升一降,畅达气机。

猜你喜欢
姜汤经方小柴胡
对经方薯蓣丸的认识及临床思考
千年“经方”祛病痛
我学会了煮姜汤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胆囊术后综合征的效果研究
仿生材料用于小柴胡汤复方制剂中重金属镉、铅、汞的同步脱除性能研究
口腔溃疡喝点姜汤
台州姜汤面
适合小柴胡汤治疗的感冒
冬病夏治,喝姜汤正是时,4款姜汤养胃驱寒、补血安神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厌食症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