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是一种症状,而且是人体疾病状态时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往往我们很多人会谈“热”色变,认为“发热”就是得了急症,需要一刻不能耽搁去看医生,如果出现高热,认为这就是疾病的重症状态,把发热与否和高热与否作为急症和危重症的主要判断标准,也因此,到医院看病往往会以高热为由要求优先就诊,进而可能会因为未如预期而产生医患矛盾。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我们对发热没有充分的认知所致,那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发热。
人体的丘脑有一个区域负责体温的调节,正常人在这个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下,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经常保持动态平衡。当机体在热源的作用下或体温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使产热过程增加,而散热不能相应地随之增加或散热减少,也就是产热和散热的天平倾斜于产热的情况下,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之为发热。一般而言,当腋下、口腔或直肠内温度分别超过37℃、37.3℃和37.6℃,并且24 小时内温度差波动在1℃以上,或较基础体温升高1.3℃,可称为发热,可见测量部位不同,体温正常值范围也不同。另外,每天当中人体的体温会有波动,凌晨4~6点是人体体温最低的时候,下午4~6 点是最高的时间段,女性在排卵期后体温也会升高0.6℃左右,但是这种波动是生理状态的小波动,最高体温也不会超过正常范围。还有,随着年龄增长,体温调控能力会降低,皮下脂肪层的减少,会让老年人难以维持体温,而老年人出汗能力下降,则会增加老年人过高体温的风险。
发热时体温升高,会超过正常范围,有些病原微生物活性和繁殖就会变得不那么活跃,而人体的免疫系统反应性则显著增强,包括白细胞计数增加、巨噬细胞的杀菌活性增强等。所以某种意义上说,发热是人体进化获得的一种对抗病原微生物感染入侵有益的保护机制,是一种防御性反应。但尽管如此,体温过高或时间过长可使机体各种调节功能失调,尤其是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高热会引起惊厥发作;老年人和婴幼儿高热状态下会出现精神症状,如精神萎靡、嗜睡、谵妄等,也会使患者出现纳差、乏力等一系列伴发症状,也会在原发疾病的促动下引起器官功能的损害。因此,可以说“发热”是双刃剑,它可以起到预警作用,告诉机体处于一种疾病状态,有时候也可以动员我们免疫系统抵御外界的病原体。但同时,它也可以让机体内器官处于高热状态,会损害脏器结构和功能,而且如果对引起发热的原发病不及时治疗,将会对机体带来损害。由此说来,我们不禁会想到一些问题:什么样的发热我们应该引起重视?什么样的发热是急症状态和重症状态?发热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以“发热”为主诉就诊于医院时,分诊的护士往往会建议患者先去发热门诊就诊,目的是除外传染病引起的发热,在传染病流行的特殊时期,这个过程尤其必要。因为引起发热的原因非常多,但是最常见的是感染引起的发热,其中传染病就是某种特殊病原体的感染。为了消除公共安全事件的隐患,发热的患者首先需要就诊的是发热门诊,而不是急诊。但是,有些发热患者是需要就诊于急诊的。那是因为,并不是发热症状本身是急症状态,而是跟发热相伴出现的其他表现提示患者处于急症或重症状态,比如出现低血压或休克状态、呼吸急促或浅慢、昏迷等生命体征不稳定状态,通过辅助检查发现心脏、肾脏、肝脏或肺功能出现异常,这个时候体温不管是低于38℃的低热状态,还是超过了40℃的超高热状态,都属于急症状态和危重状态,需要急诊就诊,甚至需要复苏或抢救。还有一种情况是,尤其是老年人多见,虽然体温不属于高热,或许也就是低热状态或低体温状态,但是疾病已经处于很危重的状态,这是因为特殊人群、特殊免疫状态的患者会有特殊体温表现。因此,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发热=急症”“高热=重症”,需要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呼吸、神智)、年龄段、基础疾病状态、伴随症状和急慢性状况去判断是否为急症和重症。
那如果我们自己或家人、朋友出现发热应该怎么办?首先,我们要学会自己测定体温,如果体温超过38.5℃,或者全身酸疼或头疼症状比较明显,可以考虑口服解热镇痛药去缓解症状;如果体温不超过38.5℃,可以考虑用物理降温的方式进行降温。其次,患者是高龄或有基础疾病比较多,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自行测定血压、心率、呼吸等情况,之后根据当时具体情况自行来医院或呼叫救护车来医院就诊,救护车上或就诊后医院分诊医护人员还会重新评估生命体征,患者及家属需要配合这些评估,要向医护人员提供患者在家里测定的最高体温和伴随症状,而并不仅仅是最后一次测得的情况。最后,如果患者已经明确诊断,需要治疗同时居家观察时,也需要定时测量体温。因为疾病好转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体温反复是很常见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往往口服解热镇痛药以后人体都是通过排汗的方式来降温,因此退热过程中会大量出汗,这时注意补充水分,以防血容量不足的情况。口服退热药需要按医嘱或按说明书来服用,这些药物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尤其是对肝功能和胃肠道有损害,要掌握好间隔时间和频次。如果治疗期间体温没有下降趋势,也就是一天当中最高体温和发热频次没有好转趋势,那就需要及时再次就诊于医院相关科室。
总的来说,正确认识发热、对待发热是我们能够更好战胜疾病的有力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