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2021-04-25 11:09范雯绮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辩证思维中华传统文化道德与法治

范雯绮

[摘   要]当代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他们有更多的机会看世界,但不论时代如何变迁,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永远不变。中华传统文化应永远成为中国人的信仰,成为中国学生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道德与法治;辩证思维;生命情感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10-0051-02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在这伟大宝库面前,每一位道德与法治教师都不能漫不经心地走过,而应停下脚步,将从中汲取的文化精髓注入学生的血液。

一、中国式过马路之过与不过

在八年级上册《遵守规则》的教学中,可以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为例进行分析。中国式过马路已然不是新名词,它是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调侃,从另一角度来看,它也成为中国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亵渎。是中华传统文化决定中国式过马路还是中国式过马路决定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这成为引用该案例的意义所在。为增加教学趣味性,下面以一段父子对话切入正题。

男孩拉着爸爸的手走到十字路口,红灯亮了,一群人却毫不在意径直走了过去,男孩好奇地指着这群人和父亲展开以下对话:

为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可继续引用一段美国人与中国人在十字路口的对话:

两则对话充分展示了知行之差距及中西文化之差异。

教师发问:“中国式过马路难道是‘中国特色?它成为普遍现象难道就可以成为规则了吗?”

学生A:“它虽不是规则,但普遍存在,所以说它是潜规则。”

学生B:“它实际上不是规则,却掌控着生活,对现实产生着影响。”

学生C:“我们一方面懂得明规则(了解交通规则并知道要遵守),另一方面又按潜规则行事(闯红灯)。”

教师发问:“中国为什么会存在潜规则?潜规则来自哪里?”

学生会对社会中存在的潜规则(所谓看不见、摸不着、不成文的规则)十分感兴趣,教师可趁机让学生了解规则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以及潜、明规则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的潜规则是伦理规则,其伦理性决定其至今仍支配着中国人的心灵。

教师发问:“规则和文明之间是什么关系?文明以规则为基础还是规则来自文明?”

学生通过思考领悟到规则来自文明,今天中国潜、明规则的冲突实际是两种文明的冲突。

教师继续发问:“文明的基础是什么?”

学生:“文明的基础是人心,人心不是规则,但规则来自人心,由心而生。”

交通规则是超感性的,它代表超感觉的理性法则。对西方人而言,理性的认知与行为一致,假如相信理性法则是一个比感性世界更真实的世界中的存在,遵守即必然。但中国人不区分感性和超感性,于是出现理性认知与行为间自然的鸿沟,知行不一的现象也就产生了。

教师继续引导:“这么看来,难道中国人骨子里就是不遵守规则的民族?难道这就是中国固有的文化精神?”

当现实种种乱象污染学生的双眼,怎样才能让中华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扎下根,我们要向下一代传递怎样的精神值得深思。

展示《论语》中孔子的言论,让学生站在儒学的肩膀上思考社会现实问题。

①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②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③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④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学生结合孔子言论的深刻内涵,给出他们对于社会现象的理解:

学生A:君子懂道义,小人只知道蝇头小利,我们不能图一时的快活而伤害他人。我们要做君子,做君子遵守规则是必然的。

学生B:我觉得孔子说得对,人生存于世是由于正直,而不正直的人能生存,只不过是他们侥幸避免祸害罢了,那些闯红灯的人不是正直的人。

学生C:我认同孔子的观点,每个人都不能盲目附从他人错误的行为,若大家都盲目附从,就构不成和谐社会。每个人都学做君子,社会才能和谐。

学生D:孔子说不合礼的不看不听不说不做,看别人闯红灯自己也跟风就是不合礼的,不能做。

学生必须区分出道德的自律和他律。道德若出自外部权威叫他律,若出自内心自觉叫自律,人一旦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就意味着他拥有独立的人格,成为道德自觉的主体。

二、荀孟人性论辩之善与恶

中华传统文化多元丰富,学生要感受它的博大精深,辩证思维的训练就必不可少。虽然很多教师平时将要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挂在嘴边,却不知如何实践。在七年级上册《认识自己》《做更好的自己》的教学中,可通过荀子和孟子关于人性善恶的争论引发学生思考。

教师介绍:“荀子和孟子都是先秦儒學的重要代表人物,但是他们对于人性善恶一直争论不休,我们怎么看待荀孟关于人性善恶的争辩?你支持谁?”(展示荀子、孟子的言论)

荀子:“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

孟子:“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学生A:我赞同荀子的观点。因为每个人都有自保的本能,人与人之间利益的争斗不可避免。荀子认为人类有道德是因为人类对利益纷争制定了规则,遵守规则是为了避免失去利益,而非内心自觉。

学生B:我赞同孟子的观点。因为人虽然有自然属性,有利益争斗,有自保的本能,但是人的善性与生俱来、人皆有之。我们不能否认人生来就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人类有道德是因为人有心。

教师:那该相信谁?

学生会在荀子和孟子的思想观点间来回踱步,就像关在笼子里找不到出口的老虎,这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帮助学生寻找突破口。

教师:“大家认为孟子说的心和荀子说的人性是一回事吗?”

敏锐的学生茅塞顿开:“他们说的分明是两件事!”

找到了出口,学生理解人性善恶就容易很多。从生物学角度,孟子的观点显然站不住脚,道德不可能是天生的,善不是自然的基因,而自保是,这就是荀子讲的人性,即自然性,而孟子讲的人性是社会性,所以孟子讲的人性和荀子讲的人性不在一个层面。

教师继续启发:“我们能相信超自然的人性吗?”

有学生答:“相信,假如我很饿,但没有钱,我不会去拿别人的食物来吃,更不会吃嗟来之食,我宁愿饿死,因为我有自尊。”

可见学生有能力理解孟子所谓人性本善的深刻内涵。人类有一种能力,即中断在肉体起作用的自然规律,这种能力超越自然界,孟子认为该能力来自“心”。从中可总结出一个事实:人是社会存在物,人生命的意义离不开社会性。

学生的辩证思维绝非是靠教师面对面传递的,而是学生在自我感悟的过程产生的。

三、结束语

最终学到什么,具备怎样的学习能力应是学生自我生成的,但若教师不点燃导火线,纵然是火箭,也难逃望天哀叹的命运。点火很重要,感悟更重要,在中华传统文化这座宝库中,学生应完成从“无效学习”到“机械学习”再到“意义学习”的转变。

[   参   考   文   献   ]

[1]  陈晓芬.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16.

[2]  安小兰.荀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6.

[3]  萬丽华,蓝旭.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6.

[4]  盛群力.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    柳   紫)

猜你喜欢
辩证思维中华传统文化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唯物辩证思维在《生态学》教学中的应用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论孙中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与动力源泉
基于辩证思维的高中数学解题再认识
日本当代艺术家保科丰巳的创作路径探寻
民族复兴视域下科技创新环境培育与优化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