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课堂提问既能够激活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也能够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调整完善自己的教学。这些也让越来越多的教师更加重视语文的课堂提问。语文课堂提问一般包括问疑、引导和评价三个程序,并要遵循问题明晰、把控节奏、点面结合的原则。常用的提问类型有化难为易型、替换比较型、想象填补型等。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合适的课堂问题,让学生在充满活力的课堂学有所获。
【关键词】语文;课堂;提问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03-0078-02
【本文著录格式】王晓红.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探究[J].课外语文,2021,20(03):78-79.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常常会采用提问的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课文。课堂提问的目的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得到一个正确的答案,更重要的是激活学生的思维,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和思考。同时,也有助于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更好地了解学生,观察学生得到的反馈信息来调整和完善自身教学。
语文课堂提问既然如此重要,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提问有哪些程序、要求以及它有哪些常用的类型呢?
一、语文课堂提问的程序
完整的语文课堂提问一般包括问疑、引导和评价三个程序。
问疑是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进行提问的第一个程序。教师在进行问疑时,要注意语言的清晰、准确和简洁。同时,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给学生留有恰当的思考时间。教师要能够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采用学生最易于接受的提问方式让学生回答自己所提出的问题。
语文课堂上教师提问的第二个程序即引导。当学生一时无法回答出教师的问题时,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对学生进行恰切的启发和引导,帮助学生作答。比如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找到回答问题的关键点或者进行一些思路的提示、转换等等。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提问的第三个程序是评价。学生回答完教师的提问,并不意味着提问的环节已经进行完毕,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回答用合适的方式进行评价。一些即将毕业进行教育实习的师范生或者一些新教师,对于评价这个环节往往不太重视,常常只在意问疑环节,所以提问效果不能尽如人意,应当引起教师们的重视。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恰当的评价方式完成提问环节。比如,教师可能需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必要的复述以及拓展、深化;需要肯定学生回答中正确的部分,引导学生对其中的某些内容进行修正、补充、完善等。
二、语文课堂提问的要求
语文课堂提问大致要遵循三点要求:
(一)问题明晰
教师在语文课堂提问中,问题表述一定要清晰明确,并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措辞合理,不至于造成学生思路混乱。同时,可以用一些问题提示语,比如“接下来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等,让学生做好回答问题的准备工作。
(二)把控节奏
教师在语文课堂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控提问节奏。教师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等合理安排问题提出后的停顿时间的长短。在停顿期内,学生进行必要的思考,教师也可以在此期间观察学生对问题的反应。另外,把控节奏还体现在教师提问时的语速方面。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可以放慢语速。
(三)点面结合
教师在语文课堂提问中,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提问。虽然真正的直接回答问题的是少数学生,但教师必须要照顾到所有学生。其次,提问时注意重点。比如,对一些重要内容或者较难内容进行提问时,可以采取主动回答问题的方式;对一些较简单的问题可以让平时比较内向发言较少的学生回答,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等。
三、语文课堂提问的类型
语文课堂提问的类型有很多,划分的标准不同,类型也不同,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化难为易型
语文课本中《孔乙己》里边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话看似矛盾,给学生的理解带来困难。这时候可以将其拆分成两个简单的句子加以理解,故可以转化成两个问题:
为什么说孔乙己“大约”死了?
为什么说孔乙己“的确”死了?
对于孔乙己的死没有人去关注,也没有人有确切的消息,但对于孔乙己的死作者并没有轻贱,所以,非“大约”不足以表示深沉;但孔乙己被封建礼教所迫害,最终走上死亡,这又是必然的,非“的确”不足以表示肯定,也不足以表示作者对封建礼教迫害读书人的这种愤慨。
这样就将复杂难懂的问题转化成两个相对比较容易的问题,帮助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二)替换比较型
教师在上课时有意将课文中的词语或者句式进行调整或者修改,并将之与原句进行比较。这样的提问方式叫替换比较型。我们的教材中,所选的课文涉及古今中外,题材、体裁、风格、手法等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继承与借鉴的关系,这也使得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可以多用替换比较的方法来进行授课。
比如《秋天的怀念》一文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热烈而又深沉”的母爱,就用了换词品读法。教师指着板书中的三个词“淡雅、高洁、热烈而深沉”问学生,母爱“淡雅”是怎样的?母爱“热烈”是怎样的爱?有的学生说是“默默”,有的说是“高尚、伟大”,有的学生说是“无私,体贴”,还有说是“深入”“热情”等等。教师引导学生用所想的词语与课文中的词语进行比较,最后进行点评。他指出学生所想的词语有点空,有个词语更合适一些,就是“炽烈”,“炽烈的爱”。他帮助学生理解文中母爱是非常炽烈的,充满热情,充满温暖。这种炽烈的母爱体现在文中母亲的言行举止中,这就是母爱的“放”。但是文中母爱更多地体现的是深沉的爱,這是一种“收”。所以“热烈与深沉”的母爱可以理解为母亲对儿子的理解与支持,是一种既有“放”又有“收”的爱。
用语句替换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高难度的语句是教师常用的方法。替换的语句既是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也是一种比较阅读,引导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想象填补型
文章的结尾常常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自然性结尾,文章写完就自然结束。第二种是总结性结尾,常常体现在议论文记叙文中。还有一种文章的结尾戛然而止,耐人寻味。针对这第三种“言已尽意未完”的结尾,教师常常让学生发挥想象去进行填补。学生为了回答此类问题,需要理解文本,把握作品脉络,展开合理想象。
如《卖炭翁》一文,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文中的“卖炭翁”为了“身上衣裳口中食”,可他的炭被太监抱走了。他该怎么办?
生一:白发苍苍的他坐在地上抱头痛哭,呼天抢地,对生活已经绝望。看看手中的半匹红绡一丈绫,他爬了起来,打算用它作为上吊的绳子离开这个恶意满满的人间。
生二:苍老的他为了生存下去,愤怒地扑了上去,不让太监抢去他的炭车,那是他的命!但是反而被狠狠地打了一顿,瘫倒在地上再也爬不起来。
(四)仔细推敲型
课文中有些语句非常平淡,没有华丽的辞藻,毫无出奇之处,常常会被学生学习的时候忽略掉。学生读到这些语句时思维常常处于停滞状态。事实上这些看似平淡的语句却有奥妙的地方,有经验的教师往往抓住这样的地方大做文章,会让学生有很多收获。
比如鲁迅先生的《药》中就有这样的奥妙语句。华老栓买回了人血馒头,华大妈问:“得了么?”“得了。”这样的对白实在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它并不是什么巧妙的让人眼睛一亮的句子。实际上这处所在却体现了鲁迅先生的匠心独运。教师问:“得了什么?”学生基本都能回答,此处是省略了宾语,得了人血馒头。教师又问“鲁迅先生为什么不把人血馒头写出来”?部分机灵的学生回答这体现了鲁迅先生用语精练。教师再问:“仅仅是为了精练吗?”学生基本都不能回答。最后教师带着学生联系全文,发现这实际上是一种“减少语言文字来达到增加语言文字的符号的信息负载量的效果”,也就是不说比说更有意味。华老栓夫妻的这几个字的对话恰恰把他们渴望得到人血馒头却又畏惧那个血淋淋的人血馒头,从而忌讳说人血馒头的复杂心理刻画得非常生动形象。
我们回顾传统的语文课堂提问,往往要么是教师“满堂灌”,基本不问,要么是“琐问”“碎问”不绝于耳,还有的教师自问自答,将课堂变成了自己的“独角戏”。这些都使得学生对教师的提问或不适应,采用厌烦回避的态度,或让学生对教师的提问无动于衷。新形势下语文课堂的提问要有所改变,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恰切的课堂提问,激活学生思维,提升学生思维品质,让学生在充满活力的课堂学有所获。
參考文献
[1]赖瑞云.文本解读与语文教学新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2]汪潮.初中语文课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附 注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SGH18H377)“语文思维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研究”。
作者简介:王晓红,女,1978年生,河北邯郸人,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