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呈
摘 要:高中政治知识具有抽象化的特点,这是高中政治教师教学的难点,也是高中生理解的难点。文章以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为例,探讨在政治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追问、举例、历史还原、联系时政的方式破解这一难题。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在一系列的思维活动中发展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及辩证思维能力,化抽象为具象。
关键词:高中政治;抽象化;具象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04-0040-02
一、前言
科学抽象法是分析和认识事物及现象的基本方法。由于活动内容的物质多样性、过程的社会性、发展的历史性,只有运用科学抽象法才能在复杂的现象中理出清晰的线索。南开大学张俊山教授在《科学抽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建设中的意义》一文中指出,在抽象过程中要抓住所关注问题的关键,舍弃当前的非关键问题。抽象化是由政治学科本身的特点决定的,针对这一问题,谢文杰在《如何内化政治教学中的抽象理论》一文中指出,抽象知识的具象化要重视感性认识,必须对理论做具体的历史的分析,必须完成“实践—认识—实践”的认识全过程。仇建春在《如何将抽象的政治理论诉诸形象具体》一文中指出,要遵循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原则,注重对理论进行具体的分析,把抽象理论具体化,从而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本文基于前人的理论研究,探讨如何将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中的部分抽象知识具象化,为高中生理解政治知识内涵难这一现实问题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
二、高中政治知识抽象化应对策略
1.通过追问将政治抽象化知识具象化
通过追问将政治抽象化知识具象化,其实是苏格拉底“产婆术”的衍生。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追问,促使学生进行深度思考,通过自主思考不断获得新知。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切不可断崖式提问,问题需要层层递进。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问题做好预判,为课堂的变化做好准备,随机应变,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例如,商品的定义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这一概念源自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基本属性,某一物品需同时满足“劳动产品”和“用于交换”两个条件才可称之为商品。“商品”是对这一类物品的一般性概括,是抽象化的概念。部分学生不容易理解“商品”的内涵,教师可以以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基准进行提问,引起学生的思考与共鸣。通过追问,将抽象的政治知识具象化为生活中的物品,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2.通过举例将政治抽象化知识具象化
通过举例将政治抽象化知识具象化,是最简单易行的办法。教师可以借助图片、视频等方式,列举某一抽象知识的代表性例子,从而更加鲜明地展示其内涵。通过举例将政治抽象化知识具象化,本质上是一个概念形成的逆向复原。教师在讲解不同的概念内涵时,要注意例子要有明显的差异性和鲜明的代表性,反之则容易导致学生对抽象概念的混淆。
例如,消费心理可划分为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讲解从众心理时,教师可以借大家喜欢买明星代言的商品视频来说明从众心理“跟风”的特点。接着讲解理性的从众心理和盲目的从众心理,让学生懂得面对从众心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讲解求异心理时,教师可以展示“杀马特”图片,明确说明过分标新立异的求异心理不可取,然后展示高科技产品,明确说明求异心理有时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讲解攀比心理时,教师可以举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如中学生竞相攀比谁的球鞋更贵,明确指出攀比心理有害无益,是不健康的心理,同时对中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的教育引导。
3.通过历史还原将政治抽象化知识具象化
政治學科本身具有社会历史性,许多抽象化的政治知识都有其背后的历史逻辑,而将这一抽象化的问题放在其本身的历史时代,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时代背景就是抽象知识最好的解释,教师在授课时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途径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如使用PPT展示时代背景图片、播放第一视角视频等,让抽象的知识回到它“出生”时的样子。
例如,学习“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知识点时,部分学生对“为什么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难以深刻理解。针对这一知识点,教师在讲解时可以带领学生跟随“一只羊”回到当年。这只羊是羊群中平凡而又不同的一只,平凡的是它是公有制经济下的羊,是共有财产,不属于任何个人,不平凡的是别的羊毛茸茸的,只有它是“衣不蔽体”的,原来有个牧羊人想织一件羊毛衫,就每天偷偷拔它的毛。大家知道之后十分气愤,纷纷批评牧羊人:“你是在薅社会主义羊毛,挖社会主义墙角啊!”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批评呢?因为当时我国已经完成三大改造,我们称当时的经济为社会主义经济,此时所有财产都归公有,所以又称为公有制经济。可见,社会主义经济与公有制经济是同义词。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进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允许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这时才称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我们目前的经济体制。所以,我们不能说“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说“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毕竟有了市场经济才有了非公有制经济的位置。
4.通过联系时政将政治抽象化知识具象化
联系时政,将政治抽象化知识具象化,可以培养学生的时代精神和爱国意识,同时培养学生关注时政新闻的良好习惯,也便于学生真正理解抽象知识并养成在日常生活中用政治思维思考问题的习惯。
例如,“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一课提出中国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学生想要真正理解这一抽象化的知识,就必须了解国际竞争有哪些、国际合作有哪些、中国如何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竞争、合作和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中国与其他主权国家也存在着复杂的经济关系。以中美贸易战中的美国打压华为为例。由于中美之间5G技术研发与市场份额的竞争,美国通过多种手段打压华为,捏造华为产品的所谓“安全风险”破坏华为产品口碑,并发布禁售禁代工禁服务命令,导致华为多家美国供应商断供。国际经贸竞争与冲突一直存在,如2020年5月中国对澳大利亚实施反倾销措施,对澳大利亚的大麦加征关税。但在中澳发生贸易纠纷时,中国与美国却达成共识,中国海关总署于2020年5月发布2020年第65号公告,允许进口符合相关要求的美国大麦。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说过,国际舞台上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正如中美贸易冲突与合作是并存的,中国为了国家利益要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在冲突中谋求合作,以积极的态度应对经济全球化,努力创造符合本国发展利益的国际经济环境。可见,联系时政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如何“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化抽象为具象,深化学生的认知。
三、结语
高中政治知识具有抽象化的特点,这是高中政治教师教学的难点,也是高中生理解的难点。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追问、举例、历史还原、联系时政的方式破解这一难题,将政治抽象化知识具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内化。但是,教师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有时会受到课堂生成的影响,课堂效果也受教师个人素养的影响。而具象化后的知识如何构建合理的体系,还有待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姚建萍.为政治学习插上联想的翅膀——由世界脑力竞标赛想到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1(13).
[2]张永波.让抽象的问题变得浅显易懂——激活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气氛的几点启示[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1).
[3]陈文娟.巧用思维导图助力高中政治教学[J].中国教育学刊,2019(01).
[4]王迎春,相伟.浅谈高中政治教学中案例资源的多元化采集[J].教学与管理,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