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俊 李科
【摘要】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是一篇观秋景、忆往事、励斗志、抒豪情的壮美词章。作为现代诗词的杰作,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旧体诗词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更是处处渗透出思政元素,对培养学生理想人格、丰富学生情怀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毛泽东;思政;元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10-0017-02
【本文著录格式】顾俊,李科.浅析《沁园春·长沙》中的思政元素[J].课外语文,2021,20(10):17-18.
毛泽东的诗词艺术精湛,极富感染力,他用旧体诗抒写新事物,站在政治的高度俯瞰世界,用雄才伟略抒写浪漫与豪迈。他青年时代的力作《沁园春·长沙》,不仅有壮丽的秋景,热情昂扬的革命情怀,更有大量的思政元素,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亦是教师“立德树人”教育的宝贵素材。
一、思政元素——伟人人格
《沁园春·长沙》的作者毛泽东不仅是独领风骚的伟大诗人,他更是一代伟人。作为中国的伟大领袖,他具有革命家的情怀、政治家的睿智、军事家的谋略、战略家的眼光,他的人格丰富多彩,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塑造当代青少年的人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不懈求知——“读书是我一生的爱好”
人格修养首要的是具有渊博的知识。毛泽东从小熟读四书五经,他求知欲很强,博览群书,注重知识的积累,更重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些为他在中国革命的成功实践奠定了基础。他的求学故事、革命经历所体现出来的优秀思想品行对青少年的教育具有启发作用,即多读书,读好书,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见解、意识和思维,让思想变得丰富成熟,从而形成独具一格的人格。
(二)树立理想——“学不成名誓不还”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1910年秋,毛泽东在告别父母,离开韶山前,激情澎湃地写下这首诗,表达了他立志求学、志在四方的决心。青年时期的毛泽东,生活在中国水深火热的年代,当时社会现实的每一幕都震撼着他的心灵。在毛泽东十九岁时,看到世界地图,那一刻,“主宰苍茫大地”从内心迸发,“改造旧社会,建立新中国”成了他的奋斗目标。
(三)磨炼意志——“安贫者能成事”
毛泽东从小就边读书边帮家里承担劳作,这不仅让他具备各种劳动技能,更是形成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在生活上,毛泽东从不重视物质生活,穿最简单的衣服,吃最普通的饭菜,将所有精力都用于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上。特别是毛泽东青年时期锻炼体质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一代伟人的优秀人格形成并不是与生俱来或一蹴而就的,锻造优秀人格需要坚韧的意志。
“立德树人”教育,伟人的人格力量的感召是一种有效途径。教学中,可以突出毛泽东的“人物简介”环节,充分使用这一思政元素,对培养当代青少年的优秀人格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二、思政元素——意象意境
《沁园春·长沙》中,意象丰富,意境深远。上阕以“万类霜天”为中心意象,辐射出“山”“林”“江”“舸”“鹰”“鱼”意象,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秋景图,将博大、巍峨、壮阔、崇高的意境展现得淋漓尽致。在这一组意象中,作者用“万”“层”“漫”“遍”“尽”“透”等词,多角度多层次地赋予景物浓艳鲜明的色彩,展现山红水绿的静态美;而词中的“舸”“鹰”“鱼”则用了“争”“击”“翔”等词描写,千帆竞发加上鹰的矫健有力、鱼的欢愉自在,瞬间激活了眼前的画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最后,作者以“万类霜天竞自由”总结,让读者联想到在寒秋严霜下,万物并未寂寥萧条,而是朝着光明蓬勃生长、顽强生存的画面。
说到秋,人们常常会想起“自古逢秋悲寂寥”。从古至今,当文人墨客写到秋时,无不带有浓厚的悲意。如曹丕的《燕歌行》、杜甫的《登高》以及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等,都展现了一幅幅凋落的秋景,透露着对秋的孤独、茫然、疲惫、无奈、感伤的情态。
《沁园春·长沙》中的秋正值深秋,这一季节万物凋零是一种自然规律。然而,毛泽东笔下的这组意象却打破了生命的规律,以一种不怕万难的姿态相互竞争,展现生命的张力,追求无拘无束的自由。大自然中的景和物尚且如此,为生命的延续、生活的自由而奋进,那么人呢?是否也应和它们那样,对于未来不能听凭自然而然的发生和发展,而是要欲有所为、努力奋进,永不言弃,为自己争取最美好的生命巅峰?所以,这首词上阕的意象所体现的意境不仅仅给学生以美的视觉享受,更是精神和灵魂上的震撼,亦是教师予以思政教育的有利素材。
三、思政元素——情怀志向
毛泽东笔下的秋是生机盎然的,是激情澎湃的,是宏伟阔大的,其实这些特征是毛泽东主体精神的艺术符号,是作者借用深秋的大自然为自己的情怀志向赋形。在上阕部分,作者从对大自然发出的赞美和感叹中,自然而然地问:“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句设问引人深思,意象也極其明显。大自然如此美好自由,谁来主宰呢?“苍茫大地”本就遵循“竞自由”的客观自然法则,又何须被“主宰”?如果必须有“主”,那主不正是同样具有“竞自由”精神的人吗?
下阕中,作者重点刻画了一群有志青年,他们慷慨激昂、评论国事、奋笔疾书、指点江山……他们是时代的新青年,有着新责任,新担当;他们是新世界的新“主人”。但从全词来看,这首词的中心意象应该是“独立寒秋”的“我”。“主宰苍茫大地”的是“我”,也就是毛泽东。
这首词创作于1925年,国内第一次大革命即将爆发,全国各地的工农运动风起潮涌。这首词主要体现了当时一片大好的革命形势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通过毛泽东的个人感受和情感在作品中借客观事物表达。词中,红枫似火,遍布满山,这是烈火,是光明,更是革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胜利前景。作者在借景表达时代精神的同时,也反映出了毛泽东独立的主体人格、博大的胸怀、奋进的战斗精神。
作者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开篇,采用倒装手法,把人物从景中推出,突出“独立”二字,看似孤独寂寞,但结合下阕结尾向大自然宣告、向世界宣告的苍劲有力的回答,“独立”橘子洲头的毛泽东丝毫不逊色于大自然的磅礴气势,反而在大自然映衬下更显伟岸高大,充分展现了自己卓然而立的主体形象,也强调了自己在人与自然的对应关系中独立的自主意识。他秉持着独立的人格和个性,坚守着信念和信仰,把自己充沛的热情和希望外射到辽阔的自然之上,将客观景物着上主观情感,使人和自然相契合,于是人之感奋即表现为自然之跳动,而自然之鲜活神韵亦是人之神志和灵气。
词中,无论是意象的塑造,还是意境的营造,又或是哲学意蕴的表现,都呈现了博大深远的壮美。毛泽东就是在描绘客观景物的壮美中投射出自己博大的胸怀和生命的精神。或者说正是因为毛泽东本身具有博大的胸怀,所以当他在“看”景时,不是客观地看,而是主观地,用他的精神和灵魂在取景。所以,体会词中景和人的博大美,将有益于开阔胸襟,促进道德修养的提高。
作为苍茫大地的主宰,毛泽东在整首词中,无论是对山、林、江等客观事物的描写,还是下阕中对同学少年的峥嵘岁月的回忆,处处体现一种顽强的生命力、昂扬的斗志和奋进的革命精神。这正是作者积极奋进的人生哲学态度的体现。下阕结尾“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以特写的方式,重现了当年毛泽东在橘子洲头游泳情景,也让我们联想到了祖遨“击揖中流”的典故,前后内容串联,抒发了作者积极奋进、发奋有为的伟大抱负。这一精神和志向贯穿整首词,由“现在”伸向“过去”,更暗指“未来”。所以,毛泽东在词中体现出来的奋斗进取精神不仅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追求,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需持之以恒的精神境界,这也是这首词能长盛不衰的原因所在。毛泽东曾言“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这两者所体现的精神和抱负是一致的。当学生处于空虚、寂寥、颓废,甚至丧失理想的人生时,读一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相信会觉得心胸阔大、神清气爽、诗意浪漫、境界高远、精神振奋。
毛泽东诗词壮丽、豪迈、雄浑,可以和中国古代的豪放诗人比肩甚至超越,他创造了一个诗词的新世界,把浪漫主义豪放派推向了一个新高峰。他诗词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伟大理想的追求、积极奋进的精神和博大宏伟的气魄,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学习毛泽东的诗词,探索其作品中的思政元素,感受毛泽东的思想、情怀、精神,对学生做人、求学都是生动的、有意义的人生哲学课。
参考文献
[1]刘明花.谈《沁园春·长沙》的审美教育[J].阅读·写作,2019(23).
附 注
江蘇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职业学校语文课程建设与教学定位实践研究ZYB92。
作者简介:顾俊,女,1980年生,江苏无锡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文学研究;李科,女,1981年生,江苏无锡人,本科,中教一级,研究方向为初中语文教学,围绕课堂教学实效性、语文思维课堂、提高语文教学效益开展论文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