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珍,郭承育,赵维元,郭丙银
(1.青海师范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青海 西宁 810016;2.青海师范大学 附属实验中学,青海 西宁 810008)
为促进全国高校师范类专业建设的规范化,不断完善教师培养体系,提高教师的培养质量,2014年,教育部印发《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针对中学、小学、学前和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专业标准,提出认证要求,自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教育部分别在西部省份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省份河南省和东部省份江苏省,开展了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试点工作,通过三个试点地区的认证实践,师范类专业的认证模式和认证标准得到进一步完善.2017年10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下文中简称《实施办法》,全国师范院校内正式开始推行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实施办法》在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的“合作与实践”部分提出实践教学体系要完整,专业实践和教育实践有机结合,教育实习、见习、研习贯通,并明确规定实习基地和教育实践时间的达标满足条件[1].《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提出: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的教学行为,体现了教师的专业性,这种专业性的养成需要不断的实践和反思.教师具备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是对师范专业学生从教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实践教学是培养合格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直接影响师范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如何完善本科化学师范专业实践教学,以提高师范生的实践能力,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师范认证体系包含三个等级:一级是师范类专业办学的要求监测;二级是教学质量合格标准认证;三级是教学质量卓越标准认证.按照三个等级,分类制定了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五个专业认证标准.高校本科化学师范专业,对标《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一级、二级、三级认证标准.
《中学教育专业认证》的一级认证,是国家对师范专业办学的基本要求是否达标的监测,在师资队伍、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支持条件这四个认证维度中,相关的实践教学指标包含语言技能、书写技能、配备中学化学教材和课程标准、教师教育课程、课程教学论课程、微格教学实训室、教育实践时间、实习生数与教育实践基地数比例、生均教育实践经费等,每个指标都规定了相应的参考标准.
《中学教育专业认证》的二级认证,包含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与教学、师资队伍、合作与实践、支持条件、质量保障、学生发展共八个维度,依据毕业要求纬度,相关的实践教学的认证指标见表1.本院的化学专业培养方案,以一级、二级认证指标为依据,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教师教育课程、课程教学论课程、教育见习、顶岗支教、教育研究(毕业论文)为主体,结合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等第二课堂项目,实践环节涵盖师德践行、教学实践、育人实践、班级管理实践和教研实践等,并与学科课程等其他教育环节有机衔接,支撑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全面培养.
表1 化学专业实践能力标准(二级指标)[1]
师范类专业认证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国家、地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教师伍建设重大战略需求,落实国家教师教育相关政策要求,符合学校办学定位”[1].结合专业认证要求和学校的办学定位,化学师范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目标包含:培养师范生良好的师德规范,认同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掌握教师教育基本技能和化学专业技能,具备从事教育工作的职业能力职和业素养;具备积极情感,乐教善教;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学会分析并解决教育教学问题[3].总之,通过实践教学获得实践知识,掌握实践技能,实现师范认证对师范生培养的“一践行三学会”(见表1)要求,能够践行教育理念,富有爱心、责任心及事业心,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完成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教师的职业特质是高度专业性和实践性相结合,因此实践教学是师范专业的重要内容.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前提和基础,以本学院化学师范专业为例,对标认证标准中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制定的化学师范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见图1),培养师范生形成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的职业理念.
图1 实践层面的教学内容体系
2.2.1 教师教育专业基础教学实践模块
教师教育专业基础教学实践模块中,完全实践类的课程“三字一话一画”是指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普通话、化学实验仪器或装置图绘制的技能训练,这个训练从入学开始,持续整个大学四年,大一大二周周检查并展示优秀作品,大三大四通过兴趣小组或竞赛引导;理论结合实践的课程有《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及应用》三门必修课程以及师德类课程,这些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师范生具备教师基本技能与素养.
2.2.2 专业教学实践模块
专业教学实践模块的课程体系,目标是强化师范生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师教学技能训练.课程《化学教学论》《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微格训练》《综合活动实践与指导》主要培养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和育人能力.教学能力主要包括依据课标和学情,进行教学设计、作业布置批改、试题分析和课堂管理;育人能力主要包括班主任工作开展、学生心理辅导、课外活动组织与管理、团学工作等.课程《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设计》分两部分内容,一是师范生要以化学教师视角掌握并熟练操作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课标的必做实验,并且训练师范生模拟进行课堂演示实验;二是研究如何在中学开展探究或研究型实验的化学实验教学,学生六人一组,对选定的实验进行改进设计并实施成功操作,现场展示或拍摄视频进行小组展示,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培养师范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也是毕业论文或是实验技能大赛的项目培育.课程《卓越教师综合训练》的学分设置为2学分,1~4学期开设;综合训练的课程大纲在实施中不断修订完善,内容包括高考题目分析、课件制作、即兴演讲及说课、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课堂片断模拟教学五个主要内容,从师范生入校第一学期开始,循序渐进这些训练,让师范生逐步提升职业能力,为第六学期顶岗实习做好准备.
在实践教学或训练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指导师范生理解把握化学学科课程标准,系统构建教学知识体系,掌握情境创设方法、学习过程指导方法和学习成果评价方法,初步形成教学行为经验;二是通过案例分析和情境体验,结合所学知识听课后进行评课和反思,教学技能训练注重互动,可以分小组进行模拟教学,生生互评、师生互评,成绩评定强化表现性评价;三是师范生实践教学中存在个体差异,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课程设计不到位、讲课重难点不突出、对班主任工作缺乏经验等,可以通过小组互助学习,缩小学生之间的差异,达成培养目标.
目前学院化学师范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健全完整,教育教学实践贯穿于师范生整个大学学习过程,符合师范认证标准对实践课程的要求.学院制定了《化学化工学院师范生技能训练与考核实施细则(试行)》,每学期对师范生进行技能考核,作为师范生实践课程成绩.
2.2.3 综合实践教学模块
综合实践教学模块中,教育见习学分设置为2学分,第2、4、5、7学期开设,每学期一周时间.教育见习制定有教育见习大纲和教育见习计划,见习前安排教育见习动员,让师范生明确见习的目的要求,了解见习基地学校的办学理念、准教师的言行举止和服饰化妆的注意事项.每位教育见习生配有教育见习手册,教育见习手册记录见习工作过程.主要包括教学见习、班主任工作见习以及其他教育教学工作实习三项内容.(1)教学见习方面:规定每次见习期间完成5学时的听课;完成1课时的教学设计;(2)班主任见习方面:担任副班主任,班主任工作从早操到下午学生放学,贯穿见习始终,并参加一次主题班会;(3)其他教育教学工作见习方面:包括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调查研究、中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等工作.五次教育见习,分别去不同层次、不同生源组成的中学:初中化学、高中化学(普通高中)、高中化学(示范高中)、高中化学(民族中学)、高中化学(实验中学),通过教育见习,使师范生了解基础教育实际情况,获得教师职业的从教体验;同时,教育见习工作加强了学院与中学的联系,参与见习指导的学院教师,能够学习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了解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从而推动学院的教学改革和教育科学的研究工作,提升学院师范生培养的教育教学质量.
顶岗支教工作,化学化工学院是2009年开始,师范生到青海农村牧区中学,进行为期半年的顶岗支教实习,前期是第七学期,目前是第六学期进行顶岗支教.顶岗支教教育实习,每位实习生需要完成三项工作: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和教育调查.化学院近10年有近400名师范生和10名驻县教师分赴21个县市的近40所中学,开展了顶岗支教实习工作.每年顶岗支教实习工作历时共22周,分为三个阶段实施,3周的前期实习生岗前技能培训,16周的支教点综合实习,3周的返校后的总结反思与提升,三个阶段环环相扣,保障实习效果.顶岗支教实习,实习生以教师身份,独立承担教学工作和班主任管理任务.通过全职岗位训练,掌握教师职业的工作方法;通过开展调研和服务活动,广泛接触社会,了解我省农牧区基础教育的现状,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艰苦生活工作环境的锻炼,与当地人民群众、特别是基层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共同生活,进一步培养多元文化和民族团结进步意识,顶岗支教实习结束后,很多学生改变了就业观念,立志到青海偏远乡村中小学服务.
践行“培育情怀”“注重实践”“服务基层”的顶岗支教实习模式,对师范生开展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训练,实现了职前职后培养一体化,进行了教书育人的师德践行和技能训练,提高了师范生的职业素养及从教能力,迈出了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一步.同时,有力推动了农牧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提升了师资专业化发展水平,促进了教育公平,并且促进了文化理解、增强了民族团结进步.通过这项工作的坚持,不仅建构了高质量师范教育培养机制,也为青海农牧区基础教育发展和社会和谐做出了贡献.
教育见习活动,学院实行高校教师与中学教师共同指导教育实践的“双导师”制度,“双导师”指导制度体现了高校教师和中学教师的协同作用,但目前协同培养需要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导师队伍建设需加强[4].“双导师”遴选有指导文件,但教育实践指导教师的培训、支持和评价制度需要完善.
为保证教育实践指导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对“双导师”进行培训和管理,以明确课程目标、职责及分工,保障教学质量.对校内校外指导教师的培训和管理主要包括见习三个阶段的内容:第一阶段(学生进校前),以见习目标、职责任务、分工要求、见习生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等进行培训;第二阶段(学生进校期间),以试做、试教、研习的具体工作内容、具体要求及课程时间如何安排等进行培训,同时请优秀指导教师交流经验;第三阶段(学生离校后),进行见习、研习的总结和交流,由高校教师组织,请基地指导教师参加.总体分工是中学见习基地指导教师主要负责指导实习生的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和其他教育教学工作;校内指导教师主要负责指导实习生的教育理念、教育调研指导以及师范生自身的心理健康.高校教师可以通过与基地教师联合做教研项目,深化双方的合作.
教育见习、顶岗支教是提高师范生的专业素养及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如何开展?如何制定标准,并依据相关标准,对教育实践表现进行有效评价?是实践教学工作的难点.见习前的见习动员会,对见习生明确了具体的见习过程要求及见习考核标准,但通过访谈发现,学生往往意识不到教育见习的重要性,也很少去主动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在见习期间,多数见习生都是按时跟班听课,完成规定的5节听课记录,填写见习手册.目前见习存在的问题,一是没有完全地融入见习学校,没有浸润式学习一线教师的备课方法、上课技巧,见习生听课后的教研活动少;二是管理班级的工作参与度不够,班级管理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三是与学生交流少,见习生因为年龄阅历问题,无法认识到,如果自己将来成为中学老师,如何引导学生的心理、兴趣、行为等;四是教育见习结束后,部分学生没有认真负责进行反思总结,学生把见习手册上交后,院系会对教育见习进行分级评价和打分,主要评价依据是见习报告以及回讲课程环节,这一环节评价依据需进一步设计制定.
目前的应对策略一是各阶段工作系统化统筹安排,建立师范生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的个人成长记录档案袋.档案袋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整个实践过程的介绍说明;第二部分是实践过程材料,包括教案、听课记录、评课记录、班主任工作日志、实践总结和实践评价;第三部分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反思,包括心得体会或教育调研.应对策略二是加强制度建设,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的运行离不开完善的制度保证,教育实践全过程的工作制度,较为重要的两个制度,第一是校内校外教育实践指导教师的岗位责任制度,明确校内校外实践指导教师的职责要求、工作内容、奖惩措施;第二是教育见(实)习评价制度,需要制订科学合理的实践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应对策略三是建立网络交流沟通平台,见(实)习学校的每位指导老师,都可以在这个网络平台上布置实习工作,调整实习任务,反映师范生的见(实)习情况,对教育见(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典型案例实时反馈和交流,生生交流、师生交流,高校实践指导教师根据师范生参与交流频次和质量,进行评分,占比一定的实践成绩.
师范生在教育见习或顶岗支教中,能够通过了解学情、备课上课等教学过程,形成一定教学经验,对教学难点问题进行研究,进行教学反思,不断自我完善,但是以下工作需要提升:一是实习生要对基础教育的教学现状、教育教学改革以及中学对我院教育教学工作的反馈信息等问题进行专题调查,写出调查报告(调查题目可各实习点自拟);二是实习生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小组学习、探究学习、问题解决学习等多种教学策略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三是实习生要理解化学学科独特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校园文化活动或教育实践活动中设计综合育人目标,将知识学习、能力发展和品德养成有机结合,开展相应的育人实践活动.这三方面的工作,目前是实践过程的薄弱环节.
应对策略一是让师范生学习并掌握应用调查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法手段,提高论文写作能力,为从事教育科学研究打下基础.应对策略二是在师范生培养过程的学科教学中,提高专业教师对师范生技能养成和实践教学的参与度[5],不要认为师范技能培养的仅仅是由学科教学论的教师负责,许多专业教师基本上没有经过系统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教育实践经验也几乎空缺,精力更多地倾注到了科研方面.引导青年教师成为教师教育和专业教育的中间力量,是师范专业认证要求下,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关键[6].专业课程倡导采用采用小组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等学习方法,让师范生能够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体验[7].应对策略三是充分发挥实习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工作与思维方式,加强师范生之间的交流学习,掌握化学课程标准及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积极开展学生的课外活动,实现育人能力的提升.支教实习虽然需要实习生独立完成备课、上课、辅导、布置与批改作业、学业成绩评定等工作,但是教研共同体对于支教生顺利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并快速成长非常重要.教研共同体由本科学校的指导教师、支教学校的指导教师、支教生及其同伴组成.从实际情况来看,在支教学校,支教生一般都有支教同伴,尽管他们教学课程,可能不是同一科目或同一年级,但是处于同样的环境,使得他们的合作成为可能[8].因此,支教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组建这样一个教研共同体,通过听课、评课、反思、合作解决问题等形式开展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把教学反思作为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思路的活动,教研共同体探讨教案的修改、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学生的创新或者问题、对突发事件的处理等.通过教研共同体一起教学反思,形成新的认识、新的方案,从而实现师范生个人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同时也为教育科学研究积累素材.
师范生的实践教学能力和育人能力,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是师范生从事教师专业工作的核心能力;从教师职业需求的角度,是教师资格证考核的重要内容;从政策导向的角度,是师范认证的关键点之一.目前化学师范专业的培养方案,已经构建了完整的、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后续工作的努力方向,是以下三项工作:一是持续改进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方案,深化协同培养;二是进一步设计完善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科学计算实践教学的达成度;三是有机结合学科专业知识与教育教学实践,提升研习能力.总之,实践教学是师范生的师德养成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是毕业要求达成的重要关键指标,做好实践教学,将为师范生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