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护理对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影响

2021-04-23 19:32崔晓林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3期
关键词:脊髓损伤

崔晓林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膀胱疾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护理组(30例)。两组均给予间歇性导尿和常规护理。护理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的MBC,MFR,AFR,Rua,fsbc,pdetqmax和拔管成功率。结果:两组护理后MBC,MFR,pdetqmax,AFR明显改善,Rua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组MBC,MFR,pdetqmax高于对照组,Rua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1个月后,护理组拔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护理能有效改善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膀胱功能。

关键词:膀胱护理;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

【中圖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3-147-01

神经源性膀胱是脊髓损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脊髓损伤引起的神经源性膀胱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排尿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如何有效改善脊髓损伤引起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膀胱功能已成为临床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为了研究综合护理在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膀胱疾病中的临床效果,在简阳市人民医院康复科对60例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膀胱疾病患者进行平行对照试验。

1.资料和方法

1.1纳入标准

这种情况符合亚洲由脊髓损伤引起的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标准。 2)MRI和CT证实了脊髓损伤引起的神经源性膀胱。 3)尿动力学检查发现MBC,MFR,AFR,膀胱顺应性,Rua,逼尿肌压力异常。 4)患者的病情基本稳定,可以进行康复训练。 5)签署自愿参加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

1.2排除标准

心脏,大脑,肝脏和肾脏都患有严重的器质性疾病。 2)他患有精神疾病。 3)治疗护理依从性差。

1.3受试者的基线数据

从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选择60例脊髓损伤引起的神经源性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护理组(30例)。对照组中有21名男性,九名女性,至少19岁,最高53岁,平均年龄(37.74±10.52)岁,平均病程(4.12±0.73)个月。护理组中的22名男性,8名女性,至少20名,最高53岁,平均年龄(34.03±11.69)岁,平均病程(4.26±0.67)个月。两组基线数据比较,P> 0.05,可比性。

1.4护理方法

两组均给予间歇性导尿和常规护理。间歇性导管插入术是一次性使用无菌导管进行完全润滑。为患者准备的一次性无菌导管,根据患者的饮水计划(每4-5小时一次)严格控制导管插入的间隔。常规护理方法:1)入院后,对护理人员进行健康教育,解释脊髓损伤引起的神经源性膀胱,并给予生活指导。 2)护理人员为患者制定饮水计划,即每2小时8:00?20:00不饮水,第二天?6:00(每天的饮水量控制在2000毫升/天左右)。告诉患者在短时间内不要喝太多水,以防止膀胱过度充盈。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了综合护理。护理方法主要包括:1)心理护理。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经常会产生焦虑和烦躁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注意并鼓励患者进行交流,并及时了解他们的情绪心理需要和情绪状态,并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以减轻他们的不良情绪,帮助他们建立治疗信心,提高他们的治疗依从性。2)防止感染。泌尿道感染常发生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由脊髓损伤引起。护士应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感染的控制方法为:每天250次,每次250毫升,每次0.2毫升,交替冲洗250毫升0.2%的氧氟沙星注射液和250毫升0.02%的呋喃西林注射液。 3)骨盆底电刺激。根据医生的建议,护士使用肌肉TracPro双通道电刺激系统治疗骨盆底电刺激患者。治疗参数:脉冲宽度设置为200μs,电/功率比设置为s,4/6波频率设置为20 Hz,波升/波降比设置为s,1/1处理是将电极插入肛门或阴道,并用电极头直接或间接刺激骨盆底肌肉,促进尿道周围的肌肉收缩。 15分钟/次,每D 2次,治疗6天,连续治疗4个疗程(每个疗程1天间隔)。 4)骨盆底肌肉训练。护理人员定期训练患者的骨盆底肌肉。训练方法是协助患者仰卧,引导患者屈膝和髋关节,先屈膝5秒钟,再屈膝5秒钟,再重复上述动作10次。休息3-5分钟后,再进行一次训练。指导患者进行静坐深蹲训练,每次疗程10分钟,3 d。

2.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MBC,MFR,pdetqmax,AFR均明显改善,Rua明显降低(P <0.05)。护理组的MBC,MFR,pdetqmax高于对照组,Rua低于对照组(P <0.05)。护理组1个月后,拔除导管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 <0.05)。

3.讨论

神经源性膀胱是脊髓损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脊髓损伤引起的神经源性膀胱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排尿困难。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治疗脊髓损伤引起的神经源性膀胱疾病,可能会出现尿路结石,泌尿系统反复感染,肾积水等并发症。在严重的情况下,甚至肾衰竭也会危及生命。先前的临床研究表明,间歇性导管插入术可以改善膀胱功能,减少尿路结石和尿路感染的发生,并改善脊髓损伤性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生活质量[3-4]。然而,一些学者指出,由脊髓损伤引起的神经源性膀胱疾病患者在治疗后常常发展为尿失禁。相关的临床研究发现,脊髓损伤引起的神经源性膀胱疾病的综合护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膀胱功能,并减少尿路感染和尿失禁的发生。结果表明,护理组MBC,MFR,pdetqmax高于对照组,Rua低于对照组,护理1个月后导管切除成功率较高(P <0.05)。

4.结束语

综合护理能有效改善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膀胱的膀胱功能。该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康金凤,詹茂婷.分析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影响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5):122+124.

[2]侯艳,孙艳红,付莹,张猛,石丽华,陈曼丽.康复训练护理对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33):10-11.

[3]靳春艳,韩洁琼,朱虹.个体化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康复的影响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08):63.

[4]陈娟,史婷.神经反馈仪结合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排尿能力的影响[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9,17(06):543-545.

简阳市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41400

猜你喜欢
脊髓损伤
下肢康复机器人的设计
溴吡斯的明联合巴氯酚对T6以上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与康复训练对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应用观察
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排尿障碍的影响
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
行动学习法在脊髓损伤患者实施自助间歇导尿中的应用效果
胸腰段椎体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
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干预价值评析
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干预价值评析
综合护理与康复训练对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