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Being steppd 交接班模式提高危重症患者护理质量

2021-04-23 06:57刘青花
甘肃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交班交接班护士长

牛 芳,刘青花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ICU 是危重患者的聚居地,患者病情急、重、变化快,护理人员工作量大,交接班内容繁琐,国内外研究表明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与医务人员间信息传递的缺失有关,因此如何提高交接班效率,减少交接班内容的遗漏,成为ICU 护理的一个难题。笔者所在科室通过设计一种交接班模式-Being steppd交接班模式,进行临床对照试验,在危重患者质量管理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分享如下。

1 新型Being steppd 交接班模式的设计

设计团队由2 名医生、1 名科护士长、1 名护士长、2 名主管护师和3 名护师组成。深入了解甘肃省危重患者交接班现状,在兰州市六家医院进行现场观察和询问,并做好记录。通过对SBAR 交接班模进行改良[1],查阅相关文献及专家咨询,设计出适合ICU 患者的交接班模式。该交班模式分为7 个部分,并以“Being steppd”口诀加以设计,各字母代表内容如下:Basic indication(基本生命指征)、skin(皮肤)、consciousness(意识)、muscle strength(肌力)、nutrition(营养)、Estimate(评价)、Instrument and equipment(设备)、ventilator(呼吸机)、Nursing diagnosis、nursing quality(护理诊断及护理质量)、Situation(基本情况)-History(病史)、course(病程)Tube(管路)、Environment(病 室环境)、Patient(患者)、Dressing、drug(药液情况)

2 新型Being steppd 交接班模式的实施

成立交接班规范管理小组[2],组长由护士长担任,监护组长担任副组长,各小组组长为组员,制定Being steppd 交接班内容和质量评价标准,护理晨交班时培训Being steppd 交接班模式,并对运行状态进行记录,反馈和监督执行情况。通过科内理论授课、床旁演示、演练等方式学习交接班模式,并进行考核。落实与执行:(1)监督管理:护士长每日参与白班交接班,夜 班交接班由各组小组长进行监督,便于及时发现并指出存在的不足。(2) 邀请总护士长、各ICU 护士长参加Being steppd 交接班,并给予合理化建议。(3)修订与完善:管理小组分析存在的问题,结合每月医生查房及护理部质控意见,进行修订完善。(4)考核:把Bing steppd 交接班模式列入操作考核项目。如图1 所示。

图1 Being steppd 交接班模式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2019 年9 月至12 月ICU 收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种分为颈椎融合前后路减压术后、急性肾衰、脑血管疾病及脑外伤、肝功能损伤等。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交接班模式,实验组患者采取Being steppd 交接班模式。2 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种、APACHEⅡ评分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我科为综合ICU,有12 张监护床,选取12 张床位进行交接班。交接班护士纳入标准:取得护士资格证在本科室工作大于一年能独立完成工作者对科室开展技术熟练掌握者愿意参加本项研究者。

3.2 研究方法

1)实验组。实验组采取Being steppd 交接班模式。

2)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交接班模式:医护人员集体交接班,上一班护理人员与下一班护理人员进行口头交接班。

3.3 评价指标

1)随机选取250 次交接班,白班夜班各125次,分别评价在病区物品、床单元物品、管路、病情、评估表、其它两种交接班模式交接班漏项比较。

2)采用护士交接班评估量表对247 名参与过此交班模式的护理人员进行调查,最终有效调查ICU 护士243 人。护士进行交接班评估量表(NASR)是使用比较广泛的量表之一,主要聚焦交接班的有效性,患者安全、患者的参与度及信息的有效传递。量表内容效度(CVI) 为0.92,Cronbach7S d 系数为0.84,重测信度为0.80。此次问卷调查显示,此问卷Cronbach’S a 系数为0.82。调查内容包括有效与高效沟通,保证患者安全,促进患者参加,增进护士监督、合作、责任,提供患者信息。

3.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描述,采用t 检验χ2检验,以P<0.05 差异具有统学意义。

4 结果

1)两组方法交接班漏项比较结果见表l 使用Being steppd 交接班模式,共发生漏项85 项,传统交接班模式发生漏项516 项,漏项率为7%,对照组发生漏项516 项,漏项率为16.7%,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3,P<0.05)。

2)护理人员对交接班效果的总体评分为(4.04±0.6)分,各维度评分分别为:有效与高效交班(4.12±0.59)分,保证患者安全(4.16±0.497)分,促进患者参加(4.16±0.59)分,增进护士监督(4.16±0.589)分,提供患者信息(4.11±0.472)分;结论此交接班模式是有效及高效的,能保证患者安全,促进患者参与,增加合理的监督,提高了交接班质量,但护理人员交接班压力较大。见表2。

表1 两种模式交接班漏项比较(n=250)

表2 护理人员对交接班效果的评分(n=243)

5 讨论

Being steppd 交接班模式提高护士对危重患者病情的知晓率[3],及时检查所管床单元物品的性能,减少交接内容的遗漏,提高护理质量,保证交接班的无缝隙化,使得交接班的流畅度得到保证。虽然在交接时间有所延长,但交班者因交接班造成的心理压力得到减少,接班者的护理工作得到顺利开展;提高了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防范能力;通过评估表应用[5],增强了护理人员全面评估能力交接班模式,及时发现潜在或现存的护理问题,有利于护士早期识别病情变化,协同医生采取相应的医疗护理措施,提高ICU 患者的救治率。

我国目前尚缺乏有关ICU 交接班的相关指南和标准,护理人员往往根据经验习惯进行交接班,随着医院管理理念进步和患者家属自主意识增强,对护理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临床上有各种交接班模式,到底应该如何选择没有统一规范和标准。国内交接班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没有关注病房的整洁度,仪器物品的性能是否完好,数量是否齐全,各类物品的有效期,ICU 患者病情变化快,随时面临抢救,当抢救患者时我们往往会发现呼吸面罩不充气,连接氧气管丢失或不配套,注射泵输液泵欠电,呼吸机流量传感器失灵,或漏气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患者抢救的成功率,而本交接班模式可以很好解决以上问题。

6 结论

Being steppd 交接班模式,提高了护士对危重患者病情的知晓率,及时检查所管床单元物品的性能,减少科室物品的消耗,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减少交接内容的遗漏,尤其是评估表的应用,减少了危重症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提高了医生、护士、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但本交班模式涉及评估表的交接内容,内容繁多,导致交接班时间长,护理人员压力大,因此今后需在缩短交接班时间,减轻护理人员交接班压力上有所研究。

猜你喜欢
交班交接班护士长
结构化EICU交班清单的应用对护士交班质量的效果分析
医师信息化ISBAR交接班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SBAR 交班模式在儿科护理晨交班中的应用
探讨开展护理行政查房对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的实际临床意义和效果
浅谈网络交接班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监护室护士交班模式研究进展
护理交接班缺陷分析与对策探讨
护士长管理培训需求分析及对策
脑卒中病房护理交接班模式改良与实践效果
正确处理正副护士长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