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素 夏晟
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2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对空间的大量需求与相对紧缺的土地资源间的矛盾愈发突出。土地利用低效与土地资源快速消耗的问题不断吸引相关研究者的关注,“紧凑城市”和“土地集约利用”研究兴起,集约紧凑发展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1-2]。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了城市集约、紧凑发展的重要性,表明从外延拓展走向内涵提升、从粗放走向精细的城市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关注以城市空间立体化模式实现集约紧凑发展的潜力,以广州琶洲西区实践为例剖析相关城市设计方法。
在城市集约紧凑发展的理论性探索中,部分学者提出城市空间立体化是重要的实现途径[3-5]。希尔贝斯艾默的高层城市构想、MVRDV的KM3构想提出通过多种功能立体混合及集合布局来节约土地资源、提升城市容量和效率的观点;科比特的纽约立体交通方案、柯布西耶的光辉城市构想倡导通过立体交通解决高密城市环境与交通的矛盾;史密森夫妇的金巷住区空中街道设计探讨了通过立体公共空间网络增强城市流动和联系的可能;博埃里的森林之城构想展现了通过绿量立体化极大程度增加城市绿量、提升生物多样性、调节城市微气候的可能性[6-9]。上述城市空间立体化的相关研究展现了城市空间立体化在节约土地资源、提升城市容量、提高运作效率、改善环境品质等方面的作用,说明了其对集约紧凑发展的利好[10-11]。
在实践方面,东京丸之内、伦敦金丝雀码头等城市重点地段通过土地利用立体化、交通立体化、公共空间立体化等方式,提供了集约紧凑发展的典型思路。
琶洲西区是广州在“十三五”期间重点打造的城市中心片区,其城市设计和控规优化于2016年2月经广州市政府审批通过并开始实施。该案例地处广州市海珠区琶洲岛西端,用地面积2.1km2,其中海洲路以东、双塔路以北0.5km2地块为首期开发的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图1,2)。
1 广州琶洲西区区位
琶洲西区城市设计致力于“紧凑、集约、高效、复合”的城市发展理念,提高产业集聚,集约优化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打造广州紧凑型新CBD,打造具有文化底蕴、岭南特色、开放魅力的互联网总部商贸区。为应对项目难点与挑战,琶洲西区城市设计优化尤其重视高效紧凑的土地开发,加大市政公建设施密度,加强场所和景观营造,创设立体公共空间体系,营造适合中心区的立体绿化体系,施行精细化管理。
2 琶洲西区城市设计优化前的基地鸟瞰
3 城市设计优化前控规成果
4 城市设计优化成果
琶洲西区城市设计在整体上构建了土地利用立体化、交通立体化、公共空间立体化、绿量立体化四个方面结合的城市空间立体化模式:提升城市容量的同时集约用地,减少水平蔓延,提升在垂直方向的土地利用效率;新增地铁等大容量公共交通疏导集聚的人流,通过交通立体化满足易达性与空间接驳需求;在加强地面公共空间供给的前提下,通过向地下和空中发展立体的公共空间系统来支撑随高强度开发而来的公共空间总量增加的需求;结合气候适应性研究,着力引导立体绿化以缓解高强度开发的环境影响。
城市设计优化适当调增地上计容面积,尽量将原规划中不合理的地下计容面积转移到地上。在城市设计优化前的原控规中,地下空间计容面积占总开发量的比重超过18%,远超一般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计容面积占比。考虑地下停车空间在内,深挖的地下空间将增大工程难度,并对软土层广布、地下水埋深较浅的自然基底造成较大压力。
城市设计优化优先考虑地上扩容,匹配互联网、电商等现代服务业的实际使用需求;在公共交通增加的支撑下,降低机动车停车位配建以减少地下空间开发,减小对自然基底的影响,降低开发成本。经优化后,首期开发的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开发地块地下计容面积占计容总量的比重为6.4%,较原控规减少了8.7万m2,地上计容面积增加了36.6万m2,综合地上地下共增加计容面积27.9万m2。从节地效益来看,优化后的首期互联网创新集聚区总计容建筑面积为116.4万m2,如按照优化前的开发模式,需要净建设用地21.44ha;优化后的方案仅通过12.3ha的净建设用地就容纳了上述开发量,节约了净用地9.14ha(图3,4)。节约的用地,将贡献为基地内的加密路网和公共绿地水域。
为了保留更多基地水系、增加成片绿地以增强环境生态效益,街区和建筑布局以“适度水平加密”替代“过度向上拔高”(图5)。通过优化街区尺度,将原控规约“200m×200m”的平均街区尺度细化至“80m×120m”;细分未出让地块,将可开发地块由35个提升至74个。其中,首期用地内可出让地块由9个提升为19个,利于提升开发总量和更多企业迁入[12]。适度加密还有利于增加单位面积内的积极街道界面,提升地块间的联系效率。
5 街区布局适度水平加密的前后对比
6 沿街开发地块的功能混合模式
7 开发地块内功能立体混合实施性方案
8 地下车库互联并接驳公共通道的城市设计方案示意图
表1 琶洲西区立体交通分层分析
功能混合的增强,有利于提升空间的使用效益[13]。城市设计优化强调功能兼容、立体混合,将原功能单一的会展商务区转变为功能多样的城市中心区(图6):在商务办公用地鼓励兼容零售、餐饮、酒店等商业功能,以提升同等出行距离下的活动数量,并鼓励兼容员工宿舍,以缩短出行距离、平衡职住(图7)。
城市设计优化新增2条地铁线与规划1条LRT线,构建“公交主导、慢行优先”的立体化交通模式。
通过垂直分层来协调轨道交通、车行交通、人行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表1)。其中,地铁线路、静态停车位于地下,利于减少对地面的占用和分隔;步行交通位于近地面层,便于多种交通方式的灵活接驳。
小街密网的模式下,单个地块地下空间相对较小,若出口多、坡道多也会造成空间浪费。城市设计优化突破地块红线切分的限制,构建地下车库共享单元(图8):取消相临地块地下可建范围的退缩空间,使地块间距进一步减小,便于形成连通的共享车道,相邻不相连的地块间则设置地下通道联系。
首先,结合区域内重要的景观带和公园,设置4.5、6、8m三种经典尺度骑楼步行空间形成骑楼大街,提升地面步行舒适性和短途出行的体验,减少交通路程和能源消耗。其次,建立互联互通的空中连廊体系,引入15条空中连廊,结合滨江立体公园平台与公共垂直交通模块连接地段各个地块的首层、二层、地下公共空间,实现片区内公共空间的互联互通。再者,打造便捷的地下步行网,利用地面道路下的投影空间,尽可能多地连接地面、地下公共交通节点,并接入高强开发地块。此外,配置24h开放的垂直交通模块联系三层网络,提升垂直交通模块的数量和分布均衡性,增强各层步行空间的联系强度,提升整体运作效率和选择的灵活性(图9)。
9 地下—地面—空中立体步行系统分析
城市设计优化体现在公共用地塑造立体公共空间主骨架,导控并鼓励开发地块内私有空间的多层面公共化。对开发地块的相关导控要求包括:划定地下联系通廊、地面骑楼、建筑通廊、空中连廊、垂直联系模块等要素的位置、数量等,并对其尺度、形式等进行控制(图10)。城市设计优化的奖励机制为,开发地块内24h向公众开放的室内建筑空间不计入地块容积率指标。在建设阶段,依托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对建筑公共开放空间设计进行咨询和审查,由此形成开发地块内公共开放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良性互动和系统整合,并为城市公共空间提供功能支撑[14]。
在城市设计导控、奖励机制及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下,开发地块的实施性设计中将近地面区域更多空间向公众开放,片区内形成了24h立体公共空间体系(图11)。建筑空间的多层融入增强了地上、地面、地下的沟通和交流,降低人流单纯在空中或地下聚集而使地面失去活力的风险。以腾讯地块为例,除满足城市设计图则、导则的基础要求外,增设负一层艺术长廊、首层架空空间、二层公共平台、三层公共花园等多个24h公共开放空间,并与公共开放的商业空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图12)。
10 地块图则对连廊和骑楼等公共空间的规定
11 24h 立体公共空间体系分析——首期互联网创新集聚区方案汇总
为了提升绿化面积、改善环境质量,城市设计优化引入了立体绿化(图13),结合立体公共空间系统优化绿化空间的公共可达性,加强对私人开发的引导。
12 腾讯地块公共空间城市设计控制与实施性设计方案对比
结合下沉庭院及下沉广场配置底面绿化、墙体绿化等,提升地下空间环境舒适性与景观丰富性;结合滨江空中平台配置屋面绿化,引导屋面可绿化面积不低于30%。绿化与地下、空中公共空间的结合增加了公众可达的绿地范围,多样化的绿地类型有利于最大程度提升绿化总量,也有助于促进公共空间良好微气候循环的形成。
以城市设计促进建筑与绿化的三维结合,对立体绿化的分布类型、绿化量、折算指标等进行导控,通过奖励机制鼓励地块应用立体绿化,并由总师咨询和审查提供针对性指引。城市设计提供根据水平投影面积、分布高度、形态和覆土深度等因素进行立体绿化折算的公式,使建筑空中绿化可按规则折算为一定比例的绿地面积;在奖励机制方面,规定当地块建筑运用立体绿化技术时,建筑高度、密度指标在弹性范围内可优先获得调整的许可。
集约紧凑背景下,城市空间立体化的需求日益凸显。集约紧凑的城市空间立体化发展模式以营造弹性和特色空间体系为目的,采用城市设计手段与精明开发模式解决土地资源紧缺与城市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在应用中,需要考虑城市立体化模式提量、提效、提质的协调和平衡,以最大化其优势并规避对自然环境、社会交往的可能负面影响。
本文以琶洲西区的城市立体化实践为例,探讨了一种通过多种立体化类型相互配合来实现自洽的可能性:通过土地利用立体化以较少的地面占用实现更大的开发量和更高的效率;通过交通立体化支撑高强度的立体化开发;通过公共空间的立体化来增强(超)高层建筑间的联系,降低建筑成为“孤岛”的风险,提升都市体验的品质,激发城市的活力;通过绿量立体化提升环境生态的品质。目前,上述城市空间立体化模式已在实施中初见成效(图14),可为高强度开发地区的城市设计实践提供经验借鉴与技术参考。
14 二层连廊、骑楼等空间实施现状
立体化城市空间的设计和营建是一个系统议题,除了本文探讨的四个维度外,还可以深入研究诸如土地立体化出让与立体化权属划分、多主体协作、立体化基础设施、立体化空间施工组织等议题,进一步增强立体化城市空间营建策略的广度与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