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峰
摘 要:初中阶段是学生接触化学学科的出发点,在初中阶段学好化学对学生今后的化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比较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意识,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习的乐趣,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激发学生兴趣,营造高效初中化学课堂。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习兴趣;化学教学;教学氛围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0-0128-0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感兴趣才能够真正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初中阶段的化学知识具备较强的抽象性特点,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会让学生感到化学学习很枯燥,严重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重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营造良好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能够更好地将学生思维带入到学习状态中,并且还能够使得学生获得轻松愉悦的学习体验,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部分教师运用说教的方式进行教学,会导致课堂氛围枯燥无趣,还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因此教师应改变以往说教的方式,运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开展初中化学教学,进而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在此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教师应根据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年龄特点来探索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其二,根据化学学科特点将更多带有趣味性的元素运用到化学教学中。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十分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意识。例如,教学“碱及其性质”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表演一个与其相关的魔术。教师先拿出一张没有任何图案的手帕,接下来再拿出一瓶没有颜色的液体,喷在手帕表面,这时候手帕表面就会出现“我爱化学”四个字。魔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好奇心,在好奇心的作用下,教师再讲解酚酞试剂遇碱变红的知识点,告诉学生喷在手帕上的没有颜色的液体就是碱性液体,然后再继续讲解相关化学知识。这样的教学活动,能够使得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的神奇,进而感受到学习化学知识的趣味性,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二、注重理论与实验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直接探究化学知识的重要渠道,所以教师应重视化学实验这一环节。以往的初中化学教学,普遍存在重视理论知识轻实验教学这一现象。而开展化学实验不仅能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使学生从直观的角度认识化学知识,同时还能让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验教学相结合,根据教材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化学实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化学实验过程中,实现自主探究,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制取氧气”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活动,然后为每一个小组分发实验用具,如试管、酒精灯、铁架台、高锰酸钾固体、导管、棉花以及水槽等,指导学生在氧气性质的基础上,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要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实验活动中来。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还能够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能够在化学实验中感受到化学的魅力。
三、采取故事课前导入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前导入是教学过程中的第一个环节,但一直以来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都不重视课前导入,其主要原因是化学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想要学生学习到更多化学知识,认为课前导入多此一举。良好的课前导入能够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还能激发学生求知欲以及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课堂导入的重要性,利用合理的教学策略充分发挥课前导入的作用。故事是学生最喜欢的文字形式,教师可以挖掘化学知识与故事之间的联系,将故事作为一种载体导入相关化学知识点,进而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化学知识内容以及教学内容编排故事,这种做法能够更加合理地把故事与化学知识联系在一起。在运用故事的过程中还可以设置悬疑,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思维,在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同时,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探究欲望。
四、运用多媒体构建趣味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具有内容、色彩丰富的特点,相对于教师运用口头表达形式展开教学来说,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为学生带来一定程度上的新鲜感,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常见的金属材料”时,如果教师只是单纯运用口头表达的形式告诉学生常见的金属材料有哪些,不仅枯燥无趣,学生的记忆也不会深刻。而运用多媒体课件将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展示出来,让学生说一说它们都属于哪一种金属材料,其特点是什么,让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化学知识,就能够促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得化学教学更加有趣。
五、采取生活化教学法开展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活化教学法是新课程改革以来大力倡导的教学方式,大量的实践证明,生活化教学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生活化教学法就是将生活中的事物与化学知识紧密相连,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学习化学知识,并将学到的化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学生化学知识运用能力。教师要根据初中生的生活经验运用生活化教学法,只有贴近学生生活的事物才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进而充分发挥出生活化教学法的作用和价值。
六、善于运用表扬鼓励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善于运用表扬以及鼓励语言是有效教学手段之一。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自尊心非常强,教学中采用表扬鼓励语言能够满足学生内心的需要。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師一定不要轻易否定、批评学生,应不断鼓励、表扬、肯定学生,进而发掘学生的化学潜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断鼓励、表扬学生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主动性。教师要充分挖掘每一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于化学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建立对化学学习的信心。因此,运用鼓励和表扬语言的教学手段适用于每个层次的学生,更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新课标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其实就是把说话的权力、畅想的自由还给学生,而这仍然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适时点拨。作为教师,也要有更多、更广的源头“活水”,注入教学之中,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只有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培养了学习的兴趣,才能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敢说敢问,享受到学习的快乐,才能真正培养出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张晓红.情境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J].中国教育学刊,2017(S1).
[2]张爱平.化学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J].中国教育学刊,2017(04).
[3]居艳.用化学实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J].中国教育学刊,2017(02).
[4]任美亚.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探析[J].黑龙江教育,2016(11).
[5]吴春林.发现“情”与“趣”,引导初中化学教学[J].内蒙古教育,2016(10).
[6]马如飞.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