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藤野先生》不该忽视的“一二三”

2021-04-22 18:50欧阳齐
关键词:细节描写

欧阳齐

摘要:《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的散文名篇,精妙的细节描写是本文最为主要的写作特色。但是,文中一些细节被读者轻视或遗漏,诸如一张照片、两处地名、三次写书。抓住这些细节,联系作者境遇和上下文本,我们可以感受到鲁迅先生和藤野先生之间深厚的情谊,感佩于藤野先生的人格魅力,感动于鲁迅先生的爱国赤诚。

关键词:《藤野先生》;细节描写;人物情思

《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的散文名篇,作为经典散文,可谓百读不厌。每一次和学生一起研读这篇文章,总有一些新的发现和体悟。随着阅读经历的累积,我探寻到一些可能被读者轻视或是遗漏的细节,即一张照片、两处地名、三次写书,将之提炼为细节“一二三”。这些细节生动地记录了鲁迅先生和藤野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彰显了藤野先生的人格魅力,展现了鲁迅先生的爱国赤诚。

一张照片

鲁迅先生因为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决定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将走的前几天,藤野先生叫鲁迅到他家里去,并交给鲁迅一张照片,后面写着“惜别”两字,还说希望鲁迅也送一张照片给他。这份特殊的礼物有太多的信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其一,非同一般的师生情谊。赠送照片,常见于关系极为亲密的情侣抑或挚友之间。藤野先生作为一位老师,却请他国留学生到自己家里并赠送照片,由此,我们不难感受到藤野先生对鲁迅非同一般的师生情谊。这也许是藤野先生对这位唯一的中国留学生独一无二的优待。而这份特别的情谊,在鲁迅师从藤野先生学医的两年里,有着太多的印证:用红笔细改讲义,询问中国女人裹脚的方法等。

其二,细腻复杂的离别心绪。从文章对藤野先生着装的“模胡”来看,藤野先生似乎是一个不拘小节、情感粗糙的人。但是,这张送别的照片足见藤野先生情感的细腻。赠送的时间是“将走的前几天”,以免错过;赠送的地点是“他家里”,以表热诚;照片后面写着“惜别”两字,以抒真情。这些都足见藤野先生对于这次送别的用心良苦。之后,藤野先生还叮嘱鲁迅要回寄照片,时时通信。这里既有对学生的不舍和惋惜,又有对学生的理解和宽容,还有对学生的关心和牵挂。其中的情感可丝毫不“模胡”。

其三,伟大崇高的人格灵魂。一张照片承载了一位老师对学生的热情诚恳,在当时军国主义思想盛行的日本,藤野先生毫无民族偏见的博大胸襟尤为让人钦佩。藤野先生对于鲁迅的器重和优待,“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正因如此,藤野先生在鲁迅眼里和心里都是伟大的。鲁迅先生将藤野先生的照片悬挂于寓居东墙,时时警醒并激励自己。可见,藤野先生对于鲁迅不只是一位医学老师,更是一位精神导师。

两处地名

去往仙台的路上,有两个地名在鲁迅的心里留下印记,一是“日暮里”,一是“水户”。作者虽说“不知怎地”“记得这名目”,但我们从鲁迅当时的际遇可以推测其中的缘由。

关于“日暮里”,笔者读到这个地名不由地想到唐代诗人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代诗人孟浩然亦有“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太阳落山,夜幕降临,鳥雀归巢,牛羊回圈,游子思乡。然而,游子的故乡又在何处呢?彼时,身处异国的游子鲁迅独在日本求学,浸染传统文化的游子在“日暮”的典故中自然生成和古代诗人相似的情愫——乡愁。

另外,关于“日暮”还有一个成语典故:日暮穷途。这一典故源于唐朝钱起的诗作《七盘岭阻寇闻李端公先到南楚》,全诗为:“日暮穷途泪满襟,云天南望羡飞禽。阮肠暗与孤鸿断,江水遥连别恨深。明月既能通忆梦,青山何用隔同心。秦楚眼看成绝国,相思一寄白头吟。”诗作抒发了诗人对于战乱中友人安危的挂念和对未来未知的担忧,“日暮穷途”之意为:到了末路或是衰亡的境地。鲁迅留学日本之际,中国正陷入西方列强瓜分的境地,大清王朝岌岌可危。由此,“日暮里”这个地名自然会触发一个爱国青年对于风雨飘摇中国家命运的忧愁,其中亦有对于自己未来路途未知的怅惘。我们可以想象,当“日暮里”跳入鲁迅的眼帘,一位独自游走在异国的中国青年,眼里似乎隐隐含着泪花,那是心系国家和民族安危的广义“乡愁”。

关于“水户”,鲁迅先生只提了一句:“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简单的一句话,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和情思。首先,鲁迅称朱舜水为“先生”,显然带着崇敬和钦佩。笔者探析有如下因素:

一是源于朱舜水的爱国思想。他是明末清初人,明亡后组织反清复明活动,失败后长住日本,忠于明朝,不事清廷,客死他国,这份忠贞刚烈为后世称颂。鲁迅尊其先生,可见对之敬仰,其内心的爱国思想也可由这一尊称窥见一斑。

二是因为朱舜水的渊博学识。朱舜水是明末清初中国五大学者之一,也是余姚四先贤之一。他东渡日本,授徒讲学,传播儒家思想,深受当时日本朝野推重,其思想影响留存至今。对于这样一位先贤,鲁迅自然有着一份仰慕,亦有一种民族自豪。

但是,一种巨大的民族落差感也瞬间在作者内心激荡。明末清初,朱舜水以先进文化的使者身份向日本布经传道,彼时,即使作为一个亡国的遗民,朱舜水先生依然可以站在文化的高地,俯视邻邦,备受尊崇。鲁迅却以一个弱国子民的身份,来到曾经的文化洼地求学,且备受歧视。此时,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衰落感同时在这个青年的内心激荡,而这矛盾心理的根源来自鲁迅强烈的民族自觉和自尊。这种心理在后文亦有呼应。比如,描写藤野先生上课时会带许多书籍,“那些大大小小的书,便是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一门学问的著作。起初有几本是线装的;还有翻刻中国译本的,他们的翻译和研究新的医学,并不比中国早”。对此,后文笔者还将补充阐述。

再者,“水户”是朱舜水客死的地方,突出“客死”,其中亦是意味繁杂。朱舜水先生以游子身份终老一生。笔者猜测,客死他国并非朱先生的本意。落叶归根,这种观念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更何况是一位儒家先贤。这其中有几多无奈、几多悲愤、几多期待?是否亦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的悲壮?然而,朱舜水客死他国,最大的悲剧在于孤独,甚至形成一种永恒的孤独。他甚至化为一种符号,让每一个路过的游子感同身受,刻骨铭心。对于鲁迅,更是如此。因为,鲁迅和朱舜水先生一样,是为了国家和民族承受孤独,对于国家和民族又有太多的思虑和憧憬。

三次写书

书是求学之旅必不可少的物品。文章中作者先后提到三次,但是很多读者对此没有予以关注。笔者认为,“书”中有内容,值得用心品。

第一次写书,是在文章的第二节开头,“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留学生会馆是中国留学生集中生活的地方,作为学生会馆的配套设置,书店是一个标配。照理,清朝留学生出国是为学夷之长,复兴国家,作为弱国子民,更当勤勉,奋发图强。这样来看,书店的生意应该不错。但是,“有几本书买”说明书店的书不多,生意不景气。这是因为书店的书没有阅读的价值吗?从“还值得一转”,可见书店里面不乏可读之书。那么,人都到哪里去了呢?联系上下文我们可知,留学生们要么成群结队游走在樱花树下,要么咚咚作响舞蹈于洋房楼上。在此,书被本该最需要的人遗弃,只有作者有时去转一转。既然这里容纳不了书,只能到别的地方去看看。鲁迅的无奈、失望和不满隐于其间。

第二次写书,是在文章的第六节。鲁迅第一次见到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进入课堂。这是一个容易被跳过的细节描写,但是稍一细想就让人心生疑惑:藤野先生上课带这么多书干吗?他是没有认真备课,还是学问不精?后文交代,“他接着便讲述解剖学在日本发达的历史,那些大大小小的书,便是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一门学问的著作”。可见,藤野先生为了教学的实效不辞劳烦,他的讲课不是空洞的讲述,而是有理有据,务实勤恳。与藤野先生相比,那些拿一本书或者一个U盘就进课堂的教师应该感到惭愧。

第三次写书,是在文章的第八节。“那些大大小小的书,便是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一门学问的著作。起初有几本是线装的;还有翻刻中国译本的,他们的翻译和研究新的医学,并不比中国早。”鲁迅在课堂上是专注而细致的,甚至是敏感的,他所关注到的是“还有翻刻中国译本的”,由此心生感慨:“他们的翻译和研究新的医学,并不比中国早。”这份感慨透着复杂的心绪,既有对中国曾经作为文化高地引领四方的骄傲,更有对当时清国衰败,处处落后的感叹和惋惜,抑或还有深陷强国欺凌的弱国子民找寻精神慰藉,聊以抚慰自己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精妙的細节描写是《藤野先生》一文最为主要的写作特色,从细节入手,我们可以触碰两颗伟大的心灵。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学会捕捉文本中的细节,并结合作者经历、上下文本和背景资料,透过细节准确解读人物和文本。我们不只是教学生语文,更要教给学生解读文本的方法,文本细节就是一把很好的钥匙。

猜你喜欢
细节描写
无限风光在“细节”
对《背影》的思想内涵分析及语言艺术探究
于细微处见深情
巧用细节描写, 塑造人物形象
老舍《我的母亲》之细节描写教学
运用细节描写 点亮生活作文
如何恰当合理地以技巧升华情感
于细节处绽放光彩
于细节处绽放光彩
初中语文细节描写读写迁移教学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