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平
【摘要】当今社会信息化高度发达,信息技术的普及也逐渐从大城市走向农村,当然,在教育方面也是如此。作为一名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我认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需要重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这对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和正确的人格养成都有极大的帮助。本文就农村小学而言,对如何利用现代技术更好的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做了初步研究。
【关键词】农村小学 《道德与法治》 信息技术 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2-0045-03
一、农村教学背景及现状
(一)农村小学教学背景
过去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有些农村小学仍未普及多媒体教学的理念,有的则是普及了理念,教学条件却跟不上。由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学生道德与法治素质教育得不到提高,致使许多农村的孩子到了城市时大多都比较内向,一方面是对知识的匮乏,另一方面是对自我认知的不足,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全面看待自己,另外一个就是对外界的认知不足,导致了性格的不完整性,在面对城市孩子时,容易出现自卑的心理。再包括农村的教师资源配置落后,农村得到的教学资源偏少,这更使农村学校的学生得不到好的教育,由于农村小学教学条件落后、教育资源不足、教师水平不够等因素,学生无法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对社会更加全面的认知。
(二)我校教学的现状
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教育部门对村镇教育的重视,学校基本具备了计算机教学的条件,新的师资力量具备多媒体教学的能力,也使农村学生能够与年轻教师直接接触,有助于帮助农村学生丰富对外界的认知,养成积极、乐观的性格,培养健康的心态。但是我镇小学新招聘教师中《道德与法治》专业教师稀少,绝大部分是中老年兼职教师。我镇小学虽已实现“三通二平台”,但仍面临教师不专业、教师老龄化严重、教师不会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等情况。由此可见,我国仍有部分农村及乡镇小学师资配备情况有待改善。
二、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
教师需要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日常教学中来。尤其是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来说,学科内容较为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动力不足,学生家长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认识不够,觉得学生学好“正课”就行了,不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导致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会陷入困境。
(一)多媒体课件的创新设计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这能更充分地发挥教师讲课的效率,节约板书的时间,也使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步骤更有规划,更方便添加或修改教学内容。对学生而言,课件中知识点与图片的结合能使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其中的含义。但是,光是会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是完全不够的,小学生的年龄特性其中之一就是耐心不足,面对长时间不变化的多媒体课堂教学,学生对这一固有的教学模式感到厌倦。所以教师需要对多媒体课件进行创新性设计,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完善,才能丰富学生《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学习,使学生持续保持学习的动力和对课堂的兴趣。
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要多联系学生的生活,当学生看到自己所熟知的事物出现在课件中时,肯定会有对生活中这件事物的联想,因为对该事物的熟知,学生就会更容易跟着教师的思路学下去。通过课件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对学生进行具体知识点的引导,能够有效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达到良好的课堂学习效果。
(二)动画视频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
有许多孩子在上课过程中会经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这也是小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的特点,活泼好动,或是因为家庭原因,孩子的心理又比较脆弱,正是心理成长的阶段,导致课堂效率不高。我的班里就有两三个学生,经常性的不專心学习,提醒后过不了几分钟又回到各玩各的状态了,有的在抠桌子,有的在看外边,有的交头接耳,影响别人学习,相信许多教师也都碰到过这样的学生,对他们也是很头疼。但是我发现,以孩子的心理去看待这件事,其实就是对学习的内容缺乏兴趣。所以我从有意思的东西入手,把学生的注意力抓过来。一般我会找学生日常观看的动画片进行浏览,通过仔细分析总结,发现许多少儿动画片内容都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息息相关,有讲父母的爱的,有能反映兄弟姐妹之情的,也有讲如何认识自己,建立自信的。我将这些动画片搜集起来,在课上播放,把片中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地方引导学生复述、小组讨论、分组辩论,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个方面可以更好地管理学生,使学生对教师产生好感,进而产生信任,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其他科目。此外,能使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更加深刻,理解更加通透。
(三)教学助手功能的有效使用
天喻教学助手是一款教师课程教学闭环,贯穿课前、课中、课后,满足日常教学使用的辅助工具,对帮助教师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丰富教学互动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来说是一款实用的教学必备工具。该助手的工具优点比较全面,得到我镇学校的广泛应用,具有便捷化的课件制作功能,资源与教学目标精准匹配,细节到位,而且制作课件时操作简便,有多种模板,内容、图片、表格、导图等直接拖拽即可运用在自己的课件当中,这极大改善了我校师资匮乏的情况。
教学助手的使用还让课堂的互动更有效率,学生参与度更高,同时还支持各种教学模式的直接使用。教师在运用助手时能更精准地获取数据,不仅是成绩的数据,还有教学数据、作业数据、课上回答情况以及教师课件数据等都有良好的记录,一目了然,教师能通过这些数据对教学做出更为科学的评价,发表的教学观点也更加具有说服力。教学系统还具备区域共享平台资源,其他各个地区的教学资源同步,增进了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如我镇举行的网络同步(全镇小学同年级同学科同步)课堂教学,既可以让教师通过直播观看其他学校教师的教学,取长补短,精进自己的教学方式;也能让学生在同步观看中感受课堂的精彩,习得他人的学习方法,这些信息同时反馈给辅导教师,从而得到更好的教学。
天喻教学助手极大地方便了我校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一定意义上缓解了教师人员配备问题,在经过简单的操作学习后,兼职教师也能很快的入手制作课件,通过学习平台资源,能更快地进入到更加专业化的教学状态,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也能在更专业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下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
(四)使用现代化微课技术
微课是现教育领域教学模式中的一种新型方法,它具备短小精悍的特点,就是内容较少,时间较短,但是能够很好地突出主题,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情境化的教学。因此,微课技术在各学科教学中都受到了一致好评和使用,微课的使用使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更加明确,很大程度上帮助教师提高了教学质量。学生通过对微课的学习,能够快速了解学习内容,视频的形成也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微课不限制学习空间,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打开进行观看,加上微课可以快进或者后退,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重复重点学习难懂知识点,感兴趣的知识点,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可以得到学习的选择权,从而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
虽然微课技术对教学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农村大部分学校,都没有引起对微课的重视,微课在学校没有得到广泛推广和使用,并且教师不具备熟练运用微课进行教学的能力,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导致对微课应用的目标不明确,录制的微课教学视频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因此,学校要重视微课的作用,积极使用微课技术,与此同时,还应该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因此,学校首先要对教师进行观念上的转变,让教师明确只有学生对学习充满积极性和兴趣的情况下,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这门学科,所以,教师要以构建“兴趣课堂”为教学理念;其次,对教师进行微课技术使用培训,第一是教师必须要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结合学生兴趣特点,学习情况设计教学内容,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对微课内容的学习,以此保证微课教学视频的质量。第二是教师在录制视频时,要合理设计教学时长,课前引入、课堂内容、课后总结等内容的时长安排合理,针对重难点要着重讲解,避免出现时长过程导致学生对微课课程学习没有耐心。在微课内容上的设置:
1.让教学内容生活化。
《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内容都是理论性的知识,想要完全理解深刻的含义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难度,所以在微课录制内容上,教师要在其中呈现学生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这样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激情,让学生学习到课程内容的同时,还能了解生活中、社会中最为基本的法律法规,使学生在今后实际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进而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2.根据教学内容可以增加调查方案。
微課具有设计调查方案的功能,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功能,在实际教学时,为学生展示调查方案,首先挖掘素材关键内容,查询收集资料,然后在微课中展示调查的案例,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对调查方案进行探究和思考,通过学生能够结合自身学习道德知识和技能开展相关实践和探索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在其中添加适当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修养内容,并对内容进行合理的背景拓展,让学生在学习微课时,受到德育教育的熏陶,在学习中发散思维,进而反省自身道德品质情况,从本质上促进学生的道德修养,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正确的三观。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和进步,信息技术得到各个领域的广泛利用,基于这样的背景,教育行业也不能落后,要合理利用各种新型信息化的技术,实现教学的目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思想,紧跟时代的步伐,了解先进的信息技术知识,学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合理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使得课程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更加贴近生活,极大地降低教学难度,也使课堂教学更加具有吸引力,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
参考文献:
[1]夏廷.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初探[J].华夏教师.2018(36)
[2]张春娟.初探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方案[J].课程教育研究.2018(31)
[3]张丽芬.浅谈微课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论坛.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