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2021-04-22 05:30郑小琼
参花(下) 2021年4期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互联网+教育翻转课堂

摘要: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也充满了机遇。如何结合大数据时代背景,培养应用型人才,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呼之欲出。本文从四个方面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创新进行分析,理论与实践结合,力争实现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人才培养方案的预期目标。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 中国古代文学 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环境越来越显示出其优越性与重要性。在教育领域,智能环境对师生而言,既充满着挑战也暗含着机遇。2018年4月13日,教育部制定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加快“互联网+教育”的具体实施步伐。文件指出:“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迅猛发展,将深刻改变人才需求和教育形态。智能环境不仅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而且已经开始深入影响到教育的理念、文化和生态。”由此可见,在互联网全面覆盖的环境下,对人才需求的内涵也不尽相同。如何培养智能环境下的应用型人才,首先要从教学改革出发,转变教育理念。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中文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语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其课程重在培养国家建设需要的,面向现代化建设,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具有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专门人才。学生一方面应具有独立承担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课题研究的能力,独立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文献研究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基础教育中,学生应具有探究和创新能力。中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树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此课程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其改革方法应切实可行,明确而具体。在互联网大背景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应从师生角色、教学内容资源获取途径、教法与学法、教学评价四方面进行转换。

一、师生角色意识的再定位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师生角色要进行转换。学生从学习的被动者逐步转换为学习的主动者,教师从教学的讲述者逐步转换为教学的协助者。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内容繁多,学生不仅需要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历史的衍变,还需要了解作家及作品风格,能分析经典作品的艺术成就。不同时段的文学要点也不尽相同,例如,先秦文学的学习要点是鉴赏《诗经》与《楚辞》,分析《尚书》《春秋》《左傳》《国语》《战国策》等先秦叙事散文的人物形象及文学价值,掌握《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墨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的文学思想及作品意义。然而,因学时有限,部分学习内容只能泛泛而谈,不能深入分析。这就无法落实人才培养方案里提到的使学生具有独立承担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课题的研究能力,具有独立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文献的研究能力。

如何解决因学时有限而无法深入研究的问题呢?学生主体学习意识的转变是其关键点之一。学生要结合当下学习环境的特点,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尝试。第一,学生要认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时间不仅是课堂时间,课堂外的自主学习也很重要,课堂外学习要以读书笔记为主;第二,学生要按照教师的要求做好课前预习工作,每一次课前预习,教师都应该罗列问题清单,学生以简答或者论述的形式完成清单任务,不能一无所知地进入新课程学习环境;第三,学生要进行学习总结与探索,不能只停留在识记层面,学生以小论文或者小组研讨的形式,对所学内容展开讨论,进行深入研究。

如何解决因学时有限而无法深入研究的问题呢?教师角色转变是其关键点之二。教师的角色转换应做到三点。首先,教师要具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育理念,教会学生学习与探索的方法比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更重要,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和协助者,而不是决策者。其次,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不能仅局限于课堂内,课堂外也要主动与学生交流,帮助学生深入学习与拓展学习。课堂外学习的指导形式可以采取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形式,例如,使用腾讯会议进行线上沟通与指导,了解学生在课前预习与学习小结中的主要问题,收集整理后,教学内容设计应以此为依据,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最后,教师对教学效果的分析不能只有期末测评一次,应该有阶段测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等,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情分析。

二、教学内容资源获取途径应灵活多样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内容资源丰富,获取途径应灵活多样。教师应结合具体内容,因材施教,实现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目标。

教学内容资源不能仅局限于教材,互联网时代的线上学习资源十分丰富。借助网络平台,教师可提供来源于网易公开课、超星视频、慕课、《百家讲坛》《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视频资料。教师也可提供来源于百度文库、中国知网、维普期刊资源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万方数据库、龙源期刊网、成都数字图书馆在线电子书刊、雕龙中日古籍全文资料库、读秀中文学术搜索、中国数字方志库、民国图书数据库、畅想之星电子书、超星数字资源平台、维普考试资源系统、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等平台的文字资料。对于从以上渠道获取的线上学习资料,学生要安排好自主学习时间,制订学习步骤,制作学习动态一览表。同时,在上课前,学生要提交自主学习报告以及课前思考题。学生可以将线上学习资源和线下学习资源进行整合,形成自己对某个专题的知识体系,拟出基础知识点、重点知识点、难点知识点。最后,每个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同班同学线上问题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

结合线上学习资源,教师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安排应综合考虑,采取“两手抓”的策略,即一手抓教材内容,一手抓网络资源。在课堂教学开始前,教师应发布线上学习某章节自主学习的思考题,引导学生了解所学内容框架。根据学生提交的自主学习报告,分析学情,逐一解答每个学生的难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专题讲解时,应注意详略得当,重难点突出。基础知识略讲,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详讲,同时结合线上学习资源,尽量提高课堂效率,优化教学内容。

三、教法与学法的与时俱进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法与学法要进行更新。伴随着教学内容多样性与丰富性的发展,传统教学方法难以驾驭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学内容。如何寻找新的教法与学法,紧随网络时代的步伐,将翻转课堂运用到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是一种有效方法。

翻转课堂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主要运用了“元认知”“支架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建构主义”“自主学习理论”“活动设计理论”,体现了“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应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简言之,翻转课堂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由,借助网络等多媒体技术,学生使用录制的教学视频或网络资源,在课堂外完成知识初级阶段的学习。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则进入知识的内化阶段,也叫知识学习的高级阶段。学生通过课堂上的相互讨论及碰撞,把对问题的探究引入更深层次的学习,教师只起助推的作用。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在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时,其步骤如下:第一,教师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QQ群上,上传自主学习文字资料与视频资料,布置线上学习任务,学生学习结束后,提交自主学习动态一览表与自主学习报告。第二,学生自愿组合成学习小组,组员积极参与学习讨论,并提交小组学习讨论成果。第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解决问题为教学导向,進行师生互动,师生互评,将教学重难点内容进一步细化,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第四,每一个专题学习结束后,学生都要进行阶段测试或学习分享,测试或分享形式线上与线下均可。

翻转课堂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进行高效率的自主学习与拓展学习,能真正做到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和进度,能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对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报告、阶段测试、学习分享等,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进行学情分析,做到因材施教。翻转课堂教学方法需要师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师生之间应加强交流,力争提高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四、教学评价的过程化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评价要进行转换。因翻转课堂是互联网时代催生出来的新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也应多元化,教学评价也应与时俱进。

学习效果的检测应考虑学生个体差异,不能“一刀切”,更不能以一次评价结果决定学生的课程最终成绩。学生课程成绩的评定应由平时阶段测试成绩与期末测试成绩构成。阶段测试成绩主要由自主学习报告、学习分享、学习总结、小组讨论等部分组成。期末测试成绩主要包括专业小论文成绩、知识点识记与理解测试卷成绩。

教学效果的认可度评价应以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为主,由学生全面组织研讨,认真总结,分析实情,指出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做适当调整,力争本课程考核既全面又合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04-18.

[2]何文涛.翻转课堂及其教学实践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郑小琼,女,硕士研究生,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责任编辑 张云逸)

猜你喜欢
中国古代文学互联网+教育翻转课堂
新形势下关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创新的几点改革
在偏远农村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的设想
基于SCP范式的“互联网+教育”产业组织分析
“互联网+教育”视阈下的教育共享初探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边缘化背景下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思考
中国古代文学中项羽形象寻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