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市内坑教委办,福建晋江 362200)
推理能力体现在以敏锐的思考分析、快捷的反应、迅速地掌握问题的核心,在最短时间内作出合理正确的选择。《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明确指出,应将推理能力作为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一项核心任务,并在整个教学进程中注重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推理既是数学学习的内容,也是思考的方式。[1]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这决定了发展学生推理能力需要利用画图策略。许多数学问题,可以借助画线段图、列表格、画平面图或立体图形等策略,架“桥”铺“路”,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沟通知识的前后联系,充分思考与表达,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除了数学本身的逻辑特点,让学生感觉抽象难以理解外,更多的是与数学问题的呈现方式相关。许多数学问题的表述虽然简洁,但多以纯文字的方式呈现,枯燥乏味,且有的题目数量关系比较隐蔽,导致学生常常不能理解题意。根据小学生爱涂鸦的天性,从低年级开始,注重让学生画一画,借助图形、线段、符号等图像表征,弥补文字描述无法呈现或难以清晰呈现的思考路径,使学生读懂、理解题意。这是解决数字问题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前提。
例如,教学三年级上册《里程表(二)》一课时(见图1),针对很多学生把160 千米当作是星期一一天行驶的里程数,将表格中的每个数据理解为每天行驶的里程数这一情况,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图1
师:160 千米是星期一一天行驶的里程数吗?
生1:表格中的数据表示淘气的叔叔星期一当天的里程数为160 千米,如果将其理解为当天行驶了160 千米,是错误的。
师:两种表述有什么区别?
生1:星期一的里程数是160 千米,不仅包括星期一当天行驶的里程数,还应该包括星期一出车前的35千米。若理解为星期一当天行驶了160 千米,则表示他当天行驶的里程为160 千米。
师:是不是有点难以理解?你能画图说明吗?
师:小宣同学画了线段图(见图2),谁看懂了?
图2
生2:我看懂了。这样画图,我们就能很清楚地知道,35 千米是星期一出发前的读数,不是星期一这一天行驶的,160 千米是包括星期一出发前与星期一当天在内的里程数,而星期一当天的里程数的计算列式为:160-35=125(千米)。
生3:我也看懂了。比如星期四的745 千米里,包含了前面的里程数,要将星期四当天的里程数计算出来,则列式为:745-555=190(千米)。
师:这道题一开始不好理解,画了线段图后,就能清楚理解题目的意思,画图这种方法真实用。
直观图的应用价值广泛,能把隐性的数学关系显性化,使抽象的文字形象化。当数学问题不易理解时,可以让学生画图,把文字信息“画”成图形信息,用“图”将数量关系直观、形象地体现出来,帮助筛选有用信息,理解题目意思,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起到支撑和辅助学生分析和理解抽象数学知识的作用。
小学数学的教材内容是按不同层次,分知识领域、分板块单元编排的,各版块之间既有纵向发展的知识体系,又有横向的联系与拓展,呈现出纵横相连的网状结构。教学中,不能仅停留于教会学生掌握某个知识点,还要引导学生弄清知识点的前引后伸,沟通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真正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通过画图,可以直观地对比,打通知识的联系通道,让数学知识串点成线,联结成块,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从而发展推理能力。
例如,教学“0.2×3=?”时,得出计算结果后,教师追问:“0.2×3=0.6 这个结果是怎么算的?”学生经过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展示各自的计算方法:
①0.2×3 表示3 个0.2 相加,0.2+0.2+0.2=0.6(乘法的意义)
②0.2 元=2 角,2×3=6 角,6 角=0.6 元(借助人民币换算,转化为整数)
③0.1×2×3=0.6(数一数有几个相同的计数单位)
④(0.2×10)×3÷10=0.6(积的变化规律)
⑤画图理解(见图3)
图3
“仔细观察,这些方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吗?”教师继续追问,不仅仅停留在展示交流环节就结束教学。通过画思维导图(见图4),启发学生思考知识之间的关联,找到知识之间的本质共性,对这些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和梳理。“乘法的意义、积的变化规律、运算律”,都是基于对“运算的意义”方面来解决问题的;用“单位换算、计数单位、分数”这些方法,是基于对“数的认识”;而画图则更加直观,融合了这两种认识。
图4
借助思维导图,学生体会到,这些不同的方法都体现“数一数有多少个这样相同的计数单位”这个数学本质。这样“画龙点睛”,让学生的思维渐趋渐明,知识脉络直观清晰,从而真正深刻地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也为小数乘法的后续学习提供丰富的研究经验。“知识联通”,直指数学知识的本源,有利于学生将知识结构化,进一步促进推理能力的提升。
曹培英认为,思维习惯会影响推理能力。若遇到问题后,学生做到有理有据的推测与思索,那么首先会以语言等多种表述形式,将自己所思考的内容进行表达。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具有明显的形象性,在表达的思维过程时,往往缺乏条理性和层次性,不能扣紧本质,不能将自己的想法作清晰完整的数学表达。通过画图,为学生搭建表达的脚手架,结合规范的数学表达句式,可帮助学生轻松直观地分析问题,做到表述的准确、完整与有条理,逐步提高学生的逻辑表达与推理能力。
例如,“鸡兔同笼,有9 个头,26 条腿,问鸡兔各几只?”这一问题,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比较抽象,特别是用假设法解答时,很多学生更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如果让学生列表格、画图形,给予充分的表达交流的时间,就会呈现不一样的精彩。
1.列表格,在有序思考中推理表达
①将鸡或兔按“从少到多”或者“从多到少”的按顺序来列表(见表1),只需几步就知道鸡和兔各有几只。②列表的过程中,关注数据的变化情况,是否存在什么规律?引导学生充分意识到,每增加1 只鸡,兔的数量则减少1 只,总腿数则减少2 条的数量变化,根据规律,对数据进行适当调整。③让学生充分地表达推理、思考的过程。
表1
2.画图形,借助关联句式,完整表达推理过程
①选取有代表性的图形进行表达交流。鸡兔总共9 只,可用简单的图形代替鸡兔的头和腿,如用圆圈“○”表示头,用竖线“|”表示腿。②推理表达时,尽量使用推理的关联句式,完整地表达思考推理的过程。[2]如使用“先……再……”“如果……那么……”“根据……可以……”“因为……所以……”等关联句式进行数学表达:
生:我先画9 个圆圈表示9 个头,每只配上2 条腿看鸡,还剩8 条腿,再把每只鸡添上2 条腿变成兔,8 条腿可以换4 只兔,一看图就得到一共有4 只兔和5 只鸡(见图5)。
图5
生:如果把1 只鸡和1 只兔看作一组,一组一组地画,画到4 只鸡和4 只兔时,还剩下1 个头2 条腿,那么剩下的就是1 只鸡,所以总共有5 只鸡和4 只兔。(见图6)
图6
借助画“图”和丰富的数学语言,引导学生把“动手画、动口说”有机结合起来,用清晰的数学语言,有条理地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实现多种形态数学语言的自然转换与不断抽象,以“说”促“思”,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进行推理思想的渗透,进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若将数学知识看成是一条明线,推理思想则是数学知识中隐藏的暗线,需要学生通过思维进行分析与感悟,才能将其找出。教师如果能够运用画图策略,引导学生直观感悟,长期不断地渗透,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推理习惯。
例如,教学二年级上册“6 的乘法口诀”前,通过前测,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已经知道6×7=42,能背诵“六七四十二”的口诀,但对“为什么6 乘7 得42”的道理解释不是很清晰。基于此,可借助“点子图”,让学生在圈一圈、画一画中感悟算理。
1.设问:6×7=42,你能借助点子图“圈一圈”,说明这句口诀表示的意义吗?学生呈现思考过程(见图7):[3]
图7
2.对比:观察这些不同的圈法,你有什么发现?①都是表示7 个6,都把7 个6 分成几个6 相加。不同的是,有的分成两部分,有的分成三部分。②都是将新口诀转变为旧口诀来辅助计算。
3.小结:通过圈一圈、画一画,得到“六七四十二”这句口诀,这样把新知识变成以前学过的知识,利用旧知学习新知的方法叫作“转化”,是数学学习中重要的思想方法(板书:新知—转化—旧知)。
该教学模式的应用,将数学的几大要素(口诀、图形与公式)等彼此衔接,让乘法口诀涵盖的内容更丰富,学生对口诀意义也产生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在寻找新旧口诀联系的过程中,渗透“转化”这一推理思想,也为今后学习乘法分配律奠定了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