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低段教学小组合作训练策略初探

2021-04-21 03:43:01任静
红豆教育 2021年34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数学

任静

【摘要】随着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育质量已成为数学课程教师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将小组合作学习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以在有趣的课堂环境中显着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降低了学生课堂数学知识的难度系数。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中,教师可以采用信息化教学方法、有趣的课堂活动、合理有效的教学情境,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小学数学教育质量。基于此,本文研究了小学数学小组的合作培养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段教育;小组合作

前言:在以小组为基础的教育模式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交流。小组合作学习教育来顺应新课改的需要和教学理念。按照小组合作学习与实践的方法,既能激发学生的合作观念,激发学生的探索冲动,又能激发学生在合作中积极表达自己的愿望。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向他人学习,彻底展现小组成员的风采,完成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达成共识,共享资源的有效性,提升学习效果。因此,在所有教学阶段,都要把学生的研究主题活动作为关键线索,从研究的角度开展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教师帮助学生不断学习和思考,从而深入探索和发现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意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训练在小学生数学教育中的应用是非常必要的。一是突出学生行为主体的影响。传统的小学生数学教学方法多以教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不利于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研究。小组合作学习学习法规定教师承担组织和辅助的角色,将主导权还给学生,正确引导学生主动发展逻辑思维,与小组成员互动,展示学生的协调力。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和集体意识的本质。小组合作学习学习法让教师将学习和训练任务分配给小组,鼓励小组成员根据讨论、分析和交流在学习任务中相互配合,增强沟通协调能力的学生。提高学生的协作精神和集体意识。三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小学数学教学选择小组合作学习训练,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分析,完成老师安排的学习任务。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操作和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有积极作用。

2.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2.1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参与的积极性

只有提高自己和同学之间的团结合作,才能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效果。同时,不同学生之间的合作,有助于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了解自己与他人的差异,把握自身的局限,弥补自身的不足,以提高学习效率。小组合作学习旨在使学生通过有效的合作和交流,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内仔细观察、猜测、实验、逻辑推理和验证过程,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合作和交流的目的。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想,小学生一般也处于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求知欲。情绪态度、价值观和自律效应。

2.2从小学数学教学法来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对学生多视角的联合分析,让学生从多个方向独立思考和培养多学科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独立探索、协作和交流,真正培养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动作的掌握在数学思维和方法及其数学活动方面有足够的经验,通过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对具体问题的观察、分析、动脑、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探究的欲望,成为课堂的主人。

3.小学低年级数学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3.1科学分配小组成员

小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小组成员,那么老师应该如何给小组分配成员,保证小组的合理性呢?首先,小组的人数要适中,小组应根据学生总数平均分配,不宜过多或过少,研究表明4-5名小学生是最合适的规模。学校学生。太多的人在课堂气氛中制造混乱,学生利用集体合作学习的时间进行研讨学习太少的人缺乏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讨论不足。小组太多,教师不易管理,因此必须科学合理地分配小组数量和小组成员人数,以保证课堂小组合作的最佳学习效果。

其次,小组成员的水平要参差不齐,每个小组成员的水平要均衡、科学分配,按照当今创新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改进小组合作训练,合理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爱。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在学习和知识容忍度方面的差异,适当考虑安置,使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能够共同合作、共同发展。同时,各组的强度要相等,水平要相对平衡,让各组之间公平竞争,防止出现强弱组,破坏学生的学习信心。不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小组成员的内部和小组之间的水平也需要老师细心关注。

3.2引入合作训练,开辟学生合作空间

集体合作要渗透到的各个阶段,并与课堂相结合。导入是进行集体合作的最佳切入點和最佳机会。作为小学数学老师,一定要了解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不浪费时间进行交流,寻找合作的源泉,为学生提供一个仔细品味的空间,并为学生深入学习数学开辟道路。

比如在《位置与顺序》教学中,可以在导入的时候与组员采用互动式的交谈方式,可以在课桌上放几盒书本和文具,和组员学习如何交谈,了解彼此的位置。用“上下”来“讲解和观察组员。为了加深对“前后”的理解和理解,看看有多少学生在前,有多少学生在后。

3.3营造游戏教育情境

教师在小学数学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活动时,可以通过适当、有趣的课堂活动,激活课堂中的游戏氛围,从而消除生硬僵化的课堂氛围的影响。为学生营造交流氛围,可以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交流的实际效果,提高学科教学水平。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注重以“玩”的方式学习基础知识。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阶段和性课堂教学主题活动中融入学生的个人爱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开展“生活中的数字”教学课堂活动,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数字逃生”教学活动,,将学习分为游戏组,将包含数据的游戏积分发送到每个游戏组。然后将桌椅布置成一个比较大的室内空间,并在那个室内空间留出一个出入口。老师喊“逃出某个数字,比如2、9”,拿着相应数字卡的学生“逃”。在出口处。最后,逃脱最多的小组是胜利者并受到鼓励。

3.4借助多媒体平台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

小学是学生第一次接受系统知识的重要阶段,教师的教学策略直接影响到学生事后的学习方法。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可以看出小学生由于生活经历和学习经历的限制,往往难以在扎实的数学理论知识面前进行学习活动无力学习。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开展数学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依托多媒体教育平台的优势,降低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难度,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数学。

例如,在开展《认识图形》这堂课的教学活动时,教师首先将学习划分为学习小组,学生在与同学讨论的过程中连接生活经历,展示各种图形,让他们进一步探索自己的特点基于这些图形。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而且可以将学生的合作学习资源轉化为教学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3.5注重知识结构的整合

教师不仅要理清学生在大课堂中所获得的知识结构,还要通过将以往知识与以往知识联系起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小学三年级的第2卷中分布着关于“识别分数”的知识。例如,将“特定科目的平均分数”抽象为“总体平均分数”,体现出学生在学习分数概念的过程是呈现螺旋上升式的。小学高段所学的“乘分数”、“除分数”、“比例”、“百分比”等知识,是对分数定义的一种拓宽。在此基础上,小学低年级教师针对不同阶段建立课程目标,准确识别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整合知识体系,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

3.6合理安排问题情况下的小组合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课堂问答阶段是安排小组合作训练的最佳时机,也是学生提高合作能力的重要时机。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对问题研究缺乏理解,无法顺利表达意见。但是,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为小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数学学习视野,他们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将不断提高,实现小组成员的相互合作,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

例如,在《时、分、秒》的课堂上,展示时钟后,进行小组活动并提出以下问题:(1)仔细观察。表盘上有什么?(2)耐心看完后,讨论一下手表的分针和时针是什么,各自有什么特点。(3)谈谈通过小组讨论看到的东西。意见不一的人。扩展知识,从热烈的讨论中得出结论,并提高跨组合作的能力。

3.7执行多重评估模型

为了评估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需要使教师设定的标准多样化,同时在修改调查结果的同时,对学生表现出的思维、知识和沟通技巧提供适当的反馈。它让学生对他们从小组合作教学法中获得的东西有更深刻的体验,其中评估和响应过程和结果都是值得的。此外,教师应适当拓展和转换考核对象,结合教师考核,开展小组自评或对等评估,对相关数学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考核。在获得知识并形成对自己的多方面认知后,将对其优势和潜力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可以在后续的学习中有针对性地加以强化。

3.8有效构建激励策略,提升学生课堂主动性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学生参加竞争主题活动后,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评价,评价可以是每周一或每月一次。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数学课堂主题活动,促进小学生个性化数学教学主题活动的开展。

例如,为了更好地鼓励学生更加勤奋地学习数学,小学的数学老师在教室前的墙上设立了荣誉榜。该荣誉榜的主要功能是在每次竞赛主题活动结束后,对获奖学生或获奖小组进行发布和展示。根据这种分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显着提高。

结束语

探究式课堂让学生处于领先地位,充分发挥自学能力,小组合作方式满足了这些条件。因此,在开展探究式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以小组为前提,千方百计,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的探索能力,通过营造激动人心的课堂环境来丰富学生的内容。教学法和其他教学法共同推动探究式课堂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发展和应用。在小组合作模式下,学生不仅能感受到数学带来的快乐,还能促进同学与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和默契。让共同努力,帮助的学生学习数学,为更美好的未来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秦春艳.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4):249.

[2]李德娟.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农村教育,2019(35):87.

[3]陈荣.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有效合作学习[N].发展导报,2018-12-25(020).

[4]余昌阳.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低段数学课堂中有效运作的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19(A2):83-84.

[5]芮珊.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9(03):85+84.

[6]秦春艳.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4):249.

[7]王景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研学的运用策略分析[J].新课程·上旬,2015,(11):112.

[8]陈荣.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有效合作学习[N].发展导报,2018-12-25(020).

[9]李德娟.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农村教育,2019(35):87.

[10]纪鲁峰.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初探[J].神州,2017,(25):181.

[11]黄河清.小学数学低段教学小组合作训练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29).258-259.doi:10.3969/j.issn.2095-3089.2017.29.328.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小学数学
如何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5:23:38
小议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5:00:33
作文评改“五步曲”
PBL与小组合作教学法在流行病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1:22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4:32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1:43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10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0:47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