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增强现实技术的儿童绘本设计研究

2021-04-20 03:56陈超淼
出版广角 2021年4期
关键词:闽南童谣插画

【摘要】童谣一直是绘本创作者比较重视的题材,但传统童谣是以口传念唱为载体,纸质绘本对这一特点的表达空间有限。文章以闽南童谣绘本设计为研究对象,分析童谣绘本的现状和问题,探讨在现代绘本设计方法的基础上,融入移动增强现实技术的可行性开发路径,以期为童谣题材儿童绘本的出版提供新的思路。

【关  键  词】儿童绘本;闽南童谣;增强现实

【作者单位】陈超淼,泉州师范学院。

【基金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般项目“非物质文化传承视野下基于AR技术的闽南童谣绘本展示与传播研究”(FJ2018B141);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海丝视觉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230.7【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04.025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自信的不断增强,原创绘本中以“传统文化”为题材的创作所占比重逐渐加大,涵盖民间文学、民间习俗、民间艺术、童谣和古典文学等内容。其中,童谣是创作者比较重视的题材,但传统童谣是以口传念唱为载体的民间艺术形式,纸质绘本对这一特点的表达空间十分有限。

当下,国内以传统童谣为题材的儿童绘本可以分为两类。一類是以文字为主的插图绘本。这些绘本收集了丰富的童谣,一首童谣配一幅精心设计的插图,集多首童谣成册;另一类是现代意义上的绘本,以童谣为蓝本创作故事,应用叙事性图画创作成绘本。传统童谣表现的内容多源自中国古代社会,与现代社会生活脱离,而学龄前儿童对于脱离他们实际生活经验的事物和图式是很难理解的,也就很难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和有效认知。因此,以传统童谣为题材的绘本设计若只是一味地单向呈现给儿童,忽视从体验和交互的角度加入对当代大众审美、生活环境、高新科技等因素,缺乏时代“带入感”,就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儿童图书市场中生存。

一、闽南童谣绘本存在的问题

1.以文本为主、插画为辅,不易被儿童理解

当前国内正式出版的闽南童谣绘本只有一套《闽南童谣绘本》丛书,该丛书以童谣文本为主、插画为辅,文本内容既有传统童谣,又有新近创作的童谣,内容涵盖闽南的传统风俗、生活情境、人情世故、昆虫花草、家禽动物等,充分体现了闽南童谣朗朗上口、节奏明快、率真童趣、诙谐幽默、通俗易懂的特点。但是,由于插图类绘本以文字为主,而儿童的逻辑思维还没完全形成,对文字内容的理解比较困难。因此,家长在辅导幼儿学习闽南童谣过程中,需要运用许多不同的诠释策略,才能引导儿童理解文字内容和插画之间的关系。如果单幅的插画不能准确地表达文字信息,那么这幅插画唯一的作用就是吸引儿童去翻看那本书。此情况和心理学家塞缪尔斯的研究结果相似,即“当图画和文字同时呈现的时候,图画的刺激很容易让孩子分心,干扰他们的阅读反应”。绘本作为大众普及型读物,需要父母陪伴儿童阅读,而普通父母并不具备老师的教学方法,在闽南语语境下引导孩子认识和理解童谣具有一定的难度。

2.缺乏形象化的整体声色体验

闽南童谣拥有丰富的词汇和优美的发音,被称为古汉语的“活化石”[1],流传于福建、潮汕地区、海陆丰地区、台湾地区和东南亚等海外华人之间,是闽南人千百年来世代口传下来的念谣或唱谣。在以普通话为基础的语言环境中,闽南童谣出版物(包括绘本)为了保留童谣的语音原貌,一般采用闽南语发音的拟声字进行编写。当读者认读这些字时,需要对拟声字进行辨识转译,这一过程对儿童来说显然过于复杂。虽然采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可以获取每首童谣念唱结合的音频方式,使读者配合绘本的图文更好地认知童谣,但是音频信息被大脑感知后,需要有充分的形象化素材才能形成对童谣内容的想象。从佩里·诺德曼的儿童绘本认知理论来分析,绘本文字、插画、音频这三个变量仍然是分离的。因此,阅读绘本的同时接受语音信息,需要有一连串明确的形象化、情境化的视觉体验与之相匹配,否则仅凭一幅插画是无法在文字和语音之间搭建起有效连接的。

二、闽南童谣绘本融入增强现实体验的可能性

增强现实技术简称AR,就是一种将计算机生成的数字化内容(动画、影像、声音、文本等)叠加到真实场景中,并能实时与用户交互的技术。AR出版物是指在传统纸质出版物上,利用AR技术识别标识或图形,在屏幕上显示虚拟的三维物体和场景,打造虚实结合、实时交互的立体出版物[2]。儿童绘本应用AR技术,可以在静态的图画上增加动画、声音、影像、游戏交互等多媒体内容。

随着手持移动设备的AR功能日趋完善,AR儿童绘本出版持续升温,2016年后各出版社相继出版了多种AR儿童绘本,内容主要集中在文化知识和科普类读物领域,如《中国年》(全2册)、《皮影中国》(全3册)、《小牛顿魔法科普馆》(全30册)、《艾布克的立体笔记》(全3册)等。这些AR绘本在纸质图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AR技术的优势,提升了绘本阅读的趣味性、知识性和游戏性。

具体来看,将AR技术融入闽南童谣有以下作用。

1.激发形象思维,提升艺术感知力

传统纸质绘本形式是平面静态的图画和文字,认知维度比较单一。而童谣内容中往往会出现各种自然的或神话的人物、动物、植物等角色形象。儿童在阅读绘本时,可通过AR全息数字化视听技术观看绘本中的角色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地念唱童谣,从而有效激发儿童的多维感知,满足儿童喜欢新奇有趣的事物、形象化思维、对声音敏感等认知特点,拉近其与绘本的距离,增强其对闽南文化的兴趣和认知。

2.增强绘本的游戏性,提升阅读乐趣

儿童对艺术的感知往往通过观看和触摸来体验。西班牙科学家一项针对 4—5 岁学龄前儿童的临床试验发现,每天使用AR读物的儿童,无论其阅读时长还是质量,较之于传统图书都有明显提高[3]。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变革,闽南童谣已悄然从闽南地区儿童的生活中淡去,因此,通过故事将童谣演绎为绘本,并融入AR技术,能使图画中的角色活灵活现地与儿童互动,使儿童在“声色影画”的情境中感受绘本所传达的信息,在游戏中自觉获得关于童谣的知识。

3.亲子互动,增进对闽南文化的了解

亲子阅读是绘本最主要的阅读方式,而在文化全球化洗礼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年轻父母,对闽南文化和闽南童谣本身就知之甚少,更不用说辅导孩子阅读。但如果将AR多媒体功能融入绘本,增加寓教于乐的数字化内容,就能改变传统线性教育的认知模式,大大降低学习门槛;加上AR出版物阅读需要使用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从而促使父母陪伴孩子一起观看,与孩子在阅读中一起了解闽南童谣,拉近亲子关系。

三、闽南童谣绘本融入增强现实体验的设计策略

人类的每种感官都有其特定的感知维度,多感官之间的相互转换便形成了通感。通感在设计领域的应用主要借助基于感知经验的触发和联想,把用户不同的感官体验综合融通,触发多维度用户体验,从而带给用户丰富而美好的体验过程[4]。闽南童谣绘本融入AR多媒体交互体验,可以让读者通过个体的综合多感官体验,感受绘本的情感传递,促进童谣与儿童间的交互,从而加深儿童对闽南童谣的认知和记忆。

从图1可以看出,在闽南童谣AR绘本的交互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视觉:童谣故事的主角形象代言

AR融入闽南童谣绘本是通过立体的角色念唱、动作表演与儿童形成交互,交互的主题是闽南童谣。当交互时出现多个形象,会使儿童的注意力集中在视觉感官上,反而削弱了听觉等其他感官的感知效果,干扰了主题表达。

因此,每首童谣只安排1—2个故事中的角色出场最为合适,并且专注于营造1—2个交互角色,这样不仅节省移动终端大量的运行资源,还能保证AR成像和交互功能能够在中低端移动设备上顺畅运行。

2.动态:把地方文化融入动画表演

只要AR出版物中的角色会动,在设计上就存在“怎么动”的问题。 在国际化的技术背景下,东方美学与西方美学的差异不再体现在工具上,而体现在审美层面。两者在题材、风格、节奏、叙事方法上有着明显的差异,而这些差异更多来源于文化[5]。因此,闽南童谣绘本的AR角色动画设计应从传统文化主题出发,表演风格是一个可探讨的创新点。

虽然当下AR绘本角色动画设计大多采用以迪士尼为代表的西式动画运动规律,但在设计传统文化主题的AR绘本角色动画时,设计者可以尝试导入本土文化价值对其进行塑造,把握好本地区传统文化的优势,创造出既有现代审美价值又有传统艺术美感的动画表演风格。例如,结合闽南提线木偶戏的表演形态,把以下四个特点应用到动画设计中,可使绘本角色的动画表演呈现“偶趣”的一面。

一是身形如吊。由于提线木偶的各个关节是被悬丝牵引着的,所以表演时其肩、肘、臀都会有被提吊着的视觉感,而没有线的部位会呈现松软感,一紧一松两种变化构成一个形体,无论静止还是运动,都呈现一种独特的肢体造型。

二是四肢弯曲、形态多菱角。由于提线木偶动作时四肢关节被悬丝提吊,呈弯曲状,特别是肘部弯曲的同时向外伸展(在表演线规中称为“提肘”),两肘在肢体两侧分开,看上去“棱角分明”,与幽默大师卓别林分开双脚的标志性表演造型有异曲同工之处。

三是手足配合,手臂动作大。由于提线木偶“臂长及膝”,腿部比例偏短,所以在运动中手臂的动作幅度较大,再加上“提肘”,动作显得夸张,配合腿部运动频率快、幅度小,自然形成一种独特的幽默动态。

四是“惯性动作”添趣味。由于提线木偶是靠拨弄悬丝动作的,停顿时各关节自然会产生惯性的颤动。正如泉州高甲戏“傀儡丑”,刻意模仿“富有趣味和诗意的惯性动作来强调肢体的受限和被操纵感”[6]。这种有意追求的动作定式,增强了整组动作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3.声音:符合主角形象的拟人化语音

声音是实现AR人机交互的关键因素之一,缺少声音配合,再好看的造型、再有趣的动画也会使人机交互体验像隔了一堵墙。闽南童谣AR绘本应重视不同形象(人物、动物、植物)拟人化的语音设计,一方面,可以通过卡通角色的动作和童谣念唱表演加强对绘本内容的表达,发挥AR绘本多媒体技术优势,提升儿童对以闽南语为语言基础的闽南童谣的接受程度;另一方面,符合角色形象的语音设计是塑造一个完整的角色形象所不能忽视的,有好声音的立体卡通角色,可以让儿童对闽南童谣产生亲近感,降低童谣认知的难度。

4.交互:寓教于乐的游戏形式

AR作为一种数字化技术手段融入童谣绘本,目的是丰富绘本的感官内容,使读者可以轻松愉快地从中获取知识。在当前新媒体技术创新教育模式的背景下,游戏知识化和知识游戏化是大趋势,因此童谣绘本中的游戏互动设计,可利用AR技术中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结合的技术特点进行开发[7]。例如,设置录音功能,将读者学习念唱童谣的声音录制下来在设备上播放,AR绘本中的角色会实时做出各种鼓励性动作和发出相关语音,让儿童感受到虚拟角色与其有情感上的交互,引导和鼓励儿童主动学习。

文化传播的关键在于让人和文化发生关系,对非遗文化进行跨时间和地域边界的创新探索,也是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7]。闽南童谣绘本应适当融入AR多媒体交互设计,创造与插画绘本认知体验相异的表达形式,提升绘本的亲和力,激发儿童的认知兴趣,降低儿童对以闽南语为语言载体、以念唱为表达形式的闽南童谣的认知难度,让儿童在阅读和交互中获得传统文化的熏陶。

|参考文献|

[1]鹭白. 母语的温度与文化根脉——以《闽南童谣绘本》点亮童年记忆[J]. 福建教育,2018(51):56-57.

[2]周榮庭,顾斐. 增强现实童书的拟人化创新路径研究[J]. 出版广角,2017(24):6-9.

[3]上官大堰. 增强现实儿童图书优势分析与设计策略构建[J]. 科技与出版,2017(2):75-80.

[4]梁婷,汤晓颖,罗立宏. 基于粤语童谣的多感官设计研究[J]. 包装工程,2020(18):199-205.

[5]唐红平. 透过水印木刻视觉语言探索水墨动画创新[J]. 装饰,2019(6):102-105.

[6]吴慧颖. 高甲戏“傀儡丑”表演形态初探[J]. 戏剧,2012(3):79-85.

[7]吕中意. 活态传承视域下的非遗产品开发[J].  艺术百家,2019(3):185-190.

猜你喜欢
闽南童谣插画
就要紧紧粘住你
童谣里的童年
闽南文化传承
快乐童谣
吴松柏的闽南威士忌小镇
闽南拍胸舞迎来台湾小弟子
无脸小插画
超暖萌治愈系插画
插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