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国平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从北宋起源一直发展到现如今,拥有着悠久历史的宜兴紫砂壶始终都散发着其独一无二的艺术魅力,并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之中逐渐打破了仅仅具有传统实用性这一特性的局限性,不断融会贯通各种其它的文学艺术形式,集结于紫砂壶于一体,使之赋予了丰富的艺术性以及文化内涵,由实用器具转变成为了艺术品,整体的功能和性能都得到了升华。紫砂壶是全手工制作的,这便有别于现代机器所生产制造的器具,紫砂壶饱含着制壶艺人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将制壶艺人内心的世界表露了出来。每一把壶都是不一样的,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每一把壶都具有着其独特的艺术气质和文化内涵。现如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紫砂壶早已成为了其中重要的瑰宝之一,它将中国传统文化充分地融合进来,使之其中的传统文化以及民族特色十分浓厚,而尽管紫砂壶现在已经有着较高的地位,但只有在传统的基础之上不断地进行传承和创新,才能够确保紫砂壶得以持续不断地繁荣兴盛下去。
这款紫砂“坦克壶”(见图1)别出心裁、独具特色,在创造和制作中所采用的材料是紫砂泥,整体的造型元素则是基于坦克的造型特征,又结合了紫砂制壶中的各种工艺技术,对传统思维进行了大胆地创新和突破,使得以金属为材料制作的坦克纪念品所产生的一些弊端得以迎刃而解,比如过于沉重、携带不便、功能单一、局限于观赏性等问题,同时又结合了军工文化、紫砂文化、茶文化、旅游文化于紫砂壶一体,饱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这款紫砂“坦克壶”不仅将紫砂底蕴中的朴实无华、天人合一特性蕴含在其中,更是将硬朗刚毅、勇猛无畏的军工本色充分地彰显出来了,既能够让人感受到塞北的大漠山河,又能够使人沉浸在馥郁芬芳的茶香中。坦克这一元素与紫砂壶之间的巧妙结合,充分地展现出了刚柔并济、开放包容的特性。
这款紫砂“坦克壶”整体的造型是以方器为基础进行创造和制作的,与此同时又有着方中带圆的特性,整个壶身是由平行四边形所演变而来的,左右两边的线条都变得圆润而有一定的弧度,使得整个壶身的形状就好像坦克的身形一样;笔直而挺拔的壶嘴就像是坦克武器发射的装置,线条清晰有致,充满了力量感,十分具有气势;壶把则是圆圈状的,较为圆润、顺滑,与壶嘴的韧劲形成鲜明的对比;壶口是方方正正的,与壶嘴紧密地契合在一起,确保了整个壶的气密性;壶盖也是方形的,盖面向上隆起,使得两者之间的空间变得更大,整体看上去就像是坦克上方的入口;壶钮的形状则与壶把的形状是一样的,都是圆环,拿捏起来也都较为舒适便捷,两者彼此相互呼应着,使得整体方方正正的造型之中带了一点圆润、顺滑之感,彰显了方中寓圆这一特性。
整个壶形虽是坦克的形状,但未免会显得有点过于单调,因此制壶艺人便在壶身上增添了一点彩绘,为整体的壶形锦上添花。在壶身正反两面的底部绘画了坦克齿轮的图案,生动形象、惟妙惟肖,细节之处可见制壶艺人制作手艺的高超和精湛,在壶身正面齿轮上方还刻绘了一个五角星,象征着我国的五星红旗,表示对我国军工文化以及精神的致敬,虽然刻绘的内容并不是很丰富,但是正因为这几处的刻绘使得整个紫砂壶就好像赋予了生命力一般,在不断地勇往直前,从远处观看就宛如一个真的坦克立于平面一般,人们在欣赏此壶的时候也会不由地肃然起敬,与此壶所想要传达的情感产生共鸣。
这款紫砂“坦克壶”饱含了军工文化、紫砂文化、茶文化等内容,可见其文化内涵的丰富,其中最为主要的便是军工文化,军工文化是由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一机以及北重两家军工企业落户于包头这座城市,从而便在包头起源发展,更是产生了军工精神,从此这便成为了包头高贵的精神财富以及不竭的发展动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阅兵仪式上,由包头的一机集团所制作的坦克以势不可挡的气势出现在阅兵仪式上,充分彰显了我国的威严,从此坦克便成为了包头的一个象征,更是军工文化的一个缩影,而紫砂“坦克壶”的创作初衷便是如此,通过紫砂“坦克壶”让世上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到军工文化以及精神,对国之重器也能够有所熟悉,同时,对包头这座城市也能够更加注重和热爱。
综上所述,紫砂壶已经不再仅仅具有实用性这一个价值了,是兼具着实用性以及艺术性两者价值的一件艺术品,这也是紫砂壶之所以能够在历经漫长岁月之后依旧能够繁荣兴盛的原因,为了让紫砂壶艺术能够持续不断地发展下去,制壶艺人在创造和制作的过程之中就要不断地传承和发展传统,并在此基础之上不断地进行突破和创新,赋予紫砂壶新的生命力,促使紫砂艺术走向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