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诵读”在师范院校通识教育中的课程建构

2021-04-18 23:34马伶
文教资料 2021年1期
关键词:经典诵读通识教育师范院校

马伶

摘   要: 高校通识教育的文化本质决定了核心目标是传承人类文化与培养文化人,文学经典凝聚的历久弥新的人文精神正契合通识教育的文化本质。师范院校的通识教育决定着未来教育者的人文素养,将经典诵读课程引入师范院校通识教育体系十分必要,如何建构经典诵读课程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师范院校   通识教育   经典诵读   人文素养

教育是将个体文化和群体文化连接起来的桥梁,共同社会的文化理想,需要教育特别是通识教育实现。对任何大学任何专业的学生而言,进行“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1](17)的通识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师范院校的通识教育更是有着特殊意义,因其培养的学生是未来实施教育行为的主体,所以他们的文化素养不仅影响个人的心智,更会对不计其数的受教育者产生深远影响。正所谓“教育之良窳视师范。师范者,教育之教育,固陶铸国民之模范,造就青年中国之源泉也”。

新时代的通识教育被赋予“文化觉醒”的深层内涵。文化的本质是个人和社会的完善的理想,“文化的进步不取决于集体,而是取决于个人自身的深刻和普遍的变化”(施韦泽)[2]。基于此,通识教育的目的即:促进个人和社会的文化自觉。在经历了从专业教育到文化素质教育再到通识教育之后,对中国传统文化重新作现代的解读和审视,成为当代我国大学通识教育新的改革主流方向。

文学经典凝聚的历久弥新的人文精神正契合通识教育的文化本质。经典诵读正如与智者对话,是在不断阐释中传承并发挥文化价值的过程。将经典诵读课程引入师范院校通识教育体系中是十分必要的,如何建构经典诵读课程是一个值得关注并探究的问题。

1.经典诵读课程进入师范院校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1.1促进文化主体性回归、实现文化自觉的有效载体。

“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都建立在对“根”的找寻与继承上,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与其他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在多元文化世界确立自己的位置,共同建立一个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共处守则。

民族经典是经过历史的不断选择保留下来的最有价值的、最能体现民族精髓的、最具代表性和最完美的作品,它是民族精神的文本彰显。自春秋时期孔子“仁、礼、义”的核心思想伊始,经过历代大家的阐释,在去糟取精的过程中吸收借鉴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文化精髓,形成了以儒学为核心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经典体系,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代中国人。上至百岁老人下到三岁童子,无一不能说出几句文化经典;忠孝、诚信、博爱、坚韧、勇敢等优秀品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中国人内心的民族基因。

在师范院校广泛开展文化经典诵读活动,能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系统的阅读,使其感受文化经典的魅力,获得传统经典中丰富的精神文化资源。经典诵读可以潜移默化地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发展,在继承和创新文化中振奋民族精神,重塑民族之魂。

1.2推进文化自信、强化核心价值观的内隐式学习方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整个国家文化自信心、民族凝聚力、公民道德修养、社会行为准则,乃至社会阶层和家庭内部和谐关系等系列重大议题的基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提出了“三个倡导”: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核心内涵是社会主义社会倡导的最基本、最主要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信念、价值标准的总和。

中华经典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的来源,它们之间有继承、发展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行经典诵读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主导与引领。在反复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不仅完成了对母语语感的内隐式习得,还以内隐的方式影响着个体的价值理念形成,即个体在无意识中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完成价值理念的认知与认同过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和而不同”的思想、“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自强不息的拼搏意识及“知行合一”的道德意识等都会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在诵读者的心中埋下种子,成为影响个体行为的指引力量。

1.3以点带面的文化传承效应。

在全球“文化博弈”的大背景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已不仅停留在学术探讨的层面,而成为国家教育政策指导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重要任务第九条中明确要求,“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开设中华文化公开课,抓好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动。……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文化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师范教育最大的特性是“示范性”,师范生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及传播的主力军,人文素养直接影响青少年的人格塑造和德行培养。在师范院校的通识教育中科学建构经典诵读课程,能夯实师范生的人文底蕴,提高鉴赏及讲授能力,为完成文化传承使命筑牢基石。

2.师范院校中华经典诵读的現状及原因探析

笔者以长沙师范学院为例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650份调查问卷。调查对象涵括文史类、理工类、艺术类专业大一至大四年级学生,其中男生比例占16%,女生占84%。调查问卷的内容聚焦在阅读习惯及对经典诵读的参与度两个方面。有效数据主要体现在以下四项内容:1.在经典诵读认同方面,64%的学生高度认同阅读的重要性,6%的学生认为只要读有价值的图书,或者读不读影响都不大。10%的学生每天坚持阅读,而22%的学生基本不阅读。2.在阅读方式上,42%的学生选择电子书多于纸质书,4%的学生几乎不读纸质书。3.在经典诵读的参与度方面,81%的学生不太清楚或完全不清楚何为“中华经典”,不了解中华经典的大致范畴,34%的学生表示完全没时间进行经典诵读;83%的学生认同师范院校学生必须诵读经典,8%的学生认为“是学校要求做的,自己只是被动选择,不得不去做”;27.5%的学生能够背诵30篇以上古诗词,19%的学生只能背诵10篇以下,只有6%的学生表示完全理解诵读的内容。对于问题选项“阅读中华经典最大的困惑”是什么?59%的学生表示不知道怎么读,21%的学生不知道读什么。

分析调查问卷可知,目前大学生对经典诵读存在陌生感,校园内关于中华经典诵读的氛围不浓。究其原因,一是受社会评价人才的实用性、功利性标准的影响,学生对经典诵读缺乏深层次的兴趣与动力,只是被动地接受学习或活动安排。二是学校未充分认识到经典诵读的生命涵养功能,只停留在完成自上而下的经典诵读活动,没有在内容、形式、方法及评价反馈机制上形成符合自身校情的思路与举措。三是教师的指导存在一定程度的缺位,未能及时帮助学生解决“读什么、怎么读”的困惑。

3.经典诵读课程进入师范院校通识教育的途径

3.1改变认知,发挥文化经典的生命教育功能。

诵读经典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传授的层面,应该成为把握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途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实际上是围绕生命涵养展开的,进行经典诵读的本质意义应在于进行自我的生命建构。对经典诵读的推广应从促进学生人文教育、人格教育、人才教育的立场出发进行宏观设计。

3.2授之以“渔”,针对师范特性设计课程。

“经典诵读最好有专门的课程,由专门的教师在专门的时空内完成,如此才能更好地确保经典诵读的有效性”[3](73-75)。课程与师资建设是保证经典诵读融入通识教育有效性的基本条件,实施经典诵读必须保障一定的必修及选修课程学分,注重教学课堂与活动开展相结合。与其他高等院校不同,师范院校的学子对经典诵读的知识储备应更全、鉴赏能力应更强,且必须掌握分析及阐释的方法与规律,才能承担起其在文化传承中的特殊使命。经典诵读对师资素养要求很高,教师应在文学欣赏与创作、语言表达艺术方面具备一定的造诣。学校可以通过培育或引进、对外聘请等方式组建师资队伍。在教材选择上,应对人文类专业与非人文类专业有所区分。充分考虑不同专业学生的基础兴趣和难易程度,在经典文本中列出不同的段落和诵读要求,体现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差异性。在教授方法的选择上,根据意义指向的不同可以将经典诵读划分为若干个大的类型,即经典启蒙型、经典普及型、经典升华型、经典对话型等,针对不同类型,确定课堂上“听、读、辩、写、讲”的比例层次,例如对人文类专业的师范生,应该让学生在深入理解文本意义、价值及特点后与经典文本及作者开展精神和情感层面的对话,努力恢复其文化现场,在此过程中掌握解读与呈现的原则与规律。

3.3与时偕行,创新传播方式。

当下,“云学习、微学习”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日常模式,经典融入通识教育应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基于微型媒体和微型内容,创设微学习形态。即将中华经典诵读内容划分为相对独立微小的学习单元,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终端,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聚焦于较短时间的学习,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讲义和课堂。通过信息化教学,教师可以借助多样的艺术形式,充分融合电影、音乐、舞台剧等艺术资源诠释中华经典,实现课堂翻转并让学生在风格多样的艺术形式中感悟经典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超星、尔雅等教育平台,引导学生观看优秀的网络课程,在拓宽学生眼界的同时,使教师的教学得以发展。

3.4学用结合,完善评价及反馈机制。

建立和完善经典诵读的反馈机制,是确保经典诵读有效融入通识教育的必要途径。在构建课程评价体系时,必须坚持动态考量及个性化原则。动态考量是指在评价过程中充分结合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思辨、表达及合作能力,通过读书笔记、分享表达等言行判断其价值观念是否正确,而不应仅仅停留在诵读水准、诵读篇目多少及活动是否多样化等方面。个性化原则是指在评价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应僵化标准,而应因人施策,提高不同层次、不同个性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经典诵读中的所思所得,会反映在行为规范、道德意识、合作精神、学习风气等方面。只有科学、辩证的评价机制才能促使经典诵读课程有效实现人格教育、人文教育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2]李海花.文化博弈与文化觉醒21世纪通识教育发展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5.

[3]温小军.对实现经典诵读有效性的必要追问[J].语文建设,2012(5).

课题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语言文字课题“师范学院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推广研究”(课题编号:2014YB-014)結题成果。

猜你喜欢
经典诵读通识教育师范院校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对就业选取的影响
新课标背景下师范院校文学理论教学反思
浅析师范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