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艳玲
【摘 要】小学阶段的学生有着强烈的想象力和好奇心,童话是儿童的文学,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取童话教学,能使学生在有趣多样的故事情节中学习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童话中的内容对于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增长见识、发散思维能力也起到重要意义。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童话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语言感知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05-0153-03
【Abstract】Primary school students have strong imagination and curiosity. Fairy tales are childrens literature. Teachers adopt fairy tale teaching in element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which can enable students to learn knowledge in the interesting and varied plots of fairy tales and stimulate students to learn Interest in Chinese;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tent in fairy tales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students' language ability, increasing knowledge, and divergent thinking ability. But how to use fairy tales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Chinese teaching is a question worthy of teachers' thinking.
【Keywords】Elementary school Chinese; Fairy tale teaching; Language perception
语文这门学科需要学生不断地积累,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字、词、句子的含义,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运用能力,让语文教学的效果得以提高。从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看,他们有着活跃的思维,天性愛玩,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中可开展童话教学,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还能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
一、在小学语文中开展童话教学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倡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修养,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其中,童话与学生的成长有着密切的联系,它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童话教学,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童话中语言的魅力。因为童话中有许多的童话角色,这些角色有生动、趣味的语言,能够促使学生产生丰富联想以及逻辑思维,提高自身的感知能力。
(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中的童话故事有着丰富的情感,语言较为简洁、生动、形象,表现出了语言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同时,大多数童话带有夸张的色彩,学生会感受到童话故事的奇妙美。在意境上,学生能够通过童话故事感受美好的意象,这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只有在对学科充满兴趣时才能全身心投入学习,而童话与儿童的天性相符合,能够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对任何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心,爱幻想,童话一般是虚构的情节,符合学生的这项心理特征。同时,语文课本中每一个童话都带有一定的幻想色彩,能够让学生将不寻常中的事物、人物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与植物、动物实现“对话”,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二、小学语文中童话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童话阅读的情境
童话与其他的文本不同,其具有特殊的故事情境。因此,若教师想要更好地进行童话教学,需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童话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能够有效提升童话教学的效果。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可运用以下的方法。
第一,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情境。多媒体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能够将视频、图片、音频、动画结合在一起,满足学生的视觉、听觉的体验。以部编版二年级上第22课《狐假虎威》为例,教师可在上课之间搜集相关的视频、图片,将这些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多媒体播放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狐狸的狡猾。接着教师可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吗?”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会说“这个成语是借着别人的威势来吓唬别人。”
第二,教师范读,将学生引入到童话中。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喜欢听童话故事,教师可利用这一特点,为学生朗读童话,让学生进入到童话故事情境中,让学生体验故事情感。在这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发音正确,语音流畅,同时也要饱含感情。另外,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也可鼓励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让学生自己感受童话中主人公的性格。
第三,重视实践活动。教师在童话教学中,进行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有利于知识的拓展及延伸,如邀请学生上台表演,重现故事情境,可在其中配有各种角色和旁白。以这种方式活跃课堂氛围,加强师生交流。
(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童话故事是源于现实生活的虚构作品,有着虚实结合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要在童话教学中根据文章的线索,对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行培养,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大胆想象的思维。语文课本中的童话故事具有夸张、幻想、想象等特点,在童话中,有张嘴说话的植物;有直立行走的动物;还有各种稀奇古怪的魔法等,这些事物向学生展示了和谐而又虚构的世界,对净化学生心灵、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起到了重要作用。这要求教师在童话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对故事画面进行自主想象。
以部编版《丑小鸭》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培养,可问学生以下的问题“同学们,丑小鸭是怎样变成白天鹅的?”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会进行积极地思考,在学生的心中,他们会有千奇百怪的想法,此时学生会有许多种答案,如一些学生会说“因为丑小鴨的妈妈本身是天鹅。”还有的学生会说“因为丑小鸭不断地努力,最终实现了自身的目标。”还有的学生会说“因为丑小鸭有魔法,把自己变成了白天鹅。”此时教师不应急于纠正学生的答案,而应带领学生阅读通篇文章,让学生到课本中去验证自身的答案,并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这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参与表演
童话的特点是具有故事性,童话故事具有鲜明的人物形象、有趣生动的故事情节,童话故事是以剧本为基础的,教师在童话教学中,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这过程中,教师可简单布置一下童话故事中的场景,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学生在阅读了许多次童话故事后,会对童话故事中的情节有深入的了解,此时教师只要给予学生简单的指导,让学生对表演的全局进行自主把控,使自身的表演能力得到充分展现。另外,教师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也会更加了解学生的性格,或者是发现学生在表演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改正这些问题,帮助学生把握全文。
以部编版二年级上《小蝌蚪找妈妈》为例,教师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可爱的小蝌蚪、慈爱温柔的鲤鱼妈妈、善良热心的乌龟大叔、青蛙妈妈,让学生模拟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这样能够让学生认识小蝌蚪的身体如何发生变化,发生了哪些变化,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理解能力。学生在表演后,会对真正了解到无论是人类还是大自然的其他动物,都是父母最宝贵的存在,我们在尊敬父母的同时也应该学会独立,照顾父母的道理。
(四)指导学生复述童话故事
处于小学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教师在童话教学中,可让学生复述课文,以此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中的内容。复述童话故事并不是要求学生简单地复述课文的内容,而是要求学生能够将童话故事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让学生的创造能力得以提高。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课文的时间顺序来进行复述,学生要对课本中的主要内容进行掌握,以此为基础,充分利用自身的想象能力,对课本中的情节进行扩充。在这过程中,教师可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如让他们根据课本中的故事、插图来掌握童话故事的线索等,提高他们复述故事的质量。
以部编版《亡羊补牢》为例,教师在让学生复述这篇课文时,可先让学生关注文章中的时间顺序,如“一天早上”“第二天早上”,再让学生关注课本中的插图,是几只羊在栅栏中,其中栅栏已经坏掉了。学生在知道文章的思路后,会知道文中四个角色是“羊”“狼”“放羊人”“街坊”,学生会进行这样的复述“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一天早上,羊丢了,原来是羊圈的栏杆坏了,此时街坊劝他把羊圈修了,但他没理会,第二天早上,羊又丢了,他终于把羊圈修了,而羊也没有再丢。”
(五)细细品读,感受语言之美
童话故事吸引学生之处在于一方面有着跌宕起伏、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这些情节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世界的奇妙。另一方面,这些童话故事有着简洁、幽默的语言,这些语言带有很强的韵味性,能够体现童话故事中的人物的鲜明形象。此时,教师在童话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对童话故事中的精彩语言进行品读,让学生对其中的词语、句子进行深入地理解,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以部编版中《巨人的花园》为例,教师可让学生关注这样一句话“我有许多的花,可孩子们却是最美的”,并让学生思考这句话在文中所起的作用,学生在品读之后,能够理解这句话说明“巨人”的思想已经产生了变化,“巨人”的花园也发生了变化,以此加深学生对故事内容的深刻理解。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要对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充分了解,利用童话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此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让教学的目标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王占宏.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21).
[2]李奎.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4).
[3]秦小苏.小学语文课堂童话故事教学的有效策略[J].华夏教师,2019(03).
[4]占小红.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童话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8(23).
[5]孔月.浅议小学语文中的童话教学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8(23).
(责任编辑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