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予希
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数学区域是教师利用活动室的一个角落,为培养幼儿的数学学习兴趣所专门开设的一个区域。通过数学区域的活动,可以让幼儿初步地学习到数学的基础知识以及技能,同时对幼儿起到数学启蒙的作用。相较于中小学的教学目标,大班幼儿教学要注重对幼儿学习态度以及学习习惯的养成。因此需要幼儿教育工作者在数学区域活动教学时不断地探究出更高效的教学方法,以此来实现理想化的教学效果。相较于中班和小班,大班幼儿已经初步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同时在管理上更为方便和高效。再加之数学本身就较为抽象,如果让幼儿在未进入小学时内心就排斥数学,这将对他们今后的数学学习极为不利。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种多样的数学游戏材料,让幼儿在数学区域内去动手操作,从而探究出数学知识背后的科学含义。幼儿教师如何利用数学游戏材料营造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是当今许多幼儿教学工作者探究的一个共性问题。本文结合这一教学热点给出如下建议。
一、营造良好数学区域环境
(一)准备数学教学材料
在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教学材料,这样不仅能有效吸引幼儿的眼球,同时也能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发散思维,从而构建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可以通过拼图或者其他材料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最常见的数,同时利用简单的生活时间表去认识时间的概念,从而在生活中有一定的节约时间意识。在活动过程中可以穿插一些智能大比拼活动,让大班幼儿之间相互进行交流比赛,以此来提升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当然,在选取这些数学教学材料时,要充分体现材料的有趣、可操作性,同时在摆放材料时也要有一定的秩序,照顾到幼儿的身心差异。
(二)布置数学教学区域
在培养幼儿的数学学习兴趣时,要使数学区域的环境能充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由于幼儿本身心智尚不成熟,对某件事物的喜爱只是停留在表面。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幼儿的心理特点,创设出有充分活动空间的数学区域。可以在活动室的走廊内布置相应的桌椅等硬件设施,同时,充分利用墙壁展现幼儿的学习成果。这样,整个教学区域内有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幼儿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自然而然就会更加主动地去学习数学知识。
二、开展数学活动策略
(一)激发幼儿自主学习兴趣
任何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兴趣。因此在大班进行数学实践活动时,可以通过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可见的材料以及生活实例,逐步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当然,要确保幼儿能够持续地对一个事物有好奇心,就需要不断地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实践活动中促进幼儿自主探究。例如,在学习元、角、分等货币单位之后,可以对全班的幼儿进行问题的提问。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教师所提供的纸币,辨认纸币的单位以及面值大小。之后,再利用一些儿童纸币让幼儿之间相互讨论,用纸币去进行日常物品的虚拟买卖。这样,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幼儿加深了对货币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还进一步掌握了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
(二)结合生活经验深度探究
作为一门具有抽象性的学科,数学虽然晦涩难懂,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也处处可见。幼儿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将教材中所要传授的一些数学知识,通过幼儿的一些生活经验以及生活背景知识,开展有趣的教学活动。通过幼儿的生活感知以及亲身体验,不仅可以加深印象,同时也能养成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例如,在学习了纸币的面值以及单位后,可以要求幼儿从家中拿出一张日常的购物清单,并按照清单上面的物品价格,让幼儿进行纸币的选择。这样,幼儿在对清单上的物品进行纸币搭配时,可以进一步地了解和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
(三)明确学习目标了解规则
任何数学知识的学习,都要让幼儿了解本次课堂和本章节所要掌握的重点学习目标;同时,在利用数学区域活动时,要让幼儿了解活动规则。这样,才能够促进活动的顺利开展。例如,要让幼儿养成友好合作、相互谦让的良好习惯,对区域中所投放的一些教学材料合理使用,对使用过后的材料要共同收集,放回原位。这样,在数学区域开展活动时,不仅能让幼儿学到知识,同时也能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使数学区域的教学环境氛围更加浓厚,大班幼儿会更乐于在数学区内进行学习和参加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游戏活动。
(四)进行多样化教学指导
在进行数学区域活动时,幼儿教师可以通过语言行为进行多方面的指导,帮助幼儿进一步学习知识,同时促进其展开深度思考,了解所学数学知识的内容。此外,幼儿教师还要转变自己的身份角色,可以以幼儿的对手或者朋友的身份参與游戏环节,让幼儿的思维达到一个更广阔的层次。这样,就能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比如,在学习10以内的数学加减法时,许多幼儿刚开始接触,在练习题目时往往只会掰手指头抓耳挠腮地进行计算。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数学区域活动中一些常见的材料,比如米尺、橡皮等,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加减法的生活运用意义。
三、结语
综上所述,开展大班幼儿数学区域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幼儿的教学体验,要结合幼儿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不同的学习特点,合理地投放教学材料;同时创设数学学习区域,营造浓厚的数学学习环境。这样,幼儿就能够在不断地动手实践中挑战自我,敢于深度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教师也要明确自身教学任务,不断地调整教学方法,让幼儿对教师产生充分的信任感。要从幼儿教育开始,为培养高素质的优质人才打好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