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内科治疗的研究进展

2021-04-17 23:17:27贺业群刘一品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18期
关键词:环孢素生物制剂类固醇

贺业群 刘一品

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山东 264100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全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病。据报道,欧洲的年发病率为24.3/10万,亚洲和中东为6.3/10万,与西方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UC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1]。UC的病变局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临床常表现为腹痛、腹泻、反复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虽然UC确切的病因尚不明确,但我们常认为UC的病因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免疫失调、黏膜破坏和遗传倾向等。随着研究的深入,许多新型治疗方式不断应用于临床,目前临床中常用的内科治疗方式主要有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及辅助中药等。

1 氨基水杨酸制剂

(1)柳氮磺胺吡啶(SASP)是通过将药物部分(磺胺吡啶)共价连接到5-氨基水杨酸(5-ASA)上的一种前药[2],它在上消化道不被吸收,也不被代谢,进入结肠后被大肠菌还原酶裂解后释放出上述2种物质,其中5-ASA同肠壁结缔组织进行有效融合,然后有效抑制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的合成,从而起到抗炎作用,最终可以明显改善疾病症状[3]。由于SASP价格便宜,患者依从性较好,很多患者会因为经济原因选择该药治疗。但是,应用SASP后会出现剥脱性皮炎、重症药疹、超敏反应综合征、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急性胰腺炎、精神异常等严重不良反应[4],所以SASP不适合用来作为长期维持治疗。(2)与SASP相比,新开发的替代性5-ASA不仅具有更好的疗效,而且明显减少了不良反应。5-ASA主要通过激活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信号在肠黏膜处发挥局部抗炎作用,抑制脂氧合酶和环氧合酶,最终减少白三烯和前列腺素的产生[5]。也有报道指出,5-ASA能够抑制炎性细胞因子,可干扰负责促炎细胞因子转录的核因子kappa B(NF-κB)的激活。除此之外,5-ASA还可以清除氧自由基而减轻炎性反应,也可抑制存在于炎症过程中的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细胞功能,从而获得去除活性氧代谢物的能力[6-7]。临床上常用的5-ASA代表药物为美沙拉嗪。

美沙拉嗪在国内常用的有美沙拉嗪肠溶片或美沙拉嗪缓释颗粒,二者均是pH-依赖性释放/用乙基纤维素或聚甲基丙酸(Eudragit-S或-L)包裹型制剂,其在胃及小肠中残留时间短,不会被分解吸收,只有到达结肠后才会释放出药物,可以明显提高药效。周娜和何丽萍[8]将120例UC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服用美沙拉嗪,对照组服用SASP,疗程均为8周,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对于远端(直肠和乙状结肠)活动性疾病,国外推荐使用美沙拉嗪进行局部治疗,以减少黏膜炎症和缓解症状。美沙拉嗪栓剂仅限于直肠疾病,而泡沫灌肠适用于乙状结肠,液体灌肠在体积较大的情况下能够达到脾曲。据国外研究报道,轻、中度UC患者接受美沙拉嗪灌肠治疗6周后的缓解率为75%,而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为24%[9]。由此可见,局部用5-ASA可作为远端轻、中度活动性UC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

有研究显示,超过90%的轻、中度UC患者在诊断后会接受5-ASA治疗,虽然单药治疗可诱导并维持缓解,但对中、重度活动性UC来说是无效的。针对这些患者,联合口服和局部5-ASA可以明显提高缓解率[10-11]。2017年欧洲克罗恩病和结肠炎指南建议对于左侧和广泛UC的诱导缓解,应使用口服美沙拉嗪≥2.4 g/d联合美沙拉嗪灌肠剂≥1.0 g/d。对于预防复发,直肠应用5-ASA可作为直肠炎的一线维持,也可作为左侧UC的替代方案,口服和局部联合治疗可作为二线维持[12]。联合口服和局部应用5-ASA可能具有协同作用,能增加黏膜5-ASA浓度,从而增强疗效及增加缓解时间[13-14]。但与联合治疗相关的对照试验研究较少,所以联合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有待进一步评估。

2 糖皮质激素

我国相关指南推荐糖皮质激素可作为中、重度UC的首选诱导治疗,也可成为急性发作及暴发型UC的重要治疗方式。长期应用5-ASA治疗的轻、中度UC患者,它能够保持良好生理状态可以继续治疗,但如果发现病情恶化,建议及时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糖皮质激素主要通过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和转录来发挥作用,下调炎症相关的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包括NF-κB、抗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和白细胞介素-6。传统的糖皮质激素主要有泼尼松、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琥珀酸氢化可的松,它们对诱导临床缓解有良好的疗效,但有许多短期和长期的不良反应,从而限制了其使用。因此,开发了具有低生物利用度的皮质类固醇制剂(如布地奈德和倍氯米松),以减轻全身效应。布地奈德是一种具有局部作用的皮质类固醇,主要由肝脏快速代谢,可以很好减少不良反应。目前布地奈德有3种配方:2种标准配方,包括控制回肠释放胶囊和pH依赖性胶囊以及较新的布地奈德-MMX胶囊。

布地奈德-MMX是布地奈德的一种口服配方,它利用结肠释放系统完整地通过胃,并释放靶向药物传递到整个结肠[15]。Bonovas等[16]完成一项meta分析,结果表明布地奈德-MMX 9.0 mg/d对轻、中度活动性UC患者的临床和内镜缓解作用与美沙拉嗪>2.4 g/d效果相似。由Rubin等[17]对布地奈德-MMX 9.0 mg/d联合美沙拉嗪>2.4 g/d的疗效进行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数据分析表明经过8周的治疗,13%的患者达到临床和内镜联合缓解,明显高于安慰剂组(7%)。国外一项多中心研究表明,布地奈德-MMX对于5-ASA治疗无效的患者有较高的价值,其黏膜愈合率、内镜缓解率和组织学缓解率分别为58%、54%和36%,而且有34%的患者实现了组织学和内镜下的黏膜愈合,39.3%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18]。以上研究均表明布地奈德-MMX对轻、中度UC患者诱导缓解具有良好的疗效及耐受性,特别是在5-ASA治疗过程中,共识建议应尽快使用口服布地奈德-MMX[19]。国外有报道,在减少不良事件(非严重且不导致药物戒药)方面,布地奈德-MMX比口服全身类固醇有优势,比布地奈德可能略有优势[20]。但布地奈德-MMX在长期维持治疗上的疗效及安全性仍有争议,还需进一步的研究探索。

3 免疫抑制剂

(1)硫唑嘌呤(AZA)主要通过抑制T、B淋巴细胞增殖、降低细胞毒性T细胞及浆细胞的数量而发挥作用[21]。AZA的适应证:①对应用5-ASA及糖皮质激素疗效差、对糖皮质激素产生依赖或抵抗患者的长期治疗;②作为生物制剂治疗期间的伴随免疫抑制药物;③作为环孢素抢救治疗后的维持治疗。AZA作为单药诱导UC缓解的相关数据较少,所以不建议在UC治疗的诱导阶段单用AZA治疗[10]。UC诊断后早期应用AZA会减缓近端疾病进展、降低结肠切除率[22]。但尚无确定停药时间,Iborra等[23]在临床研究中发现,35例接受AZA维持缓解治疗的UC患者停药后,1、2、3和5年的复发率分别为23.4%、28.2%、28.2%和46.2%,多变量分析提示皮质类固醇依赖性患者的复发风险更大,UC患者晚期引入AZA是复发的预测因子。与5-ASA等药物相比,多达1/4的UC患者,因使用AZA出现严重的不良事件被迫停药,所以在使用AZA时需要进行定期血常规、肝毒性评估、皮肤检查和肿瘤筛查等安全监测[24]。(2)环孢素是一种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是急性严重性类固醇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SR-ASUC)的首选用药。环孢素比英夫利昔单抗(IFX)作用迅速,半衰期较短,对23例SR-ASUC患者10.5 d(中位时间)的有效率可达56.5%,在随访观察的患者中,当静脉注射环孢素使疾病缓解后,将治疗方案改为口服环孢素和AZA,65 d之后以AZA常规剂量维持治疗,患者3个月后的疗效可达到60.9%,并且73.9%的患者避免了结肠切除术[25]。通常将环孢素作为过渡性用药,而不用来长期维持缓解,因为它有潜在的严重不良反应,如肝肾毒性、神经毒性、感觉异常、高血压等[26],而且有些患者使用后可升高血清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27]。另外,多篇文献均表明使用高剂量[4 mg/(kg·d)]环孢素治疗ASUC,与低剂量[2 mg/(kg·d)]相比总体疗效无显著差异,而且大多数与环孢素相关的不良反应均具有剂量依赖性,因此临床医生建议环孢素应从小剂量开始应用以提高其安全性。除了考虑有效性和安全性外,还应考虑患者或提供者的偏好和经验。(3)他克莫司也是一种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但是与环孢素相比,它对T细胞活化的抑制作用更强[28]。一项meta分析研究发现他克莫司的短期临床反应率、临床缓解率和3个月结肠切除率分别为72.1%、52.4%和10.1%[29]。目前,医学专家们认为他克莫司的使用时间不应超过6个月,因为它有严重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头痛、恶心、感染、神经毒性和肾毒性。Haga等[30]对39例接受他克莫司治疗超过3个月的UC患者疗效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这些患者在6、12、24和36个月的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2.0%、69.0%、41.0%和23.0%,同时有35.9%的患者肾功能下降,所以他克莫司在长期维持方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4 生物制剂

虽然非生物治疗可以改善症状,但无法阻止潜在的炎症过程,而且许多患者长期应用这些药物后疗效差,最终必须接受结肠切除,生物制剂的出现不仅提高了临床和内镜缓解率、安全性,而且明显减少住院和手术率,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生活的质量。临床中生物制剂主要包括抗肿瘤坏死因子α、抗白细胞介素12/23、JAK抑制剂和抗黏附分子。最常用的是抗肿瘤坏死因子α,主要作用机制为与肿瘤坏死因子α特异性地结合,诱导抗肿瘤坏死因子α的凋亡,从而控制炎性反应。

用于UC的抗肿瘤坏死因子α主要有IFX、阿达木单抗(ADA)以及抗整合素制剂维多珠单抗(VDZ)。IFX是一种人鼠源化的单克隆抗体,是最早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UC治疗的生物制剂,其对中、重度类固醇难治性UC有效,但价格十分昂贵,Mahajan等[31]对132例重度类固醇难治性UC患者IFX诱导治疗研究表明,药物诱导治疗后56.2%的患者症状缓解,获得临床缓解后,对应用AZA联合5-ASA长期维持治疗的6年随访临床试验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患者第1、2、4、6年的无类固醇的临床缓解率分别为68%、59%、42%和35%,并且联合维持治疗的年度成本比单用IFX维持便宜4 526美元,结果分析显示应用IFX诱导临床缓解后,可应用AZA联合5-ASA长期维持,能使IFX治疗更具成本-效益。Mao等[32]将AZA与IFX应用于重型UC患者(不包括类固醇难治性UC住院患者),通过对比发现,IFX比AZA能显著降低UC患者的住院率及手术率。IFX和AZA联合用药要优于IFX和AZA单一用药[33]。联合治疗可防止生物制剂相关抗体的形成,能降低输注反应的发生率和药物清除率及降低免疫原性,增加单克隆抗体的血清浓度,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ADA是一种皮下注射的全人源化抗肿瘤坏死因子抗体。韩国一项纳入862例应用IFX或ADA的UC患者,研究结果表明,IFX和ADA使用者之间的结肠切除术、住院和使用皮质类固醇的风险没有显著差异,IFX和ADA对于首次使用生物制剂的UC患者具有相似的疗效[34]。但部分患者会因出现过敏等情况对IFX无法耐受,下一步考虑选择ADA或VDZ治疗。最近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发现,ADA和VDZ对因不耐受而停止IFX治疗的中、重度UC患者可能同样有效,但VDZ应视为继发性失败患者的首选治疗[35]。VDZ是一种静脉注射与整合素α4β7特异性结合的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由Macaluso等[36]对VDZ和ADA疗效进行倾向评分加权比较研究,数据分析表明经过12周的治疗,VDZ组和ADA组临床缓解率分别为24.1%和33.3%,经过52周的治疗后,VDZ组51.5%及ADA组31.2%的患者达到了无类固醇缓解,不仅表明VDZ对UC缓解及维持治疗有效,也表明VDZ比ADA具有更好地治疗持续性。以上3种抗肿瘤坏死因子α均具有良好的疗效,具体选择哪种制剂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酌情选择。

我国临床应用生物制剂仍有局限性,虽然生物制剂的疗效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安全性方面仍有争议,而且生物制剂的价格昂贵,临床上很多患者因经济负担过重而放弃应用该类药物。其次,对于抗白细胞介素12/23、JAK抑制剂和抗黏附分子等生物制剂,我国相关研究报道较少,仍需大量研究来支持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5 中药

临床上UC的治疗仍以西药为主,但因其不良反应多、价格昂贵且易复发等问题,中药逐渐成为补充和替代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中UC属泄泻、痢疾、肠澼等范畴,中医专家一致认为UC是由脾胃虚弱、湿热内蕴、气血瘀滞、化腐成脓等多种因素所致,而且他们都有各自认为的辨证分型,但治疗上都会参考经典基础方,在此之上随证加减,对UC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四君子汤是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等成分组成的中药,具有益气健脾的作用,主要治疗脾胃气虚证,近年来,许多研究者使用四君子汤及加味四君子汤治疗UC,有研究表明,加味四君子汤的临床疗效优于美沙拉嗪,且它的不良反应更小,价格更优,更容易被患者接受。清肠化湿颗粒是由黄连、黄芩、木香、甘草等成分组成的中药,主要源于芍药汤,用来治疗大肠湿热证。一项探究清肠化湿颗粒治疗UC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分析表明,经过12周的治疗,清肠化湿颗粒组临床缓解率为31.48%,安慰剂组为12.50%,清肠化湿颗粒疗效明显优于安慰剂,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清肠化湿颗粒组38.33%,安慰剂组25.42%)[37]。以上研究均表明中药具有安全、便利、低成本等优势。虽然中药治疗UC有效,但还没有权威的指南提出中药的安全性,而且临床应用中药会出现肝肾功能异常等情况,除此之外,中药成分及种类复杂多样,具体哪种成分起作用还没有彻底研究清楚,所以对中药的安全性及长期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6 结语

近年来,UC的治疗方式越来越多元化,作为医生,我们不应该盲目选择治疗方式,而应考虑患者需求,疾病的范围、严重程度,对目前或先前药物的反应以及并发症等多个方面。而且不管我们选择哪种治疗方式,最终的目标都是控制UC的急性发作,诱导和维持缓解,愈合黏膜,减少复发。随着医学的进步,我们仍需不断探究现有的治疗方式,开展新的治疗思路,为UC患者的生活带来新的希望。

猜你喜欢
环孢素生物制剂类固醇
生物制剂在银屑病中的临床应用
生物制剂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不同配伍生物制剂对水稻秸秆青贮品质及饲喂价值的影响
中国饲料(2021年17期)2021-11-02 08:15:28
0.05%环孢素A纳米粒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实验研究
超声引导腕管注射类固醇治疗腕管综合征及其对神经电生理的影响
人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基因克隆与表达的实验研究
HPLC法测定环孢素胶囊的含量及有关物质
三种生物制剂农药对克氏原螯虾影响研究初报
现代园艺(2017年19期)2018-01-19 02:49:49
雄激素联合环孢素A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皮质类固醇混合制剂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炎的止痛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