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汐,杨必安,黄作阵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6
大多学者对《黄帝内经》(下文简称《内经》)痈疽文献的研究都只局限于《灵枢·痈疽》篇,围绕着痈疽篇里18种具体痈疽病证名与痈、疽的区别展开,但实际上《内经》里还有大量散在的条文,对痈疽的阐释能起到补充的作用。故本文笔者将《内经》中所有相关的条文找出并进行归纳和探讨。
1.1 “痈”“肿”“脓”“胕肿”辨《说文解字》里“痈”“肿”互训[1],“痈”有“肿”之义无疑,“痈”“肿”也常连用,但《说文解字》并未对具体差异进行阐释。《释名·释疾病》中“痈”字有一个更具特异性的含义,“痈,壅也,气壅否结裹而溃也[2]。”是因气滞而形成的一个病理产物并会溃破。《内经》里大部分的“痈”字都有此义,如《素问·通评虚实论》言:“痈不知所,按之不应手[3]。”《灵枢·上膈》曰:“微按其痈,视气所行……邪气益衰,大痈乃溃[4]。”“痈”在此都是一个有实体的病理产物。而“肿”字,段玉裁认为:“凡膨胀粗大者谓之雍肿[1]。”《说文解字》里“痈”字上有“瘤”字训为“肿”,有“痤”字训为“小肿”[1],可见“肿”是一个更宽泛的概念。
虽未直接提出,但《释名》中“气壅否结裹而溃也”内含一“脓”字值得辨析,因有脓才会溃破,痈疽病里对脓成与否的治疗完全不同。《灵枢·五色》对“脓”有所训释:“黄而膏润为脓。”《灵枢·痈疽》“疵痈”条文下有:“须其柔,乃石之者生。”此“柔”字也描绘了脓的性状,它须与血严格辨别开来。《素问·病能论》曰:“夫痈气之息者,宜以针开除去之;夫气盛血聚者,宜石而泻之。”其“气盛血聚”是一个过程,结果为脓,脓成后才可以用砭石排脓,此点后文会有论述。
《释名·释疾病》曰:“痈,壅也。”《素问·大奇论》曰:“肺之雍,喘而两胠满。”李今庸先生对比了《难经》《脉经》及《针灸甲乙经》相关条文,论证了此“雍”与“痈”同义[5],可见“痈”可假借为“壅”亦可假借为“雍”。
另有“胕肿”值得注意。“胕肿”释为“浮肿”之义在《内经》运用广泛且明晰。《素问·水热穴论》曰:“胕肿者,聚水而生病也。”《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少气脉萎,化而为水,传为胕肿。”王冰注为:“胕,谓皮肉俱肿,按之陷下,泥而不起也[3]。”但仍有很多例外,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少阴司天,热淫所胜……甚则疮疡胕肿。”又有:“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这里的“胕肿”显然就不能解释为因水而产生的浮肿了,而应该与痈肿同义。可见应该注意对“胕肿”的辨析,具体条文具体分析。
1.2 “痈”“疽”“疡”病名辨析“痈”字在《内经》中除了“气壅否结裹而溃也”这一具体病理产物的狭义外,还有另一种含义,代表了这一类疾病。《素问·异法方宜论》曰:“其病皆为痈疡。”《素问·通评虚实论》曰:“所谓少针石者,非痈疽之谓也。”以上都为此义,不仅包含了各类痈病,也内含了其狭义“气壅否结裹而溃也”本身。
“疽”字在《灵枢·痈疽》有所解释,内含在痈疽的辨别中,解释“疽”为:“热气淳盛,下陷肌肤,筋髓枯,内连五脏,血气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余……上之皮夭以坚,上如牛领之皮。”是痈病日久,下陷肌肤及筋骨,最后危急五脏,气血衰竭,与《说文解字》训“疽”为“久痈”相合。
“痈”也常与“疡”同用。《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害中而去,则致气……致气则生为痈疡。”“疡”字的解释说法各异,《说文解字》训“疡”为“头创”,而郑玄注《周礼》“疕疡者造焉”释“疡”为“身创”[6]。这些说法在《内经》的实际运用中都不可从,段玉裁认为:“头字剩,上文疕下曰头疡,则见疡不专在头矣。”这个说法更符合实际。且《周礼·天官·序官》曰:“疡医下士八人……疡医,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刮杀之齐[6]。”可见“疡”泛指一类疾病,而痈疽对应了“肿疡”及“溃疡”,从属其中。而痈疡同用,或为痈病较为常见。
2.1 痈疽总属阳热实证《灵枢·玉版》曰:“阴气不足,阳气有余,营气不行,乃发为痈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热胜则肿”的记载。痈疽总的概括起来为阳热实证。《灵枢·痈疽》曰:“下陷肌肤,筋髓枯,内连五脏,血气竭。”可见,痈疽发展到后期也会成为一个虚证。
2.2 外淫致痈《素问·至真要大论》很明晰地阐释了外淫可致痈疽。“少阴司天,热淫所胜……甚则疮疡胕肿”中的热淫、“少阳司天,火淫所胜……疮疡咳唾血”中的火淫、“阳明司天,燥淫所胜……妇人少腹痛,目昧眦,疡疮痤痈”中的燥淫、“太阳司天,寒淫所胜,则寒气反至,水且冰,血变于中,发为痈疡”中的寒淫,故具有阳热性质的外淫都会导致痈疽,同样寒淫也能致病。
关于寒致痈肿,《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此“形伤肿”并不好判断是形伤易致浮肿还是易致痈肿。有学者认为,“寒伤形,热伤气”应理解为“寒热伤形,寒热伤气”并举出了例证。《灵枢·五禁》有“寒热夺形”,《素问·举痛论》有“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等记载。可见热也能导致形伤,寒也能导致疼痛[7]。不管此句原义如何,就整本《内经》而言,此说合理。故研究最后表明,“形伤肿”既可表示“寒胜则浮”之浮肿,又可表示“热胜则肿”之痈肿[7]。
2.3 咸胜致痈饮食起居的偏嗜亦可导致痈疽的发生。《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素问·异法方宜论》曰:“故东方之域……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膏粱厚味及海鱼的性味都偏咸,对这一类食物的偏嗜都会对血造成影响,导致血液凝滞。《素问·五脏生成》曰:“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色变。”而“血泣”正是痈病形成的关键环节。
2.4 六腑不和致痈《灵枢·脉度》曰:“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腑不和则留为痈。故邪在腑则阳脉不和,阳脉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气盛矣。阳气太盛,则阴脉不和,阴脉不和则血留之,血留之则阴气盛矣……则阳气不能荣也,故曰关。” 历代注家都把此“痈”理解为痈疡,如张介宾曰“六腑属阳主表,故其不利则肌腠留为痈疡[8]”、张志聪曰“六腑不和则血气留滞于皮腠而为痈”[9]。但李今庸先生却对此提出异议,他认为此段主要是论述关格,跟痈疡没有任何关系,此“痈”应通“壅”作“塞”解[5]。但笔者认为,还是应以各注家为是,首先“痈”前有“留结”二字,显然此“痈”应作名词解,而若把“塞”当作动名词理解,也应该有一个实体,那岂不是依然与“痈”同义,而且不管病程发展到最后为何,在其过程中所经历的“气留之”“阳气盛”“血留之”都是会产生痈疽的关键,这一点会在接下来的病机里具体论述。可见此“痈”应理解为痈肿,六腑不和也会导致痈疽的发生。
2.5 外伤致痈外伤也会导致痈疽。《灵枢·官针》曰:“病浅针深,内伤良肉,皮肤为痈;病深针浅,病气不泻,反为大脓。”医者医术不当,针刺深浅与病位不符,损伤良肉或者致邪气壅塞也会产生痈脓。
3.1 痈病——从营气到卫气《素问·生气通天论》曰:“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此句被后世外科专著多次引用,被视为经典,还有另一段很经典的病机过程出自《灵枢·痈疽》,曰:“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反复,故痈肿。”初看这两条很明显是有矛盾的,前者是“营气不从,逆于肉理”,后者是“卫气归之,不得反复”。先弄清楚卫气与营气的含义和区别。《灵枢·卫气》曰:“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灵枢·营卫生会》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该篇后文又对营气做了更加深入地论述,曰:“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命曰营气。”可见卫气不走经络,行于脉外,相比营气的通道更加浅表,而营气行于经,行于脉中,会化为血,为血的前身。
《灵枢·痈疽》曰:“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其“经络”与“血泣”是卫气难以到达的地方。《灵枢·痈疽》还有一条类似的条文,曰:“营气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命曰痈。”此条条文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由营气到卫气,由内而外的发病过程。
《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害中而去,则致气……致气则生痈疡。”根据上下文,此条文的“气”指的是邪气,类比“寒邪客于经络之中”的“寒邪”。由此,痈肿的发病过程就非常明晰了。邪气客于经络导致营气不通,营气不通导致血凝,最后导致卫气不通故发为痈肿。但对完整的痈病来说还没有完结,痈肿所发之后,痈疽篇有“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的记载,加上成脓的过程才是一个完整的痈病。
3.2 疽病——从分肉到筋髓、五脏由痈病到疽病又是另外一个过程。《灵枢·痈疽》曰:“热气淳盛,下陷肌肤,筋髓枯,内连五脏,血气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余。”疽病又由外向内发展,从分肉到筋髓,最后影响五脏,危及生命,条文所论明晰,不必赘述。
4.1 外治法
4.1.1 铍针和砭石《灵枢·九针论》曰:“寒与热争,两气相搏,合为痈脓者也,故为之治针,必令其末如剑锋。”对应了后文“五曰铍针,取法于剑锋……主大痈脓”的记载。《灵枢·官针》的九刺法里又有“病为大脓者,取以铍针……六曰大泻刺,大泻刺者,刺大脓以铍针也”的记载。故铍针这条治疗路线较为明晰,其末端如剑锋,可取脓,治疗痈病已成脓者,其刺法为大泻刺,但此刺法仅有名称并未具体阐释方法。
脓成者还可用砭石排脓。《内经》里痈病脓成与否的治疗区别有非常明确的论述。《灵枢·痈疽》曰:“其状大痈,色不变,寒热,如坚石,勿石,石之者死。须其柔,乃石之者生。”讲述的就是脓未成时坚决不能用砭石治疗,“须其柔”指的就是后世所谓脓成后的波动感。
4.1.2 锋针和员利针除大泻刺外,还有另一种针刺方式治疗痈肿,为赞刺,属于十二刺法之一。《灵枢·官针》曰:“十二曰赞刺,赞刺者,直入直出,数发针而浅之出血,是谓治痈肿也。”此刺法所出为血,所以此痈肿还并未成脓,故赞刺法用来治疗还未成脓的痈病。赞刺法没有提及所用针具,但从《灵枢·九针论》对各针具的描述里或能找到答案,其有“四曰锋针,筒其身,锋其末,长一寸六分,主痈热出血”。此“痈热出血”也提示还未成脓,故笔者猜测赞刺法所用针具为锋针。《灵枢·九针论》曰:“六曰员利针,取法于氂针,微大其末,反小其身,令可深内也,长一寸六分,主取痈痹者也。”其“令可深内也”对应了《素问·长刺节论》中“视痈小大深浅刺,刺大者多血,小者深之,必端内针为故止”的记载。
综上,刺痈大者用锋针,刺痈小者用员利针。两者都用来治疗痈病脓未成者。
4.1.3 针刺经络输穴《灵枢·刺节真邪》曰:“凡刺痈邪,无迎陇,易俗移性,不得脓,诡道更行,去其乡,不安处所乃散亡,诸阴阳过痈所者,取之其输泻之。”
对此条文的理解,历代并未形成共识。对“无迎陇”的理解,大多注家认为是指不要在痈邪气势正盛之时进行刺法治疗,如马莳曰:“无迎其气之来隆,所谓避其来锐者是也[10]。”又如杨上善曰:“痈之大盛将有脓,不可迎而泻之也[11]。”但张志聪等人对此有不同看法,认为:“盖言此气壅于皮肤分肉而为肿,无迎刺陇起之经脉也[9]。”虽与各注家不同,但也有根据。《素问·离合真邪论》曰:“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灵枢·小针解》曰:“迎而夺之者,泻也;追而济之者,补也。”此句或有可能是指迎随补泻之法,但于医理又不太相合,“迎而夺之”为泻法,此条文最后所用也为泻法,理应不当阻止。“无迎陇”或有可能就是指不要在痈肿陇起之处进行刺法治疗。“易俗移性”“诡道更行”都表示着换一种方式,而方法则是“取之其输泻之”,学者对最后“诸阴阳过痈所者,取之其输泻之”的理解未见分歧,皆认为是指针刺经过痈肿的阴阳之脉的五腧穴之输穴进行泻法治疗。
对“不得脓”的理解,多认为是指“若不得脓”之义,而后文皆是解决之法。《灵枢·玉版》曰:“脓已成,十死一生,故圣人弗使已成。”虽古人很早就知道砭石排脓的治法,但仍然认为应在痈脓形成之前及早治疗,所以“不得脓”或有可能是指结果,在治疗痈邪之时,不要在痈肿隆起之处进行刺法治疗,而是针刺输穴用泻法,使在脓成之前就将所聚邪气消散。此条文为韵文,故而为了押韵将“不得脓”放置较前。
4.1.4 其他《灵枢·痈疽》曰:“痈发四五日,逞焫之。”张介宾注云:“逞,疾也。焫,艾炷也[8]。”《灵枢·痈疽》曰:“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但未提及斩断的方法及预后调护,但与现在的脱疽治疗相合。
外治法还提到了豕膏。《灵枢·痈疽》曰:“其化为脓者,泻则合豕膏。”还有“米疽……涂以猪膏”。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的疽病也提及了豕膏[12],可见豕膏为当时痈疽常见的外用药物。
4.2 内治法《灵枢·痈疽》曰:“其病大痈脓……锉陵翘草根各一升,水一斗六升煮之,竭为取三升,则强饮,厚衣坐于釜上,令汗出至足已。”其“陵翘草根”具体为何药物,历代医家对此一直有争议。《刘涓子鬼遗方》记载:“锉连翘草、根各一升[13]。”张介宾却认为“陵”为“芰”[8]。《说文解字》载:“芰,蓤也[1]。”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菱角。姜维对此进行了考证,梳理了“芰”“蓤”“菱角”在古代的各种运用,与此条文都不对证,应视张介宾为臆说[14]。而“翘草根”在《神农本草经》有所记载,曰:“翘根,味甘寒,主下热气,益阴精,令人面悦明目,久服轻身耐老[15]。”其“下热气”正好符合大痈脓的阳热之性。同时《神农本草经》曰:“连翘,味苦平,主寒热,鼠瘘,瘰疬,痈肿,恶疮……生山谷[15]。”连翘本身有治疗痈疽的功效。值得注意的是,“令汗出至足已”也正好对应了《素问·五常政大论》中“之温者疮……汗之则疮已”的记载。汗法使腠理打开,阳气外泄,故能愈疮,可见治疗痈疽在对证的情况下发汗也为一大法则。
痈病总体病性为阳热实证,发展到疽病会成为虚证。外淫、饮食偏嗜、外伤及六腑不和都会导致痈疽发生。其病机是因邪气客于经络导致营气不通,营气不通使血脉瘀滞,后又致使卫气不通而发痈肿,痈肿形成过程中热盛导致肉腐并逐渐成脓。此为痈病的发病过程。疽病是因痈病日久下陷肌肤至筋骨,甚则影响五脏,气血衰竭。
痈疽多预后不良,治疗要及时,在脓未成时用针刺泄热使痈肿消散,或用汤药发汗使阳气外泄。脓已成时用铍针或砭石排脓治疗。
经分析可知,痈疽疾病的理论框架在《内经》就已见雏形,但《内经》并没有将痈疽与其他内科疾病割裂开来论述,所以在理解痈疽文献时也不应该局限于仅含“痈疽”的条文,总体把握《内经》所有篇目会对痈疽有更好地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