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蕾,李 静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
捏脊是在脊背的正中线上,从尾骨部起至第七颈椎,即沿着督脉的循行路线,运用推、捏、捻、提4种手法在长强穴至大椎穴的一条直线上进行操作。随着对捏脊临床研究的深入,现已将捏脊广泛应用于儿科各系统疾病的治疗中,且取得了良好疗效。为研究捏脊治疗儿科疾病提供更好的思路,将近年来捏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早在《黄帝内经》时期就记载了古代医生通过触摸脊椎对疾病进行诊断并以其为治疗的部位,如《素问·缪刺论篇》中记载:“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拘挛背急,引胁而痛,刺之从项始,数脊椎侠脊,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傍三痏,立已。”东晋时期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提到:“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详细描述了捏脊操作的部位、方法及治疗的时间长短,同时将“拈脊””列于“卒腹痛”行目下,可见其有治疗急性腹痛的作用。《小儿诸疾》中记载有“摩脊”可用于治疗小儿夜啼。周于蕃《推拿仙术》中提出捏脊治疗风寒感冒及受寒引起的骨节疼痛:“伤寒骨节疼痛,从此用指一路旋推至龟尾”。张振鋆《厘正按摩要术》中提出捏脊可治疗小儿感寒:“小儿感寒证……推由大椎至龟尾一百遍。”可见古代医家已用捏脊治疗儿科各种疾病。
目前捏脊疗法的具体操作方式有以下两种[1]:(1)令患儿俯卧位,医者用双手的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指腹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然后食指、中指向后捻动,拇指向前推动,边捏边提边向项枕部推移并听到弹响声。在临床多用此种操作。(2)令患儿俯卧位,医者手握空拳,双手的拇指指腹与屈曲的食指桡侧部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前,食指在后,拇指向后捻动,食指向前推动,边捏边提边向项枕部推移并听到弹响声。捏脊一般捏5遍,前3遍仅捏不提,后2遍则每捏三下再将脊柱部皮肤提一下,称为捏三提一法。在捏脊前先在背部轻轻按摩几遍,使肌肉放松,在捏脊后亦可按揉相应腧穴。
3.1 捏脊施术部位的穴位解剖 捏脊疗法主要能够刺激的穴位有督脉穴、夹脊穴、膀胱经穴。通过对督脉穴、夹脊穴、膀胱经穴位置的现代解剖学分析,其解剖层次为:皮肤、皮下筋膜层、肌肉层(斜方肌、背阔肌、菱形肌、腰肌筋膜、竖脊肌、横突棘肌)及相应椎骨下方发出的脊神经的前、后支和交感干及其他丰富的神经血管组织,穴位正是通过这些广泛分布的网状神经组织与内脏密切的联系起来,每穴与其所主治的内脏在神经所属节段上有相当的一致性,且每穴深部有推拿刺激感觉的感受装置,如肌梭、游离神经末梢[2]。
3.2 捏脊治疗各系统疾病的解剖理论基础 内脏运动神经又称自主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其支配心肌、平滑肌和腺体,可支配控制肌肉收缩与扩张和腺体的分泌,调节肌张力,并参与和调节人体的物质代谢,其节后纤维攀附于脏器、血管的表面形成神经丛,再发出分支至所支配的器官。脊髓的中间带内有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低位中枢,人体的多数器官同时接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支配,如交感神经使瞳孔开大(T1~2),副交感神经使瞳孔缩小,副交感神经促进肠蠕动及促进分泌,交感神经抑制胃肠蠕动和分泌(T5~12)[3]。
3.3 捏脊的现代机理 捏脊的层次为皮肤带动皮下组织到棘上韧带再到棘间韧带。体表部位和病变器官的感觉神经进入同一脊髓节段,推拿刺激穴位后,可使周围神经兴奋,以加速其传导反射,引起肌肉感受器的传入活动,并通过脊神经前后根的传导,调节内脏的运动与感觉功能[4]。同时皮肤、筋膜、骶棘肌、横突间韧带等其他富含胶原纤维的结缔组织等均可联系和调节器官,推拿通过刺激穴位周围的肌肉及血管发生反应,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解除肌肉痉挛等,从而达到治疗内脏系统疾病的目的。当捏脊手法施术于背部脊柱穴位时,能调节同一节段神经支配的内脏和组织活动,如手法刺激第5胸椎棘突旁,可使贲门括约肌扩张。现代研究发现,提捏背部皮肤产生的刺激信息经传入神经到达大脑皮层中枢及肠神经系统,通过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的协调功能调节相应神经肽类物质的浓度,使胃肠功能活动恢复正常[5]。
4.1 呼吸系统
4.1.1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指小儿平均每年有6次以上的上呼吸道感染或2次以上的下呼吸道感染。王波等[6]对35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进行转移因子口服液配合辨证捏脊疗法,对照组对32例患儿给予转移因子口服液,观察组发病次数改善率达到85.7%,与对照组的46.8%有明显的差异,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为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程茗[7]采用德尔菲法,通过对各专家使用捏脊疗法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进行调查,发现捏脊治疗其最佳时间为饭后2 h,且不同年龄段给予不同的刺激量,操作频率为1次/d,穴位包括督脉、膀胱经、脊背部穴位,操作疗程1~3个月,穴位操作时间5~10 min,穴位操作次数5~8次,可有效减少小儿呼吸道感染次数。
4.1.2 小儿外感发热 小儿外感发热是感受外邪之后邪正交争的表现。葛金玲[8]通过对20例外感发热的患儿进行捏脊疗法,发现捏脊疗法对双歧杆菌数量有明显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可加速体内活性物质的转运,从而改变中枢体温调节信号的传导,促使小儿外感发热等症状减轻。
4.1.3 小儿肺炎 小儿肺炎发病原因与病毒、细菌感染相关,临床表现为呼吸急促、发热、咳嗽等症状,病情严重者会出现呼吸道反复感染,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肺功能下降、支气管扩张等情况。陈丽琨[9]通过研究发现捏脊组可减少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人工吸痰次数,并缩短肺部啰音消失、退热及住院的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捏脊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4.0%。潘朝云等[10]观察捏脊配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32例婴幼儿病毒性肺炎的患者,治疗组总有效率可达93.7%,且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2 消化系统
4.2.1 小儿积滞 小儿积滞表现为食而不化、腹部胀痛、不思乳食、大便溏泄或便秘等症状。周士伟[11]采用捏脊配合保和丸治疗积滞患儿,对照组给予保和丸,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5.0%(P<0.05)。
4.2.2 小儿便秘 游秘秘等[12]对20例患有功能性便秘的患儿进行捏脊疗法,作为治疗组,对照组的20例患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药物治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95.0%)。
4.2.3 小儿厌食 小儿较长时期食欲不振、见食不贪、厌恶进食的病症。蔡倩倩[13]运用温胃健脾捏脊法治疗36例厌食症患儿,对照组给予常规推拿,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2%,症状缓解时间及中医症状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张艳华[14]通过检索文献发现捏脊法可促进胃肠消化液的分泌、提高微量元素含量、增强胃肠壁的收缩能力、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疗小儿厌食的作用。
4.2.4 小儿腹泻 李伟[15]观察推拿捏脊法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疗效,发现试验组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的痊愈率及治疗后IgG、IgA、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推拿捏脊法可提高小儿机体免疫力,达到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作用。赵育军[16]用捏脊疗法治疗150例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者,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疾病复发率为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2.5 小儿腹痛 耿少怡等[17]研究发现捏脊治疗腹痛总有效率为95.4%,推拿手法可影响体内与疼痛相关的神经递质、激素的分泌代谢从而起到镇痛作用。
4.2.6 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 周鸿雁等[18]通过对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进行捏脊治疗,发现捏脊均可以提高食欲调节因子中的生长激素释放肽水平和神经肽Y,可使瘦素水平降低。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8.0%,高于对照组(P<0.05)。
4.2.7 小儿黄疸 由于婴儿体内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过高引起[19]。刘珊珊等[20]将住院分娩出生后3 d以上的80例黄疸患儿,分为捏脊配合蓝光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只做常规的蓝光治疗),治疗7 d后治疗组睡眠时间及质量均比对照组高(P<0.05),发现捏脊能减轻新生儿黄疸的腹胀、腹痛等症状,降低经皮黄疸指数及血清胆红素水平。
4.3 神经系统
4.3.1 小儿脑瘫 小儿脑瘫主要是由于大脑皮质运动区和椎体系受到损伤而引起的,中医认为与脾肾两脏有密切关联。刘家瑞等[21]对35例患儿进行捏脊运动疗法,作为试验组,35例进行运动疗法,作为对照组,采用GMFM-88量表评估捏脊治疗2个疗程后小儿脑瘫后患儿粗大运动功能。试验组治疗前后GMFM-88量表评分变化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程宾等[22]对50例脑瘫患儿给予捏脊疗法后,发现其能明显提高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含量,降低非必需元素含量,且与单纯综合康复治疗相比,临床疗效有差异(P<0.05)。说明捏脊有利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对脑瘫儿的临床康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4.3.2 小儿遗尿 本病的发生与脾、肺、肾、膀胱关系密切。封建国等[23]研究发现捏脊可减少小儿的遗尿频率、遗尿次数、遗尿量,治疗组治愈率为42.5%。
4.4 运动系统:小儿肌性斜颈 患侧胸锁乳突肌发生纤维性挛缩,造成以头向患侧歪斜、前倾,颜面旋向健侧。郝唯等[24]通过捏脊配合一指禅推法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观察症状改变,总有效率为97.0%。
4.5其他病症
4.5.1 小儿湿疹 杜春雁等[25]运用四时辨体捏脊法治疗30例脾虚型湿疹婴幼儿,总有效率达到82.7%。吴倩雯等[26]通过观察捏法对大鼠至阳穴皮肤内源性大麻素受体的影响,发现捏法可激活ECS系统,不同的刺激量对皮肤表达CB1、CB2表达增多,发现一定强度的捏法刺激可能提高皮肤修复及抗炎能力,为小儿湿疹等皮肤病提供了临床思路。
4.5.2 小儿过敏性疾病 熊英等[27]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32例过敏体质的患儿进行捏脊治疗,对照组34例患儿给予过敏性疾病防治的生活膳食指导,治疗8周后捏脊组过敏体质评分较对照组有更显著的下降(P<0.05),且增加B/W及B+/W值,捏脊组较对照组增加明显(P<0.05)。
4.5.3 小儿贫血及佝偻病 尹超群等[28]收集1月龄健康婴儿68人,34人给予常规儿童保健及干预,34人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中医捏脊,分别观察治疗6、12个月时的骨密度和血红蛋白浓度,中医捏脊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捏脊可用于防治婴儿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及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这两种疾病。
综上所述,近年来捏脊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进一步扩大,但大多配合其他疗法治疗,效果较佳。目前临床主要应用于治疗小儿脾胃系统疾病,且对捏脊治疗脾胃系统的现代机理研究居多,即捏脊选取部位与脏腑的脊髓节段相对,通过植物神经中枢反射,抑制或兴奋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从而对其支配的器官有促进或抑制作用,如:交感神经兴奋可抑制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副交感神经兴奋可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起双向调节作用[29-31]。
中医学认为“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灵枢·外揣》中记载:“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必形诸外。”捏脊疗法作为中医外治疗法的治法之一,具有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痛苦性小、无创伤性等优点,深受大多患儿的喜爱。捏脊通过刺激皮部-孙脉-络脉-经脉,达到疏通经络、调整阴阳、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及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等作用,故能广泛应用于小儿的各系统疾病[32]。
不足之处:(1)未来在治疗机理研究方面,需运用现代医学科学技术手段逐步阐明捏脊疗法的治疗机理,进行更深层次的机理研究,如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神经免疫系统等系统的现代应用机理;(2)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加强捏脊疗法的标准化研究,即捏脊时间、次数、速度、体位的标准化等;(3)制定捏脊疗法的适应病症、治疗不同疾病的注意事项及操作禁忌等;(4)进一步明确综合疗法如何联合临床效果更佳、疗程如何安排等问题,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