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爱国 阮海华 刘立增 陈学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高校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1]。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教师要认真履行培养人才的职责,才能更好地完成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使命。就业是检验高校人才培养定位是否准确、人才培养质量是否符合社会需要的重要方面。文章从学生自身素养、专业培养目标、产业结构、教学过程、第二课堂等几方面,分别阐述了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第一,缺乏敢闯敢拼精神。部分大学生毕业后,第一选择还是想回到父母身边,到自己青少年成长的地区就业,而不是首选到经济发达地区、急需人才地区或行业发展潜力巨大的区域去找工作。甚至有的学生已经被企业聘用,但也怯于到陌生地域探索。
第二,对自身认识不足。部分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好高骛远、心浮气躁,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的能力水平,自身的期望与企业的需求相差甚远,导致求职不顺利。这些学生不仅初次就业困难,甚至多次求职失败,仍缺乏对自身条件的客观分析与认识。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学生对就业产生畏惧或者消极的情绪,未来就业和发展更加困难。
第三,就业能力严重不足。在求职过程中,有些学生表现出缺乏自信心以及基本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等基本能力。主要是因为学生平时对自己的要求不严格或沉迷于游戏,学习不勤奋刻苦,认为成绩及格就行。经过四年的培养,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未能得到提高,甚至有倒退现象。这部分学生虽然就业要求不高,但仍达不到就业市场要求,很难就业。
专业培养方案是培养目标的直接体现。一个专业要想覆盖专业学科领域的全部方向显然是不可能的。每个学校都要有自己的侧重点,从而形成学校特色。在专业特色人才培养上下功夫,进而提高学校的学科水平,甚至办学水平。专业水平越高,学生受益于更多的知识和更宽广的视野,在就业方面选择的空间也更大。不同办学层次高校的学科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方案存在区别。“一流”学科专业要承担为国家培养学科专业领域领军型人才的责任。这些学科的毕业生绝大多数会选择继续深造,以便将来更好地贡献社会、服务人民,他们的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如何发掘学生的潜力、拓展他们的发展空间。普通高校或三本院校的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应更多地考虑提高学科水平、提升学生的专业背景、专业技能、创新能力与综合能力。虽然考研能提高就业率,但由于基础知识的不足,学生很难通过一流学科专业的面试,甚至在向一般院校的调剂过程中也不占优势。制定出符合社会和市场需求的专业培养目标,既有利于就业,也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
首先,产业结构需要有相应的人才支撑。产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远快于高校对人才培养的调整速度。同时,产业对人才需求更强调实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则通过前瞻性、体系性,重基础、宽口径来应对产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以基础应对未来发展,以口径应对现实需求。同时,受教育规模及产业对人才需求的影响,较高层次的高校毕业生无情地挤压着较低层次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这一现象是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最大困惑,也直接影响了普通高校毕业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就业的积极性。为解决人才培养结构与人才需求结构之间的关系,需要学校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专业设置,而不能以师资现状进行专业设置。
其次,专业培养规模应随市场需求而调整。从人才需求角度讲,在本专业的就业规模就是产业对人才需求规模,就业率体现的是综合培养质量;从客观角度来看,大学生在所学专业内就业的人数基本就是该领域人才需求数量。高校对人才的培养规模应略高于产业需求规模,一方面是人才储备,另一方面有利于竞争;从就业现状来看,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满足市场需求,但真正的高端人才仍然短缺,高端人才要靠研究生阶段来培养,本科应注重对这些人才的输送,特别是一流学科专业。
教学是围绕培养目标所进行的人才培养过程。其中,教学内容的设置要紧跟学科前沿,还要兼顾传授专业知识,更要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与创新思维等综合能力及素质的培养。另外,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和手段要多样化。例如:将几乎在所有的教学过程中都会用到的普遍应用的最基本教学方法,如灌输式教学法、以提问和引导回答问题为主要形式的启发式教学法、以调动学生积极发言及参与问题讨论的启发式与研讨式教学法,及让学生对每部分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的思维导图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是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交流能力、表达能力、提高自信心的最佳方法。教学方法没有固定的界限,面对不同的知识、不同的对象,把各种方法有机结合,形成一种教学艺术。从多角度引导学生如何学习、正确思考、系统总结、多方位交流、强化学生自信心,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实现就业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
第二课堂没有固定的形式,也没有学分上的要求,但却体现了一个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要求的管理水平和责任。第一课堂是实现大学生培养目标的主战场,但还需要第二课堂进行强化和补充。例如:思维拓展、自信心增强、交流意识、团队意识、责任意识的培养等,都可以通过第二课堂进行培养强化。第二课堂形式可以是教师全程组织,也可以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去做。其中,体育锻炼及比赛,是强化学生自信心、沟通意识和团队意识的一种有效手段;专业知识或非专业知识的演讲或讨论,是培养学生交流能力、表达能力的较好方法。特别是不善于交流的学生,要给予其更多的发言机会,支持、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兴趣。不要急于纠正,教师后续的正确引导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培养效果;有组织地参加各级学科竞赛是拓展专业能力、创新思维的有效手段,最好能让企业也参与进来,强化该专业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例如:天津商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组织的大学生冰淇淋创意大赛,已连续举办了13年,参与的国内外冷冻饮品企业达到了100余家,从学校内部扩展到会展现场,在行业内有很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部分学生在比赛之后被企业直接要求签约录用。另外,专业社团的各种活动、专业科研训练项目、课题研究训练、参与教师的科研训练、开放实验等都是拓展专业思维及专业训练的很好手段。
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面对的就业形势也更加严峻。鉴于大多数学生家长、就业指导教师和学生工作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往往停留在就业技能教育和宏观政策引导层面,不能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和职业引导,无法满足就业指导工作的需要。因此,建立“全员参与”的就业体系与推动就业工作管理机制,尤其是调动专业课教师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作用,发挥专业课教师在毕业生就业方面的潜力,是提高就业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目前,各高校的专业课教师基本上为博士研究生。他们经过学士、硕士、博士阶段的培养与学习,与优良的社会资源建立了较多的联系。其中,一些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的教师,可利用广阔的人际交往空间,为毕业生提供更有效的假期实习、毕业实习单位或实习基地,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缩小自己毕业预期要求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此外,专业课教师因承担企业的横向项目或作为企业科技特派员与企业有产学研合作,对行业的变化了解及时,可以将这些新变化融入到课程设计、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或学生参与完成的企业项目中。通过以上措施,使学生专业课的学习不会与现实脱轨,让学生对专业课有较新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专业课教师通过与企业开展产学研活动,与企业关系密切,更加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情况,在日常教学中兼顾学生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有针对性、有意识地因材施教,不仅可以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就业能力,而且也拓展了学生的就业空间。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大学生择业观的形成应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的教育、培养和积累。因此,学生就业指导对象不应局限于大学四年级临近毕业的阶段,而应贯穿于大学学习的全过程。例如,笔者所在院校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对大学生就业指导从新生入学2周后就已开始,组织一年级学生进入乳制品、肉制品、面食、饮料等10家左右现代化企业生产车间开展专业认知实习教学,让学生在入学初期,就对食品专业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了解本专业特点、学习内容、生产实况、就业前景以及自己的发展空间,从而尽早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二年级进行初步的职业定向教育。例如,学生5~6人组成项目团队进行实际考察与调研,自行拟定研究课题、工作计划和撰写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申请书。获立项后,在专业课教师指导下按计划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三年级加强择业观教育,邀请企业管理人员或工程师进校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认识企业管理和生产特点,掌握择业技能;四年级,根据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以8~10人为一组组织学生进入相关企业开展为期2个月左右的生产一线实习。
综上,为了明晰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文章从六个方面分析具体影响因素,并对应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以培养大学生的沟通、交往能力,完善知识结构。同时,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与师资教学力量、加强校企产业合作,以期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以及社会人才精准输送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