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2021-04-17 02:21李雨燕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发展

李雨燕,曾 茜

(长沙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114)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劳动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会议上强调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发布,为全面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针对劳动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加强了专业指导,将劳动教育落到了实处。鉴于劳动教育的重要地位,追本溯源而有马克思的劳动教育思想备受学术界关注,形成了一定的学术成果。马克思的劳动教育思想体现在其一系列著作中,并同他的整个思想体系相联系。系统梳理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相关论述可以窥见其生成逻辑、主要内容和价值意蕴等等。把握马克思劳动教育的精髓要义,对于我们开展劳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劳动托起中国梦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的生成逻辑

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深深根植于19世纪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现实状况。马克思立足工人无产阶级的立场,基于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而奋斗终身的社会理想,对资本主义状况下工人的劳动关系和劳动方式进行批判,吸收前人有关劳动教育思想并加以超越,从而形成其劳动教育思想。

(一)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境遇

机器大工业生产下工人异化劳动状况是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境遇。19世纪早期,工业革命导致科技高速发展,机器生产代替了工场手工业生产,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也变得更加尖锐。资本家凭借他们对生产资料的私有权和垄断,毫无顾忌地剥削压迫工人阶级。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工人的异化劳动状况:“工人生产得越多,他能够消费的越少;他创造的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越低贱;工人的产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工人创造的对象越文明,工人自己越野蛮;劳动越有力量,工人越无力;劳动越机巧,工人越愚笨,越成为自然界的奴隶。”[1]49资本主义制度“把工人降低为积累资本的简单工具,把为贫困所迫的父母变成出卖亲生儿女的奴隶主”[2]269。在这种剥削关系下,工人无法实现人生价值,也没有作为人的存在感,而是被弱化为生产链的一部分。“机器劳动极度地损害了神经系统,同时它又压抑肌肉的多方面运动,夺去身体上和精神上的一切自由活动。”[3]486-487劳动不但没有使工人的智力和体力得到充分发展,反而越来越使工人在压抑下逐渐丧失自我本质。更为重要的是,资本家为加强剥削,降低工人工资,大量雇佣女工和童工。大量未成年人不仅失去了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而且在劳动条件恶劣的情况下过度劳动,造成了身体和心智的双重萎缩。“把未成年人变成单纯制造剩余价值的机器,就人为地造成了智力的荒废。”[3]460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本来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而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异化劳动却是对劳动者的肉体的摧残和精神的压抑。正是基于工人异化劳动的悲惨境况,尤其是童工们失去受教育的权利而沦为机器上的链条的事实,马克思强调对儿童实行公共的免费的教育,把教育与物质生产劳动结合起来。“父母或雇主令未成年人劳动而不同时使其受教育,是决不能允许的。”[2]270

(二)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形成的内在动力

马克思为工人争取权利而斗争、为人自由全面发展而努力、为全人类的解放而不懈奋斗的革命理想是其劳动教育思想形成的内在动力。马克思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对劳苦人民充满深切同情。高中毕业时的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到:“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4]这非常明确地表达了马克思的人生理想和幸福观,正是这一信念支撑着他一生为人类幸福而奋斗。他对不合理的社会进行无情鞭挞,指出“必须推翻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5]10。正因为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马克思才能看到异化劳动对工人的摧残,才能对异化劳动进行深刻批判,才会看到劳动与教育结合对于改变工人的劳动状况、生存状况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三)马克思对以往劳动教育思想的超越

在马克思之前,一些教育家、哲学家、经济学家也提出了劳动教育思想。卢梭在《爱弥儿》这一教育名著中,提出少年时期是人的身体和思维快速发展的阶段,也是进行智力和劳动教育的最佳时期的观点。他认为无论贫困富贵,劳动教育是每个人都应该接受的。与此相类似,马克思主张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儿童从小就应自觉参加劳动活动,成为生产劳动者。马克思之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对劳动教育思想有着丰富的论述。莫尔在《乌托邦》中指出,每一个人都必须参加农业劳动,儿童在学习农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去田野劳动。圣西门指出以往的教育制度非但不公平且严重脱离社会实际,劳动教育才是符合社会现状的,因而提出“人人应当劳动”。欧文则认为劳动教育可以提升劳动者素质,缓解社会矛盾。除此之外,英国经济学家贝勒斯认为劳动教育可以使人获得良好的劳动习惯,并且对人的智育与德育具有巨大影响。但是,他们提出的劳动教育主要指教育如何同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在劳动教育的实施主体上寄希望于资产阶级,带有时代与阶级局限性。与此不同,马克思将教育、社会与人的发展结合起来,突破以往教育单一框架,揭示了机器大工业造成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要求工人全面发展的本性,在批判继承前人的劳动教育思想下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劳动教育思想。

二、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在吸收前人劳动教育思想的基础上,针对其所处时代工人的劳动状况,对什么是劳动教育、劳动教育的目的和路径是什么等问题给出了独到的回答,构成了其劳动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劳动教育是劳动与教育的双向结合

马克思以其对劳动本身的理解为出发点,概述了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方面,劳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范畴,是人本质力量的确证,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从而教育应该与劳动相结合;另一方面,劳动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基石,而教育是提升人能力的活动,是促进生产力和社会进步的方式,故缺乏教育而只是为了生存从事单一的、重复的劳动活动,必将导致人的畸形发展,所以,劳动应该与教育相结合。可见,只有实现教育与劳动的双向结合,人才能全面自由发展。

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才能达到育人的目的。针对无产阶级及其子女无法享受教育的现实困境,马克思指出只劳动不教育达不到育人的目的。资本主义制度下,儿童过度劳动以及劳动条件的恶劣,不仅使他们身体发育不良,而且人为地造成了智力荒废,并造成了道德上的堕落,使工人阶级“丧失了对自己生活领域内的支配权”[6]。因此,在社会生产中要坚持生产过程与教育相结合,通过劳动教育使劳动者接受作为独立于社会过程的教育,在提升劳动者劳动能力的同时唤醒人的类意识,激发道德感、提升人之为人的认知度。

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才能让理论运用到实践中。针对资产阶级中上阶层儿童只是接受理论教育而不从事生产劳动的现实状况,马克思认为不能只受教育不劳动,背离劳动实践性的教育只会是纸上谈兵。大工业生产导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离,而社会生产的普遍规律要求人尽可能多方面发展,因此在国民教育中要将教育与劳动活动相结合,把所学所知运用于社会生产,物化为劳动产品,从而达到提高生产力、改造社会的效果,为建立理想社会、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奉献力量。

此外,马克思提出综合技术教育思想,主张开设专门的技术类、职业技能类院校。他认为综合技术教育是劳动教育的典型形式。由此观之,教育与劳动的双向结合既是教育应有之内容,也是教育存在之状态。

(二)劳动教育的目的: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

马克思从劳动教育基本内涵的两个层面出发,提出劳动教育的目的。在马克思看来,劳动从根本上讲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进而在劳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出更多类型、更高层次的社会需要。劳动一方面是人从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的桥梁,以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另一方面,劳动也是人主体意识的彰显、自我生命价值的确证。因此,劳动教育的目的一方面是解决生存发展问题,另一方面是提升自我意识,而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劳动作为满足生存需要的谋生活动,体现的是人类社会共有的现象,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7]531。所以说,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劳动都首先发挥满足人的生存所需这一职能。马克思认为,体力和智力的发展对于劳动者而言是最为重要的,劳动活动就是人体力与脑力总和的体现,离开了体力和智力,任何劳动活动都无法展开。因此,马克思认为劳动教育第一个任务就是实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工人成为生产链条上的一个环节,工人只能片面地发展体力,智力发展受到压制。智力荒废的结果又导致工人不能适应大工业生产的客观需要,从而陷入无法发展的恶性循环中。马克思指出,工人要了解“生产各个过程的一般原理”,“学会各种行业基本工具的实际运用与操作”[2]270,实现理论上和实践上的统一,以适应客观生产活动的需要。人的智力的发展、体能的增强、劳动技能的掌握、技术水平的提升都是保障人生活资料的要素。马克思认为,通过劳动教育能使工人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获得与时代相适应的劳动技能,生存才能真正得到保障。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认为劳动不应止于人的现实生存层面,更应是人自由生命的表现。“劳动对于人的意义,不仅仅是满足于人的生存需要,而且有利于激发人的主体力量。”[8]由此,劳动应是自我实现的方式,是人类发展的需要。“但那是“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9]私有制下资产阶级对工人的剥削与压迫致使工人们肉体上备受摧残、精神上饱受压抑。工人阶级创造的一切与自身相背离,逐渐丧失主体性成为自然界的奴隶。这种丧失主体性的劳动就是异化劳动。它使工人的本质力量无法得到自我确证,更无法使工人得以解放。马克思认识到劳动与人的主体性的内在关联,认为劳动教育有益于工人对自身自由、自觉本性的把握和领悟。人通过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提高感知能力、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行动能力,在能动地同自然界、同他人的互动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主体性,在不断提高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中成为实践和认识的主体,最终实现生产活动的自由自觉。这种自由自觉是具有独立、自由、平等、无奴性也不被奴役的精神状态,是与万物共生的和谐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才会感受到劳动带来的愉悦和乐趣,才会认识到自己的劳动活动是有尊严的创造性活动,意识到自己“为人”的特殊性,才会得到自我确证,从而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

(三)劳动教育的基本途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在马克思看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无论是资产阶级还是工人阶级,想要获得全面自由的发展只有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才能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既能增强工人的科学技术水平,实现社会生产率的提高,又能“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发挥他们的得到全面发展的才能”[5]308。

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实质性结合,就必须让教育活动回归到人的现实的生产劳动过程中去。在资本主义异化劳动下,工人阶级及其子女没有接受教育的时间与条件。为此,马克思提出童工应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取消现在这种形式的儿童的工厂劳动。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等等。”[5]422英国第一个工厂法规定了童工每天的劳动时间,要求工厂内劳动的男女童工每天在劳动时间内拿出2小时接受义务教育。尽管遭受很多工厂主的抵制而拒不执行,但还是把初等教育宣布为劳动的强制性条件。“这一条款的成就第一次证明了智育和体育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可能性,从而也证明了体力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的可能性。”[3]555-556同时,资产阶级在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中盲目培养统治阶级所需的管理人才,只为在资本竞争中占据优势。所谓的精英教育只注重脑力劳动的发展,而对体力劳动嗤之以鼻。马克思提出要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而改变这种脱离生产劳动的现象,改变资产阶级剥夺工人阶级全面自由发展的权利,消灭阶级,使他们摆脱现有分工给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发展。因此,马克思认为:“在合理的社会制度下,每个儿童从9岁起都应当成为生产劳动者,就像任何身体健全的成年人一样,必须无例外地服从那普遍的自然规律,即:为了吃饭,必须劳动,不仅要用脑劳动,而且也要用双手劳动。”[2]269因而,劳动和教育相结合成为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双重需要,是劳动教育的根本路径。

三、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的价值意蕴

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不只是对现实状况的一种客观描述,而且蕴含着丰富的价值意蕴。从人与自然的角度,马克思将劳动教育看成是人类改造自然,提高生产力的手段,坚持了生产力进步的标准,蕴含着劳动教育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价值取向;从人与社会的角度看,马克思将劳动教育看成是无产阶级改造社会、夺取政权的重要方式,蕴含着坚定的无产阶级的阶级立场;从人与自身发展角度看,马克思将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看成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蕴含着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旨归。

(一)蕴含着劳动教育推动生产力进步的价值取向

马克思认为劳动教育是提高社会生产的重要方法,蕴含着生产力进步的价值取向。如果教育、科学技术和生产劳动各自背离,就不可能有现代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从教育、科技和生产三方面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中看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双向结合对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马克思指出劳动教育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3]557。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中,劳动活动并非劳动者自由自觉的活动,而是工人被固定在生产链的某个区域,逐渐机械化。现代工业使机械与工人的结合不断革新,社会内部分工也不断调整变化,大量资本和工人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3]560。提高生产力关键在人。大工业生产要求“用那种把不同社会职能当作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只是承担一种社会局部职能的局部个人”[3]561。在此背景下,马克思指出大工业发展要求劳动者不能仅仅只掌握片面的部分的劳动技巧。马克思指出:“劳动的社会力的日益改进,引起这种改进的是:大规模的生产,资本的积聚,劳动的结合,分工,机器,改良的方法,化学力和其他自然力的应用,利用交通和运输工具而达到时间和空间的缩短,以及其他各种发明,科学就是靠这些发明来驱使自然力为劳动服务,劳动的社会性质或协作性质也由于这些发明而得以发展。”[10]50-51这里所说的劳动的社会力所要依靠的支撑之一就是劳动教育。劳动教育物化在劳动者的身上,使劳动者成为新的生产力的要素,使年轻人快速熟悉整个生产系统。从而,劳动者便能够随意支配、适应不断变动的劳动需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为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的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3]200马克思正是从现代大工业生产中,看到了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只有通过劳动教育,才能为现代工业造就出符合其生产需要的劳动者,才能使生产力不断得到提高。

(二)蕴含着劳动教育为无产阶级服务的价值立场

马克思将劳动教育看成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权利、改造社会的手段之一,蕴含着为无产阶级服务的价值立场。

马克思认为,劳动教育是无产者为自己争取权利的手段。资本家们在为利益的角逐下无视工人的生存发展权利,被压得喘不过气的工人们意识到自己受压迫的地位,城市人口的集中以及工人的快速联合促进他们与资产阶级的分离,同时也激励着他们为改变自己受剥削的地位而斗争。“劳动教育是‘活劳动’的教育,它能够打破资本逻辑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关系在教育中的统治地位,解放大众,实现弱势群体和阶层的教育平等。”[11]马克思提出的劳动教育最终目的是实现人自由全面的发展,这与共产主义理想高度一致。因此,马克思提出工人阶级必须接受与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斗争和革命学说紧密相连的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思想贯穿于马克思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斗争之中,既是无产阶级反抗压迫的斗争方式,又是解放思想,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的现实道路。

马克思将劳动教育看成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资本技术构成的上升造成相对人口过剩,工资降低迫使贫苦家庭不得不出卖儿童劳动力,资本家为谋求更大的个人私利乐于大量雇佣童工。儿童过度的劳动和劳动条件的恶劣,导致身体和心智的双重萎缩。每天过长的劳动时间使儿童身体发育不良,智力荒废,这种状况造成工人阶级及其后代的毁灭性灾难。面对残酷的现实,部分工人已经将保护自己的孩子不受资产阶摧残作为自己的战斗任务。马克思认为,劳动教育是对资本摧残儿童的一种“最必要的抵御之策”[2]269。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明确提出了“取消现在这种形式的儿童的工厂劳动”[5]422的要求,认为迫使儿童在恶劣的环境中从事劳动活动是令人无法忍受的。马克思认为,“在按照不同的年龄阶段严格调节劳动时间并采取其他保护儿童的预防措施的条件下,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10]448-449改造资本主义,当然包括许多方面的内容。就劳动教育而言,它对社会改造具有多方面的意义,首先包括社会制度改进,其次包括改造生产方式和人。但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条件的剥削之下,保护无产阶级的后代免遭资本主义制度的摧残和危害是实施这一原则最迫切的任务。

(三)蕴含着劳动教育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旨归

马克思指出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蕴含着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旨归。马克思指出:“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3]556-557马克思认为,只有依靠劳动教育才能消除人的片面发展,实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进而实现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发展包括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和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根本在于人的本质的发展。一方面是人的能力即人从事劳动生产的能动力量的发展。马克思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一个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他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3]195。人的发展关键在于体力与智力的发展,但异化劳动下工人成为机器的附属品,智力停滞不前,体力也遭受多方面的抑制。另一方面是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这是针对旧式分工所造成的人的片面发展而言的。工人成为机器的附属品,他们的注意力和灵敏性也固定在唯一的对象上面。这样,人就变成了一台麻木的机器,重复同一劳动直至对应部位达到高度疲劳,而身体的其他部位则快速衰退,人不再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而是分解为多个片段。这种劳动“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1]50。马克思认为,劳动教育既有助于对自身能力、自由个性的领悟,也是培养人的主体性的需要。因此,马克思把劳动教育看成是造就全面发展人的唯一方法。

四、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今天,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广大青年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积极投身劳动实践,奋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与此同时,也存在少数青年劳动认知模糊,不懂劳动是人的本质需要,轻视劳动;劳动情感消极,梦想一夜暴富,不愿辛勤劳动;劳动习惯缺乏,眼高手低,不擅长劳动等问题。这是长期以来学校劳动教育不足,劳动课被挤占,师资、场地、经费缺乏等导致的后果,也与家庭劳动教育不够,重“智育”而轻“劳育”密切相关。因此,加强劳动教育是时代之急需。诚然,马克思的劳动教育思想产生于170多年前的资本主义社会,今天的劳动方式、劳动形态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其关于劳动教育的目的、路径及其价值意蕴对于新时代我国开展劳动教育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其启示我们要充分认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战略意义,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育人导向,办好适应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

(一)充分认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战略意义

马克思的劳动教育思想蕴含着变革现实,最终实现劳动人民解放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价值归宿。这启示着我们今天要将劳动教育提升到助力国家复兴、人民幸福、国家富强的战略高度。习近平总书书记提出要“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热爱劳动的思想、牢固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为祖国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12]。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3]。可见,青少年是否热爱劳动,能否成为高素质劳动者,既关系到他们能否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还关系到中华民族能否 “以劳动托起中国梦”。当前,我国要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要破解经济发展困难和瓶颈,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攻克关键核心技术,要把“大国重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就必须加强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是培养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需要。“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14]劳动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和必要手段。劳动教育既是强化德育智育与体育美育的重要手段,也是贯通德育智育与体育美育的中心线索,是实现五育并举、五育有效融合,“以劳树德、以劳启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从而促进青少年儿童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劳以成人’是内含于‘学以成人’之中的,也就是说,学会劳动,才能‘成人’。”[15]当前,我们要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教学为中心,强化教师的劳动意识,提升劳动教育的专业性和自觉性,打造专业高效的教师队伍,把劳动教育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此外,还要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全方位的劳动教育,让广大青少年不断感知劳动的价值、获得劳动成就感,从而形成正确劳动观念、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并在劳动中发现自我价值,全面提升自我。

劳动教育是实现“以劳动托起中国梦”的需要。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7]196劳动不仅创造了人,也创造了世界与历史,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正是因为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紧跟着党的前进步伐,积极投身革命、建设、改革的时代洪流,才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无数的“中国奇迹”和“中国震撼”都凝聚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进入新时代,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依然需要全国人民共同付出艰苦的努力。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当前必须把劳动教育摆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将其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基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工作来抓。要通过明确劳动教育目标,采取有效措施,把劳动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为“以劳动托起中国梦”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勇作为的高素质劳动者。作为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生力军,广大青年当自觉将人生梦想并融入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之中,以实现个人梦想并成就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人生目标会有不同,职业选择也有差异,但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16]因此,青年一代要在劳动实践中提升个人能力,要立足本职岗位,干出不平凡的业绩,要以个人理想的实现促就中国梦的实现。

(二)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育人导向

马克思的劳动教育思想始终立足无产阶级的阶级立场,将对劳动的推崇、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融入理性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批判之中。这启示着我们,劳动教育要解决“为了谁”,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等方向性的问题。正如《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所指出,要“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14]。这里明确指出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育人导向,可以说是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在新时代的发展。

劳动教育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认知导向。正确的认知引领劳动教育正确的方向。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17]马克思主义认为,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劳动形式如何变化,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不会改变。因而,在劳动教育中,要注重引导青少年理解并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劳动价值理念。当前,有些人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时代到来,劳动已经不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甚至认为劳动没有必要了。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人工智能的开发是人类复杂劳动的成果。人工智能作为人类的劳动工具而存在,并将人类从危险、繁重和枯燥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为人类从事科学艺术等创造性活动赢得了时间和空间,这恰恰是人类创造工具并使之服务于人类自身发展的最好证明。

劳动教育要涵养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导向。劳动情感决定青少年对劳动的态度,是激发青少年进行劳动活动的内在动力。无论是家庭劳动教育还是学校劳动教育,一定要确立劳动光荣的价值理念。如果将劳动作为惩戒青少年的一种手段,必然会使青少年对劳动产生反感,参加的劳动越多,就会越来越厌倦劳动;同时,也要树立劳动只有分工不同,并无高低贵贱,任何一种劳动都值得尊重的价值观念,让青少年广泛参与各种劳动,体会不同劳动的特点,“使其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牢固树立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思想,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增进对劳动人民的感情”[18]。

劳动教育要强化劳动奉献社会的实践导向。要在“劳动教育中培育青少年公共服务意识,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家国情怀”[18]。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中,要多开展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利用所拥有的工具和设备等为他人和社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劳动和服务,从而在劳动和服务中强化社会责任、增强奉献意识、展现青春作为。鼓励广大青年练就过硬本领,并将才能和智慧用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用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三)努力办好适应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

马克思的劳动教育思想深深打上了时代烙印,他提出的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综合技术教育等都是适合大工业发展时期的劳动教育。新时代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科技正在改变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人类正逐步迈入智能时代。科技的发展和产业的变革不仅给传统劳动方式和劳动者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也为劳动者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革新劳动方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动力。新时代劳动教育要适应时代特征,回应时代需求,为培养新时代的高素质劳动者而不断努力。直面时代新人培养的新时代劳动教育展开需要在“身心合一”的劳动实践中培养“完整的人”,在“身体力行”的劳动实践中培育多维价值观,在“多重场域”的劳动实践中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19]。

新时代劳动教育要着重涵养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我国经济也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的动力、经济发展效率都要发生转换,这对人力资本的发展提供了更高的要求。未来的劳动者不仅要有突出的个人能力,更需要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专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这是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时代体现,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重要精神支撑。在劳动教育中,要结合时代要求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置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劳动教育内容。同时,还要加强劳模精神的宣传教育,让劳动光荣、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新时尚,让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成就自我。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要着重培育青少年创新创造能力。在马克思生活的年代,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机器化大生产使工人沦为机器的附庸,工人的“活劳动”受机器的“死劳动”支配,劳动是异化劳动。即使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人们还从事着一些重复性的、单调的、乏味的体力劳动或者脑力劳动。而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机器必将取代人类大部分重复性劳动,人工智能无法完成的将是那些需要用丰富的经验和认知去综合判断,需要人与人之间密切合作和交流才能完成的复合型劳动。无疑,创新创造能力将成为完成这些复合型劳动的核心素养。劳动教育应充分考虑这一趋势,分阶段逐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在鼓励青少年参与劳动的过程中,关键要切实维护好青少年的好奇心,培育其不断求新、求异的探索精神和批判精神,这是创新创造能力的宝贵来源。同时,劳动教育要加强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和劳动技能相衔接,结合学科和专业积极开展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新时代劳动教育要注重培育青少年的沟通协作能力。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各种社交工具的存在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越来越网络化、虚拟化,现实交往变得越来越少,导致一些人的社交合作能力和主体意识的发展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劳动教育就是要让人在实际劳动过程中,通过真实具体的交往,启发人重新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提高人的主体意识、协作意识以及沟通能力和大局意识,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同时,全球化加速已是不可遏制的历史潮流,而劳动社会化程度也随之大大提高,劳动分工越来越专业化和精细化,再小的一个劳动产品也往往不能由一个人或一个部门单独完成,每个劳动环节之间的关联性和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劳动的综合性和整体性更加凸显,这特别需要劳动者具有大局观念和团结协作能力。因而,劳动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创设更多的团队合作情境,“鼓励学生自主分工合作、自主设计管理,明确自我主体定位、理解团队合作价值、培育团结协作精神”[20]。

猜你喜欢
马克思劳动发展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热爱劳动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