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学术话语权提升策略研究

2021-04-16 20:55李冬青
出版广角 2021年5期
关键词:社科学术期刊英文

【摘要】中国英文社科期刊是向世界传播中国学术声音的重要媒介,但目前我国英文社科期刊数量少,学科分布不均衡,影响力低,其发展受到语言表达、期刊评价、运营模式等因素制约。重塑评价体系,联合办刊力量优化期刊内容,搭建集成平台,创新传播路径,是中国英文社科期刊走出发展困境的有力措施,有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和学术话语权。

【关  键  词】英文社科期刊;国际学术影响力;学术话语权

【作者单位】李冬青,河南大学二语写作研究中心/大学外语教研部。

【基金项目】河南大学创新项目(2020100702)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23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05.019

中国英文社科期刊是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提升中国国际学术话语权的重要阵地,但目前我国英文社科期刊仍然面临数量少、学科分布不均衡、影响力不足等问题。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增强中国国际学术话语权,努力发展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英文社科期刊,是每一位社会科学工作者和学术出版人的使命担当。

一、 我国英文社科期刊的发展现状

1.数量少

从世界范围看,我国英文学术期刊的总量与许多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据Ulrich' s  Web Directory的统计,全球英文学术期刊的总数为33119种,而我国(含港澳台地区)的英文学术期刊總数仅为556种,明显低于德国(1500多种)、日本(1000多种)等其他非英语国家[1]。我国作为学术期刊大国,虽有超过5100种科技类期刊和2600种社科类期刊[2],但英文社科期刊却少之又少。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英文社科期刊的数量只有68种,其中42种有CN号,26种仅有ISSN号而没有CN号。

2.学科分布不均衡

除5种综合类期刊外,目前我国的英文社科期刊主要分布在19个学科(见图1)。其中,经济学14种、政治学11种,合计占总数的36.76%,管理学、法学等9个学科的英文期刊数量分布在2—6种之间,体育学、艺术学等,8个学科的英文期刊数量仅为1种。新闻传播学没有相关的英文学术期刊出版,马克思主义、考古学、宗教学等学科的英文期刊没有CN号。由此可见,目前我国英文社科期刊覆盖学科极不均衡。

3.影响力低

《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2020版)》显示,在我国160种社科TOP期刊中,英文期刊仅有17种,占总数的10.63%。英文社科TOP期刊的国际他引总被引频次为4279次,占社科TOP期刊总量的13.77%。笔者将160种社科TOP期刊放入“国际他引影响因子—国际他引总被引频次”半对数坐标系后发现,英文社科TOP期刊的刊均他引影响因子虽然整体高于其他中文期刊,但影响因子的绝对值仍然偏低。此外,绝大多数英文社科期刊国际他引总被引频次较低,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英文社科TOP期刊刊期偏长、发文数量偏少等问题。

总的来说,我国英文社科TOP期刊与中文社科TOP期刊相比,国际影响力并不突出。通过与《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2020版)》中的SSCI期刊对比分析也可看到,我国英文社科TOP期刊中仅有Journalof Sportand Health Science的国际影响力达到了SSCI期刊的TOP水平,China & World Economy、Journal of Dataand Information Science基本达到SSCI期刊的中等水平,其余英文社科期刊在国际影响力方面与SSCI期刊相比差距明显。

二、 我国英文社科期刊“走出去”的制约因素

1.语言表达之困

语言是制约我国英文社科期刊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与科技期刊相对通用的语言标准和话语体系不同,社科研究成果中许多观点和术语在外译过程中具有一定困难,看似意义相近的词语在感情色彩、意识形态上可能存在巨大差异。这对作者和翻译人员的学术语言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一些优秀社科成果在英文期刊发表。

2015年,全国高校外语学刊研究会曾计划将年内的高质量外语教学类论文译成英文发表,但最终未能实现,一定程度上就是受到翻译难度大、成本高等因素的影响[3]。外语类研究尚且如此,其他学科的英文翻译难度则更大。除作者和翻译人员外,英文社科期刊的编辑人员也需要具备较高的英文学术水平,能够阅读和编校英语学术论文,这对编辑人才队伍也是一大挑战。

2.期刊评价之困

我国英文社科期刊在寻求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容易陷入一种“学徒心态”,即将国际化等同于西方化,以是否进入SSCI、A&HCI作为英文社科期刊质量高低的评判标准。但上述两个索引系统都是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建立的,彰显的是西方学术标准。我国英文社科期刊如果一味崇拜和迎合西方学术标准,就会丧失主体性,也难以真正做到传播中国声音、守好中国的国际学术舆论阵地[4]。由于受目前唯SSCI论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影响,我国大量优秀稿件外流,给我国英文社科期刊组稿造成困难,进一步加大了办刊难度。

3.运营模式之困

办好英文社科期刊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目前,我国英文社科期刊的办刊主体主要包括科研机构、高校、出版机构和学会等,各个主体之间的合作较少,普遍存在“散、小、弱”的问题,由于缺乏自主性强且规模较大的出版平台,难以打造过硬的期刊品牌。一些期刊直接选择和国际出版商合作,利用“借船出海”模式快速打通出版和传播渠道。如Journalof Sportand Health Science和China&World Economy两本期刊分别选择与Elsevier、Wiley-Blackwell两大国际出版商合作。这虽然能快速提升中国英文社科期刊的国际“能见度”,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期刊的渠道拓展和盈利创收,不利于期刊走自主发展之路。加上优秀科研成果的版权和发行渠道完全由外商掌握,不利于我国的科学信息安全保护。

三、 我国英文社科期刊“走出去”策略

1.重塑评价体系

我国英文社科期刊“走出去”的初心是增强中国学术声音的传播力,更好地维护国家形象。然而,唯SSCI论导向造成前沿学术成果外流,许多获得国家基金项目资助的优秀成果选择第一时间发表在国际影响力更高的外刊上,以此彰显自身学术价值,这一定意义上等同于国家资金的外流[5]。

重塑评价体系是当务之急。2018年,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推出《世界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指数(WAJCI)年报》,提出了新型期刊评估方法。同年,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18年)》,首次将英文社科期刊纳入评价范围。报告的发布对重塑期刊发展生态环境有着重要意义,相关部门应积极构建推动符合我国国情和发展需要的评价体系,制定有力措施,给予TOP期刊与SSCI期刊同等地位,对英文社科成果认定做出适当的倾斜,以减少国内优秀论文的外流,鼓励国内外优秀英文社科成果在中国自主创办和运营的期刊上发表。

2.联合办刊力量

由于英文社科期刊办刊难度较大,国家应鼓励各方办刊主体积极合作、优势互补,走联合办刊的道路。例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联合国内多家知名高校,创办了Frontiers系列全英文学术期刊,将高校的学者资源和学术资源优势与出版社的平台资源优势强强联合。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打造了学术质量高、运作规范、规模优势明显的系列英文学术期刊。

在市场驱动和行业激烈竞争的情形下,期刊出版资源整合是必然趋势[6]。从自主发展的角度来说,不能一味依赖“借船出海”的出版发行模式,而是要集中力量,坚定走“造船出海”之路。只有联合发展、形成合力,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道路,我国英文社科期刊才能在国际学术市场的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

3.优化期刊内容

优质的期刊内容是英文社科期刊制勝的关键。首先,期刊编辑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理论素养和鉴赏力,编研结合,追踪国际学术圈的最新动向和前沿成果,及时调整选稿方向;要围绕学科热点和社会现实问题策划专题或者专刊,就相关问题进行系统探讨和深入挖掘,将相关研究成果集中刊发,提升期刊的关注度和影响力。据统计,在中国问题研究方面,EconLit收录的中国学者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不及外国学者的发文数量多[7]。在最需要阐明中国立场、中国主张的问题上,中国的学术声音并没有掌握相应的话语权。因此,我国英文社科期刊应当设置具有本土特色的议题,坚定学术自信,为中国学者提供发声平台。

其次,期刊编辑部应进一步拓宽稿源,一是通过组织学术会议、学科论坛等方式,将期刊、学者、作者、读者联系起来,形成学术氛围浓厚、互动交流友好的期刊“朋友圈”。二是建立国际学者数据库,把握相关领域国内外学者的最新研究方向和兴趣,根据组稿需要向特定学者约稿。三是建立健全审稿制度,提高期刊的公信力。匿名审稿、同行评议是目前国际期刊审稿的主流做法,研究显示,匿名审稿制度的推行有利于期刊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和平均引文率的提高[8]。我国英文社科期刊要规避传统审稿制度中的关系稿、人情稿和作者身份歧视,回归稿件质量本身,在最大限度保障审稿公平性的同时,防范同行评议欺诈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此外,还要创新期刊出版形式,推出不同类型的内容衍生产品,如通过Podcast等有声产品搭建学者访谈平台,形成观点碰撞,提高期刊认知度。

4.搭建集成平台

在数字信息化时代,搭建作者友好型、读者友好型数字平台至关重要。平台除了具备常规的投稿、审稿、检索等功能,还要给予国内外学者足够的学术理论、学术规范、语言规范支持,这也是增强期刊吸引力的重要途径。如Elsevier在合作期刊平台上整合了多种附加功能,包括Researcher Academy、基于PlumX评价指标的文章推送等。Researcher Academy可免费提供在线学习模块课程,为研究准备、写作、投稿、同行评价、学术交流各个环节提供指导;PlumX则侧重社会化分享,如Journal of  Sportand Health Science期刊平台上就有专门的界面,分享基于PlumX指标的高分论文。

基于投稿人的各种需求,我国英文社科期刊在搭建数字平台时可以开设或链接有关慕课、微课,为科研人员提供国际学术写作规范和投稿流程的讲解和指导;或开辟科研论坛,分享学术热点,开展学术交流和讨论;或开辟翻译论坛,帮助投稿人开展互助式翻译,引介专业的翻译或润色机构;或借鉴科普读物竞译的办法,发布竞译通知,激发专业人员主动提供翻译服务的热情;或设立权限制度和积分制度,使完成高质量翻译的活跃用户可以提升权限,享受特色服务,并累计积分冲抵论文版面费等。

5.创新传播路径

英文社科期刊要从传统印刷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创新传播路径,拓宽数字传播渠道,通过网络出版、移动出版、自媒体出版等多种形式实现一刊多版、多渠道传播。

按照目前国际主流做法,一是通过OA出版方式开放全部或部分资源,快速进入学术市场。按需出版、多样化办刊能够扩大读者的覆盖面,满足不同类型读者的需要。二是走移动传播之路,利用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微博、博客、Facebook、Twitter等平台,第一时间推送期刊目录和最新论文。三是通过移动终端进行学术信息科普,增强用户黏性。四是创新推送内容和形式,利用多模态推文将图、文、声、影结合起来,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习惯,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9]。五是走互动传播之路,鼓励读者在网络或移动社交媒体上阅读、点赞、评论、下载、转发,变被动接受为主动传播。六是走大数据传播之路,增强受众意识,关注受众的心理,利用大数据分析受众特点,了解受众的需求和习惯,从而实现精准推送、点对点服务。

|参考文献|

[1]陆建平.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英文学术期刊的发展和展望[J]. 出版发行研究,2019(9):68-73+7.

[2]柳丰. 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与传播力提升策略研究[J]. 出版广角,2019(22):25-27.

[3]许莲华,肖雪山,林愉青. 论中国学术期刊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有效途径[J]. 社会工作与管理,2019(2):101-106.

[4]王永亮. 电子书传播文化平台探索——以亚马逊Kindle营销为例[J]. 出版广角,2017(21):60-62.

[5]陆建平. 中国学术出版的国际化进程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5):51-66.

[6]刘杨. 中国英文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集约化路径研究——以Frontiers系列社科学术期刊为例[J]. 中州大学学报,2016(6):58-64.

[7]李钢. 我国英文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问题及对策——以《中国经济学人》为例[J]. 出版发行研究,  2016(10):13-17.

[8]刘瑞明,赵仁杰. 匿名审稿制度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学进步吗?——基于双重差分方法的研究[J]. 经济学(季刊),2017(1):173-204.

[9]王永亮.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海外出版之旅——聚焦读者的文化意识及翻译作品出版的营销策略[J]. 出版发行研究,2018(4):59-63.

猜你喜欢
社科学术期刊英文
英文摘要
社科成果展示
社科成果展示
社科成果展示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河海大学学术期刊创办百年
人文社科
虚假学术期刊累及一线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