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秋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 城市生活的东西几乎什么都要用票。重要的工业品不必说,如三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不光要票,还要“工业券”。每个成年人每年好像只有一个工业券, 买一件东西就得二三十个,要攒多年,如果急着用,就得朋友亲戚之间相互拆借。其他的生活品如布料、粮油、白糖、鱼肉蛋,以及豆制品等,也都凭票供应。所以每家每户的主妇们都管理着一沓沓的票证。离了票证,无法生活。有一家私人藏馆收藏农村某公社的“大姨妈”票、“夜壶”票,算是极端的例子,济南好像没见到过。有一码说一码,凭票,东西真不贵,鸡蛋六毛多一斤,优质的带鱼三毛多。所以现在仍有人惦记着那时的“好日子”。年轻人一听说三毛钱就能买一斤带鱼, 便啧啧咂舌,好生羡慕。殊不知那时只有逢年过节才能见到点鱼腥, 而且多数家庭宁愿买两毛多的次等带鱼而不买三毛多的优质品,毕竟每斤能省一毛多钱。
一毛多钱,可以办不少事。比如买两根上好的冰棍儿, 或者买两块包着糯米纸入嘴即融的大白兔奶糖。现在一些鲁菜馆,都有一道菜叫“老济南炒合菜”,弄了几样东西炒在一起,挺贵的。其实,那年头饭店的“炒合菜”,是其他菜的下脚料,舍不得扔,合在一起炒。有些富裕点的家庭,偶尔到饭店买個菜解馋,都愿买这个,便宜。一两毛钱,就可以买半茶缸子。
最要紧的是粮票。如果没有粮票,你就只能在家里吃饭, 在外面无法买到任何粮食制品。外出开会,住旅馆饭店,吃公家餐也必须交粮票。粮票分等级,地方粮票只能在省内使用,出省就得用全国粮票。比起地方粮票,全国粮票纸张高档,图案精美,体现出一级有一级的水平。如果口袋里掏出几张全国粮票,那还是很有派儿的。一般老百姓没有正路子可以搞到全国粮票, 除非宾馆饭店里有熟人,帮助换一些。当然一般人基本也用不着, 大半辈子没坐过火车没出过城的人有的是。两种粮票长期并存,后来推而广之被用来比喻资格待遇的差别。比如评职称提干或者涨工资之类, 在规定和计划之外的,常被人称为“地方粮票”,在内部待遇一样,搁到外边不承认,一说就知道。
粮票依存的基础是粮本。粮本和户口本同等重要,乡下人是没有的,这就是城乡最大的身份差别。如果不下馆子,不买油条也不吃桃酥蛋糕,有粮本就可填饱肚子。有粮本才能取粮票, 取了粮票也就可以保证出去饿不着。在家要粮本,外出要粮票,二者都是不可缺少的。每个人的口粮都在粮本上,并标注粗粮细粮的比例。细粮在北方其实就是白面,标准粉,又叫八五粉,百分之八十五的出粉率。也有更白的面, 那叫“富强粉”,粮店里买不到,只有到档次高点的饭店有富强粉做的食品。我的祖父曾带我下过一次馆子,西门边的汇泉饭店,尝过富强粉的小馒头,不就菜吃也很享受。那年头纯白的东西不多,包括棉布,看上去总是有点土白色。女人多也是黑乎乎的,皮肤细腻白嫩的也少见。我们知青点一位大姐曾惊艳整个村子,就是因为气质优雅,皮肤白皙。多少年后, 一位村里的伙计还风趣地说,他从小长到大就没见过这么白的东西。我看到富强粉馒头时和村里的伙计感受一样:从没见过这么白的东西!
扯远了。粗粮中也有好东西,大米,尽管那时的米很粗糙, 但比其他粗粮如玉米面、高粱面、地瓜面都要好得多。只是其他粗粮计划内可以随便买,只要粮店里有,而大米稀缺,只能限量。所以曾经有一段,乡下人用大米换城里人的粗粮,以少换多,大街小巷“换大米”的叫声不绝于耳。农民进城除了换大米,再就是收垃圾和“偷大粪”———私自挖厕所是不允许的, 这项工作只有晚上偷偷进行,到居民院里的厕所门口,先要悄悄地问一句:“茅房有人吗? ”“换大米”“倒垃圾”和“茅房有人吗”,是那个时代农民进城的三种“职业语言”。
秋冬之交是个好季节, 因为地瓜下来了。地瓜可以多买,一斤口粮可以买五斤,虽属粗粮,但蒸着煮着都好吃。所以一听说粮店来了地瓜, 人们便推着小车提着麻袋去排队。粮店的院里地瓜堆积如山,大台秤前,店员们手持铁锹给居民们装,有时排队人多,还需要挑灯夜战。这时节,家家桌子下面都堆了一大堆地瓜。地瓜的不好处,就是吃多了烧心,但有两样东西可解,咸菜和白菜,地瓜之绝配。当然不是有意之绝配,吃不吃地瓜,到了冬天都是这两样菜,最多加上萝卜。地瓜养人,一时间,大人孩子都像气儿吹的一般, 圆润了很多, 都有了血色,俗称“地瓜胖”。据说这玩意儿是清代时才从外国传过来的,由此带来人口增长,名不虚传。遗憾的是每年地瓜就那么一季,晾成干磨成面就没人愿吃了。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 粮票不知不觉地多了起来,缘于收入的增加和自由市场。那时不叫农贸市场,而叫自由市场,略有些贬义。开放市场,农民进城卖东西不算投机倒把,城里人可以买到更多的副食品,餐桌日渐丰富,粮本上的粮食便有了结余。
粮票多得用不了, 渐渐成了一种交易品,可以在自由市场上换鸡蛋。因为对于没有计划口粮的乡下人而言, 粮票还是很重要的。十斤左右可换一斤鸡蛋,粮票又有了新的用途。当然, 比粮票更有价值的是油票,计划内的花生油比计划外的便宜很多,用油票换鸡蛋,一斤就能换一斤。只是一般人一个月半斤油,都没有富余。我的一位朋友,是个单位的小头目,乡下人找他办事,都带几斤香油, 家里厨房墙根里有一排装香油的塑料鼓子。于是,便舍不得再去粮店买花生油。炒菜也用香油,包水饺调馅也用香油,满屋子都是香油味,吃完饭,一打嗝也是香油味。油票攒了上百斤。夫妻都是老布尔什维克,不好意思拿去换鸡蛋。不久的一天,粮油票突然宣布作废了,眼见都成了废纸,着实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