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里话清明

2021-04-16 15:52李笙清
月读 2021年4期
关键词:竹枝词介子寒食节

李笙清

清明是我国传统的岁时节令,在二十四节气中排在第五位,是春天的第五个节气。对清明的景象和物事,古代诗人吟咏不绝,竹枝词里亦有一些佳咏,或描述清明祭祀的民俗风情,或描写外出踏青品赏风物,或写插柳、戴柳、射柳,或写牵钩(即“拔河”)、蹴鞠、荡秋千、放纸鸢,体现了清明时节民俗活动的丰富多彩。

清明以祭祀为主,每到清明,人们都要给逝去的亲人上坟祭扫。清代成都人杨燮写过百余首《锦城竹枝词》,其中有一首《清明节》,刻画了清代早中期成都人在清明时节纷纷出城到郊外上坟祭祖的情景,尤其描述了女人乘轿“走挨肩”的盛况。诗曰:“城中上冢趁晴天,女轿夸多走挨肩。穿过街坊来狭陌,菜花黄到绣裙边。”字里行间,天高云淡,春意盎然,阡陌上的油菜花已是一片耀眼的金黄。在阳光明媚的艳阳春日里,人们蜂拥出城,为先人扫墓,以寄托对逝去亲人的“思时之敬”,充满了画面感。

清明时已近暮春,此时的郊外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芳草如茵,溪流淙淙,秧苗绿稻田,菜花黄阡陌,好一派春和景明的气象,于是成为古人游山玩水作逍遥之游的大好时节。比杨燮年长一百余岁的清初诗人吴乔,他笔下与清明有关的《成都竹枝词》,着力描述的是清明时节成都女性冲破传统封建礼教束缚,走出闺阁,悠闲自在地踏青赏春的画面:“春罗衫子凤头鞋,借踏青名以遣怀。惹得菜花裙脚满,阴将绣帕背人揩。”吴乔虽是江南太仓人,却在蜀中生活多年,这首竹枝词使用了成都方言“阴将”(意即“悄悄地”),可见作者已深深融入当地社会,对成都地区的清明物事印象非常深刻。

晚清诗人王泰偕写过《吴门竹枝词》四首,分别刻画了上巳(农历三月初三)、清明、立夏、小满的物事风情,其《清明》诗曰:“唐家天子重清明,细柳为圈赐侍臣。新人吴中风土记,家家门卷柳条新。”吴门,苏州一带,因苏州曾为古吴国都城,故有“吴门”之谓。这首竹枝词提到的“唐家天子重清明”,说的就是被宋代诗人黄庭坚赞誉为“士甘焚死不公侯”的介子推的故事。相传春秋时期介子推追随晋国公子重耳,在外逃亡十九年,曾割下大腿上的肉给重耳充饥,可谓功莫大焉。可重耳回国成为晋文公后,大封功臣时却唯独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鄙弃功名利禄,隐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为逼迫介子推出山,放火烧山,但介子推坚持不下山,与老母亲相抱死于柳树之下。晋文公追悔莫及,遂下令将介子推的忌日定为寒食节,不许国中举火燃炊。寒食节与清明相近,于是就有了清明的纪念氛围。相传晋文公后来上山祭祀介子推,发现那棵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民间就有了清明插柳的习俗,南朝梁宗懔所撰《荆楚岁时记》中就有“江淮间寒食节,家家折柳插门”的记载。到了唐代,唐太宗赐给大臣柳条编制的柳圈,以示赐福驱疫。从这首竹枝词可见,吴中地區“家家门卷柳条新”,已成为清明时节的一种传统民俗。

元代画家王振鹏绘《驭马踏青图》

寒食祭祀介子推和清明插柳的习俗,在湖北武汉地区同样存在。清道光年间寓居汉口十余载的浙江余姚秀才叶调元写过《汉口竹枝词》292首,其“时令”篇中有两首就已提到。其一曰:“寒食无人扫夜台,冥钱恐属介子推。当年逃禄绵山隐,死后偏争纸腚来。”其二日:“和烟折得柳枝新,插向门前满眼春。两鬓更教簪嫩叶,清明时节重闺人。”前者提到祭祀先祖应在寒食节之后的清明节,并记述了介子推的故事;后者则刻画了武汉人清明插柳的习俗。

清明时节,古人在扫墓祭祀之余,还有在郊野席地而坐饮酒炊食的习俗,明人刘侗撰写的反映北京地区风土人情的《帝京景物略》中就有“清明日,男女扫墓,……择园圃,列坐尽醉”的记述。清康熙年间,流寓崇明(今上海崇明区)三十余年的安徽歙县人吴澄结合当地民俗风情,写下《瀛洲竹枝词一百首》,其中有一首《祭祖》,描绘了崇明人清明时节带着清酒食物上供祭祀先祖、为坟冢添新土的场面:“挈盒携樽郊外行,新蓬圆子祭先莹。原头累累瓶装骨,冢上添泥贴太平。”新蓬圆子是用蓬蒿榨汁与米粉一起做成的圆形食物,又称青团,崇明人以之祭祀先祖后多果腹充饥,意即与先人共享,追思之情拳拳可鉴。成都地区清明风俗,亦有墓前野炊的描述,清晚期诗人冯家吉有一首《锦城竹枝词》:“楝花风里过清明,准备榆羹麦饭行。水郭山村人拜扫,纸灰蝴蝶舞纵横。”这首竹枝词描述了生活在清末的成都人于坟前“拜扫”之后席地而食的情景,可见简单的榆羹和麦饭,是旧时成都人清明上坟后充饥的主要节俗食物,不食大鱼大肉珍馐美馔,亦寄托了对逝者的哀思。

清明时节牵放纸鸢(风筝),亦是清明民俗活动的一项重头戏,古人认为这个时候放纸鸢,可以祛病消灾,带走晦气。“一百四日小寒食,冶游争上白浪河。纸鸢儿子秋千女,乱比新来春燕多。”这是清代诗人郭麟写的一首竹枝词,其中就提到清明时节放纸鸢和荡秋千的习俗。另有一首《崇明竹枝词》,描述了旧时上海崇明地区清明时节放风筝的情景:“日暖晴空响鹤琴,磨刀审纸做风筝。今年扎个双蝴蝶,赛落他家九串铃。”

竹枝词植根于民间,源于生活,脍炙人口,无论是山川胜迹、人物风流,还是岁时风俗、百业民情,都有描述,且被吟咏。与清明有关的竹枝词,虽然有些近乎打油诗,却是古人对清明最真实的描摹,浅吟之间,就像在欣赏一幅幅充满民俗内涵的风情画,让我们从中了解到清明节深厚的文化底蕴。

猜你喜欢
竹枝词介子寒食节
清明节与介子推
清代宋庆常《石阡竹枝词》勘误补正
寒食节题墨竹图
寒食节去哪了?
书法《竹枝词》
4月3日寒食节
介子推守志
清明节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