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
宋应星(1587—约1666),字长庚,江西南昌府奉新县(今江西宜春奉新县)人,明代著名科学家,被誉为“中国狄德罗”。他自幼好学,涉猎广泛,研究领域涉及自然和人文学科,在科学技术、哲学、政治、文学等方面均有建树,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所著《天工开物》,是中国首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科学著作,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书中体现的宋应星在科学研究上所秉持的“有益生人”的思想,以及重视实地考察和实践经验的实事求是精神,值得后人继承和发扬。
不久前,《典籍里的中国》第二期在央视综合频道与观众再续“经典之约”,聚焦中国首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天工开物》,以及此书的作者宋应星,以此致敬“古有《天工开物》,今人继往开来”的科学精神。节目中,相隔近四百年的袁隆平与宋应星透过一粒种子,找到了属于科学家的共同梦想:求真务实、造福人民。
节目播出后,人们对宋应星这位历史人物产生了很大兴趣,更渴望对《天工开物》这部著作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18世纪中后期,法国160多位著名的科学家和思想家合作,编撰了一部《百科全书》,在当时影响极大,这部巨著的主编是启蒙思想家狄德罗(1713—1784)。而在英国汉学家、历史学家李约瑟的《中国科技史》中,也有一位被誉为“中国狄德罗”的科学家,他就是宋应星。
宋应星,字长庚,明万历十五年(1587)出生在江西南昌府奉新县(今江西宜春奉新县)。他的曾祖父宋景,曾任南京光禄寺卿、工部尚书等高官。明太祖从南京迁都北京后,在南京仍保留一套中央官署,光禄寺卿是掌管宫廷膳食的长官,工部尚书是掌管各项工程事务的长官。宋景第三子宋承庆是县学廪膳生,即由官府提供膳食津贴的生员。但宋承庆二十六岁就死了,留下一个儿子宋国霖,他就是宋应星的父亲。宋国霖在科举道路上颇为失意,没有做过像样的官职,家境渐渐衰落。宋应星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中。
宋国霖对儿子宋应星的管教是严格的,很小就教他识字读书;小宋应星也很好学,且聪明强记,才几岁的年纪就能作诗了,很得长辈的喜爱。年纪稍长,他考入本县县学为庠生。在这里,除了熟读“四书五经”这些儒家经典以完成科举考试所必需的课业外,他还读了《左传》《国语》《史记》等史书,以及诸子百家、文学、自然地理、农业工艺等方面的书籍,从而扩展了知识面,使自己不同于那些死啃八股文章的书呆子。
在“二程”、周敦颐、朱熹及张载中,宋应星独推张载的“关学”,从中接受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他还对天文学、声学、农学及工艺制造有着很大兴趣,熟读过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书。此外,他还喜欢音乐、作诗,常与同窗好友赴本县风景名胜处郊游,相互激励,纵谈天下事。
应该说,青年时的宋应星就已经成为一位博学多识之士,有着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在性格和处世上,他不愿阿谀权贵和谄媚名流,而喜欢结交为人清正耿直、不与流俗为伍、勤于著述及热爱读书的人。
万历四十三年(1615),宋应星和他的大哥宋应升一起参加江西省乡试。在—万多名考生中,宋应星考取全省第三名,其兄名列第六。奉新诸生中只有他们兄弟中举,故称“奉新二宋”。
同年冬,兄弟二人兴致勃勃地离开家乡,来到京师,参加次年的会试,结果没有考中。事后得知,这次考试有严重的舞弊行为,这怎能不令人气愤!宋应星想到祖父和父亲在科举道路上消磨青春的辛酸遭遇,功名心不由得冷淡下来。他回到家里,很感慨地把自己的书房命名为“家食之问堂”,意思是:宁愿在家吃普通百姓的饭,也不追求做官吃俸禄。
此后,宋应星把主要精力用于游历考察,通过实际见闻,将各地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及经验记录下来,为编写一部科技专著作准备。
崇祯八年(1635),年近五十的宋应星大概由于生计等原因,到本省袁州府的分宜县任县学教谕。教谕是县学教官,级别很低,月俸也很少,是当时士大夫口中所谓的冷官。但当冷官也有个好处,就是事情少,闲暇时间多。当教谕是宋应星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段时间里,他能够专心致志地写作,其主要著作都完成于此时,包括闻名后世的《天工开物》(写成于崇祯十年)。
崇祯十一年,宋应星在分宜任期满,升任福建汀州府(治所在今长汀县)推官,掌管刑狱审判。他为官清廉,关心民间疾苦,名声很好,当地不少百姓的家里还挂了他的画像以示敬仰。崇祯十六年,宋应星又出任南直隶凤阳府亳州知州。此时的明朝在李白成农民起义军的打击以及清军的进攻下,已处在风雨飘摇之中,随时可能覆亡。
一年后,清军入关。宋应星拒不出仕,过着隐居的清贫生活,大约卒于康熙五年(1666)。他的两个儿子——长子士慧、次子士意均有文才,人称“双玉”。
我们今天提到宋应星,往往想到他的《天工开物》。其实,宋氏才大学博,研究领域涉及自然及人文学科,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不仅在科学技术方面有着杰出的贡献,而且在哲学、軍事、政治、文学诸领域均有建树。他的作品可分为四大类,一是属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包括《天工开物》《观象》《乐律》等;二是属于人文方面的,有《野议》《画音归正》《杂色文》《春秋戎狄解》等;三是介于上述两大领域之间的,如《原耗》《卮言十种》等;四是属于文学创作的,如《思怜诗》(分为《思美诗》《怜愚诗》两部分)等。可惜的是,这些著作大多已经散失,现在保留下来的有《天工开物》《野议》《思怜诗》《论气》和《谈天》五种。
宋应星一生经历了明万历、泰昌、天启,清顺治、康熙五个时期,亲身经历了“明亡清兴”的历史变革。面对明朝的衰落,社会的动荡,宋应星有着自己的思考,并体现在他的作品中。
《野议》是一部议论时局的政论著作,宋应星在书中对明末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并提出了改革的主张。书名“野议”,就在于它是不同于“朝议”的“从野而议”,集中体现了这位进步知识分子的政治思想。
比如,书中尖锐抨击了封建统治阶级残酷压榨百姓和奢侈挥霍的行为,指出朝廷以筹办军饷为名,“搜刮与加派”有增无已;皇帝派出去的宦官和地方上的藩王“骚扰又日新而月盛”。宋应星愤慨地写下自己目睹的事实:“今方春二月,新谷尚未播种,而严征(赋税)已起者纷纷矣。”老百姓缴纳不起沉重的赋税,官府就严刑追逼,最终导致官逼民反。
宋应星还大胆提出,不应向百姓增加赋税,而应该“节省无益上供”。所谓上供,是指皇帝为了宫廷享乐而令各地进贡的物品。他甚至质问道:朝廷每年令仪真(今江苏仪征)上供酒缸十万口,难道酒缸只能用一年,明年就不可用?宫内糊窗的纸,花一千两银子在市上购买就行了,为什么还要广信府(今江西上饶一带)上缴大量窗纸,“岁费一二十万”两银子呢?这些银两,最终还要摊派到百姓身上,无疑是吮吸人民的脂膏。
应该说,宋应星对当时社会弊病的把握还是比较准确的,分析得也很到位,体现了一位知识分子的忧国忧民之心,以及敢于批评时政得失的勇气。
身为学者和官员,宋应星有着自己的人生追求,集中体现在他的诗文中。《思美诗·其四》就说:“德全才足与时宜,一曲名流未是奇。奕到入神情若拙,书成泣鬼意如痴。微熏契合醇醪性,清咏赓飏击壤词。韫就太和充四体,谁能不系美人思。”在宋应星眼中,理想人格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德全、才足、适合时宜。前二者就是我们所说的德才兼备,后者则要求灵活变通,能随形势的变化而做出改变。直到今天,这三个条件仍是我们为人处世应该具备的素质。
宋应星还注重和追求风俗的纯化。在《野议·风俗议》中,他提出了一个重要命题:“风俗,人心之所为也。人心一趋,可以造成风俗。然风俗既变,亦可以移易人心。”宋应星所说的风俗是指社会风气,人心是指思想,他认为风俗和人心是相互影响的,并进一步指出:“人心定而职分安,职分安而风俗变,风俗变而乱萌息。”他强调一个社会稳定的标志是“人心定”,要想人心安定,首先在于国家太平,其次在于人们知止知足、不贪名利。而这两点正是明末社会所缺失的,宋应星一针见血地指了出来。
宋应星还特别看重“士”在淳化风俗中的作用,提出了“国家扶危定倾,皆借士气。其气盛与衰弱,或运会之所为耶”的观点,认为士气的盛与衰不是天命所注定,只要“上以功令作之,下以学问充之”,就可以使士气反衰为盛。在宋氏眼中,“士”即知识分子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士气的盛衰,关乎国家的命运。所以,作为统治者,要真正对“士”加以重视,进而改革弊政,扭转世风日下的局面。
倡导实学,注重实用,是宋应星人生追求的另一表现。他在《思美诗》中说:“充繁东壁尽书编,不解删存枉展诠。天产哲人今贯古,时宗盟主俗资贤。无情片语弁髦弃,有用群言琬琰传。从此缥缃怀至宝,祖龙不用虐灰燃。”宋应星认为,对待历史典籍应采取剔除糟粕、保存精华的态度,而不应盲目崇拜,贯通古今的哲人是遵循客观规律、讲求实学的人,所谓一代宗师绝不是靠人们的吹捧。因此,虚伪不实的文章应该废弃,旨深有用的文章才会像美玉一样流传。在《怜愚诗》中他又说:“著述诗书吐肺肝,目前身后几人看。装成圈点吾徒炫,假序名公识者弹。”在这里,宋应星希望那些沽名钓誉、没有真才实学而妄自著述的人最好踏实一点,多做些实实在在的学问。在《野议·学政议》中,宋应星从倡导实学、注重实用的角度出发,指出正是因为主考官不能铁面无私,才导致一些不学无术的人身居高官,而真正有才能的人被埋没。
宋应星的追求还表现在穷究真理、有所成就的人生抱负上。在《谈天序》中,他已经认识到一直困扰人类的“天”的秘密是可以探求的。因此,他无所畏惧地对大自然进行探索,“即犯泄漏天心之戒,又罹背违儒说之讥,然亦不遑恤也”。正是依靠这种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的钻研精神,宋应星提出的许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都是十分先进的,有的甚至接近现代的认识。
比如,在物理学领域,他研究了声音的发生和传播,提出声是气中的波的見解。在认识论方面,他提出“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见见闻闻?”他还说研究事物“皆须试见后详之”,即主张科学实践;又认为世界是可知的,而人是认识和探求未知的主体。凡此种种,都体现了宋应星具有科学家的眼光和气质。这也是他能够写成《天工开物》这样不朽巨著的前提和基础。
让宋应星后世留名的,不是他为官的政绩,也不是他的诗文作品,而是他撰就的一部科学著作——《天工开物》。如今,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提到此人就会联系到这部书,提到这部书必然会想到其作者。
需要指出的是,宋应星写这部书可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是出于关心国计民生,重视社会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重视农业和手工业的应用技术考虑的。他在《天工开物》中感慨地写道:富贵人家的纨绔子弟把劳动人民看作罪犯,读死书的经生则把“农夫”一词当作骂人的话语;人们餐餐吃饭,“知其味而忘其源者众矣”。又说:那些王孙帝子,生长于深宫,虽然御厨饭香,宫衣锦绣,却没有见过农具和织机。对这些人来说,打开《天工开物》的图卷看看,能使他们长些见识。如果你只热衷于仕途,那就把这本书扔在一边吧,“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天工开物》完成于崇祯十年(1637),当时宋应星五十岁。全书共分上中下三卷,十八章,内容十分丰富,几乎包括了当时所有农业、手工业的生产种类,既有大量确切的数据,又绘制了一百二十余幅插图。可谓图文并茂,清晰明了。
书名“天工开物”,是将《尚书·皋陶谟》中的“天工人其代之”及《周易·系辞上》中的“开物成务”联结而成。“天工”即自然,“开物”即人力。在宋应星看来,包括天地万物在内的整个自然界,是靠自身的运动变化(所谓“天工”)形成的。但“人工”往往能“巧夺天工”,产生许多先进的发明创造。书名的意思就是自然和人工共同开创万物,即“盖物生白天,工开于人。曰天工者,兼人与天言之耳”。
就具体内容而言,第一章“乃粒”(指谷物粮食),记述稻、麦、粱、粟(小米)、胡麻(芝麻)和菽(豆类)等作物的种植技术、农具以及灌溉机械的使用方法。第二章“乃服”(指衣服),介绍养蚕、缫丝、棉和麻的栽培及纺织技术,附有各种纺织机械的构造和操作方法。第三章“彰施”(指染色),记述了二十四种颜色的质料、七种染料植物的种植和染色的方法。第四章“粹精”(指谷物加工),介绍稻、麦、黍、稷、小米、高粱、芝麻、豆类等作物的加工方法。第五章“作咸”(指制造食盐),记述海盐、池盐、末盐(用地碱煎的盐)和崖盐(岩盐)的生产技术。第六章“甘嗜”(指制糖),介绍种蔗、制糖、养蜂以及用谷物制造糖浆的技术。第七章“陶埏”(指陶瓷生产),介绍砖瓦、缸瓮和其他陶瓷器的生产。第八章“冶铸”,叙述钟、鼎、锅、炮、钱和铜镜、佛像等的铸造、原料、造型工艺及铸件修补方法。第九章“舟车”,叙述车辆和船舶的种类、结构、制造方法以及驾驶技术。第十章“锤锻”,叙述冶铁(锤、锻、焊接等)、炼钢、冶铜(熔、锤、焊及合金)以及锻铸斧、锄、锉、锥、锯、刨、凿、锚、针等铁件的技术。第十一章“燔石”(指烧制矿石),介绍烧炼石灰、矾石、硫黄以及开采煤炭的技术。第十二章“膏液”(指油脂生产),叙述各种食油、灯油和制烛用油的榨油技术。第十三章“杀青”(指造纸),介绍制造各种纸张的技术。第十四章“五金”,介绍关于金、银、铜、铁、锡、铅等金属矿物的开采和冶炼技术。第十五章“佳兵”(指兵器),讲弓、弩、箭、干(盾牌)、火药和各种火器的制造技术。第十六章“丹青”(指颜料),叙述朱砂、水银和烟墨的制造技术。第十七章“曲蘖”(指用稻麦酿酒),讲制造酒曲、配药用的“神曲”、防腐用的红曲和酿酒的技术。第十八章“珠玉”,讲述珍珠、玉石、玛瑙、水晶等的采取和加工技术。
纵观全书,我们可以发现,宋应星的着眼点在于总结劳动人民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智慧和经验,记录的多是人们的发明创造。种地,他讲精耕细作;做工,他讲精益求精。在讲“稻工”时,他特别提到老农用“心计”,充分利用天时地利,一耕之后,再耕,三耕。在讲麦工时,他强调“麦苗生后,耨不厌勤”。讲制瓷时,他提出“功多业熟”。总之,书中处处体现着劳动者的力量和聪明才智。
《天工开物》之所以能够受到后人重视,主要在于其科学价值。这里不妨试举几例。
比如,书中广泛记载了各地农作物的品种和特性,提到了土壤、气候、栽培方法对作物的影响。宋应星在大量观察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说:“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是指农作物要靠人工培育;“种性随水土而分”,是说物种因环境条件的变化,经过人工培育,可以改变其特性。这些结论都是符合科学的。
又如,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懂得利用微生物发酵来加工食品的国家,三千多年前人们就知道用曲酿酒和制酱。《天工开物》记载的制曲方法,是这方面经验的总结。其中所记对食品有防腐防臭作用的红曲,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创造。书中还提到用明矾水(无机物溶液)培养纯化红曲种(微生物),这种方法至今仍在使用。
书中关于倭铅(锌)的记述,也值得一提。宋应星指出,倭铅似铅而活动性能更猛烈,如不和铜结合,一见火就会挥发成烟;用炉甘石(碳酸锌矿石)烧炼时,必须装入泥罐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防止挥发。这一记述,说明我国提炼锌的历史要早于西方。因为到十七世纪末,英国才炼得金属锌,而直到十八世纪中叶德国炼出金属锌时,科学界才确认锌是一种独立的金属元素。
《天工开物》这部书,倾注了宋应星的心血,体现着他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第一,宋应星注重试验,不妄下结论。在“膏液”章中,他记载了经过试验的十多种榨油原料的出油率,继而说道“其他未穷究试验”的,还有待以后补记。“佳兵”章中提及古书中讲烽火台上狼粪烧的烟能迎风直上、江豚骨灰能逆風燃烧,他认为这种传闻不能轻易信之,“皆须试见而后详之”。
第二,宋应星注重劳动经验。他经常到各地请教老农,到手工业生产作坊走访工匠师傅。从而对生产过程中的细节、工艺要点、机械构造和性能,以及其中所产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有着比较深入的了解。有些技术,工场主“以为秘诀,不以告人”,而宋应星却能够获得,原因在于他虚心求教的谦虚态度。
第三,他注重实用。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强调要与百姓的生产生活相联系。书中,宋应星对普通人“日用必需”的杯盘等器皿的生产,记述颇详;而对于“不适实用”的供摆设的瓷器,讲得很简略。宋应星作为官员的“民本”思想,也在这里有所体现。
第四,他重视数据。我国古代的科技著作不仅数量少,而且大都缺乏具体的数据。而掌握和记录数据,是使研究具有科学性的前提条件。宋应星在这方面展现了一位科学家的素养,《天工开物》中记录了多种关于技术或经济的数字,大大增加了此书的科学价值。这些数字包括农时、田间管理、单位面积产量、生产工具的尺寸、材料配比、使用寿命,等等。
第五,他具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天工开物》这部书不是采录旧著,汇编成书,也不是有闻必录,述而不作,而是以实地考察为主,进行独立探索和研究,有分析、有鉴别地记录和总结当时的生产技术。正因为作者以实践经验为依据,又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加工,才使书中多有发明和创见。
最后,他反对迷信。科学和迷信从来都是一对对立的矛盾。宋应星立足科学观,坚持唯物主义思想,指出了迷信传说的虚妄和荒谬。比如,他针对有人因稻灾而怨鬼神之事,指出种子带病是水稻发病的原因,并非鬼神作怪。他还从科学的角度揭露了道家巫士借炼丹骗取钱财的行为。
总体而言,宋应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在科学研究上所秉持的“有益生人”的思想,以及重视实地考察和实践经验的实事求是精神,值得后人继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