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阳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的内科疾病,患者临床表现为上腹不适、嗳气、恶心等,对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1]。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及工作压力的增加,使得慢性胃炎发生率呈逐渐升高趋势,临床为慢性胃炎患者实施治疗主要包括抗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酸抑制等方式,虽获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效果并不理想,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因此,应用价值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关研究表明[2],中医左金丸联合吴茱萸汤加减在治疗慢性胃炎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显著的优势,不仅不良反应少,且长期疗效好,更具有价格优势,基于此,本文对比分析了左金丸联合吴茱萸汤加减对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理,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 年1 月~2020 年1 月来本院诊治的76 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 例。对照组男22 例,女16 例;平均年龄(46.89±5.74)岁。实验组男20 例,女18 例;平均年龄(47.69±5.1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3]:①均符合慢性胃炎临床诊断标准;②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4]:①精神疾病者;②其他器官病变者;③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④妊娠期或哺乳期者。
1.2 方法 对照组行西药治疗。口服替普瑞酮胶囊,50 mg/次,3 次/d。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左金丸联合吴茱萸汤加减治疗。吴茱萸汤药剂组方:党参20 g、旋复花20 g、吴茱萸5 g、延胡索15 g、生姜10 g、佛手10 g、香橼10 g、川连10 g、大枣10 g、玫瑰花6 g、厚朴8 g、砂仁8 g。根据患者不同症状进行加减:泛酸者加煅瓦楞子30 g、海螵蛸20 g;嗳气者可加沉香6 g、降香8 g;头晕者可加草果8 g、泽泻20 g;腹胀者可加焦山楂15 g。200 ml/剂,分早晚2 次服用。左金丸,口服,3~6 g/次,2 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1 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①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患者嗳气、恶心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Hp 完全根除为显效;患者嗳气、恶心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显著改善,Hp 完全根除为有效;患者嗳气、恶心等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或病情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中医证候积分包括胃脘不适、恶心嗳气积分。③不良反应包括皮疹、恶心呕吐、皮肤瘙痒。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高于对照组的78.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胃脘不适积分、恶心嗳气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胃脘不适积分、恶心嗳气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低于对照组的26.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对比(±s,分)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aP<0.05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慢性胃炎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致病因素主要与Hp 感染有关,主要病变是上皮细胞变性、小凹上皮增生与固有膜内炎性细胞浸润,会造成肠上皮化生,不伴有固有腺体的减少。且受到自身免疫、遗传因素等影响,慢性胃炎患者存在胃液分泌失调、十二指肠液反流的情况[5]。主要的病变部位是胃窦,大多为弥漫性,进行胃镜检查时大多有胃黏膜充血、水肿、点状出血以及黄白色黏液性渗出物。若未予以患者及时治疗,病情严重者,可出现胃黏膜出血、糜烂、化生情况,表现出上腹部疼痛、痞胀不适等症状,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当患者发生慢性胃炎时,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性胃部隐痛,若患者处于空腹状态则痛感增强,但在进食少量饮食后,痛感就会有所缓解。目前临床常采用西药治疗的方式帮助慢性胃炎患者抑制病情的发展,但西药治疗不良反应较多,长期疗效不明显,复发率较高,因此,未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慢性胃炎在中医理论中属于“胃脘痛”范畴,分为寒热夹杂、脾胃虚寒以及胃阴虚等类型,其发病机理是湿邪、热邪侵入体,需要采用温和健脾、温中散寒的方式来改善临床症状,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治疗方法就是吴茱萸汤,能够清热、化湿、理气[6,7]。肝寒型胃炎的症状除了有胃脘部疼痛、喜按、喜温、泛吐清水之外,还会伴有干呕、吐涎沫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巅顶部疼痛。针对干呕、吐涎沫、头痛患者可实施吴茱萸汤。而针对疏肝和胃、脘协疼痛适合应用左金丸。据《金匮要略》对吴茱萸汤的记载,其用于腹满、呕吐或干呕、吐涎沫、头痛患者治疗中,利用吴茱萸汤可入肝经,以发挥降逆、温经散寒的作用,另外,《本经》也对其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作用有所记载。肝的经脉上至巅顶,肝的寒气会上冲所以造成疼痛,浊阴上逆所以会出现干呕等症状。
左金丸主要由吴茱萸与黄连组成,主治肝火犯胃、漕杂吞酸,可和胃止痛、疏肝、泻火,适用于脘胁疼痛、疏肝和胃。吴茱萸汤中的吴茱萸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效果;旋复花可祛风明目、降气止呕、化痰软坚;延胡索活血止痛,辅以生姜能辛开散结,生姜又有散寒、温肺化饮功效;佛手、香橼有行气抑酸止痛、芳香化浊、理气化湿、醒脾、辟秽合中之效;川连能泻热开痞,厚朴还有祛湿效果;大枣健脾益气;玫瑰花味辛、性微温,可益肺宁心、健脾开胃、利水通淋;煅瓦楞子可消痰化瘀、软坚散结;海螵蛸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沉香行气止痛、温中止呕,可调和诸药,使其共同发挥作用,并增强药物效果[8]。降香的主要功效是化瘀止血、理气止痛,草果也有燥湿除寒、行气止痛之效,对头晕者效果极好;泽泻用于利水消肿、渗湿泄热;砂仁与焦山楂都有促消化作用。因此,左金丸联合吴茱萸汤加减可以和胃消痞,散热祛湿[9]。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高于对照组的78.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胃脘不适积分、恶心嗳气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胃脘不适积分、恶心嗳气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低于对照组的26.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结果表明,左金丸联合吴茱萸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对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有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左金丸联合吴茱萸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效果显著,能够改善中医证候,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