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减肥期间应该怎么吃,大家可能都同意一个说法:多吃菜!但有人也存疑惑:为什么我吃了很多菜,但体重却没变化,甚至还长胖了呢?因为你没吃对啊……
下面3种吃菜方式,可能就是你踩到的坑。
1.薯芋类真的是主食。
最容易躺枪的就是各种薯芋类蔬菜了,土豆、山药、芋头是典型。
例如土豆,淀粉含量为17%左右,而蒸米饭的淀粉含量为26%,吃两口土豆丝就能顶一口米饭了。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荐每天要吃50~100克的薯类作为主食。下次如果餐桌上有土豆炖牛肉、芋头扣肉、山药烧鸡、醋溜土豆丝、蛋黄焗红薯……注意少吃点主食哦。
2.这些蔬菜可部分替代主食。
莲藕、荸荠、菱角、南瓜……这些吃起来口感有点绵绵的、甜甜的蔬菜,也是富含淀粉的,只是含量比上面那一组低一点。传统食物藕粉,就是用莲藕里的淀粉制成的。
所以,这几种蔬菜的营养介于主食和蔬菜之间。如果你喜欢吃这几种菜,就注意少吃点主食。
3.嫩豆类也要留心。
嫩豌豆、嫩蚕豆、嫩毛豆,都是美味健康的小零嘴。但别小看它们,每100克嫩豌豆、嫩蚕豆、嫩毛豆分别含有21、20、11克碳水化合物。热量快赶上米饭了!
这些豆子营养很不错,而且很顶饱,如果你喜欢吃,那不妨用它们作为一部分主食。
我们说蔬菜热量低,指的是蔬菜本身。但并不是所有蔬菜洗洗就能吃,多少都要调个味或者炒一炒。坏就坏在这个烹调方式上。
1.外面点个菜,油都没少加。
大多数蔬菜100克只有10~20千卡的热量,感觉吃到撑死也不会胖。但下了个锅翻炒两下,热量就蹭蹭往上窜,因为油加得太多了。
我们来看看几种常见的烹饪手法大概需要多少油:
炖:6~7克油;
煎和炒:15~20克油;
炸:大量的油,上不封顶;
除了常规烹调外,为了美观还会出锅后浇一勺明油……
在家做菜还能克制一下。外出点菜,看菜单也看不出哪个油多。
给你支个招,除了煎、炸之外,如果在菜品名称中看到了“干煸、红烧、干锅、水煮、爆炒、油焖”字样,可要小心了!
感觉菜单上一半的菜都不能点了。对了,下单前记得嘱咐一句:少油少盐!
2.面对酱料别大意。
最典型的就是沙拉酱和咖喱酱:每100毫升蛋黄酱含有63%的脂肪,热量高达614千卡;千岛酱稍微好一点,油脂含量43%,热量471千卡。
常见的咖喱粉,每100克的热量为340千卡;咖喱块就更厉害了,热量高达540千卡,和巧克力的热量一样高!
如果你喜欢吃拌菜或沙拉,建议选择油醋汁或意式沙拉酱,热量能少很多。
至于很下饭的咖喱,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量,千万别加太多。
蔬菜味道不好,嚼起来又费劲。所以现在很多年轻人更喜欢喝果蔬汁,感觉能够美味健康两不误。但是,喝果蔬汁≠吃果蔬。
首先,蔬菜加了水果后热量不低。蔬菜味道比较单调,需要加入甜甜的水果来改善口感,这使得热量很低的蔬菜,变成了一杯热量加倍的果蔬汁,而且一两杯下肚都不觉得饱,容易喝多。
其次,打汁会把水果的糖分释放出来。打汁的过程还会破坏蔬果的细胞,使得糖分更容易吸收,血糖上升得也特别快。
此外,打汁会造成比较大的营养损失。打果蔬汁的过程中,很多维生素会因为氧化而被破坏,如果再把富含膳食纤维和矿物质的“渣渣”过滤掉,那就真的变成一杯果蔬味儿的糖水了。
对于果蔬汁,我们的建议是,偶尔喝喝解个馋行,想健康,还得靠牙齿咀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