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亚平 | Huang Yaping
吴挺可 | Wu Tingke
都市圈是城市地域空间形态演化的高级形式,也是城镇化进程中大城市区域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出现的空间现象[1]。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及信息社会的建立,都市圈已经成为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普遍意义的城镇群体空间组合类型,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介入全球竞争的基本单元[2-3]。我国以特大城市和部分大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空间形态已经逐步形成[4]。近年来,国家层面提出了以都市圈为空间单元来组织区域空间体系的构想。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提出“推进中心城区功能向1小时交通圈地区扩散,培育形成通勤高效、一体发展的都市圈”。2019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中,将都市圈作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提出“建设现代化都市圈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手段”。因此,以大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是我国未来城镇化的重要承载空间,在城镇化的总体格局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研究通过文献计量分析及传统的文献梳理方法,对我国都市圈领域研究的状态及主要内容进行系统分析,综合评述既有研究及不足之处,对今后研究的方向及重点展开探讨,为深入开展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上检索论文文献,时间是2019年9月。在其高级检索功能下,搜索篇名为“都市圈”的核心期刊论文。以检索出的584篇文章为基础作文献计量分析,结合CiteSpace软件的文献分析和可视化功能,归纳我国都市圈研究的总体状态。
对期刊的发文量进行统计分析,能够反映学者们对这个领域的关注程度。中国知网上首篇以“都市圈”为篇名的核心期刊论文出现在1993年。2002年以前发文数量保持在个位数的低水平。2003年较之前有很大增长,发文量突然超过20篇。高峰期出现在2006年至2010年及2013年,发文量均超过45篇,之后呈现下降的态势。总体而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对都市圈的研究热度波动较大,整体关注程度不高,且近10年来呈现下降的趋势(图1)。
统计该领域论文的主要来源期刊,收录数量排名前十的期刊主要分布在城乡规划、地理、经济与管理等学科领域(表1)。对文献数量、复合影响因子进行加权分析,得到综合影响因子为2.432,证明该研究领域的期刊文献总体来说具有较高的质量。
基于CiteSpace对作者及研究机构作共现分析(图2~3)。图谱中的圆点大小表征某作者或研究机构出现的频次,圆点越大则频次越高。总体而言,该领域已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研究群体,得到了经济与管理、城乡规划、地理与资源环境等研究机构的较多关注。作者或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以图谱中圆点之间的连线反映。研究团体和机构比较分散,互相之间鲜少合作。
关键词是对论文研究内容的精炼表达,对关键词的提取及分析从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其变化。基于CiteSpace对文献的关键词作共现分析发现:都市圈领域的个案研究众多,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为“京津冀都市圈”,而江苏省构建的三大都市圈也获得了较多的关注,另外还有“长三角都市圈”、“西安都市圈”、“济南都市圈”等。学术界最为关注的主题是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其他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包括“空间结构”、“城市化”、“轨道交通”、“县域经济”、“产业布局”、“区域经济”等(图4,表2)。
通过对图谱中关键词的重要节点的统计,发现研究的热点变化呈现以下趋势:早期的研究主要是针对个案开展、以实践为导向。其后,学者们从关注都市圈的空间结构、城市化、区域经济到都市圈的县域经济、轨道交通、产业布局等,研究主题趋于专项和聚焦;近五年来都市圈领域的研究内容发散,没有形成较大的节点(表2)。
进一步从上述584篇文献中筛选出期刊影响因子较高的城乡规划类、地理类、经济与管理类论文,基于传统的文献梳理方法,对论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观点进行剖析。学界在都市圈领域探讨较多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概念内涵及空间范围界定、空间演化及空间结构、经济产业发展、规划与实施。
(1)都市圈的概念内涵
“都市圈”这一术语最早来源于日本。由于在引介国外相关城市区域概念时的字面翻译不同、理解不同,导致不少研究对都市圈概念内涵的理解存在偏差。目前比较认可的概念是以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发达的联系通道为依托,由核心城市及外围社会经济联系密切的地区所构成的城市功能地域[5-6]。关于都市圈与其他尺度城市区域概念的辨析,学界基本达成的共识包括:①都市区、都市圈、城市群、都市连绵区(大都市带)是大城市区域化发展到不同阶段出现的城镇空间组合形式[7-9]。②都市圈是都市区发展的高级阶段,其地域空间范围大于都市区[7-8]。在中国城市管治背景下的都市区空间范围一般界定在中心城市行政管辖的地域范围内,而都市圈是跨市域的地域空间组织。③都市圈是城市群形成发育的前期阶段,是城市群中核心城市及外围城镇形成的紧密联系区,可看作是城市群中的次区域[3,9]。④都市圈是都市连绵区(大都市带)的基本单元,而都市连绵区(大都市带)是若干个都市圈的有机整合体。
表1 都市圈研究论文主要来源期刊
表2 都市圈领域研究关键词排序表
图1 都市圈领域核心期刊论文收录情况变化趋势
图2 都市圈领域研究的作者合作图谱
(2)都市圈的空间范围界定
作为一种实体功能地域范畴,都市圈空间范围的识别标准及方法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邹军、陈小卉提出都市圈中心城市的选定指标主要包括不少于100万的人口规模、不低于45%的生产总值中心度;而周边县市的划定需考虑到其中心城市的通勤率不小于15%[10]。相对于识别标准的有限探索,更多学者探讨了都市圈空间范围识别的方法。既有研究主要是通过多重要素的叠加分析、综合考量,确定案例都市圈的空间范围[11-12]。而断裂点公式、引力模型、场强模型的定量方法也被广泛运用[13-15],选取的指标多为城镇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既有研究对都市圈空间演化及空间结构的研究主要有两个维度:实体地域空间格局及城镇功能网络关系。前者将都市圈实体地域当作一个整体的“面”,通过分析都市圈物质性空间要素在地理上的分布状态,揭示都市圈的空间格局特征。后者将都市圈内的城镇当作一个个“节点”,基于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或流空间数据,从功能网络关系的维度分析都市圈的空间结构特征。
(1)都市圈的实体地域空间格局研究
从“实体地域空间”的角度来看,地理邻近性在地域空间联系中占主导作用。由于人口、经济等要素高度集聚是都市圈城镇的基本空间特征,既有研究通过城市人口、用地规模、经济等属性指标,基于经典的中心地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等视角,分析都市圈城镇的中心性、核心—腹地关系等空间结构特征。如孙铁山、张丹等从人口集聚与扩散的视角,使用区域密度函数的定量指标揭示了京津冀都市圈空间结构的演变趋势、分行业的就业人口分布及其空间结构特征[16-17]。也有学者基于历时态的遥感影像数据,关注都市圈城镇用地、绿色生态用地等的空间格局与变化特征[18-19]。此外,分形理论也较多地被运用于都市圈的空间结构分析中,研究采用集聚维数、网格维数、关联维数等分形指标揭示都市圈城镇空间分布的特征[14,20]。
(2)都市圈的功能网络关系研究
一方面,基于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的研究从经济联系强度的视角,通过引力模型、场强模型、城市流强度模型、断裂点公式等分析都市圈内各城镇单元的空间相互作用强度[21-23]。另一方面,利用各种“流”要素反映城市间功能关联。郑德高等基于时空距离及企业关联强度开展了对上海大都市圈空间结构的研究[24]。王海军等基于统计数据和地理时空的流数据,综合运用经济、交通、人口和信息这四个方面的要素流,测度了武汉城市圈内各城市间的空间联系和各城市功能[25]。钮心毅等则通过手机信令数据分析城市的通勤联系特征,从功能联系的角度识别上海都市圈的空间结构特征[26]。这类研究是利用“流”数据对都市圈内城镇功能关系进行探索,由于大数据获取的难度及中观尺度的数据精度限制,目前多选取单一维度的流要素或使用参量替代真实的流数据,研究结论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都市圈城镇的职能紧密联系,核心城市和外围城镇具有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其经济与产业发展研究也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①产业现状特征研究:如王健揭示了京津冀都市圈工业结构的现状特征[27];李文强、罗守贵对上海都市圈第二、三产业专业化优势进行了测算分析[28]。②产业或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研究:如马国霞等采用多个空间极化指数,测算了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增长的极化变化轨迹[29],并模拟了经济增长的空间极化过程[30];常延聚、张蕾分析了京津冀都市圈服务业的分布格局及聚集特征[31]。③经济产业发展与空间结构的互动关系研究:如仇方道等以徐州都市圈为例,揭示了产业结构转型在促进经济增长上的时空差异特征[32];李文强、罗守贵从系统论的视角论述了都市圈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演化的互动促进关系及其内部协调机制[33]。
图3 都市圈领域研究的机构合作图谱
图4 都市圈领域研究的关键词共现图谱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在编制江苏省三大都市圈的基础上,率先对都市圈规划的定位、目的、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探索[6,34]。另外,由于都市圈的地域范围具有跨行政区划的特点[5,35],都市圈规划与实施中的跨界整合是学界重点关注的问题。陶希东基于跨界区域规划的国际经验,认为应根据都市圈跨越的层级、经济发育水平和市场化程度,采取不同的规划体制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并提出了政策保障体系的创新重点[36]。针对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中不同级别城市间的跨界整合,余猛等认为可以采取的策略包括充分发挥低等级城市的纽带作用,探索财税分配新思路,做好相关规划的衔接,促进城市产业功能的互补发展,建立协调管理组织和机制等[37]。官卫华等以南京都市圈为例,从协同工作机制、空间规划技术方法、行为约束机制这三个方面对跨界都市圈的城乡规划协同工作进行了探索与创新[38]。
现有都市圈研究主要存在如下不足:
①都市圈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且近年来学界的关注程度呈下降趋势。都市圈主要受到了城乡规划、地理学、经济与管理等学科领域的关注,但研究群体和机构分布比较分散。
②已有研究对都市圈的空间尺度并未达成共识,面积在数万到数十万平方公里不等。如京津冀都市圈面积达18.26万km2;南京都市圈面积约6.3万km2;徐州都市圈面积约4.8万km2……。《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将都市圈的基本范围限定为以超大特大城市或大城市为中心的1小时通勤圈。在现有的交通条件下,“1小时通勤圈”可达的都市圈半径大约不超过70km。多数发达国家的都市圈也界定为城市实体功能地域功能所覆盖的范围,面积通常为1~2万km2。过大的空间尺度难以实现都市圈功能及经济一体化。
③既有研究主要聚焦于都市圈的功能网络关系,主要是基于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或人流、物流、信息流等“流”数据,将区域内城镇当作一个个孤立的点,研究多个城镇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或网络联系强度,难以精确描述都市圈的土地开发格局及实体空间形态。
④地理学科、经济与管理学科的研究停留在分析与解析的层面,重分析而轻对策,难以指导具体的都市圈规划实践及管治,而城乡规划学科重视对都市圈体制机制创新的探索,对都市圈的地域空间优化组织关注不足。
都市圈是我国城镇化地域空间组织的重要单元,然而近10年学术研究及国家战略重点聚焦于城市群发展,反而忽视了都市圈发展是城市群成长和发育的必要阶段。未来都市圈领域的研究应结合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及国土空间治理的要求,从研究对象、视角、内容及方法这四个方面作进一步的拓展。
①研究对象:与国际接轨,将都市圈作为一种城市区域统计单元,确定具有普适意义、可操作性强的中心城市、外围县测度指标及反映都市圈本质的联系性指标,作为空间范围界定的统一标准。
②研究视角:一是要关注全球化及国家战略实施对都市圈中心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影响。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国际劳动分工重塑了世界城市体系,各种资源要素在城市节点间积极流动,区域空间形态发生变化;而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也会对相关都市圈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二是要从实体地域的维度探索都市圈空间发展规律。都市圈人口经济关联格局能揭示其内部功能网络特征,但难以揭示都市圈内空间破碎化开化、土地低效利用、生态及特色空间丧失等严重问题。当前我国正在构建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空间治理体系,目的在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格局。各类都市圈是国家空间治理的重点地区,都市圈城镇化带来的土地利用变化及环境效应对区域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空间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应当加强对都市圈场所空间的研究。
③研究内容:都市圈规划是空间规划的特定类型,契合我国建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及国家空间规划体系的需求,目前亟需建构中国都市圈理论及空间规划方法,都市圈空间规划实践也应转变,规划内容重点应放在解决实体地域空间开发冲突、空间结构优化重组、次区域功能发展引导、基础设施对接、生态及特色空间保护、全域空间开发协同管治等方面。
④研究方法:针对我国都市圈研究重点在人口经济等市场主导领域,研究方法上鲜见运用遥感影像、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分析都市圈空间资源环境格局、特征及问题之不足,应注重采用空间数据与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多元“流”数据相结合的分析技术,从多个维度揭示都市圈的发展规律。
资料来源:
文中图表均为作者自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