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扬
摘要: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作为城市历史记忆载体的历史文化街区是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从街区的空间结构、原真性、文化创意、游客感知以及开发保护5个角度归类,分析当前国内研究的不足。
关键词:空间结构;原真性;文化创意;游客感知;开发保护
1.研究背景
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有一定规模的区域。作为城市游憩空间的一部分,历史文化街区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以及经济价值。我国于1986年正式提出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2008年颁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规范了历史文化街区的利用与改造,强化了政府的保护责任,2015全国确定首批历史文化街区。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保护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当前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面临着诸多的难题,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2.数据来源
关于历史文化街区专题研究的期刊较少,笔者使用中国知网(CKNI)数据库以“历史文化街区”为关键词,年限起于2005年,止于2015年,在《地理科学》《地理学报》、《地理研究》《人文地理》、《经济地理》、《旅游学刊》权威期刊中搜素文献。由于删选文章数目过少,通过对这些文章参考文献进行搜索,共获得36篇有效文章。本文主要对这些文章进行研究。
3.国内研究概述
本研究主要将这些研究分为了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结构研究、原真性研究、创意文化研究、旅游感知研究以及开发保护5类。
3.1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结构
历史文化街区是特定地区某一阶段的记忆,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它多位于城市的繁华地段,自身的空间结构不断发生变化,以求与城市共生共长。
李建伟利用空间结构理论解读历史古镇空间格局,“空间结构理论”认为空间结构是由自然生态(古镇与生态的契合)、人工物质(乡土建筑)和精神空间(当地的文化以及习俗)三部分,并提出尊重多种价值空间重构理念。苏静、陆林将城市文化街区分为历史文化街区、城市中心商务文化街区、主题街区、特色文化街区四类,提出经济、文化、旅游为街区演变机制。鲍懿喜分析了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特征,指出了历史文化街区的地域性、文化性,以及内部居民、社会关系的复杂性。一些学者也尝试从历史文化街区内部分析其空间特征。牛玉等人以南京夫子庙为例,探讨空间结构与社会关系,以及探讨历史文化景点小尺度之间的联系,这种空间角度的解读,有利于历史文化街区的管理和规划。
3.2从原真性角度
原真性在中文中的意思就是真的、而非假的,原本的、而非复制的,忠实的、而非虚伪的,神圣的、而非亵渎的含义。1964年《威尼斯宪章》与1994《关于原真性的奈良文件》强调文化遗产保护中,原真性理论是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要理论依据。历史文化街区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从原真性的角度探讨其发展,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马凌提出将本真性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夏健指出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唤起人们记忆的载体,“历史真实性、生活真实性、风貌完整性为历史街区的基本特征”,要求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做到“修旧如故”。阮仪三指出城市建设应重视文物古迹的原真性。杨春蓉认为历史街区的保护必须与一般的旧城改造区别开来,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考虑本身的“原真性、整体性、可读性和可持续性”。徐红罡指出原真性保护并非外观保护,也非静态、单一保护。对街区的内部智联与结构我们不能忽视,同时要将遗产的保护当作一个持续的过程来进行;同时要关注原著居民的生活条件。
3.3从文化创意角度
创意文化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它的引入一方面能增加历史文化街区的经济价值,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商业带来的强拆建,保护了历史文化街区的原貌。
张建忠利深入挖掘文化心理层的重要性,通过“形”,使遗产“开口说话”。孔翔分析了文化创意创意产业与上海田子坊地区发展的空间重构的关系,即创意文化产业不仅改变了当地文化形象,还能引起产业演替以及社会关系复杂化。李山石以北京南锣鼓巷为例,分析文化创意产业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宋捷等人指出政府引导,品牌构建以及创意集群的重要性。
创意文化产业能够在历史街区中生根,要具备以下几点:
(1)创意吸引物是核心;
(2)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周边高等级的艺术和演出机构提供了创意活动的有力支持;
(3)能够有能够激发游客兴趣的“一站式体验”;
(4)有组织地将其联合,打造集体创造力,形成产业链。产业的发展还需要人才培养以及政府的引导,企业联盟,共同控制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的质量。
3.4从游客感知角度
历史街区是特定地域历史、社会、文化的核心载体,兼具遗产保护、旅游开发的价值。游客的感知和态度是影响旅游开发的重要的因素。游客的感知与态度可以分为正负两项,正向的旅游感知能够促进原有旅游开发的思路的延续;相反,会极大反向促进旅游产业的更新。对历史街区旅游感知的研究,能够反映游客在该游区的旅游需求,指导街区的保护与利用。
廖仁静提出出游动机对于夫子庙历史真实性的感知程度及差异有影响。同时游览时间也会对游客感知产生影响。牛玉指出消费、街道、景观及空间意象等因素会影响旅游感知。旺姆、吴必虎以拉萨八廓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发现旅游发展的经济效益,对居民的感知存在有影响。孔祥研究黄山屯溪老街的个体经营户,认为经营者与旅游者之间的有效互动,能提升经营者的地方感知。通过分析游客感知差异,指导街区的改造。牛玉提出了历史街区新模式,吉“八化”的历史街区旅游发展创新型模式。刘家明尝试提出了由表层到深层体验6E的体验模型,并对街区的功能结构进行调整。
3.5从开发保护角度
历史文化街区具有多重价值,但当前我国历史街区的发展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过分注重街区外观,忽视文化重塑;二是街区旅游法规不健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三是新城区、新建筑过分涌入改变了古街区的布局等等。一方面历史文化街区不能“原封不动”,另一方面不能改造过大。如何把握改造的“度”,同时避免“千城一面”的格局是街区改造的面临的挑战。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多项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条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国内学者认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应做到:一是做到“仿古而不拘泥于古”。即尊重其原有风貌,也可注入新元素。二是甄别有价值的历史遗存,进行“镶牙式”的肌理再造。刘颂提出旅游文化与历史风貌保护相结合的保护模式。颜亚玉提出“社区参与”模式。汪芳提出了“活态博物馆”的概念,淡化实体围墙,将街区看作一种活化的、动态的、无围墙的城市博物馆。陆邵明采用场所叙事理论更新上海滨水历史地段。郭文认为旅游场域的形成,使街区空间以“物理属性”为主转变为“社会属性”为主,并提出社区精英示范效应。
4、国内研究的不足
通过上述分析,国内学者从多个角度对历史街区进行研究剖析。研究成果丰硕,对历史街区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我国当前的研究仍然存在诸多的不足。
4.1研究内容失衡
使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历史文化街区”为关键词进行搜索,获取2415条结果。但这些研究50%以上侧重于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与保护,所提出的建议和对策普适性强,但是对具体研究对象的针对性较弱。
4.2研究方法失当
目前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多是采取定性分析的方法,缺少定量分析。研究侧重理论分析,如原真性理论、场所叙事等,通过理论分析提出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措施。这些理论多从其他的领域嫁接过来,难以真切说明街区真是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的可行性也有待商榷。
4.3研究视角狭隘
研究视角决定学者的研究内容。当前研究多宏观的分析,对街区的微观的分析较少。此外,研究的视角多着眼于空间布局,对街区内部的社会关系、矛盾很少被发掘。对微观视角的分析能协调好街区内部的社会关系能够更好推进街区更新。
5、研究展望
对于城市印象的研究中,—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是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方面,历史文化街区是一个城市的明信片,也是一个城市社会、文化以及经济的缩影。当下,学者更倾向对历史街区进行旅游开发,实现经济与文化效益的双赢。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也显示出自身的独特的价值,然后国内的研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以后的研究能够显示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从不同尺度不同维度来分析历史街区,为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