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凡 曲丽秋
(鞍山师范学院,辽宁 鞍山 114000)
早在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提出了普遍实行中小学生进行研学旅行的设想,研学旅行项目成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2016年11月30日,研学旅行的热度以及关注度不断上升。教育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根据数据检查结果显示,我国在2016年研学旅行人数约325万人次,在2017年人数达到了340万人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增加。结合我国巨大的中小学生体量以及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化伴随旅游产业跨行业合作,预计将来几年研学旅行市场将出现数量与质量 上的跨域式发展。辽宁省的第三大城市鞍山,旅游资源丰富,有着雄厚的产业基础,开发研学资源也有先天优势。同时,以研学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设计为契机,推进旅游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也将对实现文旅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深化城市活力建设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研学旅行的内涵是指由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等各大院校根据该地域的特色、教学活动的内容与目标要符合学生的年龄阶段特点,以集体方式组织学生旅行食宿,迈出校门,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深化学生对自然和文化的热爱,增强对群体生活方式和社会道德感的体验的综合实践活动。从政策层面上看,党和政府重点关注用实践操作教育学生在学校课程建设的地位与作用,“第二课堂、班团队活动、研究性学习、游学活动”等多种形式并存,发展到合并为一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指出,各大学院,各个学校应不断增加研学旅行项目的占比在教育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把研学旅行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学校课程有机融合,实现最新颖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研学旅行横跨市场旅游和教育两个万亿,学旅交融,在”学”和”旅”的交叉领域获得蓬勃的发展。在将来的三到五年内,研学旅行的中国市场总价值将超过千亿元,已经成为研学旅行行业内共识。推进研学旅行的健康发展,正确开展研学旅游资源,加强研学旅行资源开发成为重要的一环。各个地区行政教育部门应该与文化旅游部门进行紧密融合,根据相关活动要求和教育目标,结合地域情况、学校情况、教学情况,建设一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其中自然方面和文化遗产资源、大型公共设施、工业矿业企业、知名各大院校、科研机构、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都有较好的基础和资源优势,可以成为研学旅游资源开发与设计的重要载体。此外,通过加强活动资源的开发,突出研学旅行教育性和实践性属性,根据学校和地域特色、学段培养目标,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文化、社会实践、科技、自然、历史、环保等主题,开发科技类、人文类、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等多种类型的研学旅行活动资源。
鞍山是辽宁省第三大城市,旅游资源丰富,并有着雄厚的产业基础支撑,有开发研学资源先天优势。二零一九年,鞍山追求用很少的成本换取更多的效益这种方法开始实施文化、旅游、体育、健康”四产融合”一体化发展,用最新的观念和独特的视角打造城市融合经济体。快速推进”四产融合”重点项目,充分挖掘深化红色钢铁文化、玉文化、温泉文化。同时,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出台相关政策,又使鞍山的研学旅游资源开发与设计有了较好的政策支持。推动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提高质量增加速度,凝合聚集优秀质量的研学旅游项目资源,促进市域文旅产业的高质量融合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结合鞍山市现在的旅游资源,笔者认为鞍山市的研学旅游开发与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工业文化研学项目。工业文化研学是指以工业遗产、工业园区、工业企业、工业博物馆、重大工程项目、理工院校、科研院所等为载体和平台开展的研学实践、文化传承、工业精神传递等教育活动,这也是研学实践教育、综合实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鞍钢被称为东北鲁尔,是共和国钢铁工业发展的起点,这里冶炼出新中国第一炉钢水和第一炉铁水,新中国第一根无缝钢管和第一根重轨也在这里产生。”著名的鞍钢宪法”在这里诞生,雷锋、孟泰、郭明义等一大批英雄楷模成长于此,孕育出特色鲜明的英模文化。根据有关数据统计,2014.12月开馆到2020.7月鞍钢博物馆接待了累计20余人次进行参观,已成为辽宁省党史教育基地、辽宁省科普教育基地。弘扬工业文化,传播工业精神,立足市域优势开展工业文化研学对于鞍山有着特殊意义。
2)特色资源研学。鞍山市旅游资源特色鲜明,以三佛、三泉、三山、三城最为著名。其中,千山作为东北地区的明珠,也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文化风景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千山有宫、观、寺、庙、庵等20余处,体现出了人文与自然景观的完美统一,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鞍山站)、梨花节、千山诗词歌赋大会等活动形式使千山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汤岗子温泉是具有历史悠久的著名温泉之一,有”亚洲著名温泉”和”亚洲第一泥”称号,里因有世界一流的天然热矿泥和国内优质温泉水而驰名中外。鞍山玉佛寺的玉佛及玉文化与佛文化于一身,以玉石王为载体的世界最大玉佛,集七色为一体最精美最大一件的作品历史上最精美、最大的一件作品。鞍山市 ”岫玉”保有储量占全国第二位有26.75万吨。因其质地细腻光泽艳丽,晶莹剔透,于2000年,中国宝玉石协会评”岫玉”为”国石”第一个候选石,岫岩县被国土资源部和中国矿联命名为”中国玉都”2006年底。加上钢铁产业的蓬勃发展,可以说五大著名的旅游品牌 ”祖国钢铁之都、国家名胜千山、中华宝玉之乡、亚洲著名温泉、世界最大的玉佛、”都是极好的研学资源。
3)地方特产研学。鞍山特产丰富,种类繁多。比较知名的有海诚馅饼、尖把梨、耿庄大蒜、玉雕、南果梨、滑子蘑、绒山羊、九龙川香菇、肉枣等等。目前,南果梨、玉雕、君子兰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以南果梨为例,它需要鞍山地区特有的富铁土壤才能孕育,它主要分布在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素有”梨中之王”之美誉。通过研学使学生们了解到南果梨的主要品种、生长环境、生长习性、栽培技术,使他们了解并且热爱我们的家乡,了解我们的家乡文化,感受自然环境的美,以及了解当地地区的文化知识,还有农业农耕文化方面的一些教育,让孩子们能快乐的参与其中并且体验其中乐趣,扩展视野,增强他们对劳动的认知。
4)非遗传承研学。鞍山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同样是丰富多彩的。鞍山人民创造历史的见证是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着鞍山人民特殊的精神价值,思考方式和对文化传承意识,是鞍山人民的智慧与当地文明的结晶,是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当中,”鞍山评书”是一种传统说唱艺术,是一种文化厚重的沉积,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乏刘兰芳、单田芳这样的大师。岫岩皮影戏、海城高跷、岫岩的民间剪纸、岫岩玉雕素活工艺、岫岩的东北大鼓、海城喇叭戏、岫岩满族核雕、祁家通背拳、台安唢呐咔戏、海城苏氏正骨、满族民间歌曲、牛庄馅饼、台安火勺、岫岩满族民间刺绣、海城打夯号子、岫岩单鼓和岫岩面活工艺、岫岩农民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具有独特的魅力。3 鞍山市研学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研学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策划刚起步,需进行深度的挖掘与研究。每个区域的资源禀赋都是有差异性,因此基于区域特点的研学资源开发与设计也是有所侧重,都需要对研学旅行资源进行深度的探索与研究,逐步提升研学资源的内在品质。鞍山的旅游资源丰富但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设计规划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尚处于起步阶段,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顺势而为,充分调动各方力量,鞍山研学旅游通过加强研学产品的开发、互动式体验项目和个性化设计,持续提高文旅产业发展质量和档次,增加有效供给,提升研学资源的吸引力是研学旅游重点关注的问题。
2)破除政策机制障碍,深化政校企社深度合作。目前,大多数地区研学旅游资源开发设计的主体都是旅行社,其整体规划能力和专业性尚需优化和完善。研学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设计与政校企社多方深度合作。研学行政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旅行社等,需建立良性的沟通机制,在合作中稳步推进研学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设计,实现基于地域特色的研学项目开发、示范性研学基地的建设、研学旅行文化的打造等。以特色工业文化培育为例,鞍山市有着雄厚的工业基础,以辽宁重工之旅和鞍山钢铁之旅为依托,围绕百年鞍钢的价值理念和实践故事、英模精神,主题教育研学项目精心设计,发现、整理、推展特色钢铁文化。结合旅游研学和拓展培训等方式,开展党员干部主题教育培训、青少年学生研学实践活动及科普活动,形成相关产业的带动,实现最大化工业遗产价值。
3)通过跨资源整合,实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鞍山市这深化城市活力建设过程中,提出了四产融合的策略,跨界跨资源成为新的发展理念和思路。所谓跨资源整合,是指原有主题不变,把原本各自独立的各行各业中不同资源的个体彼此衔接起来,进行协作资源共享,共同完成研学目标,形成有效率的整体。资源的跨界整合可以使不同类型的资源灵活配置,让它具有更强的适应性、系统性和高价值性,并能增加研学资源的供给侧。研学资源的整合不但能丰富区域内的活动内容,提高研学活动的效率和价值,还能实现产业链条的延长,促进周边地区教育、交通、住宿、旅游等,行业共同发展。推进研学旅行产业的跨资源融合发展,就要统筹旅游要素、导师资源要素、课程资源要素等,实现全方位覆盖、全产业融合、全社会参与以及全需求满足,全过程服务的五个维度的创新与改革,全力全产业链的旅游,打造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