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马工程”社会培养机制研究
——基于学社衔接为视角

2021-04-15 01:31葛建伟程永康
大庆社会科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青马工程青马马克思主义者

葛建伟,程永康

(浙江嘉兴学院,浙江 嘉兴 314001)

“青马工程”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青年人才骨干培养的重要途径与实现载体,对于青年学员坚定理想信念、加强政治引领,保证党的事业薪火传承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青马工程”被列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 《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 首位重点项目。2020年6月,共青团中央联合教育部、民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务院国资委印发 《关于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意见》 (中青联发 〔2020〕5号,以下简称 《意见》),《意见》提出,要逐步构建覆盖高校、国企、农村、社会组织等各领域优秀青年的分层分类培养体系,从高校“青马工程”实施领域深入推广至社会各领域青年人才的培养,这不仅对“青马工程”提出了新要求、新内涵的指引,更是对新时代如何深入实施“青马工程”作出了部署安排。

一、实施“青马工程”社会培养是高校青年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

1.实施高校“青马工程”社会培养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性要求。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产生于实践,发展于实践,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体系。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方法,通过实践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应用能力,从而加强马克思主义对青年大学生的引领力。高校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理论阵地,社会则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实践途经,“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育人和实践育人的有效融合,引导青年自觉形成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抱负”[1]。通过社会实践促使青年大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社会“大课堂”中更加生动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

2.实施高校“青马工程”社会培养符合当今青年发展的时代性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发展给予较大期望和要求,赋予青年发展的使命意识,他希望青年把“学习本领、求真学问、锻炼才干、勇于担当”作为重要人生任务,勉励青年做“奋进者、创造者、奉献者”,把服务祖国、服务人民与个人发展结合起来。这为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明确了方向,“青马工程”应注重社会培养,赋予青年正确的学习和践行态度,通过系统地培育为青年发展搭建平台,兼顾社会发展与个人兴趣爱好,帮助青年厘清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及未来发展趋势。

3.实施高校“青马工程”社会培养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的教育性要求。高校“青马工程”社会培养是对高等教育的无缝衔接,高等教育培养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服务社会,注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及服务社会的能力是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大学阶段要培养和塑造大学生正确的责任意识,因为社会责任感是实现主动奉献社会的隐形桥梁,高等教育将社会责任感培养放在首要位置。高校“青马工程”社会培养注重基层社会实践,为受教育者搭建实践平台,增强主动深入社会的能力,培养与大众的情感建立,促进形成主动奉献社会的习惯,这些是高等教育本身难以覆盖到的社会场域,而高校“青马工程”社会培养恰好弥补这一方面的缺失,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责任意识的有效衔接。

二、当前高校“青马工程”社会培养存在的问题

1.培养场域过于封闭。在培养定位中,“青马工程”的实施一般为精英教育。这种精英,应该是政治精英而非技能精英,高校具体实施过程中很容易把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班混同于学生干部技能培训班。在培养质量视角上,缺乏系统性思维,没有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的政治站位,没有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的责任担当,培养过程拘泥于校内,认识不到校内环节是基础关,社会环节才是检验关和示范关。“学社衔接”的重要性尚未形成广泛共识,这是解决学校“青马学员”走向社会后失联问题的关键所在,是解决哪里有团组织哪里就应该有“青马学员”问题的源头所在。

2.培养模式过于重复。一方面,各高校“青马”培养方式一般为“理论学习+实践调研”。其中理论学习以集中授课、主题讲座形式为主,比如,清华大学等高校邀请理论界知名专家学者为“青马学员”理论授课教师;实践调研以参观、走访、座谈等形式为主,比如,浙江省新世纪人才学院组织学员赴南湖革命纪念馆参观、调研,通过重走一大路,增强政治素养。但各高校间培养模式都过于重复,形式过于单调,灌输式培养较多,体验式或浸入式培养不够,培养方式无法充分体现“95后”或“00后”特点,新时代青年群体的个性优势无法充分彰显,直接影响新时代“青马学员”的培养效果。另一方面,高校在“青马”培养模式容易固化。在理想信念教育的同时容易忽视高校人才培养规律,在具体培养过程中,“青马学员”的一些个性化优势、特殊成长需要无法得到满足,没有真正做到寓教于“长”。比如,一些擅长演讲或表达的“青马学员”可以探索体验式培养,在红色文化纪念馆中以讲解员的身份通过服务他人实现自我提升,培养模式既要避免娱乐化,也要避免平庸化。

3.培养周期过于短暂。高校“青马”培养工程周期一般为1—2年,有的甚至以1—2次集中培训、集中考核的方式完成一个周期的培养。事实上,“青马学员”的培养也应遵循教育规律。这就决定了,大学生“青马”培养必定是一个长期且持续的过程,这种过程不仅停留在大学期间,更应该延伸至上大学前和大学毕业后。应该更好更充分地利用“智慧团建”等平台,发挥团组织系统健全、覆盖面广的优势。各领域在“青马学员”的培养不是各自为战,不是承前启后的关系,应该是一脉相承,相辅相成的关系。但目前来看,尚未建立相应有效的衔接培养路径机制。

4.培养成效难以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也是检验成效的最好办法。一方面,合格的“青马学员”更应该看行动而非仅看理论考试成绩。“青马”培养体系对于学员的提升和成长不应拘泥于结业考试成绩的合格,而应更注重对于学员生活方式的改变、学习习惯的培养、是非观点的判断、辩证思维的养成,应该落脚于学员的具体行动,并使之影响到身边人。目前,高校培养成效的检验考核机制尚不健全,考核标准不够科学。另一方面,优秀的“青马学员”需要在社会工作中跟踪评估。“青马工程”培养的人才必须从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加以检验。目前,学生踏出校园,走上具体岗位后,学校或地方党政部门缺乏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关注、帮扶和跟踪,不了解走上工作岗位“青马学员”的思想动态、岗位履职情况,在社会上多元价值观和各方压力困境的迷惑下,高校“青马学员”信仰坚定与否,责任与担当肩负与否,才是真正检验高校培养成效的“试金石”。

5.人才输送缺少通道。一方面,校内“青马学员”推优联动机制尚未完全建立。校内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党委学工部、团委等部门在“青马学员”培养上尚未形成合力,尤其是在树立典型、推优入党、评奖评优等方面,对于优秀的“青马学员”没有联合激励机制。另一方面,优秀的“青马学员”社会认同感不高。我们不难看到“青马学员”有效服务于各行各业,有的扎根基层甘做“孺子牛”服务乡村教育事业,有的逐步成长为知名企业家或企事业主要负责人,有的默默坚守在防疫抗疫工作岗位。但目前,仍有一些“青马学员”从校内走向校外,这一步走得不快,走得没方向,走得不稳定,这是整个社会合力缺失的问题。

三、学社衔接视阈下“青马工程”社会培养模式路径探索

1.加强顶层设计,完善领导机制。“青马工程”各级指导单位应进一步加强宏观体系设计,加强共青团组织建设,加强对基层团组织的具体指导。在“青马工程”的培养体系中,单靠高校团组织是远远不够的,地方团组织要就有关重大问题进行决策部署,对工程实施提出明确要求,重视顶层设计,促使地方团组织加大工作对接,实现学员学习工作关系到哪,“青马学员”身份和使命就跟到哪。推进领导机制不断完善,“站在为党和国家培养接班人的高度,加强制度安排和机制构建,实现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统一领导”[2]。有条件的省、市、县团组织要明确一位负责同志牵头负责“青马工程”,了解学员培养动态,引导优秀的“青马学员”走向社会,协调解决有关问题,把该项工作当成青年工作的重点任务来抓。各级党、团组织可把“青马工程”的成效纳入年度考核中,由地方团组织牵头,设计总体的实践目录和岗位交流计划,统筹安排和实施社会化跟踪培养,为地方储才、育才、鉴才。

2.注重协同推进,形成多方合力。“青马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培养工程,牵涉面广、时间跨度长。因此,地方团组织应遵循“直接负责、协调推进”的原则,构建多部门共同管理指导的管理体系。一方面,各级地方部门、企业、社会组织应按照团中央、省委部署,充分发挥各自在政策协调、学员选拔、教育培训等方面的优势,为“青马工程”有效实施提供组织和资源保障。另一方面,高校、地方、企业、社会组织要形成培养矩阵。各部门应积极开展专题专项调研,从培养对象、培养内容、培养方式、教学方法、管理考核等方面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不断优化实施方案。此外,各部门还应设立领导机构,确定责任分工,做到“青马工程”培养不留死角,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具体到人负责。在理论教育和实践研究方面,聘请专业的企业家、学者等校外知名人士,为学员答疑解惑,传递正确的、积极的价值观,使学员进一步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

3.夯实实践教育,搭建社会平台。经过学校培养的“青马学员”并不意味着可以即刻走出校园,迅速融入社会。为了更好地引导学员走向社会,各方必须在培养过程中融入社会实践元素,不断扩大校园拓展实践广度。例如,依托党校、团校、社会化教育训练场所等教育培训基地,建立功能多样、特色鲜明的实践锻炼基地,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不断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加深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行为能力;组织到红色革命老区、生产劳动一线的工厂开展实践调研,在社会中充分历练、有所收获;依托中央和国家机关实习计划、省属机关实习计划、市属机关、企业实习计划等,利用周末、假期时间带领“青马学员”前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型国有企业、政府机关、创新创业基地以及乡村、社区街道等参观考察,使学员们接受现场教学和仪式教育;在每年寒暑假集中组织安排学员赴海外境外开展研习计划,开阔青年视野,强化青年担当。

4.推动人才举荐,优化遴选路径。地方团组织应积极联合组织部门将“青马工程”视为年轻干部培养的基础性、源头性工作。因此,应结合地方重点工作,着力培养“青马工程”学员的志愿情怀和家国责任,为学员们创建良好的社会调研学习平台。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应建立起长期培养学员的教育机制和层层推选优秀学员的工作机制,保证人才输送的同时,形成“青马工程”学员举荐输送、阶梯提升通道。在此基础上,要牢牢把握“青马学员”举荐的两个关键点,即制度壁垒的破除和信息化数据库的建立。在进入社会培养环节之前,依托“智慧团建”系统,建立校地“青马工程库”,实现全数据结转;进入社会培养环节之后,则侧重于学员自身的实践力和社会贡献力等方面培养。此外,还应合理利用评估结果,“对我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的落实进行跟踪”[3],对于已毕业学员,一方面,可根据其自身的政治面貌和在当地的学习工作生活关系,将其编进相应党团组织、基层社区或青年社会组织。另一方面,可探索将“青马工程”学员纳入选调生推荐范畴,实行“同等条件优先录用”政策,形成畅通有序、前后衔接的青年政治人才培养链条。

5.拓展育人维度,打造可用之才。高校“青马工程”的培养决不能闭门造车,要坚持与社会协作共建,多行业多领域培养“青马学员”。思想政治教育可由高校统筹安排专业教育力量进行理论学术指导,保证学员理论的扎实功底是开展实践活动的重要保障;而社会领域组织则负责学员成长的重要环节即社会实践环节的把控培养,使“青马学员”的发展“不设上限”。“青马工程”进入社会培养领域,不仅拓宽了培养的维度,更是为地方、行业、系统领域、社会组织培养了根正苗红的骨干人才。让高校“青马”人才进社会后,有组织、有平台,有用武之力,不至于人才流失或销声匿迹、脱离培养使用序列。实现人力资源的最大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升级、技术研发、民生实事等服务、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方面发挥作用。在社会战场上亮党性、增才干、展业绩、作贡献,奋斗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两个百年”宏伟目标的实现。

6.完善跟踪回访,保障育人成效。要建立跟踪培养机制,针对“青马工程”学员应建立学员成长电子档案,“建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数据库”[4]。在学员毕业后,由各级“青马工程”领导小组通过相关地方和单位的党组织、团组织,统筹实施定期回访,跟踪了解往届学员的思想和工作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积极为已就业学员干事创业、建功成才优化环境、搭建平台、汇集资源,发挥他们在各行各业的本领和才能,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

总之,“青马工程”实施以来,培养了一批有坚定信仰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对于推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通过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社会培养模式的路径探索,在巩固“青马工程”已有成效的同时,探索进一步完善培养机制、扩大影响力、弥补当前短板,努力形成学社衔接视阈下协同长效全方位育人的新局面,以适应新时代党和国家对高校青年政治人才的培养需要。

猜你喜欢
青马工程青马马克思主义者
创新“青马工程”实践持续夯实“青马工程”广州模式
参考答案
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及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启示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机制建设研究》
高校“青马工程”建设的“四化”研究
高职院校“青马工程”与学生党建的衔接路径探析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中的作用
信仰教育视角下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党委如何占领青年的信仰阵地——以长春师范大学“百优青马工程”为例
东北抗联精神与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