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宇
(东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8)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1]。其理论根据在于作为结构性因素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应该坚持始终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价值取向。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实践贯穿着厚重而鲜明的人民主体的价值逻辑,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将其概括为“站在无产阶级的和人民大众的立场”,在 《论联合政府》 将其阐释为“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在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价值视阈中,人民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发生着变化,但总体上说,内蕴着哲学意义、法律意义、政治意义、历史意义的人民概念,内在地包含着两方面的规定性。一方面,人民首先是人,要按照人的方式和人的逻辑,而不是物性逻辑去把握人民,人民具有人所应具有的独立性和自在性,只有回归人本身才能理解人民。另一方面,人民中的“民”内在地包含了社会属性,要将其还原到社会关系中,尤其是要还原到阶级关系和政治关系中。人民是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存在的具有历史性、实践性、社会性的现实的人。
中国共产党定位的现实的人区别于西方的公民和人本主义思想中的人,也不同于中国传统民本主义中的民。西方的公民和人本主义重视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但只是抽象思辨地建构人的本质,未从具体的、现实的历史条件考量人的本质,人要么变成单向度的理性人,要么变成非理性的存在,既不能找到实现人的价值的现实路径,也不能达成人文关怀的旨趣,滑向极端个人主义;中国传统民本主义重视民的属性,但不承认人民的主体地位,民本仅仅被作为驭民之术,视作对民众的恩赐,民只是无主体性的庶民,民无权参与国家民族的长远发展,社会责任被漠视乃至剥夺。西方和中国传统对人民的理解要么缺乏现实性,要么缺乏人性,最终未能达成现实的人。
基于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中国共产党定位的现实的人,不是仅仅作为思想层面存在的纯粹的个人,也不是阶级社会中由于与另一阶级的对立中才出现的受动阶级,而是作为社会成员的大多数,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能动地表现自己,并逐步实现由阶级的个人向有个性的个人这一历史的事实转变的人。中国共产党在批判“以血缘、权力或资本为本”的基础上定位的现实的人,既强调人的类本性,又关联于人的社会责任,克服了西方人本主义、中国传统民本主义或是缺失社会整体责任从而导致的分立,或是缺失社会发展总体设计而脱离实践的空想。由于实现了从抽象的个人、被动的个人向具有主动性的现实的人的创造性转变,使得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发生根本性变化,在出发点、过程和落脚点方面也与西方和传统的理解迥异。中国共产党不以实现资本的增殖为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而是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将人看成生命个体。中国共产党将人民的幸福回归到现实生活,引导人民超越资本逻辑,充分发挥创造性力量,努力为人民谋福祉,展现出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鲜明立场和强大执行力。
中国共产党人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带领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扎根于现实的人,始终捍卫“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的基本立场。这一认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社会变革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统一的自觉,体现了党历史性地建构有利于拓展人的存在和发展的空间从而实现人的尊严的价值逻辑,是党在政治和伦理层面对民众主体性的诉求的回应,它是中国共产党开展各项工作的现实起点和逻辑起点。正是始终关注和维护具体的现实的人,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通过土地革命时期的打土豪、分田地,抗战时期的统一战线、一致对外,延安时期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等一系列政治、经济举措,建立科学的、大众的、民族的新文化等文化策略,加强人民军队建设等一系列军事政策,最终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的各级政府和权力机关都加上人民二字,人民成为了国家独特的标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改革开放的初始点,将社会主义的发展与现实的人的生活水平相结合,提出的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取得了改革开放的成功,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幸福感,展示了对现实的人的深度关怀。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围绕人民生活发生的重大变化,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中对不断发展的美好生活的需求,关注贫困问题,努力消除贫困,创新扶贫策略,关注生存环境,倡导绿色发展,满足生活新期待,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人民的幸福。
现实的人是在历史中展开与获得的,体现了历史自身的进程和历史必然性的限度。由于“无产阶级的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历来对依靠谁这一原则性问题有最明确的价值立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致力于观照每一个人,在具体的、历史的社会生活中实现每一个人的现实的幸福。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其他资产阶级政党的最大区别。
毛泽东在 《论联合政府》 中说:“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3]历史上的一切阶级在获得统治权力后,总是力图巩固自己已经获得的生活地位,为此不惜让全社会都服从“保障他们的占有方式”的条件。而中国共产党带领的无产阶级自身只有“消灭自己现有的占有方式”,才能“获得社会的生产力”。所以区别于历史上发生的和现存的资产阶级政党或剥削阶级所进行的“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的运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活动具有实现无产阶级自我解放从而实现全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在这个意义上,为多数人谋利益的立场是无产阶级的试金石。
为多数人谋利益,就要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认真回答和践行百年中国靠谁发展的问题。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人民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将人民的力量看成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依靠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4]为多数人谋利益,发挥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还需要凝聚人民的实践智慧。通过深入人民群众,自觉向人民群众学习,问计于民、问政于民,听取最广大人民的建议,中国共产党从人民创造的鲜活实践经验中凝练出执政理念。正是因为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让人民参与国家和社会的治理、经济文化事业的管理,中国共产党激发出人民干事创业的原动力。
中国共产党在100年的时间里,在异常艰难的环境中团结和带领人民创造了非凡的成就,一个非常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能够依靠最广大群众,注重挖掘和凝练人民实践智慧和经验,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最广大群众,就是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中提到的三万万九千五百万人、在党的七大预备会上讲的四万万人、邓小平讲到的九亿人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的十三亿多中国人。正是依靠最广大的人民,尤其是农民,放手发动群众,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将抗日转化为人民共同的政治诉求,最大限度调动民间力量和智慧,创造性地实施了地雷战、地道战等游击战术,推动了党的统一战线和军事理论的发展;坚持文化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5],将艺术植根于人民,鼓舞了人民的抗日热情,确立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的力量取得了重大的成绩。正是发扬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抗美援朝才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中国的大国地位被奠定;正是发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大庆精神,大庆才实现了石油的稳产高产,中国使用洋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顺应人民迅速提高生活水平的现实诉求,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逐步形成了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和发展状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公有制的多样化的形式,扩大了包容性,充分调动最大多数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尊重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促成了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巨变。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及新时代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源于其紧紧依靠人民所获得的力量,“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6]。
意识形态源自阶级利益的需要,无产阶级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中国共产党要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要带领广大人民走向幸福,不仅要“借助于伟大革命所产生的热情”,而且还要“依靠从个人利益上的关心”。
那么如何为大多数人谋利益,实现对于现实的人的根本利益的关心?资本主义国家认为出路在于实现现代化,并以理性经济人为核心构建了现代化体系,其要点在于: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做大蛋糕的过程,只有将蛋糕做大,每个人拥有的蛋糕量才会增加,而推动人做大蛋糕的动力是人的欲望、人的利己心。但正如李斯特指出的,这也导致了人类在物质上的无止境地追求享乐,以及在价值观方面的狭隘的个人主义,人彻底沦为了工具和手段。资本主义制度内在包含的这个缺陷,为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关注。与之相反,中国共产党将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和现代化的过程与经济结构、政治体制等紧密地结合,克服了西方现代化过程中的资本痼疾和制度短板,关注人的感情、需要,克服了资本主义攫取剩余价值,见物不见人的局限。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人民利益逻辑,超出了单纯的生产力逻辑。仅从生产力逻辑看,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已经达到较高水平,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经济危机,恰恰是生产过剩的瘟疫。中国共产党从生产力逻辑和价值逻辑相统一的角度认识人民利益。由于人的需求从纯粹的自然性而言是无限的,生产力的发展不能绝对满足人的所有自然欲望,所以价值逻辑对生产力逻辑起到调节性作用。基于价值逻辑与生产力逻辑统一的角度看人民利益,人民的利益就不仅仅是通过推动中国的现代化来做大蛋糕的问题,还包含着如何使用公平正义的原则分好蛋糕的问题;人民的利益不仅仅是通过推动中国的现代化来做蛋糕和分蛋糕的问题,还包含着如何让每一个现实的人存在于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空间,并获得属于人的幸福与尊严。
中国共产党百年意识形态工作正是遵循着人民利益逻辑,既建基于生产力发展,同时又关联价值逻辑而展开的。党成立初期,就把满足人民的利益写入党章,毛泽东在 《为人民服务》 一文开头指出,我们“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所以要“为人民的利益工作”,能够“为人民利益而死”,并且时刻“想到人民的利益”,从而“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和“改正错的”。而人民的利益首要的是经济利益,所以中国共产党重视对人民的经济动员,以此夯实群众基础和物质基础。人民参与革命战争的积极性,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对群众利益诉求的观照。改革开放之前,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满足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诉求。邓小平不仅强调现实的物质利益对于人民的重要性,还关注最广大人民长远的利益,不仅立足于生产力逻辑,还重视提升民众的价值逻辑。他说:“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7],他力推改革开放,提出让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走向共同富裕,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措施不断被推出,市场经济、承包制等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政策不断出台,推动改革开放的强大力量形成。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体现了生产力逻辑,“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体现了价值逻辑,前者服从效率原则,后者服从公平正义原则。邓小平认为,只有坚持二者的统一,我们才能达到共同富裕,从而实现社会主义。随着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取得,随着中国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在世界上拥有了巨大的影响力,中国共产党努力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际上就是既借助生产力逻辑,同时也引入价值逻辑,且“永远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美好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着力满足人民的物质需要和精神性价值的双重期待。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关注作为实践主体、价值主体和利益主体的人民,在推动现代化的过程中依靠人民,努力维护人民的最根本利益,让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果更好、更公平的惠及人民,让人民有最真切的获得感。这些体现了党最根本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和出发点。所以,始终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