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晖
(福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6)
新时代是中国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时代,是中国不断融入世界、与世界命运共融的时代。新时代为青年一代的成长成才带来了新的时代际遇和挑战。当下青年成长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社会责任担当更为重大和自主选择的可能空间不断延展的时代中,其成长视野、思维方式和实践能力都在不断变化与发展之中。同时,青年群体的身心发展尚处于不稳定阶段,其思想和行为都带有不同程度的易变性和不成熟。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因素和相互交织的内在选择,习近平关于新时代青年成才的重要论述,诠释了青年成才进路中主客体之间、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辩证关系,并思考和阐释了如何引导青年认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在多元复杂的发展环境中如何提高青年的文化选择力和道德践行力,在青年发展中如何实现集体与个体、利他与利己的价值共契,怎样实现青年群体在理论认知与实践活动中的一致性与科学性等问题,为新时代青年的发展进步提供方向。把握习近平关于新时代青年成才重要论述的辩证逻辑,有助于进一步厘清青年培养工作的层次结构,为青年的成长成才提供方向性指导。
自五四运动起,青年一代开始意识到中国属于世界,中国问题的产生及民族的复兴需纳入世界格局中才能得以解决,自此,中国开启了接纳世界文明、融入世界交往的发展征程。新时代下,中国在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中获得发展之余,进一步促进世界格局朝着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习近平提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1]青年群体是历史发展的重要主体,从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运动到现代化发展的民族复兴,青年群体都是积极的参与者。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是当代青年成长成才所面临的时代图景。
首先,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辩证统一中,新时代青年树立“世界眼光”有助于在一个更大的视野中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意义。世界本身就是通过多样的运动形式构成普遍联系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世界眼光”是对社会发展状态所达到的一种整体理解,有助于新时代青年在成长中建立开放的发展格局,在一个更大的整体视野中理解民族独立的意义。对于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这个问题,习近平指出,“我们培养的人,必须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2]。就社会发展的历史向度而言,从“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一个从整体到局部的具体细化过程,二者的思想灵魂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伟大理想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具体诠释,是在理想信念层面上切合国情的自我更新和超越。如果说“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生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情境中,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则进一步阐明了“匹夫之责”立于何处的问题。二者是本与木、源与流的关系。树立开放合作的“世界眼光”是理解民族所必需的“大格局”“大智慧”。
当拥有自主民族意识的青年面对世界发展,并运用“世界眼光”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时,能够促进青年群体对世界、民族国家以及自我发展的辩证理解,更加准确地定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界意义。当下,中国的发展必然置于世界格局之中,青年作为国家发展的生力军,只有具备大格局的“世界眼光”,积极融入世界发展之中,才能在民族复兴和自我发展中凸显其时代价值。当个人命运和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时,青年教育应顺应时事,“以促进各国学生增进相互了解、树立世界眼光、激发创新灵感”[3]。面对交融发展中的利益分配与文化冲击,辨识民族与世界、他者与自身的关系,是新时代赋予青年的发展要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非重复“强国必霸”的旧式逻辑,而是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在日益开放的社会中,新时代青年基于当下现实发展的存在,其发展意识应着眼于世界,基于“世界眼光”理解现实社会的整体性发展格局,在整体发展的维度把握民族复兴的世界意义。
其次,新时代青年树立独立自主的“民族意识”是获取国际话语权、扩展“世界眼光”的前提性思维。新时代下,世界格局的转向促使社会交往进一步突破旧有的界限走向包容、共享的合作模式,这一发展模式为民族国家创造了共同生产生活的场域,更推进了共生共进的发展关系。这意味着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世界意义在于努力实现更加平等均衡的发展伙伴关系,同时,正是由于各民族发展的特殊性和自主性,才成就了世界发展的多元化和交流的丰富性。习近平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4]。世界作为整体性的存在,具有鲜明的层次,当各层次间相互作用时将联结成为共同发展的实体,在这一实体的历史演进中,民族国家在新时代以独立的姿态参与世界发展的趋势更为显著。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世界上处于正在建构当中的民族国家不在少数,在此过程中,贫困落后甚至战争都长期与之相伴随,那么其对于世界发展的话语权是无从谈起的。中国作为“再构建国家”,实现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并在新时代下逐步走向复兴,“甚至重新获得了塑造世界的能力”[5]。对此,习近平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应将自身的学习成长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事业中,“担负时代使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6]。
客观世界的存在有其自在的发展规律,但从逻辑先在的视角看,青年一代只有具备参与时代发展的自为性,才具有改变自在世界的可能。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其中提出“支持青年参与国际交往。拓宽青年参与国际交往的渠道,为青年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搭建更广阔的平台。完善选拔方式、丰富选拔手段,让更多的青年群体代表参与国际交流。培养推荐青年优秀人才到国际组织任职。加大宣传力度,提升青年国际交流活动的影响力和辐射面”[7]。新时代青年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来源,历史的演进与时代的发展总伴随着青年的参与和成长。在世界发展与民族国家的进步,在自在与自为之中,新时代青年的成长需要建立绵延历史的使命感和民族复兴的责任担当。恩格斯指出:“相信现代的命运不取决于畏惧斗争的瞻前顾后,不取决于老年人习以为常的平庸迟钝,而是取决于青年人崇高奔放的激情。”[8]树立独立自主的民族意识,是契合现实存在所应然的科学思维。近百年来,中国的转型与复兴不断处于“我者”和“他者”彼此认同与相互融合之中,新时代青年作为民族复兴的未来,更是世界发展的未来,只有在世界的发展格局当中拥有自主的话语权,才能兼顾民族与世界、国内与国际的辩证统一。
“立德树人”与“以文化人”是新时代青年培养工作中的本质要求,“树人”与“化人”都是运用过程性思维在沿袭历史文化与推进现实德育中的人本化表现。其中“化人”意在运用经典的民族文化培养青年一代的国民性和民族气质,从而使文化的发展以及“化人”的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在新时代的青年成长中,“立德”是个体成长的内在性自觉以及对社会发展中公共理性的建构。“道德”与“文化”是青年成长教育中相互交融的两个范畴,“树人”与“化人”的过程体现了“道德”与“文化”在青年教育中实践与理念的现实耦合性。习近平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9],“化人”和“树人”分别强调了在对青年一代的培养中历史与现实、内化与外化、知与行相统一的教育。
首先,“以文化人”为“立德树人”中新时代青年“何以立德”“以何树人”的问题提供精神滋养。“立德树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无论是“以文化人”还是“立德树人”,都强调人在其德行及文化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以文化人”是“立德树人”所需的精神滋养,“化人”体现了青年培养中文化的教育功能且淡化了教育的痕迹,注重内化。在文化哲学家卡西尔看来,包括文化在内的人之外在条件如科学、艺术、宗教等都视为一套“符号”体系,人类文化活动的体系可以理解为“人性活动的圆周”,这一体系既是人创造的结果也是创造人的前提,人是通过摄取具有文化意义的符号以及实践于符号间的关系模式中构成自己,即康德所主张的“身体”与“心体”的统一。但无论是康德还是卡西尔,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人的本质依然停留在“先验构造”的境遇之中,忽视了实践创造的价值,而问题的关键在于以何种方式“理解”文化。习近平强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10]。“以文化人”是对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在精神层面的感化和解放,融汇了人的知识、情感和道德,并通过人的道德行为表现出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能动性和崇高性。
“立德树人”的过程是充分调动一切文化的资源和力量培育具有民族气质、文化自信的青年一代。“一个文化主体本身特有的文化构成和社会心理积淀而成的文化实在,是一个民族精神气质、心灵向度和个性特征的外在彰显。”[11]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自古就有“以德治国、以文化人”的主张,这运用在“树人”的过程中,实质上就是文化在人发展过程中对道德主体精神滋养的过程。德育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活动,要复归于意义的世界,就应该把“文”作为自己的本质内容,重视文化资源的撷取和人文精神的培育。“化”是方法维度,“化”的育人方法意味着潜移默化,意味着心甘情愿地认同与接受。青年一代在以文化为精神内核的德育中受道德规范,并渗透其社会实践中,以形成社会所要求的思想行为、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青年在成长过程中只有建立在对优秀文化的理解、认同和信仰之上,其德行才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立德树人”需要通过青年外在行为的道德化,以表现出其内心的德性修为,习近平指出,“广大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12]。因此,只有对具有文化基因的道德进行全面认知,青年群体的道德行为才能得到养成和实践。
其次,“立德树人”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转化,是传统文化道德价值的外在表现。“德”与“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须臾不可分离的两大旨归,在传统文化体系中伦理道德始终居于核心地位,“人德共生”诠释了道德在为人中的价值支点。在“树人”过程中始终强调“立德”的本根性是青年教育中鲜明的文化特征和历史传统。“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13]“树人”又是传统文化道德价值的外在彰显,青年一代正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时代实践得以实现自我精神的生成和社会秩序的再生产。“立德”不再以传统社会中家庭私德的至上性为依归,而是在文化的历史发展中转向了私德与公德的辩证统一性。因此,新时代下对青年的塑造要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14]。
青年作为历史的存在,既是由历史文化所决定的存在,同时也在不同的文化“扇面”中展现出新的可能性。“立德树人”在现代化的发展中,一方面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对家庭美德的崇尚,另一方面要消解中华传统文化中私德与公德价值冲突的悖论,实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时代转化。在青年德育工作中实现个体私德与社会公德的辩证统一,促进“立德树人”的科学发展。从历史辩证的视角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父慈子孝的家庭美德与仁爱恻隐的社会公德都体现了人之本善的道德理念。“崇德向善”是中华民族历久弥坚的民族精神,个体私德与社会公德都将“善”作为良好道德的宗旨,坚守人格底线强化道德意识是社会成员追求“至善道德”的前提。在现代化的发展中,传统社会的同质性与封闭性趋于解体,“至善”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公德中表现为民主、公平、正义。“一旦我们意识到和正义原则相适应的社会安排已经提高了我们的和我们与之交往的其他人的善,我们就将产生运用和实行这些正义原则的欲望。”[15]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道德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提高青年群体的自身素养,还在于促进社会和谐文明,增强国家软实力。“一个民族,一个人能不能把握自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德价值。”[16]这是以人为本德育理念中的传统文化基因,是社会个体存在的价值标杆。在近年来习近平的“五四”讲话中,始终贯穿着历史辩证的思维方式,强调影响青年的文化、道德以及理想信念应与时代“同心同向”。青年一代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在于爱国,爱国的前提是了解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而道德是青年对自身持有的文化基因及社会心理积淀在国家精神、民族品质以及自我个性的外在彰显。
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是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存在,这是个体与客观世界构成关系的思想前提,新时代青年对“自我”的理解,关涉作为单个个体的自己,同时也包括“一个完全普遍的东西”。新时代青年对于自我的实现是个别与普遍辩证结合的过程。从普遍性看,青年作为从属于民族、国家的一部分,是作为一个“类”的群体而存在;在个别性层面,青年作为独立的个人,具有自主性的精神实体。无论是作为“类”的存在形式还是作为个体性的存在,都是在青年自我实现中不可规避的社会关系,因此,广大青年要“树立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超越前人的雄心壮志,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17]。“青春之我”与“青春之国”的辩证融合构成了青年在新时代中的成长内涵。
首先,“青春之我”作为独立的个体意识是对既往以社会为本位发展意识的超越。从时代背景来看,在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革命战争年代,中国社会变迁带来的理想真空导致社会心理的涣散和沉沦,共产主义作为中华民族集体向往并为之奋斗的目标,该思想的嵌入正契合当时青年一代急需重建时代精神的内在价值取向和深层文化心态。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时代背景下,个体利益与国家命运唇齿相依,为国家民族事业牺牲自我的青年价值观正是革命战争年代下个体利益依附集体利益,以及救亡图存的精神指引和形势所需的思想保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建设时期,对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的中国人民而言,集体主义思想在青年的成长过程中依然具有至上性,青年成长被以社会本位论主导的集体主义思想“他由”“他觉”地附加。
时过境迁,世情、国情的变化赋予了青年成长不同的现实土壤,决定着处于不同历史条件和现实关系中的青年自我实现的价值判断具有适时适度的转变和相应延伸。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的加速度累进式递增,为社会带来快速增长的物质财富之余,也推动着精神家园的分野和重构。个体意义的构建和反思在整体社会的发展中越发凸显且具有长远影响力。已嵌入青年群体意识中的成才观在代际更替和时代变迁过程中被逐步剥离。青年一代的能动性、创造力的张扬,重塑了青年对自我实现的价值判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作为青年个体的“小我”,在国家、民族这个“大我”的发展下寻求自我发展。在代际间的更替与发展中,新时代青年的自我实现改变以往由社会集体主体思想单向度地灌输于青年的发展状态,其自我实现首先表现为对自身成长的认识,对自身与他者之间区别的把握。
其次,“青春之我”的独立性是建立在对“青春之国”的热爱和建设担当的基础之上。青年在成长成才中的独立性是对个体高尚人格的积极塑造及其自我个性的适度张扬,只有具备高尚的人格才可能有高尚的奉献,这是青年实现自我肯定和社会认同的必要前提。习近平指出:“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18]相反,在成长过程中青年对“青春之国,青春之民族”认识的缺失,则容易陷入狭隘的个人主义。习近平指出:“我们常讲,做人要有气节、要有人格。”“气节也好,人格也好,爱国是第一位的。”[19]现实的个人不可能脱离他所生活的集体和社会孤立地存在,在面对新时代青年需要怎样的自我这个问题时,不能把青年理解为将社会排除在外的抽象的“类”。青年一代既是“个人的存在”,也是“社会存在物”,“但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20]。这就意味着青年的自我实现与国家发展相契合,在时代发展中体现个体价值。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青年成才的重要论述是建立在对历史规律和基本国情的认识和把握之上,青年的自我实现应作出合乎时代的价值选择。作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先锋者,青年在成长成才的进路中应与社会发展相融合,在“小我”与“大我”的相互作用中把握自身与国家的同一性,这种同一性构成了青年与国家命运共融的发展实体。正如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所说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21]。新时代青年对自我发展的理解必然以国家与自身之间互为权利义务主体的双向互动关系为前提,从而实现青年在发展中的个体与集体相统一。
人作为有意识的社会个体,对社会发展具有能动的改造作用且应然付诸实践。新时代青年如何在大发展大繁荣的社会中实现有意义的存在,在多样的选择中树立科学的信仰?习近平在谈到青年的自我实现时,强调了“理论武装”与“实践磨炼”的辩证统一性,这一辩证关系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观点。“人是由思想和行动构成的。不见诸行动的思想,只不过是人的影子;不受思想指导和推崇的行动,只不过是行尸走肉——没有灵魂的躯体。”[22]新时代青年的自我实现,既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做到“真懂真信”,还要积极落实于行动中,在实践创造中积极提升自我,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首先,新时代青年为何要学习理论,如何学好理论是大多数青年成长中面临的困惑。“理论武装”对青年价值观的形成、信仰的建立以及自我实现的道路选择都具有深刻的影响。习近平指出,广大青年要“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23],只有学习科学的理论才能建立科学的认知和信仰,解决“真懂真信”的问题。人作为精神主体,其思想状态导源于现实的生活状态,对现实生活的理性认识不能停留于经验意义上的常态生活,而应理解和把握常态生活背后的本质。青年在其成长过程中,对于这一本质的认识有利于自身和社会的长远发展。从社会发展的视角来看,理论的发展是在自我否定中不断推进、升华,因此青年在自我实现中应对科学理论内容本身及其背后本质的致思路径进行研习和理解,以实现自身与时俱进的理论修养。新时代下,社会的开放进步推动了青年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眼界,但在青年群体中也滋生了一定的崇洋心理和西方中心主义价值观,面对多元不定的表象,青年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怎样在真理的普遍性下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特殊性,是新时代青年进行“理论武装”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为维护我国的发展安全,习近平强调:“我们必须坚持以立为本、立破并举,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24]
新时代青年在自我实现中的“理论武装”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习近平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首先要解决真懂真信的问题。”[25]做到“真懂”,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领会不同体系下文化理念、制度建构以及不同发展路径的转化与融合,理解自己身处民族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对于“真信”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由“真懂”的认知层面上升到认同、信仰的高度,将该理论转化为自身的信念和价值观,并且能够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青年的成长成才与现实的发展环境密切相关,青年在成长过程中将不断接触周围带有制度、文化、教育元素的信息熏陶。青年一代对马克思主义的“真信”,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演进中理解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发展关系,把握自身与他者之间的社会交往性,将科学理论融汇于自身的发展转型过程中,运用科学理论辨析新时代的建设发展,从而使得理论具有内化于心的持续影响以及长远的导向价值。
其次,客观世界的发展,世界的可知性与人们思维的客观真理性只能由实践来证明。青年群体在新时代中的“实践磨炼”过程是实现自我否定和不断超越的过程。习近平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增强学习紧迫感,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26]。从历史辩证的视角分析,社会个体的生存和发展是不断变革和重塑的过程,这一过程在青年时期尤为显著。习近平指出:“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途径。”[27]青年群体的身心都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只有通过不断实践才能理性把握现实的世界和现存的发展状态,从而寻求新的创造,在创造中不断认识自己、完善自己,实现自我超越。新时代青年的成才过程既是一种社会发展性的存在,也是自我生成性的存在,当我们以“从后思索”的方式来看待青年的成长成才,青年时期的奋斗和改变对人生的整体发展过程具有重大甚至决定性的影响。从既往成才的青年群体当中反思其成长进路,不难发现,他们的自我实现都离不开自身的艰苦奋斗,“奋斗不只是响亮的口号,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精神”[28]。在个人岗位上的积极奋斗是国家所需、生存之本。青年在积极奋斗中获取成才的物质条件之外,还将在自我实现中赢得社会认同,将辛勤劳动从谋生手段拓展为实现自我价值的手段,不仅能激发青年奋发图强的能动性,更能坚定青年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的坚定信念与执着追求。
新时代青年在成才进路中的每一次自我实现都离不开“理论武装”与“实践磨炼”的辩证统一,二者相生相长。青年群体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现实社会的“理论武装”是新时代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直接影响到个体对意义世界理解的深度和广度。积极参与改造社会活动是个体灵魂深处理想信念的外在表现,是广大青年为青春事业奋斗、踏实苦干在良心和道义上的责任与担当。
总之,新时代下,青年的成长环境更加开放,发展机遇更加多元、丰富,同时伴随着青年自主意识的增强,我们要基于辩证的视角从个体与整体、历史与现实、物质与精神层面对青年发展进行事实与价值性的把握。从辩证的视角分析新时代青年的成长成才,更有助于我们把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环境以及他者与自身的交互影响的成长规律,从而为新时代青年的教育工作提供借鉴。